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與環境 自然科 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ODS 及容易被瞒报化学品的 贸易特征 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非法贸易对话会暨海关培训班 —2009 年 6 月 乌鲁木齐.
Advertisements

中级物理化学 第五章 光化学 5.1 光和光化学技术基础 5.2 光化学基础 5.3 激发态的辐射跃迁与非辐射跃迁 5.4 激发态能量转移
Summary & Latest Development Of ROHS ROHS概述及最新动态
中国ODS替代品发展战略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第 二 章 自然界的物質.
硕士研究生课程 环境有机化学 Environmental Organic Chemistry
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能力建设项目调研工作
環境保護與低碳生活 報告者: 邱求三 教授 國立宜蘭大學 環境工程系.
第十四章 气(粉)雾剂 喷雾剂.
環境問題知多少 地球資源的永續利用.
1.1 前言 1.2 環境科學的定義、領域 1.3 環境問題的層次與衝擊 1.4 永續發展的概念 1.5 環境科學教育
溫室效應 創意三甲 鄭博謙 創意三甲 馮佳瑜.
節能減碳與碳足跡 大葉大學 環境工程系 陳宜清 助理教授 南投縣99年度中小學主任 節能減碳與防災教育研習計畫
地球發燒了.
地球發燒了.
青年氣候聯盟 綠色力量舉辦,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其下活動
320齊熄燈 教材 二零零九年三月二十日 1.
C007 自然科學概論 第六版 Chapter 8 環境保與污染防治 編著:杜平泉、方 慧、杜鳳棋、吳鎰州    唐幼華、柴御清、蔡忠賢.
天气气候灾害和气候变化 (监测、预警、对策) (初 稿)
環境教育 課堂講義:2.2 臭氧層的破壞.
地球現在面對甚麼環境問題? 觀察下圖,地球受到哪些環境問題困擾? 地球上的城市每年 排放大量二氧化碳 地球上的居民每年 空氣污染
污染預防實務與管理 空氣污染概論 資環系 胡子陵製.
姓名:馬健生 班別:5A 學號:(30) 題目:生物與環境
上回说到全球暖化却令海冰锐减,危害北极熊生存。导致全球暖化的原因除了温室气体排放外,另一个原因是臭氧层的破坏。
資源未來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第09章 臭氧層 (Ozone layer) 楊棋明 博士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生物探究 臭氧層的損耗 班別:6B 李鑑濤 (2006年).
HS 2007版稅則修正內容簡介 HS 2007版修正背景 HS 2007版修正範圍 HS 2007版修正結果 HS 2007版修正要點
吸收吸附式制冷及应用技术 课程号: 课序号: 100 主讲: 赖艳华 Prof./PhD 山东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第四課:認識大氣層 一、前言 二、地球大氣的由來 三、地球大氣的結構 四、氣壓及空氣密度隨高度分布 五、大氣中的微量氣體與懸浮微粒 六、天氣圖與氣象預報 七、災害型天氣監測與警報.
Air Sanitation Air Sanitation 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如何減少二氧化碳 吳承縉.
環保議題 誰把空氣污染了 班級:五年二班 老師:宋雲仁 姓名:李後頡.
13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3.1 物质循环的一般特征 13.2 全球水循环 13.3 碳循环 13.4 氮循环 13.5 磷循环
全球環境變遷 – 看國際觀之重要性 文藻通識教育中心 萬政康.
單元三: 發燒的地球- 談科技發展下的環境現況
2017/3/16 旅館業環保標章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管考處 99年9月8日.
第十三章 环 境 卫 生.
5-3 全球變遷.
綠建築-溫室效應 學號: 姓名:林佩貞.
環境教育 課堂講義1.1 空氣污染.
主題:溫室效應 老師:吳政勳 班級:數一甲 姓名:范國軒 學號:
資源未來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第04章 全球變遷 (Global change) 楊棋明 博士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全球暖化.
建筑与环境.
姚江明制作 ISO14000环境 标准知识讲座.
第一节 燃烧要素和燃烧类别 第二节 燃烧过程和燃烧原理 第三节 燃烧的特征参数 第四节 爆炸及其类型.
ISO14000环境 标准知识 應急准備與響應 .
崑山科技大學九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 憲政民主與公民社會期末報告 環境人權-全球暖化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授课教师:何江.
