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子產業發展史 陳鍾誠.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专业介绍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智能建筑及数字社区技术方向)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信息与工程学院
Advertisements

1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92 年營運績效分析 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民國 93 年 2 月 12 日.
1 專利師考照班 師資介紹 高苑科技大學 研究發展處 專線服務電話 陳小姐 校內分機 1701.
Copyright © 2007 Senao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BS 論壇 - 神腦國際.
教员信息 姓 名:仲崇权 单 位: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 话: 办公室:创新院大厦720房间 :
温故知新 问题一: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
第二部分 嵌入式硬件系统 第2章 嵌入式处理器 第3章 ARM内核与ARM处理器 第4章 嵌入式系统的外围设备.
林 俊 吉 / J.J. Lin Education : M.S. in Applied Chemistry, 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 Taiwan, R.O.C. (1984) B.S. in Chemistry, National Cheng-Kung University,
二岸工作經驗分享座談 蔡翔宇.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王 健 主讲 授课学时:40学时 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系.
期末報告 組員: 姚永紘 周英吉 蕭智威.
IC 設計業.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99年度「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計畫」 U-START創業競賽營運計畫簡報(範本)
 台灣半導體教父    張忠謀的故事.
台積電成立沿革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積電公司,TSMC)成立於1987年,1986年飛利浦與工研院簽約合資成立台灣半導體製造公司,即現在的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於1994年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1997年台積電到美國發行美國存託憑證(ADR),並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以TSM為代號開始掛牌交易;台積電位於有台灣矽谷之稱號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總部位於新竹,研發中心也在竹科,是全球第一家以最先進製程技術提供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晶圓代工)的公司,不設計或生產自有品牌產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招生宣传资料.
電子系學程簡介 半導體學程 電子元件學程 VLSI 設計學程
2010~2011年全球平板裝置依作業系統別出貨量比重及預測
聯電的競爭優勢創新分析 班級: 電物碩一 學號: 姓名: 謝淳政.
光機電整合 學分學程 修課說明會.
3C整合領域-信號與系統整合組修課流程圖-大學部
半導體產業 組員 張展銘 電子一乙 黃奕豪 電子四乙 簡志豪 電子二乙 賴鈺欣 電子一乙.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计算机组成原理.
2018/9/ /9/18 1 三星集團 成立時間 1969年 CEO暨副總裁 權五鉉 市值 1,423億美元 2018/9/18.
單晶片原理與應用 魏兆煌 整理 南台科技大學 電機系 Sep
第5章 中央處理單元與主記憶體 5-1 中央處理單元-CPU 5-2 主記憶體.
影片製作流程 構思劇本 影片主題 觀看對象 腳本安排 呈現方式 ….
SEMICONDUCTOR PHYSICS & DEVICES
數位相機運作原理.
