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際貿易 為何要從事國際貿易 貿易之均衡與貿易條件 貿易利益與利益之分配 貿易政策 台灣的對外貿易與貿易政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新聞採訪與編輯 導讀 CH10 電腦輔助新聞報導的功能與效益 CH19 網路新聞編輯與實務 CH20 新聞編輯的未來角色與展望 老師:鄭鼎寶 組長: 01 陳巧宴 組員: 15 陳尹千 69 陳俞樺 70 蔡坤延.
Advertisements

国际贸易实务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Made by Quhaiqun Zhangyaqiong.
第一節 國民所得的概念 第二節 國民所得會計 第三節 名目國民所得與實質國民所得 第四節 國民所得在應用上的限制 第五節 經濟福利概念與社會福利指標 第五節 經濟福利概念與社會福利指標 第十三章 國 民 所 得.
ISBN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謝登隆 編著 第 12 章 國際要素的移動與國際投資.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國際貿易程序 貿易條件: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付款條件:信用狀 運輸方式:海運.
獨占與管制 張清溪 / 台大經濟系.
台灣大學公衛系選修課程 課程名稱:經濟學 ECONOMICS 授課內容:國際貿易 日期:2003年10月15日
16 國際貿易.
第7章 要素稟賦與Heckscher-Ohlin模型
譯著: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 2012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or duplicated, in whole or in part, 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前三章討論供給、需求與均衡。 本章從消費者選擇, 解釋負斜率需求線。 第6、7兩章則從生產者的行為, 導出正斜率的供給線。
CHAPTER 17 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
第十六章 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
物價膨脹與通貨緊縮 物價膨脹.
三、效率,市場機能與政府干預 需求價格與消費者剩餘 供給價格與生產者剩餘 一隻看不見的手 管制 市場失靈.
3 經貿理論與貿易議題 授課教師:____________ 兩岸暨東協經貿商務(附:人才認證檢定1000題庫 )‧ CNEEA 主編
第5章 國際貿易的政治經濟學.
廠商的目標在追求利潤最大。 第6章分析生產與成本, 本章加入收益, 分析完全競爭市場廠商利潤最大的產量, 以及供給線與生產者剩餘。
第2章 市場、需求與供給 經濟學原理‧溫明忠 著‧前程文化 出版.
共同決定價格與交易量, 這是市場經濟分配資源的方法。
九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經濟學 Chapter 4 價格彈性.
稀有性、選擇與經濟體系.
學習目標 OBJECTIVES 描述貿易發生的原因 瞭解貿易型態與理論模型 解釋比較利益原則與一國參與貿易所能得到的利益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7 生產者的選擇 前章分析需求線背後的消費者行為, 本章討論供給線背後的生產者行為, 並導出供給線。 生產者行為可分三個步驟來討論:
CHAPTER 1 緒 論.
第4章 即期匯率的決定(I).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16 國民所得的意義與衡量 討論總體經濟的問題與對策, 必須有衡量總體經濟活動的具體指標。國民所得是用來測度總體經濟活動的量標。
6 生產者決策的基礎 本章及下一章則要討論供給線背後的生產者行為;從追求利潤最大的行為。對生產者行為的了解,可分為三個步驟:
本講章由楊偉文博士編寫 作為香港管理專業協會 「企業管理文憑課程」授課之用 ® 2009
市佔率之戰,洗髮精準備好了! 施玟如 郭珈吟.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
第四章 生產理論 1.生產函數 2.生產期間 3.總產量、平均產量與邊際產量 4.等產量線 5.最適要素僱用量 6.規模報酬.
Chapter 5 國際貿易理論.
生產資源、比較利益與所得分配 章節內容 生產可能集合 財貨價格,要素價格及要素投入量之間的關係
學習目標 OBJECTIVES 明白需求與供給的決定因素 區別需求量的改變與需求的變動兩者之間的差異
出口價格核算
十六、總合供需均衡 或避市場均衡與利率之決定 利率與商品市場均衡 總合需求線 勞動市場均衡與總合供給線 凱因斯寵何供需模型之均衡分析
第五章 無異曲線與消費者選擇 授課老師 簡立賢老師.
任天堂的Wii系列商品中,主要的產品是Wii主機。
第十章補充 允收抽樣.
學習目標 OBJECTIVES 描述貿易發生的原因 理解國際貿易的重要性 瞭解貿易型態與理論模型
第6章 凱因斯學派:貨幣政策.
有關於股票報酬及匯率變化對台灣醫療產業市場收益的分析
個體經濟學 張清溪 / 國立台灣大學
經濟學 學經濟.
農麗-產品介紹 「硬頸」 「櫻花鉤吻鮭」.
需要量變動與需要變動 影響需要變動之因素-其他因素 1.
為何要維持匯率穩定? 固定匯率 v.s. 浮動匯率 貨幣為何升值與貶值?(供需、政治) 匯率與國家經濟自主
總體經濟指標與利率趨勢研判 主講人 財務部 林震慶副理.
數位教學導讀及案例分享 經濟日報產業研究中心 楊璨羽.
人類的石油年代.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1.1 國際貿易的意義與重要性 1.2 國際貿易的類型 1.3 國際貿易的特性 1.4 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
出口價格核算
13 凱因斯模型 本章與下一章以總合供需模型說明 國民所得與物價水準是如何決定出來的。 本章先介紹構成總合支出四項目中的民間消費支出與投資,
持有外匯風險 風險:報酬的變動程度 1/2 1/2 A B
3 市場機能與政府干預 本章要證明: 第2章供需線相交的那個均衡點, 是非常「好」的。 說它「好」, 那就脫離了純粹科學性、實是性的層面,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 以正斜率的線來代表外匯供給與匯率的關係 外匯需求與匯率呈反向關係 ⇒以負斜率的線來代表外匯需求與匯率的關係
資源配置的五個面向 生產什麼 如何生產 何時生產 何處生產 生產收入如何分配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2 需求、供給與均衡.
非关税措施的分类与特点 数量管理措施 技术性贸易壁垒 环境贸易壁垒
國際收支帳 = 經常帳 + 金融帳 商品交易:購買力平價理論 金融投資:利率平價理論.
企業家如何創新? Q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東南亞國際貿易與金融 國際貿易與金融.
第6章 國際貿易下的政治經濟.
Application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第三章 比與比例式 3-1 比例式 3-2 連比例 3-3 正比與反比.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八、國際貿易 為何要從事國際貿易 貿易之均衡與貿易條件 貿易利益與利益之分配 貿易政策 台灣的對外貿易與貿易政策