制 冷 剂 空调与制冷教研室 2004,5.
氣候變化 (中學適用) (更新日期: 2016年2月) 氣候變化在過去幾十年不僅是國際科學界的研究焦點之一,近年更成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 我们要保护地球 保护环境 让地球更美丽
世界旅游地理.
台灣的環安衛問題 空氣汙染的嚴重性 4a 林亭均 4a 陳怡君 4a 何欣穎.
第十二章 資源、環境與永續發展 12-1 善用資源 12-2 減少環境破壞 12-3 永續發展的理念.
Thomas E. Rajewski CPI 公司
歐盟廢電器電子設備有關指令(WEEE)(RoHS) 簡介及要點介紹
淄博澳宏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1,1,1,3,3-五氟丙烷 (HFC-245fa).
第5章 5-3 臭氧層.
資源使用與循環型社會 國立台南大學綠色能源學系 教授 劉世鈞.
2018/11/28 第一章 制冷压缩机概述.
第1章 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基础知识 制冷和空调是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独立的两个领域。为了使某一物体或某一区域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并维持所需的低温,就需要不断地从其中取出热量,并转移到周围介质中去,这个过程就是制冷过程。而空调就是利用制冷技术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等进行调节。因此要掌握电冰箱和空调器的原理与维修,就必须了解制冷与空调的基本原理,熟悉制冷与空调的热力学知识。
環境議題-氣候難民.
綠色科技與永續發展 第三講:永續發展、環境政策分析與管理
第四章 氣候變遷.
環境資源之保育.
Meteorology: study of the atmosphere and its phenomena
目錄 - 何謂臭氧層 1 - 臭氧層的作用 2 - 什麼原因使臭氧層出現空洞? 3 -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臭氧層 (個人、學校、國家) 4-7
溫室效應 【Greenhouse effect】
未來想像教室-環境教育課程 地球發燒了 講師:黃憲政老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人類與環境 自然科 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看圖片 話人類與環境 人類說:為何要我們退避山林 ,美美的環境應該與人共賞才是! 環境說:我們要離人類遠遠的,我好害怕他們來踐踏我們! 看圖片 話人類與環境 人類說:為何要我們退避山林 ,美美的環境應該與人共賞才是! 環境說:我們要離人類遠遠的,我好害怕他們來踐踏我們!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環境說 我們自然環境中,因為有各種生物和周圍的環境才組成了生態系。 生態系的組成包括陽光、空氣、水、土壤、岩石、動植物等。 我們有藍天白雲、青翠林木、清澈水流、虫鳴鳥叫、野花片片。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只可遠眺不可近焉的環境 自然美環境一 自然美環境二 自然美環境三 自然美環境四 自然美環境五 自然美環境六 看我,但不要害我!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美環一 朝陽 旭日東升,人心盼望 光合作用-----陽光展現了奇蹟,它使無機物變成有機物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美環二 鳥語花香的花花世界 它孕育著無限的生機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美環三 似夢似幻的美 景,令人心醉!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美環四 真是人 間仙境, 成仙才 能來此!1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美環五 那是不可思議 的藍!絕對沒有 藍寶中的藍!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美環六 我們是夢幻世界 的藍色小精靈!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人類說 人類只想到生活上的舒適與方便, 破壞了原本美好的環境, 所以我們要補救就趁現在了。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自然環境在害怕什麼? 陽光不夠燦爛? 空氣不夠用? 水土不服? 生物逃之夭夭? 請大家想一想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1 2 3 4 5 6 30