Flash摺紙藝術教學 這是韓國人製作的摺紙教學網站,運用flash講解每個步驟,非常實用,不妨多學習利用,也可播放步驟加上解說讓幼兒跟著做。 僅用於自己教學非營利用圖以尊重著作版權。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第1章 嵌入式系统概述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定义、特点、组成、分类 嵌入式系统硬件核心、软件核心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正弦波產生器 如何產生 sin, cosine 震盪,回授,負反饋 (Barkhousen Criteria)
12-1 類比/數位(A/D)轉換IC 2018/12/25 第12章 類比/數位(A/D)介面實習.
Introduction of Flat Panel Device Laboratory
第1章 單晶片微電腦概論.
李紹唐 頁眉 1982年12月28日-2000年4月30日,在IBM臺灣地區分公司服務17年半,連續10次獲得IBM百分俱樂部獎,此記錄至今無人打破 2000年5月1日-2003年6月8日,擔任甲骨文臺灣地區分公司總經理(Managing Director) 獲Oracle 2次亞太最傑出表現獎 2003年6月9日-2005年10月16日,擔任北京甲骨文軟體系統有限公司華東暨華西區董事總經理一職.
電子概論與實習 第四章 電晶體與場效應電晶體 4-1雙極性電晶體性質 4-2電晶體放大電路 4-3電晶體開關電路的應用 4-5場效應電晶體
數位內容產業研究 王年燦:數位內容產業.
實習十五 積體電路穩壓器 穩壓器的基本分類 線性穩壓器(Linear Regulator)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我是誰? 1998~2000 年國立臺灣大學 電機所通訊組 DSP 實驗室
本章結構  市場與產業  產品的性質與市場或產業的範圍  產業與市場的分類  產業結構 陳正倉 林惠玲 陳忠榮 莊春發 著.
第一章 電腦科技與現代生活 1-1 電腦發展簡史 1-2 電腦科技在生活方面的應用 1-3 資訊安全與防護 1-4 數位資料.
半導體製程實驗室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Lab.
註:應在1280x 色之顯示器,PowerPoint 50%之顯示比例,
3C整合領域修課流程圖 (甲乙班) 大一上 大一下 大二上 大二下 大三上 大三下 大四上 大四下 畢業出路 邏輯設計 邏輯設計 實驗
Porter的五種競爭力理論圖 3.1 廠商所面對的競爭
演講題目. 演講題目 研究專長 半導體物理與元件 積體電路製程技術 記憶體元件 學歷 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系博士 美國華盛頓大學電機系碩士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系學士.
競爭情報 LinkedIn and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utting Social Networking to Real Use by RogerPhelps 圖資四 B 鄭艾妮 B 蒲碩瑩 B 楊淑涵.
國立成功大學(農業) 報告人 協同主持人 林翰佑
股票選擇指南-SONY 鄭惇伊 林佩儀 黃馨玫.
用國際化視野連結客戶 ACE 王耀德 Owen Y.T. Wang
變革與危機管理 施振榮 宏碁集團董事長.
三福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季法人說明會 第三季法人說明會
一、簡介 電腦硬體設計:純硬體電路(hardware)及韌體電 路(firmware)兩種方式。
設計與科技 電子學.
花王集團.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攝影機 型號 經銷商 數量 採購金額 日期 存/毀 存放地點 使用年限 附註 圖片 AXIS M2026-LE PChome 1
新事業發展專題
決策支援系統 實例簡介.
廖志宏 助理教授 學歷 經歷 公部門與民間產學研究計劃案 證照 De La Salle University, Philippines
-創新學習 從教師開始- 主講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忠謀 教授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Computer 電腦的英文名稱叫做「computer」,也就是「電子計算機」,原本專指用來做運算或統計數字的機器,但在經年累月的改良後,電腦不僅能夠接受使用者輸入資料,還可以將資料加以計算或依邏輯判斷加以分析,最後把結果記憶起來或依一定的格式輸出。
晶片系統國家型科技計畫National SOC (NSOC) Progra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台灣電子產業發展史 陳鍾誠

