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地理課程實地考察: 香港大學 – 嘉道理中心及大埔滘自然護理區一天考察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附件一. 附件二 嚼食檳榔習慣之分佈 Taiwan India Sri-LankaPapua New Guinea South Africa Indonesia Hu-Nan (Modified from Norton, 1997) 附件三.
Advertisements

9-1 氣候與氣候變遷 9-1 氣候與氣候變遷 從地球歷史看 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短期氣候變化 與未來氣候變遷 與未來氣候變遷 第九章 氣候變化.
鄭先祐 (Ayo) 教授 國立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環境生態碩士班 + 生態旅遊碩士班
小學六年級 常識科 香港環境問題 ~ 廢物污染.
鄭先祐(Ayo) 國立 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教授
小学科学中的化学 武威十九中 刘玉香.
從香港郵票 看英國對香港的管治特色 吳書虹 ( ).
Wiley Online Library 支撑农业科研创新
班級:幼保二甲 學號:499I0004 姓名:鄭惠慈 指導老師:陳韻如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古史传说与疑古思潮 二、考古所见中华文明起源 三、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Unity3D.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与评价方法 生态所 王玉涛.
永續發展及教育 教材撰稿者:張子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認識倍數(一) 設計者:建功國小 盧建宏.
第八章 金融投资-股票投资.
森森不息- 愛林、保林、護林宣導 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國立交通大學 蘭州大學 大陸姐妹校介紹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香港濕地公園 Hong Kong Wetland Park.
婚姻與性 Marriage and Sex 二零零七年香港家庭計劃知識、態度及實行 調查報告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
Supplement Data Mining 工具介紹 楊立偉教授 台灣大學工管系 2014 Fall 1.
吳羽婷 森林系.
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研究所 簡君良
Global Reference on the Environment, Energy, and Natural Resources
參考資料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Librarians &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1998).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for Students.
六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Succession 演替.
越南現況資料.
猜猜看下面的圖片是什麼?.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8年7月16日- 8月10日 7號床.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今日香港 生活素質 探究議題 「雙非」兒童問題.
白銀價格未來展望.
圖片格式簡介 張啟中.
南亞地形圖 單 4 元 亞洲(二)──南亞、中亞與西亞 社會學習領域 投影片 16 配合社會(五) 三上地理 4 ─ 1.
裴家騏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所 傳統生態知識與自然保育 裴家騏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所
我班十大最受歡迎的雲零食 張麗嘉 5B (3).
學習單元:N6 數的性質 學習單位:N6-3 用短除法求H.C.F. 和 L.C.M. 學習重點 : 1. 複習因數分解法求
學生事務處 學生諮詢及簡介會 年2月1日.
清華大學 青少年科技文化夏令營 迎生聚會 2006年7月7日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會所.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西藏 Tibet.
第一章 導論.
How to design a writing task with designated genre
ENVIRONMENTAL SCIENCE
水與綠建設計畫 滾動式檢討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93年7月1日.
算獨教學 范國祥製作 於新湖國小 算獨資料來源
雲端計算.
三、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 (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
五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Influenza Virus H1N1甲型流感.
巨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107年法人說明會 股票代碼 : / 12 / 12
專案管理成熟度對專案經理人與 專案成功關係之研究
全球環境的變遷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現象 臭氧層的破洞 森林的消失 物種快速滅絕 酸雨的危害 人為沙漠.
細胞.
DynaMed Plus 手機/平版 App下載使用教學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7年7月17日- 8月11日 7號床.
6.引用資訊之技巧.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七股鹽田溼地保育行動計畫: 未來10年七股海岸濕地 科學研究架構規畫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 蔚东英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工程寫作與報告 開放大陸生來台 指導老師:王順生 老師 范書豪.
Test for R Data Processing & Graphics
本報告內一切內容與香港大學立場無關,內容由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博士負責。
第6課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一、水資源 (一)整體問題:不足、時空分布不均 (二)分區問題: 1.季風氣候區: (1)問題: a.水汙染
Hong Kong Geography Day 2003
Develop and Build Drives by Visual C++ IDE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新高中地理課程實地考察: 香港大學 – 嘉道理中心及大埔滘自然護理區一天考察 新高中地理課程實地考察: 香港大學 – 嘉道理中心及大埔滘自然護理區一天考察 香港森林的濫伐及保育

