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唯物主義式詮釋 馬克思相信,人性已經通過歷史發展的五大階段而有所進展: 1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報告人:張之凡 組員:蕭詠泰、林辰祐、彭嘉林、莊馥毓.  康德,德國唯心主義 ( 觀念論 )  黑格爾,唯心論  費爾巴哈 ( 黑格爾左派、青年黑格爾派 ) ,唯物 哲學 ( 舊唯物主義 ) 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主義 ( 辯證唯物論、 新唯物主義 )
Advertisements

和平權:目的和平論 雷敦龢東吳大學人權學程. 歐洲和平盟約 ( 一 ) 康德集合歐洲和平盟約論及共和和平論前者代表人物如下: 1306 年彼得‧杜布瓦《恢復聖地論》歐洲聯 盟以法國為領導 1638 年法國亨利第四世《偉大計畫》國王過 世後才公佈.
論點 “ 自由 ” 主張 照顧 ” 弱勢 ” 父母 我 配偶配偶 子女子女 8 夫 妻.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卓越品质 携手共求 LOGO 坚决践行“三严三实” 凝聚交建集团改革发展正能量 新疆交通建设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 朱天山
政府採購法規概要 報告人:杜國正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企劃處.
之 魔 析 妖 鬼 解 怪 大 沈家仪小组出品.
中國人壽 徐真真.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第九章 长期资产及摊销 2017/3/21.
課文整理 保守主義 1.時間:十九世紀前期 2.特色 A.承襲西方封建社會的觀念 B.認為國家應由世襲的君王和貴族統治 C.上層社會人士是穩定國家和社會的主力 D.肯定宗教信仰.
P119.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 張春興 第一章 對現代心理學的基本認識.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世界现代史(1917年——) 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世界现代史(1917年——) 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馬克思 10224廖致淵.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子題 四: 以批判教育學理論為基礎之 公民行動教育:以教育部顧問室98[2]優通課程「媒介與社會」為例
CH03 資訊管理的智慧觀點:技術篇.
使用者經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作者 : 彭冠偉 ★班級 : 601 ★指導老師 : 潘政宏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貨幣需求理論- 凱因斯的流動性偏好說 財金二丙 4A 林昕宜 指導老師 陳曉蓉 老師.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從歷史與行銷的角度看 台北市長選舉的新突破
Take the Time….. 保握當下... 巧合不如巧遇,急進不如及時.
朝鮮 獨立 宣言書 美國 獨立 宣言書 比較 崔然鴻 在美 詩人.
這是什麼? 圖案分別代表了什麼意義? 1 圖片來源: 1.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個體經濟學 張清溪 / 國立台灣大學
經濟學 學經濟.
農麗-產品介紹 「硬頸」 「櫻花鉤吻鮭」.
大能勇士 (撒母耳記下23章).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 新寫實主義 1940年代出現在戰後義大利, 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狀況的電影.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產業文化資產保存工作Ⅲ: 文化體驗活動的設計策略
維高斯基( ) Langford, P. (2005). Vygotsky's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Hove England ;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Welcome to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Chinese Internet Marketing Opportunity
陳樹渠紀念中學 何燕萍老師 周富鴻老師 張 燕老師 劉勁樂老師 黎嘉諾老師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細胞.
批判理論 指導教授:倪進誠 組員:謝素君 盧娟娟.
     中共政治 潘兆民  東海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工商界簡介 企業與宗教 我的見證及體驗 Q & A.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波旁王朝的统治 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一世 波旁王朝复辟 再次爆发革命 拿破仑三世 巴黎人民起义 第一共和国 第一帝国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天恩的呼喚 一、 羅 1:18-23 朱世平牧師.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Identifying your company’s real intelligence needs
新事業發展專題
企業識別標誌(logo)設計—第二講 圖文合一的創作法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北京师大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檀 传 宝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富爸爸著作 富爸爸實踐家 現金流101活動.
議題: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Feminism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營運模式.
經文:約翰一書 5:1-12 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凡愛生 他之神的,也必愛從神生的。
On Liberty: Chapter 1 Introductory
主日學 – 舊約課程 〈出埃及記〉4 ~ 摩西回埃及見法老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歷史的唯物主義式詮釋 馬克思相信,人性已經通過歷史發展的五大階段而有所進展: 1 歷史的唯物主義式詮釋 馬克思相信,人性已經通過歷史發展的五大階段而有所進展: 1.部落所有權,一種原始的共產主義,其中部落運作為一種家庭的延伸,以及在生產生存工具上的合作成員。 2. 遠古城邦,其中若干的部落彼此聯合以相互獲利,而奴隸與私人所有權也較常被宣稱。 3. 封建王國與帝國,造成勞動分層和農奴、地主階級的貴族、城居功人的無產階級、少數但成長中的小商人資本家,以及一些大商業—資本家。 4. 現代工業布爾喬亞(即資產階級)社會,布爾喬亞或現代資本家,類似於城居的商業—資本家(中古世紀的中產階級市民),其根源為封建秩序的崩壞。 5. 尚未到來的未來,將見證無產階級、工業工人在一個新社會主義年代的興起。

馬克思認為,歷史可以被詮釋為一種階級衝突的歷史,布爾喬亞時期的特徵就是布爾喬亞的宰制,社會被區分為二大階級:布爾喬亞資本主義者(富人)與無產階級工人(窮人)。他認為布爾喬亞社會在生產方法之革新扮演著革命者的角色,但是其藉由剝削勞力所產生的利潤和成就,終將被自身所創造的廣大的新興勞動階級所戰勝。