簡史 1958-1970 1958 : 創立交通大學 - 電子研究所 1964 : 交大成立半導體實驗室 1965 : 交大凌宏璋、張俊彥及郭雙發共同製作出台灣第一顆 IC 1966 : 高雄設立加工出口區 高雄電子公司成立,開始做『電晶體』的裝配 1967 : 高雄電子公司開始做『積體電路』的裝配 1969 : 飛利浦建元電子公司開始做『積體電路』的裝配 台灣通用器材開始生產『二極體』 。 環宇電子公司成立開始做『電晶體』 ,『積體電路』的裝配

簡史 1970-1971 1970 : 1971 RCA 與台灣安培開始做『積體電路』的裝配 華泰電子公司開始做『積體電路』的裝配 德州儀器公司開始做『積體電路』的裝配 菱生精密開始做積體電路的裝配 交大成功製作出台灣第一片晶圓 三愛電子成立??、交大畢業生成立萬邦電子 1971 RCA 與台灣安培開始做『積體電路』的裝配 華泰電子公司開始做『積體電路』的裝配

簡史 1972-1974 1973 1974 萬邦電子公司開始做『積體電路』的裝配 菱生公司與三菱公司開始做『電晶體』的裝配 由潘文淵撰寫計劃書,成立工研院電子所,接著成立電子技術顧問委員會 該會決定自美國引進IC製造技術,並決定以CMOS 技術為主。 該會成立評選委員會,委員有方賢齊、胡定華、杜俊元、溫鼎勳及張俊彥。 鴻海塑膠成立 州際電子公司開始做二極體之裝配 集成電子公司開始生產電晶體

簡史 1975-1976 台灣光寶電子開始裝配發光二極體 新美化精機開始製造焊線機 電子技術顧問委員會評選後與 RCA 簽訂 MOS 技轉合約,並派人受訓,合約保證良率 17% 台灣東京晶體開始裝配『電晶體』 萬邦電子公司開始製造 GaAsP 發光二極體 同欣電子公司開始製造厚膜混合積體電路 大同公司成立矽晶中心開始籌備生產矽晶片 欣賢電子公司開始製造層流台。

簡史 1977 RCA 受訓人員返國後建立工研院積體電路示範工廠,結果、建廠後六個月、良率達 70%,遠超過 RCA 之預期。 電正電子開始做整流二極體 高雄日立電子開始做電晶體裝配 大聯半導體開始做 IC 裝配 光源電子開始裝配太陽電池 Apple發展出 個人電腦 Apple II。

簡史 1978-1979 工研院示範工廠首次接受客戶委託設計 IC 工研院決定、以RCA 技術轉移後成立的晶圓廠,成立一公司。 電子所與電信所合作雙極積體電路 台灣東京晶體開始裝配二極體 1979 電子所與工業局簽訂第二期計畫與電腦技術發展專案計畫 電子所第一批雙極積體電路試製成功 聯華電子公司成立籌備,該公司即為聯電,由杜俊元出任第一任總經理 萬邦電子開始製造 GaAs紅外線二極體,光電晶體及光電耦合器

簡史 1980 1980 : 科學園區成立,聯電第一家登記,生產電子錶、計算機與電視用 IC。 統一企業成立電子事業部籌備製造雙擊功率電晶體及太陽電池 大王電子公司成立開始籌備製造MOS 功率電晶體 光達電子公司成立開始籌備製造 LED 及整流二極體 宏碁電腦成立 ??

簡史 1981 1981 IBM 發展出 PC ,很成功。 美國Osborne 發展出可攜型電腦,又貴又大台,不成功。 中美矽晶開始生產矽晶片 電子所四位元單晶片微電腦 IC 研製成功 電子所開始提供半客戶委託設計 IC 服務 電子所完成光罩自製系統 電子所自行完成開發 N 通道矽閘 MOS 製程技術

簡史 1982 1982 聯電量產,11月損益平衡,營業額一億九千萬,員工380人,隔年六月,月銷售額達一億元,全年營業額暴增至11億,員工610人。 太欣半導體設計公司成立 工研院接連開發計時器、電話機、音樂記憶體、閘排列、語音合成、微電腦、計算器、音響、類比/數位轉換 IC 成功。

簡史 1983 工研院與國科會合作開始 MPC 計畫、建立大學內 IC 設計與 CAD 研究能力。 工研院專案,成立經VLSI 實驗工廠,以促進台灣 IC 設計工業的發展, IC 相關公司開始萌芽(合德 IC 設計、日月光、華旭封裝)。(1983-1985)

簡史 1985 工研院院長張忠謀提出將 VLSI 實驗工廠轉移民間成立代工公司之構想, 工研院開始電子束精密光罩製作服務 工研院成立共同設計中心,推廣 IC 設計服務 工研院與華智公司發展成功1.5微米CMOS 256K DRAM。 IC 電路公司接連成立(其朋設計、漢磊製造、Motorola封裝)。 (1985-1987)