教材製作及培訓活動由滙豐銀行慈善基金提供經費。

重要通知 本簡報內的照片版權由具體指明的人士或照片代理持有。下載這些照片會侵犯有關人士或照片代理的版權。

內容 世界森林的分布與破壞狀況 香港森林的破壞狀況 香港森林的保育狀況、問題與願景

熱帶地區濫伐林木的程度 亞洲熱帶森林被砍伐的速度是全世界最高的。 資料來源: Bryant et al. 1997

1990 – 2005 森林覆蓋的轉變 熱帶發展中國家濫代林木的速度是最高的。 中國的森林覆蓋快速增加是因為近年中國已經禁止濫伐林木和進行大型的重新造林活動。(不過,中國從鄰國如緬甸和老撾大量入口木材是值得關注的事。)

2000-2050 估計消失的植物物種數量 熱帶地區消失的植物物種數量是最高的。 但是要注意植物物種數量未必一定是好現象。因為這增加有可能是因為外來物種的引入和入侵。這些外來物種如有侵入的特性,可能會威脅到原生物種的存活。

熱帶地區濫伐林木的程度 非洲 – 馬達加斯加 自從兩千年前有人在這裡定居以來,原來的森林覆蓋已經消失多於百分之九十 (Thompson, 2011) 以沙羅國家公園 (Isalo National Park) 2011: 照片中原來的森林已經完全消失 熱帶濫伐林木的程度可以非常極端。 自從兩千年前有人在馬達加斯加定居以來,原來的森林覆蓋已經消失多於百分之九十 。 照片是在二零一一年在以沙羅國家公園所拍的。原來這裡應全是被森林覆蓋。

熱帶地區濫伐林木的程度 亞洲 – 卡里曼丹(婆羅洲),印尼 濫伐林木的速度可以十分快。 在五十年間,卡里曼丹已經有五成的熱帶雨林消失了。 資料來源: The Prince’s Rainforests Project 2012.

香港的情況… 香港的情況又如何? 其實香港濫伐林木的情況都是十分嚴重的,有些學者認為香港是熱帶伐林的極端例子。

茂密的熱帶森林曾經完全覆蓋整個香港! 香港位處於熱帶因為香港是在北回歸線以南130公里。 人類在香港定居之前,熱帶森林曾經完全覆蓋整個香港。 茂密的熱帶森林曾經完全覆蓋整個香港!   香港位處於熱帶因為香港是在北回歸線以南130公里。 人類在香港定居之前,熱帶森林曾經完全覆蓋整個香港。 香港原來的森林應該是像現在廣東(左上圖)及海南島(左下圖)的森林那個樣子。 右圖是一棵Bischofia polycarpa (重陽木)。這樹的胸徑超過兩米,香港也可以找到這個樹種但胸徑一般小於一米。

香港的濫伐林木: 歷史 高地山坡 低地山坡 香港開始廣泛伐林的具體時間並不清楚,估計大概一千年前(北宋年間),在新界開始有村落的出現。相信廣泛伐林是從那時開始。 低地的森林首先被破壞砍伐以開闢農地種植水稻。 大約在四百年之前,愈來愈多人從大陸到來香港而他們被稱為客家。他們在較為偏遠的地方以及高地生活,如烏蛟騰和荔枝窩等。 所以,之後高地的森林都被破壞砍伐以作農地之用,以種茶為主。 時至今日,原來的梯田痕跡仍清晰可見,如烏蛟騰的水稻田(下圖)及大帽山的茶田(上圖)。

香港最近期的大型濫伐林木: 二次世界大戰 (1942-1945) 夏得摩利臣 (Hedda Morrison) 的香港1946 – 1967 獅子山 大帽山 夏得摩利臣女士是一位很有名的中國自然與文化景觀攝影師。 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她在1946年在香港居住了半年。 在她於香港所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到香港的山都是光禿禿的。因為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極大部分的森林都被砍伐以提供生火和作燃料用的木材。 資料來源: Stoke 2005.

