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再生能源 水力發電 6年3班18號巧芸 指導老師:陳妙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環保燃料 - 生化柴油. 生化柴油 (Bio-Diesel)─ 廢食用油脂資源化 循環圖 什麼叫做生化柴油? 生化柴油係由可再生的油脂原料,諸如植物或 動物油脂,經合成 ( 交酯化 ) 所得的長鏈脂肪酸 甲脂,可代替柴油的一種 " 環保燃油 " 。經實驗 證明生化柴油可直接作為現有柴油引擎而不需.
Advertisements

分享人:張益源. 個人資料介紹 姓名:張益源 畢業:體育系 97 級 專長:田徑、籃球、游泳 任教學校:慈濟大學實驗國民小學 學校職務:體育兼資訊老師.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薛樂蓉老師製作.
單元 3 現代能源科技的發展.
4.5 能 源.
能 源.
單元 3 替代能源.
新通識教育科.
行銷研究 單元三 次級資料的蒐集.
側注法,以賓顯主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四段 第五段 全文四特色
環保 Q&A 考考你的環保知識,看看你能答對多少? 開始.
國立馬公中學 永續能源與節能減碳科技活動 題目: 認識目前最夯之再生能源 台灣電力公司 台中電廠 張進發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姜夔 組員名單:林沛彣 徐志成 郭郁玟 張顯愷.
能源短缺 李鎮濠6A24.
綠色能源取代核能發電.
我們的能源.
環境教育 課堂講義: 2.7 節約能源.
哥本哈根氣侯峰會 人類最後希望!???? (中國評論新聞網).
6 單元 主題 1 能源科技的影響 課題 3 發展可再生能源.
1-5 科技引發的環境變化及汙染 Frank.
科學小遊戲 507第4組 1目錄 2是什麼 3為什麼 4怎麼做 5測驗ㄧ下 6參考資料 製作者:蔡玫萱 報告者:陳思柔.
Life Straw GROUP 蕭定閎 陳廣陵 胡翔然 陳瑩媜.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天主教善導小學 錦繡中華 --- 專題研習報告比賽 親探福建客家土樓真貌.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劇變環境下的投資機會 台新投顧 李鎮宇博士.
能源科技概論 第五章 風能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再生能源應用與教學.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十 曲式──二段體、三段體.
飛機電氣系統實習 飛機電氣系統檢修 AC Generator and APU 國立虎尾技術學院飛機工程系 劉傳聖.
報告人: 品臻 班級:6年3班 22號 指導老師:陳妙菁
台灣目前常見的發電方式及 可能產生的影響.
京都議定書 為了抑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防制氣候變遷,聯合國於1992年地球高峰會舉辦
2.1 內能 物體儲存的能量 粒子的能量 物體的內能 進度評估 第 1 冊 單元 2.1 內能.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今日香港 生活素質 探究議題 「雙非」兒童問題.
日本文化簡報 組長:林若潔 組員:翁詳貿.陳琳雯.宋品萱.
Dr. Rational You IEK/ITRI 2002/07/02
基本電學 資訊科杜文淵老師.
 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的因應之道.
六9考題(物質循環)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會經由哪兩種作用而循環不已? (10%)
太陽能電池介紹 指導教授:任才俊 組員:烏聖雅.
水力能源 組別: 姓名: 陳巧穎 . 吳建億 學號:4980N N066.
再生能源報告 水力發電 夜二技子二A楊凱強 夜二技子二A吳緯達 夜二技子二A蔡欣達
水利發電 4980N054 王柏霖 4980N067 蕭嘉陞.
4-1 直流電機 4-2 直流電機之型式 4-3 電動機之組成 4-4 電動機之構造比較 4-5 直流發電機
降低或防治水污染 指導老師:林群馨 製作人:李國任.
全球暖化的啟示 第三組 (綠化地球敢死隊).
全球暖化 自然組 第三組 組員:楊凱翔、呂家萱、黃思賢.
水與綠建設計畫 滾動式檢討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93年7月1日.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人類的石油年代.
能源的類別.
(Mobile User music–Sharing Innovation Center)
單元 晶體振盪電路 單元總結.
全球環境的變遷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現象 臭氧層的破洞 森林的消失 物種快速滅絕 酸雨的危害 人為沙漠.
第 4 課 總結.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第四章 通訊與網路管理 授課老師:褚麗絹.
桃園鐵路地下與高架化 ~引起的問題爭議不斷 ~.
花王集團.
1.家中的用電量可以從電費單、數位電費單、電表或查詢台灣電力 公司網路電費查詢得知。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1.
臺北市興雅國小101學年度 三、四年級 校本能源課程活動簡報.
企業家如何創新? Q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美丽的扎染 制作 关群 徐州市公园巷小学.
第十二章 交流電源 12-1 單相電源 12-2 三相電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單元再生能源 水力發電 6年3班18號巧芸 指導老師:陳妙菁