簡史 1986-1987 益華 CAD 公司成立、(設計:通泰、普盛 制造:國善) 1987: 台積電成立,張忠謀提出將 VLSI 實驗工廠轉移民間成立代工公司之構想實現,後來張忠謀直接轉任為董事長。 Toshiba 發展出 T1000型筆記型電腦,6.25磅,不太成功。 廣達成立 IC 設計:大智、矽統、揚智、瑞昱、詮華、華展、群立、普騰成立 IC 製造:天下、台積、華邦、華隆微

簡史 1988 台積電進入量產階段,IC 製造公司增至六家 IC 設計:一華、華麥、飛虹成立 IC 製造:合泰、臺灣光罩、偉智

簡史 1989 Compaq 發展出LTE/286的筆記型電腦,七磅,成功。 IC 製造廠大量成立,達 13 家 草擬晶片保護法 規劃次微米製程發展計畫,由 ERSO 與業者共同合作進行。 台灣光罩公司成立 偉詮公司進入園區,從事數位/類比 IC 專業設計

簡史 1989 新台科技成立,使台灣的光罩公司增為兩家 景氣衰退,多家廠商進行人力結構調整,並積極與國外技術合作。 1990 新台科技成立,使台灣的光罩公司增為兩家 景氣衰退,多家廠商進行人力結構調整,並積極與國外技術合作。 偉智與合泰建廠落成啟用,加入 IC 製造行列。 巨大與矽品購裝廠進行策略聯盟。 半導體技術列入台灣未來十年的十大新興產業。 Intel 與台積電、聯電合作生產記憶體。 裕創公司進入園區,專業為次微米計畫進行記憶體生產。 IC 設計:凌陽、矽成 IC 製造:德碁 1991 華邦成功開發國產首顆 64K SRAM 鑫成科技完成 SMT 封裝廠 天下電子發生財務危機,尋求資金紓困 旺宏與日本 NKK 策略聯盟。 茂矽、華智首開 IC 廠合併先例,於 10/22 簽約。 IC 設計:鈺創、民生 IC 製造:茂矽 IC 封裝:鑫成 1992 電子所與聯電,台積電簽訂次微米製程技術授權合約,並成立次微米製程技術使用者同盟會 旺宏 與 MIPS 簽訂 R3000 RISC 技術授權合約 茂矽華智由太平洋電線電纜接手經營,胡洪九接任董事長 漢磊科技新廠完工,生產 Bipolar IC。 華邦 VLSI 二廠落成,合泰擴廠 電子所加速進行 MCM 技術開發,自 PMC 公司引進五層導體 MCM 量產技術 各半導體廠陸續進入 0.6 微米製程。 IC 設計:巨華、冠林、沛亨 1993 次微米實驗室落成,是國內第一座八吋晶圓廠 國科會晶片設計製作中心成立 台灣茂矽與日本 OKI 簽訂合作協議,將轉移 4M DRAM技術 日本住友工廠爆炸,造成環氧樹酯缺貨 台積電三廠動工,德碁斥資16億提升設備 IC 設計:宇慶、台晶 IC 封裝:矽豐、大眾 1994 矽豐公司進軍高腳數 IC 測試市場 華邦完成亞洲首顆 MPEG 標準的影像壓縮 IC 聯電、華邦開發完成 0.5 微米製程 南亞與 OKI 簽訂技術轉移契約 IC 製造:世界先進、力晶、嘉蓄、南亞 IC 封裝:華新先進、福懋、致福、日生科技。 1995 華新先進公司成立 德碁生產 4M DRAM。 南亞 DRAM 廠動土 台積電四廠動工、世界先進二廠動工,德碁二廠動工、茂矽三廠動工 南亞科技公司成立 旺宏推出 16M Flash IC。 大眾電腦 IC 測試暨封裝公司啟用 聯電與 S3、alliance合資成立八吋晶圓代工廠(聯誠) 聯電與 Trident、ATI、ISSI合資成立聯瑞公司 台積電宣布將在美國成立八吋晶圓廠 華邦與東芝策略聯盟