香港最近期的大型濫伐林木: 二次世界大戰 (1942-1945) 夏得摩利臣 (Hedda Morrison) 的香港1946 – 1967 飛鵝山鳥瞰 馬鞍山 更多的例子,如馬鞍山和飛鵝山。 資料來源: Stoke 2005.

香港森林現在的威脅: 城市發展 例: 北大嶼山發展 在發展新市鎮和市區期間,濫伐林木是無可避免的。因為興建建築物、道路與及其他基礎設施是需要很多地方的。圖中是九十年代北大嶼山及新機場的工地。 現在,政府正興建蓮塘/香園圍口岸及相關設施,將近6.2公頃天然樹林會被砍伐。 土地發展仍然是現今香港破壞森林的重要原因。

香港森林現在的威脅: 山火 香港的氣候較濕,沒有自然發生的山火。 所以在香港發生的山火都是人為的。 山火是一個很主要的問題。因為它會抑壓自然演替和減低重新造林的成功機會。

香港現在的植被 植被 灌木林 396 37 草地 177 16.5 次生林 86 8 種植林 62 5.8 面積(平方公里) 佔所有土地面積百分比(%) 灌木林 396 37 草地 177 16.5 次生林 86 8 種植林 62 5.8 在香港,多於一半的植被是草地和灌木林。 原來的森林都已經消失了。 次生林是指在原始的森林遭到破壞消失後,再自然復育而成的森林。稱為”次生”林是為了和原來的”原生”林作分辨之用。 資料來源: 杜德俊 & 高力行 1994.

香港現在的植被 草地 16.5% 在香港,有16.5%的植被是草地。 草地是香港的過渡性植被。假如沒有山火,所有草地應慢慢演化成灌木叢。 草地是香港最常被山火燒毀的植被。

香港現在的植被 草地 蕨類植物: Dicranopteris pedata 芒萁 芒萁十分易燃,所以它可以令山火迅速蔓延。 在山火燃燒過的地方,它亦可以迅速重新生長。 蕨類植物: Dicranopteris pedata 芒萁

香港現在的植被 灌木林 37% 灌木林是香港最廣泛分佈的植被。 在灌木林沒有形成樹冠層。 它是草地與樹林之間的過渡性植被。 灌木林是易燃的,一般會在山火中被燒毀。

香港現在的植被 香港灌木林 – 常見的灌木種 Litsea rotundifolia 豺皮樟 Rhaphiolepis indica 車輪梅 Melastoma sanguineum 毛菍 這些常見的灌木林通常平均高二至三米。

Acronychia pedunculata Schefflera heptaphylla 香港現在的植被 香港灌木林 – 常見喬木樹種 Itea chinensis 老鼠剌 Acronychia pedunculata 山油柑 Schefflera heptaphylla 鵝掌柴 有些原生樹種(如上圖三種)開始於灌木林中生長,並長成樹冠層,形成年青的次生林。

香港現在的植被 低地次生林 8% 大埔滘 大埔滘自然護理區是香港其中一個擁有最好最成熟的低地次生林的地方。

香港現在的植被 低地次生林 扯旗山 大帽山 低地次生林亦可在扯旗山及大帽山某些山坡等地方找到,但是就沒有大埔滘那樣完整。

香港現在的植被 低地次生林– 主要樹種 Machilus species 潤楠屬 極大部分的低地次生林都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經自然演替而成的。 於低地次生林可以找到很多的樹種。極大部分的樹種都是喜愛陽光的先鋒樹種。 潤楠屬植物是香港低地次生林最常見的樹種。 例子: Machilus chekiangensis (浙江潤楠) Machilus pauhoi (刨花潤楠)

香港現在的植被 高山林 – 只是細小而破碎的 香港最高點只是957米高(大帽山)。高山林是指位於海拔五百米以上的森林。 高山林和低地次生林的樹種結構是不同的。 所有高山林均是原始林的殘存片段,因受地形的保護而免於被砍伐或燒毀。