為何要從事國際貿易 比較利益法則(the 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是分工合作的理論基礎 絕對利益(absolute advantage)

貿易之供給與需求 一國進口或出口某物,端是國內與國際價格孰高而聘 一國對同一產品可以同時有進口需求線與出口供給線

國際市場均衡 由低於國際價格的國家,導出出口供給線 由高於國際價格的國家,導出進口需求線 國際均衡價格決定於國際市場供需 若進一步將求得的出口品平均價格除以進口平均價格,即得均衡貿易條件。

貿易條件 貿易條件(terms of trade)為一單位出口品在國際市場上所能換得的進口品之數量,通常以進出口價格比衡量 黨一定量的出口品所能換得的進口品數量增加,或出口品價格上升的速度比進口品快時,我們即稱為貿易條件改善;反之,則為貿易條件惡化。 出口品國際價格×出口量=進口品國際價格×可換得的進口量

兩國間的貿易利益與分配 出口品的生產者獲利,本國消費者受害,社會福利增加 進口本身即可讓進口量獲益。但進口國的該物生產者受害

小國的貿易利益與分配 出口有利社會,但出口品之生產者受益,消費者受害 進口品消費者受益進口品之國內廠商受害 進口增加社會福利,但受害廠商常集結力量,阻礙進口

出口補貼 出口補貼肥了出口商,受了整體經濟 I-(H+I+J) =-(H+J)

進口關稅 關稅(tariffs)有利進口品之國內業者與政府,但更不力消費者

進口配額 進口配額使進口商獲利,但消費者受所更大 另一個貿易管制,是進口國對進口品設定進口額度,並依一定規則分配給出口國,稱為進口配額(quotas)

出口自動設限 進口國要求對方自動限制出口,反而打利益推給出口商 出口自動設限(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

其他非關稅壁壘 傾銷會引起進口國以反傾銷稅反制

小結 對貿易干預,通常會使消費者受害,社會有絕對損失

台灣的對外貿易與貿易對策 台灣的外貿導向,因須與國際接軌,減少了政策錯誤 出口退稅:意即出口廠商在出口後可以收回從前進口原料時所付出的關稅,貨物稅,以及港工捐(現在稱為商港建設費)等稅捐。 此外,並對外人來華投資設下了外銷比例與自製率的先制。

附錄:絕對利益 絕對利益是指相同投入,能生產較多之產品 絕對利益理論認為各國將專業生產其具絕對利益之產品,並進行貿易 絕對利益是以同量之生產要素,一國若能比他國生產出較多的商品來,即稱該國對著商品之生產具有絕對利益。

附錄:比較利益 利益相對較高或列是相對較小的產品,即為一國具有比較第一隻產品 比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理論認為各國皆專業生產並出口其具比較利益之產品,將使貿易雙方同蒙利益 比較利益的原則是: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

附錄:機會成本決定分工 機會成本較低者,有比較利益

附錄:貿易福利 貿易衝突資源(生產可能線)的限制

附錄:要素的國際移動 商品貿易要素移動同樣有促使同一商品之售價以及同一要素報酬在國際間趨於相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