什麼是水力發電? 水力發電是運用水的勢能轉換成電能的發電方式,讓 水從高處流到低處,帶動發電機。水力發電​​是可再生 的清潔能源,也是現在技術最為成熟,最廣泛利用的 國家。

如何產生水力發電? 水力發電的原理是利用水位的落差在重力作用下流動,例 如從河流或水庫等高位水源讓水流至較低位處過程中,會 讓水產生的壓力與流速衝擊渦輪機使其旋轉後,帶動發電 機發電。高位的水來自太陽熱力而蒸發低位的水份,因此 可以視為間接地使用太陽能。由於技術成熟,是目前人類 社會應用最廣泛的可再生能源。

水力發電的優缺點 優點 缺點 對環境 無 水源抽用會壞原有的生態環境,淤泥的沉積也會改變自然的生態平衡,建造水庫也會破壞生態 對政府 成本低,可防洪 電廠常設於偏遠地區,輸電路較遠,使輸送電流時損耗大量電力 對環保 回收利用水資源,可防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建造水庫會破壞生態環境 對觀光 可作為觀光遊樂區 要開車到比較偏遠的地區

使用最多的國家 中國是再生能源發電最多的國家,其中以水力發電獨 占鰲頭。2013年統計中國水力發電消費為世界總量 的24%。 排序 國家 消費量 比2012年增加 占總量的% 1 中國 206.3 4.8 24.1 2 加拿大 88.6 3.3 10.4 3 巴西 87.2 -7.0 10.2 4 美國 61.5 -2.3 7.2 5 俄羅斯 41.0 6 印度 29.8 14.3 3.5 7 挪威 29.2 -9.5 3.4 8 委內瑞拉 19.0 2.8 2.2 9 日本 18.6 1.8 10 法國 15.5 世界總計 885.8 2.9 100.0

水力發電對環境的影響 水力發電系統毋需任何燃料,故不需任何燃料提煉 設施,亦免除燃料運輸成本。同樣是生產十億瓦電 力,利用水力不只是減少化石燃料電廠所需的煤炭 量,更降低開採及運送煤炭的碳排放。 水庫對環境有相當及不可逆轉的影響及破壞,相比 其他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陽能、風力發電等,較不 環保。而且水庫式水電站壽命有限,可持續發展方 面也不及其他可再生能源,但一般情況下仍然比石 化燃料發電環保。不同環境下下水力發電的溫室氣 體排放量分別可以很大。 水力發電雖然不會排放污染物到環境,但水壩的建 造會淹沒大片的土地,必須遷移許多居民與野生動 物,水庫也會影響到附近,以及下游河川的生態。

水力發電對環境的影響 水壩有相當深度,在底層形成缺氧層做就生物的厭氧 分解,動植物分解後形成甲烷,也有少量二氧化碳, 是一種比二氧化碳強超過30倍的溫室氣體,加劇全 球暖化。在溫帶,如加拿大及北歐,溫室氣體的排放 只有一般水力發的2-8%,但在熱帶地區,水力發電 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會比使用石化燃料的火力發電還多, 極端情況下可達石化燃料的火力發電多3.5倍。而季 節性的水位變化會為水庫不斷提供分解物,使水庫內 的生物的厭氧分解持續不斷。此外,由於水壩工程浩 大,興建水壩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是火力發電的數百倍。