Elaeocarpus chinensis 香港現在的植被 高山林 – 主要樹種 大樹: Machilus species 潤楠屬 小樹: Myrsine seguinii 密花樹; Elaeocarpus 杜英屬 & Camellia species 茶屬 Myrsine seguinii 密花樹 Elaeocarpus chinensis 中華杜英 Camellia salicifolia 柳葉茶 高山林主要的樹種包括潤楠屬植物和一些小樹種。

香港現在的植被 風水林 (低地) – 都是細小而破碎的 風水林是在村落後面被村民保護的林木,亦是香港低地原始森林的殘存片段。 它們都受到村民良好的保護,因為村民相信風水林可以為整條村帶來好的風水。 風水林的實質用途包括在夏季時可以阻擋陽光,降低村內的溫度,以及可以在冬季時阻擋寒冷的北風。 現在在香港在多於一百片的風水林,大多小於一公頃。大型的風水林可以在新界東北部找到。

Endospermum chinensis 黃桐 香港現在的植被 風水林 – 主要樹種 Endospermum chinensis 黃桐 Schima superba 木荷 最老的風水林有大概300年歷史。 不同種類的植物都可以在風水林內就到。而它們多數都是耐陰植物。 風水林的樹冠層是高而茂密的,而底層植物也是茂密的。

Lophostemon confertus 紅膠木 香港現在的植被 種植林 5.8% Lophostemon confertus 紅膠木 研究顯示: 外來樹種植林的生物多樣 性回復的速度十分慢 外來樹種植林會抑壓自然 演替過程。 當這些外來樹種植林到達 它們衰老的年期,需要人 工再種植新的樹木去作取 代。 種植林最初是政府為了控制水塘附近山坡土壤侵蝕的情況而建設的。 整個種植區是非常易於辨認的。因為通常種植林內都是只有一兩種主要的樹種而它們的年齡與大小都是相約的。 外來樹種常被採用。 樹木通常都平均地相隔著。並且欠缺攀緣植物。

香港森林的演替過程 演替過程: 物種隨時間轉變的過程 資料來源: WWF HK 森林演替是森林被破壞之後,一個單方向的植被轉變。 在香港而言,砍伐森林及山火會清除樹冠,地面的陽光會増多,草會快速生長,形成草地。 假如沒有進一步的人為破壞,灌木會慢慢於草上長成。 之後,喬木會閞始生長,並最後形成樹冠層,地面的草本及灌木會因缺少陽光而死掉,年青的次生林便形成。 假以時日,一個20至30米高的樹林便會形成。可是,香港次生林的樹種結構跟原始森林有很大差異。因為有些傳播原生樹種種子的動物已早在香港絕種,這些樹種已不能被有效傳播。 資料來源: WWF HK

香港森林的演替過程 自然生態演替 草地 灌木林 次生林 10 年 30-40 年 在香港,由草地演替到灌木林大約需時十年。而由灌木林演替到次生林大約需時三十至四十年。 所以,如果有任何擾動,如山火,每一兩年出現影響該區一次,就會抑壓森林演替的進行。 次生林

香港的重新造林 環境林業有多於二百年的歷史 控制土壤侵蝕及山火 因飲用水的原因而造的集水森林 在東南亞,香港是第一個因環境原因而進行重新造林的地區。 重新造林的主要原因包括控制土壤侵蝕和山火等,從而改善飲用水的供應。 環境林業有多於二百年的歷史 控制土壤侵蝕及山火 因飲用水的原因而造的集水森林

香港的重新造林 - 方法 裸根苗 直接播種 早期我們主要使用裸根苗種植法及空中播種法去植林。  裸根苗  直接播種 早期我們主要使用裸根苗種植法及空中播種法去植林。 如果使用裸根苗種植法,每次就可以攜帶更多幼苗到種植區。不過幼苗的存活率很低。 空中播種法曾經將Pinus massoniana (馬尾松) 的種子由直昇機撒下。這方法十分成功,但只限於馬尾松。後來,由於馬尾松嚴重受病蟲害侵襲,空中播種法亦已停用。

香港的重新造林 - 方法  種植生長於育苗容器的樹苗 在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採用了種植生長於育苗容器的樹苗。 這是現在國際上最常用的方法。