馬克思的詮釋 馬克思吸引許多學科,但若干採用他思想為方向的人們,若馬克思仍然健在,可能會嚴峻的予以拒斥。馬克思自己曾說過,無論他是什麼他都絕不會是個馬克思主義者。 會有多樣馬克思主義的的原因之一,在於在某些事情的關鍵點上,馬克思是很有野心的,他很有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的實踐足夠使用一段時間,但是在這段時間過後,他的追隨者有必要去修正他的一些觀念。

馬克思—列寧主義 1. 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1820-1895) 他在1844年遇見馬克思而開始合作,在馬克斯死後對馬克思主義的觀念進行詮釋,使得他在社會主義學圈獲得卓越的地位。 他認為歷史乃由一個辯證歷程來決定,而物質條件是決定性因素;因此,對人們來說,智慧的途徑是讓自己調和於此一歷史性歷程,如此一來他們便不會格格不入。恩格斯被認為將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轉變為一種決定論哲學;也就是變成黑格爾哲學的一種變異。

2. 列寧(Valdimir Ilich Lenin,1870-1924) 假若馬克思和恩格斯是理論家,列寧就是理論與行動的人。他將自己的想法連結到馬克思與恩格斯,如此一來蘇維埃聯邦的正統哲學與若干其他國家都稱之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他的政府概念中,在辯證唯物論的不可避免性方面,列寧是跟隨著恩格斯的—也就是在無產階級專政之後,政府終將消失。

在《政府與革命》一書中,列寧認為為克服政府布爾喬亞形式的暴力革命,包含代議民主,都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事實上這並不是馬克思的觀點,馬克思並不避免暴力,但他認為在某些更進步的工業與民主社會,無產階級能夠通過和平的方式來達成其目的。   列寧的觀點只造成一個由共產主義黨派所建立的專政,而且這個專政一直沒有消失的跡象,一直到戈巴契夫的改革才導致了它的解體。

西方馬克思主義與「批判理論」根源 恩格斯死後,馬克思主義領導的衣缽傳到了德國的社會民主黨。在資本主義社會的改變之後,工人的工資改善了,而合作的資本主義也代替了早先的資本主義形式,西方馬克思主義已經失去了它的革命優勢,也失去了革命實踐的意志。   西方的盧卡奇(Georg Lukács,1885-1971) 和葛蘭西(Antonio Gramsci;1891-1937)沿著馬克思在其年輕時有關的路線來發展馬克思主義,也就是年輕黑格爾主義的社會批判論。他們逐漸發展成一個思想學派,被稱為法蘭克福學派。  

法蘭克福學派 法蘭克福學派發展出了批判理論,藉由檢驗意識形態的馬克思方法以顯現出其缺失。該學派的若干領導人物是,霍克海默、阿多諾、馬庫色。而該運動近期的一位重要人物是哈伯瑪斯。

1. 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1895-1973) 霍克海默研究西方社會從舊型資本主義到當代合作或國家資本主義的轉化。他認為個體性已經被布爾喬亞資本主義所貶低,而資本主義堆資本的集中化透過大眾文化、法西斯主義與科技專家治國論意識的戀物癖/盲目崇拜造成了根絕個體性的威脅。霍克海默顯現出絕對悲觀主義的標誌;他也和阿多諾合著《啟蒙的辯證》,他們認為人道文化若沒有理性思考,將無法繁盛;但因為現代大眾文化的集中化與威權主義,理論與科技主義的升高是令人畏懼的。因此他們相信集中計畫與威權政府應該是批判哲學的關注焦點。

2. 阿多諾(Theodor Ludwig Wiesengrund Adorno, 1903-1969) 阿多諾認為大眾文化淹沒了個別的主動性,而導致出管理型社會,以其背後控制著的一種科技的遮蔽為特徵,隱瞞事實並用來宰制,這造成了人們無法為自身思考。 阿多諾質疑過去馬克思主義對歷史歷程中無產階級自發權力的觀點,他認為自發性不足於面對現存的宰制。

3. 馬庫色(Herbert Marcuse,1898-1979) 馬庫色將法蘭克福學派有關個體性的侵蝕之主題,發展為他所謂的「單面向的人」。 在以此為標題的作品中,他描述了科技意識與威權主義如何導致了批判的癱瘓,以及製造另類的無能為力。 馬庫色有一段時間認為,1960年代的學生激進主義運動有助於肇生變革,因為其大「大拒絕」顯示出當代秩序的侷限。他的作品「論自由」,目的就是促進一種新社會主義的運動。  

4. 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1929-) 哈伯瑪斯嘗試以一種實踐或政治性企圖,發展出一種歷史的經驗哲學,他並在歷史中結合了皮亞杰與柯爾伯格的發展心理學,以及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的要素。 他強調法蘭克福學派的觀點,認為社會文化性的狀態比生產的純物質力量更為意義重大。這不只是從生產的物質模式生發出歷史革命,也從社會所製造出的社會力成與結構中生發對自身的維持與強化。

對哈伯瑪斯來說,生產的物質性力量雖然重要,卻不是歷史革命的決定性因素,合作形式才是決定性的,所以需要的不是進一步對生產模式的釐清,而是社會組織與溝通更普遍性的原則。

小結 西方馬克思主義與批判理論已將馬克思主義帶離馬克思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若干基本原則。馬克思預想出一種以自由組織與自我管理為特徵的社會,但是如同阿諾維茲在《歷史唯物主義中的危機》所指出的,真正被發展出來的是一種威權的國家社會主義;自由組織與自我管理仍然是烏托邦的夢想。   但是馬克思對宰制的攻擊、其資本主義發展的辯證理論,以及社會轉化的想望,仍然可能被那些尋求改變舊有秩序的人們,當作有用的路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