酸雨 這裏的樹木發生了什麼事?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 2019/10/14

所謂酸雨,是指因燃燒煤炭、石油等石化燃料而產生硫氧 化物和氮氧化物,這些物質會飄散至大氣中,滲入雲層,經過   酸雨的形成 所謂酸雨,是指因燃燒煤炭、石油等石化燃料而產生硫氧 化物和氮氧化物,這些物質會飄散至大氣中,滲入雲層,經過 複雜的化學反應,而變成硫酸離子和硝酸離子,最後導致強酸 性降雨或乾燥粒狀物質下降的現象。 硫氧化物是燃燒煤炭、石油等石化燃料中的硫黃而產生, 最常產生的地方包括工廠及火力發電廠等地, 另外,如火山噴煙等自然現象也會產生硫氧化物 氮氧化物則是空氣中的氮在高溫狀態下氧化的產物,或是因 燃料中的氮化物氧化所產生的。  這些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氣中,隨著大氣流動、擴 散,且因太陽光與氧、水分等互相作用而氧化,硫酸離子及硝 酸離子等酸性粒子便因此轉化成氣體。這些酸性粒子及氣體 組成雲層中心而降雨,便成為強酸性雨;此外,不溶於雨水而 以顆粒狀物質下降的情形也常有,前者為溼性降雨,後者為乾 性降雨。我們目前稱的「酸雨」便包括了這兩者。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酸雨的危害 大氣能見度 人類 農作物 湖水 建築物與雕像 樹木與土壤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酸雨與大氣的能見度 酸雨污染是由硫酸鹽、硝酸鹽、碳氫化合物和臭氧所組成的。這些以會乾粒子的型態存在於空氣中,因此產生了煙霧並影響能見度,這使得飛機的航行格外困難。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酸雨對人類的影響 酸雨對人類的影響,我們最 直接的反應就是會〝禿頭〞, 大家還是少淋雨為妙。 酸污染對人類最嚴重的副作 用就是呼吸方面的問題。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射出 物會引起呼吸方面的問題,例 如哮喘、乾咳、頭痛、和眼睛 、鼻子、喉嚨的過敏。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酸雨對農作物的影響 酸雨會影響農作物稻子的葉子,同時土壤中的金屬元素因被酸雨溶解,造成礦物質大量流失,植物無法獲得充足的養分,將枯萎、死亡。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酸雨對湖水的影響 酸雨的直接影響之一是在湖水上的生態系統上。 酸性化學物質以溼粒子型態例如雨、雪、凍雨、 冰雹、露或霧,進入湖中。此外,湖幾乎可被視 為地球的凹陷,落在土地上的雨最終透過下水道 系統排到湖裡去。酸雨降到地面會沖刷走土壤中 的營養成分,並挾帶著土壤中的有毒金屬,一起流入湖泊中。 接著,水中的硫酸會妨礙魚吸收水中氧的能力及和維持生命的鹽分和營養物。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酸雨對建築物和雕像的影響 酸性粒子也會沈積在建築物和雕像上,造成侵蝕。 建築物中石灰岩和大理石跟酸接觸後會轉變為一種 粉碎物質,稱為石膏。此外,橋樑以更快的速度被 腐蝕,鐵路工業和飛機工業同樣的必須花費更多的 錢來修補由酸雨造成的損害。酸雨不僅造成了經濟 負擔上的問題,而且也對一般大眾的安全產生危險。 另外,酸雨也造成暴露在外的雕像受到侵蝕, 這造成文化資產的破壞,令許多人擔憂。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酸雨對樹木和土壤的影響 酸雨造成最嚴重的影響之一 是在森林和土壤。硫酸隨著降 雨落到地球而造成嚴重損害,土 壤中的養分也會流失,因此樹木  酸雨造成最嚴重的影響之一 是在森林和土壤。硫酸隨著降 雨落到地球而造成嚴重損害,土 壤中的養分也會流失,因此樹木 會因為維持生命所必須的鈣和 鎂的流失而枯死。並會阻礙葉 子的氣孔進行光合作用。 當銨硫酸鹽到達這些土壤時, 它會起反應形成含硫和含氮的 酸性物質,這樣的條件會刺激 真菌和有害動物例如甲蟲的成 長。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溫室效應 地球熱得裂開了, 這可不是天方夜譚!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

地球發燒了 溫室效應的禍首 溫室效應的後遺症 溫室效應不斷增加的結果,使得地球溫度慢慢升高。 二氧化碳、燃燒化石燃料所產生的氮氧化物,被大量   二氧化碳、燃燒化石燃料所產生的氮氧化物,被大量 用於製造各種產品的CFCs、水田及掩埋場所排放的 甲烷,以上種種物質,稱之為溫室效應氣體。 溫室效應的後遺症 氣溫上升會傷害人體的抗病能力、若再加上全球氣候變遷引發動物大遷徙,屆時極有可能促使腦炎、狂犬病、登革熱、黃熱病的大規模蔓延,後果相當可怕。可見溫室效應的影響絕不只限於氣溫而已。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土 石 流 這兒發生了什麼事?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

土石流形成的條件與防治 「土石流」是泛指土、石與水混合之後,進而產生集體運動的流動體。 「土石流」形成的條件 「土石流」的防治 條件一:有來源提供土、石等地質材料 條件二:地形有適當的坡度 條件三:有充分水量 條件四:各種地質材料的穩定性 「土石流」的防治 工程防治方面  建立觀測系統   作好國土利用規劃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污染 小朋友, 快回家吧! 別在這兒玩, 否則 臉會被弄得 髒兮兮的! ?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常見的污染 空氣污染 水污染 噪音污染 土壤污染 垃圾污染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瀕臨絕種的動物 媽咪!我好無聊喔! 都沒有人陪我玩! ?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熱帶雨林的消失 我們應保護熱帶雨林,因為 熱帶雨林可吸收二氧化碳, 進行光合作用,亦能滋養種 類豐富的動、植物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 2019/10/14

破壞環境的因素有: 酸雨 溫室效應 土石流 污染 瀕臨絕種的動物 熱帶雨林的減少 ?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201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