一、文化的涵义和分类 (一)文化的涵义 在中国古籍中,“文”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是教化、教行之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PPT 模板下载: 北京宏泰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公用事业全方位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Advertisements

第十章 文化的产生、发展 与整合 本章介绍了文化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 了当代世界的文化发展的方向。学习重点 是认识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和文化冲 突的情况,并联系现实中的文化问题分析 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
佛教慧因法師紀念中學佛教慧因法師紀念中學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 思維教學 ( 一 ) 「綠帽唔怕戴」 ――― 「六頂思考帽」
如何提升子女的語言思維能力. 思考 是一項「目標導向」的活動 例:解決問題、探究新知 接收 信息 帶出信息 的意義 [ 了解、構思、推理、 判斷、採取行動 ] 思考 處理過程 過程中需處理當下接收的資訊,以及已有的知 識經驗.
依托校本教研 促进专业发展 清华大学附中英语组 陈彦竹.
重回土地.簡單生活 花蓮小農的「半農半社工」之路
Wuhan Pioneersky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Ltd.
创新思维 的理论与方法 赵建军 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导 电话:
第十六章 蒙新地區.
沪杭磁悬浮研究调查.
《企业文化》 Corporate Culture 第七章 企业品牌、商标、商号文化 1.
History of Western Culture
Edward W.Said Orientalim
閱讀思考方法運用 --六頂思考帽 仁美國小 陳翠娟.
文化大革命的結束:從林彪事件到天安門事件
→ 90 后 后.
學校組織文化、領導風格與知識管理之關係研究
巴州兆石钻探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企业简介
London Chinese Baptist Church
地方志文化简论 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 肖东发 山东 德州.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绪论.
第一章 体育与体育的概念体系 授课人:XXX 山东体育学院体育科学系 社体教研室.
舌尖上的中国 A BITE OF CHINA.
探索自己‧規劃生涯 高一選組家長說明會 惠文高中輔導室 專任輔導教師倪嘉苓 2014/05/20.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比较法总论》 第二讲 当代世界主要法系 主讲人 刘 永 艳
桃園縣中壢儲蓄互助社 2 簡 史 屬於平民的基層金融組織 你的‧我的‧我們的儲蓄互助社.
An Introduction to European Culture
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研究 Understanding Chinese Media Culture
----Edward N.Lorentz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
新闻摄影:纪实性、真实性 艺术摄影:艺术感染力及艺术感受
六色思維培訓工作坊. 六色思維培訓工作坊 緣起:六頂思考帽 愛德華.波諾 EDWARD DE BONO.
力 学 第八章 杨维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近代物理系.
主日信息 蒙福勝萬民 徐家正牧師.
文化與休閒研究 班級:碩研休閒一甲 學號:MA3B0101 姓名:王薔雲
2013年廣達《游於藝》新北市同盟展 向大師挖寶─米勒特展說明會
第四十七届194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者: 爱德华·阿普尔顿 (英国物理学家)
第十章 華中地區(二)湖廣地區.
鄭先祐 (Ayo) 國立臺南大學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教授
第五章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空间透视 第二节 民族与宗教 第三节 区域文化 第四节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世界文化地理篇(上) 第四章 東亞(一)亞洲概述與韓國.
3 心靈雞湯 ——怎樣移動 富士山 謹以此書 獻給不甘平庸的年輕人 [美]詹姆斯·H·波倫.
第七章 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三章 文化与社会运行 文化的含义与特性 文化的区分 文化的结构 文化的功能.
創校校監 任澤民神父.
組員 NA3D0004 金筱凝 NA3D0020 陳博宇 NA3D0022 邱健成
六頂 思考 帽 SIX THINKING HATS 組員:李冠興 李啟銘 粘婉菁.
成人發展與學習期末報告 組員:黃彥甄、黃馨儀、羅苡瑄 魏廷潔、林德瑋、翁維陽.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发展) 文化的传播 文化的继承 文化的创新 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具有继承性 社会实践 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
天文科普电影的出路 2014china-vo 新昌 浙江 2019/4/4 观瞳创视(北京)数字科技中心.
關於張愛玲 小說選讀 李明慈老師.
社會制度與教育 林以凱.
第七章 華南地區(二)嶺南丘陵.
第二章 生態資源.
企鵝的一生 作者:林奕漲.
幼兒社會學 學校之組織文化與班級社會體系 2019/4/26.
反馈学习法 沈建军.
文化資源導讀 王志明.
细胞系的生命期.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世界文化地理篇(上) 第十四章 北歐 國家檔案.
读秀学术搜索 使用指南 图书馆信息咨询部 姚玲杰.
HUSO檢索系統操作簡介.
21世紀氣候變遷 是怎麼發現的 張文亮.
106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教育大師講座課程表 時間/地點:週三 18:00 述耘堂 日期 演講者 題目 現職/經歷 09/27 10/11
The Zenship in the Chinese Culture
微生物分離技術 劃碟法 塗碟法 倒碟法 斜面培養.
重点问题:为什么国际联盟会失败而联合国则历经半个多世纪而不衰?
基督教的社会关怀 圣经中的公义 阿摩司書 5: 10他們討厭那在城門口主持公道的人,恨惡說正直話的。11你們欺壓窮人,強徵他們的五穀;因此,你們用琢磨過的石頭建造房屋,卻不能住在其中;你們栽種美好的葡萄園,卻不能喝園中的酒。12因為我知道你們的過犯眾多,罪大惡極;你們迫害義人,收受賄賂,在城門口屈枉窮乏人;13為此,聰明人在這時代緘默無聲,因這時代邪惡。
高语境文化中的公共危机应对 殷 卉 Hua Yan Public response to crisis under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一、文化的涵义和分类 (一)文化的涵义 在中国古籍中,“文”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是教化、教行之义。 通行的“文化”为外来语的意译,相当于英语中的Culture和德语中的Kultur,而Culture和Kultur同由拉丁语Cultura转化而来。此词原意有神明拜祭、土地耕作、动植物培养等意思。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在《原始文化》认为“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名社会成员的人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 文化: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

(二)文化的分类 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物化的东西,物质文化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 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非物质文化可以被反复使用而不损耗。 规范文化 认知文化

2.文化与文明 文明一般是指文化的高级阶段。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将人类的主要历史进程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所体现的那样,文明是人类进化到一定阶段的状态。 文明还特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它代表着进步,不代表野蛮、落后和反动,文化则相反,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中性概念。

二、文化的特性 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和学到的 文化是群体共享的 文化是建立在象征符号之上的

三、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一)文化的结构 文化元素: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 文化丛: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元素,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而且往往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结合。 文化模式:所谓文化模式乃是不同文化的构成方式及其稳定特征。往往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

(二)文化的功能 文化整合的功能:文化对社会团体的团结提供一个最重要的基础。文化使社会形成一个整体,社会的各个要素所以能形成社会是靠了文化的联系作用。 文化的导向功能: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 文化的维持秩序的功能: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 文化的传续功能:文化向新的世代流传。

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变迁 (一)文化的多样性 宏观层面来看,文化可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 中观层次来看,不同阶级、不同职业群体、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群体、不同地域群体等都有自己的文化。

(二)文化的相对差异性 1.主文化与亚文化 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它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影响极大。 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反文化则是对现存社会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文化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甚至各个地区、各个群体都常常带有一种倾向,常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它民族的。 文化相对主义 :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环境和价值。所谓“好的文化应是适合当地环境的文化。”

(三)文化变迁 1.文化变迁的原因 人们的发现和发明 文化传播 2.文化接触的后果 文化冲突 文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