1983-1987 1988-1990 IC 設計製造公司紛紛設立。 工研院專案,成立經VLSI 實驗工廠,以促進台灣 IC 設計工業的發展, 1985 工研院院長張忠謀提出將 VLSI 實驗工廠轉移民間成立代工公司之構想, 1987: 該構想實現,成立台積電,後來張忠謀直接轉任為董事長。 廣達成立

台灣電子產業的未來 Windows + PDA Phone + (TI | Intel | ARM)

多普達 Dopod Name CPU ========================================== Dopod 565 TI OMAP 730 tri-band GSM/GPRS solution 200 MHZ Dopod 577W TI OMAP 850 PDA Phone Dopod700 ?? Clock Speed 400MHZ Dopod699 520 MHz (Intel Bulverde) Dopod818 416 MHz (Intel Bulverde) Dopod828 416 MHz (Intel Bulverde) Dopod838 TI OMAP 850

電子產業領導人 聯電 曹興誠:台大、交大 , 宣明智:交大;杜俊元:台大 台積電 張忠謀:MIT、Stanford , 曾繁城:交大、成大 曹興誠:台大、交大 , 宣明智:交大;杜俊元:台大 台積電 張忠謀:MIT、Stanford , 曾繁城:交大、成大 華邦 焦佑鈞:交大 , 章青駒:台大 茂矽 蔡南雄:交大、台大、Stanford , 胡洪九:成大 旺宏 胡定華:交大 , 吳敏求:成大、Stanford 矽統 杜俊元:台大 凌陽 黃洲杰:台大 , 蔡國智:交大 威盛 王雪紅: 陳文琦:台大

資訊產業領導人 宏碁 施振榮:交大 鴻海 郭台銘:中國海專 神達 苗豐強:UCB , 蘇亮、杜書伍、蔡賜豐:交大 廣達 林百里:台大 大眾 簡明仁:交大 力捷、力晶 黃崇仁:台大 華碩 施崇棠:交大

台灣IC產業的特色 垂直分工 臺式分紅入股 獨立自主的技術發展

垂直分工的特點 提升技術專精度 提升產能利用率 縮短生產周期

臺式分紅入股 方式 作法 優點 缺點 以10元價值認購股票 現金增資時發行新股,供員工認購 以10元課稅,繳稅極少 可以吸引到許多優秀的人才 認購時可由員工直接出錢購買 或者以年度分紅轉為認購金 優點 以10元課稅,繳稅極少 可以吸引到許多優秀的人才 可以讓員工盡心盡力改善公司 缺點 造成賦稅不公,國家財源不足 挖角風氣盛行 員工向錢看,人心隨股票起舞

台灣的知識經濟發展模式 政治方面 經濟方面 教育方面 文化方面 1990 年以前,政府主導了 工研院、交通大學、新竹科學園區的設立。 聯電、台積電乃是工研院設廠後轉移民間經營的。 經濟方面 承襲1960年以來,小型工業的發展,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逐漸競爭淘汰後,規模逐漸向上提升,形成今日的中大型規模。 教育方面 華人重視教育的傳統,造成了識字率高的民眾。 採著重記憶式的教學,以取得文憑為導向的升學方式。 由於升學與戒嚴的因素,較為著重數理課程。 文化方面 受機車精神與黑手文化影響的人士主導產業界與基層政治界。 受儒家文化薰陶的人士主導高層政治與學術界。 融合的結果形成了科學與技術結合,產業與學術融合的優良互動環境。

高層 政治界 基層 政治界 預算 稅收 補助 採購 教育 人才 學術界 產業界 技術 理論

參考文獻 活力 業競天擇 – 高科技的產業生態 Computer History 張俊彥,游伯龍等著 楊丁元、陳慧玲著 http://www.computerhistory.org/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