水力發電未來的發展性 全球水壩眾多,世界能源理事會記錄共有四萬五千座 大型水壩,水力發電廠可提供八千億瓦的電力,目前 占全球用電總量近兩成。水壩是全球第二大電力來源, 僅次於化石燃料,產能為地熱能、太陽能與風能總和 的十倍。水力發電之所以成功,其中一項原因在於水 力遍布全球,世界有一百六十國均利用水力發電,在 部分國家更是最大電力來源,開發中國家以興建水壩 來發電可說比比皆是。不過通常大河都在大型工業化 國家,那裡的水力發電展現出其極大潛力,巴西、加 拿大、中國、俄羅斯與美國水力發電總和即超過全球 半數。

水力發電未來的發展性 國際水力發電協會指出,水力發電對未來機會還大, 歐洲已立下模範,要開發區域內可利用水力發電量的 百分之七十五。亞洲過去水力發電產能最高,未來成 長潛力也最大,若能增加三倍,就接近歐洲的使用比 例,這也會使全球水力發電總量翻漲一倍。

水力發電的可行性(我的觀點) 我覺得水力發電對比較貧窮的國家來說是一種很好的 發電方式,因為它不但成本低,而且它也不需要一直 補充它的原料,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種回收能源再利用 的表現。現在也已經有許多國家採用水力發電的方式, 例如:中國、美國、巴西、加拿大等國家的電力大多 都是使用水力發電的方式 。除此之外,我也覺得水 力發電在未來會更廣泛的被應用,因為水本身就是每 個國家原本的資源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1: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B4%E5%8A%9B%E7%99%BC%E9%9B%BB 資料來源2: http://www.enedu.org.tw/GreenEnergy/ge-2.php 資料來源3: http://www.baike.com/wiki/%E7%A6%8F%E5%BB%BA%E7%9C%81%E6%B1%A0%E6%BD%AD%E6%B0%B4%E5%8A%9B%E5%8F%91%E7%94%B5%E5%8E%82 資料來源4: http://www.wracb.gov.tw/ct.asp?xItem=4150&ctNode=899&mp=6 資料來源5: http://www.sunmoonlake.gov.tw/PhotoList.aspx?Pindex=70& 資料來源6: http://163.17.200.135:84/a13.html 資料來源7: http://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www.wusuobuneng.com/archives/9141&prev=search 資料來源8: 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20529 資料來源9: http://www.chinapower.com.cn/newsarticle/1218/new1218689.asp 資料來源10: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B4%E5%8A%9B%E7%99%BC%E9%9B%BB#.E5.B0.8D.E7.92.B0.E5.A2.83.E5.BD.B1.E9.9F.BF.E5.8F.8A.E6.BA.AB.E5.AE.A4.E6.B0.A3.E9.AB.94.E6.8E.92.E6.94.BE 資料來源11: http://www.gauss.com.tw/dyu/method.htm#水力 資料來源12: http://villgo.enghunan.com/goods.php?id=16 資料來源13: http://www.tooopen.com/view/148320.html 資料來源14; http://hk.crntt.com/doc/1006/5/2/5/100652572.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652572 資料來源15: 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sc/2013-06/25/content_16656378.htm 資料來源16: http://www.hydrochina.com.cn/gcjs/dbx/nj/1.jsp 資料來源17: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B4%E5%8A%9B%E7%99%BC%E9%9B%BB#.E4.B8.96.E7.95.8C.E6.B0.B4.E5.8A.9B.E7.99.BC.E9.9B.BB.E5.89.8D.E5.8D.81.E5.90.8D.E4.B9.8B.E5.9C.8B.E5.AE.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