香港的重新造林 – 外來樹種 Lophostemon confertus 紅膠木 Eucalyptus sp. 桉樹 在以往,外來樹種常被採用。採用的樹種多數是生長速度快,耐火和可以在不肥沃的土壤生長。單一樹種種植林在香港是很常見的。 最近,由於種植林的生態價值愈來愈受到重視,混合種植法已廣為採用。原生樹種會與外來樹種一起在重新造林中使用。 台灣相思在以往經常被採用。但是研究發現它會在根部釋放一些化學物去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長,所以現在已經不鼓勵在重新造林中使用。 白千屠層已經不會在重新造林中使用。在美國,它已經被定為外來入侵樹種。 Eucalyptus sp. 桉樹 Melaleuca 白千層quinquenervia Acacia confusa 台灣相思

香港的重新造林 – 原生樹種 Castanopsis fissa 裂斗錐栗 Liquidambar Formosana 楓香 Schima superba木荷 Machilus breviflora 短序潤楠 近年,重新造林較以往採用多了原生樹種。 起初,原生樹種的樹苗的供應比較短缺。 但是後來在嘉道理農場原生樹木苗圃成立及提供本地原生樹種樹苗以供重新造林使用後,情況就開始轉變。現在已經有多間公司與苗圃提供原生樹種樹苗。 政府亦都提供了使用原生樹種作為重新造林和其他工程之用。如:2010年發展局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所出版的<本土植物在工務工程的應用>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n Use of Native Plant Species in Public Works Projects published by the Greening, Landscape and Tree Management Section, Development Bureau in 2010)

香港栽種的樹木數量 平均來說,九成是種植於山坡的重新造林 近年愈來愈多採用原生樹種 年份 香港栽種的樹木數量(百萬) 1999/00 1.5 2000/01 1.6 2001/02 1.8 2002/03 2.5 2003/04 3.2 2004/05 2005/06 2.3 2006/07 2.0 2007/08 2008/09 1.3 Total 19.6 平均來說,九成是種植於山坡的重新造林 近年愈來愈多採用原生樹種 香港每年都種植了多於一百萬棵樹木。因此,上一個十年,我們已種了二千萬棵樹。 資料來源: 發展局綠化網頁 http://www.greening.gov.hk/tc/index.html

香港植被 在過去二十年,雖有出現森林演替過程和有進行主動的重新造林,但是森林的覆蓋率並沒有明顯增加。 杜德俊 & 高力行 1994 植被 香港環境資源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2002 植被 面積 (平方公里 ) 所佔香港土地面積百分比(%) 灌木林 396 37 224.5 20.1 草地 177 16.5 347.8 31.1 次生林 86 8 184.0 種植林 62 5.8 1.8 0.16 在過去二十年,雖有出現森林演替過程和有進行主動的重新造林,但是森林的覆蓋率並沒有明顯增加。 在杜德俊&高力行 1994 中的資料,是由分析高質素高空照片和實地考察驗證而得來的。 在香港環境資源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2002 的資料,是由分析衛星影像而來的。但是衛星影像不能可靠地分辨次生林與種植林和草地與灌木林。因此兩次研究的植被覆蓋差異很大,但當你把灌木林及草地加起來,兩次調查的數字便很接近,同樣地,把次生林及種植林的覆蓋加起來,結果亦一樣。 這對比顯示出在過去二十年內,香港森林的覆蓋率並沒有明顯增加。

山火的影響 導致低森林覆蓋增長最重要的原因是山火。

山火的影響 香港山火 1993-2004 人為的山火 1159 宗山火發生於郊野公園內 (平均一年 105 宗山火) 1159 宗山火發生於郊野公園內 (平均一年 105 宗山火) 最常發生山火的是草地及灌木林 樹冠密閉的森林不會發生山火 香港是沒有天然發生的山火 人為的山火 節日時所引起的山火 (四月、 十月) 意外引起的山火 (不小心的郊遊者) 縱火 香港沒有自然的山火,所有山火都是人為所引致,包括意外或蓄意。 山火主要的起因: 掃墓人士焚燒冥鏹香燭後未有將火種完全熄滅。 在非指定位置燒烤或煮食。 隨意拋棄未熄滅之火柴及煙蒂。 農友焚燒田草或村民在山邊田野燒除雜草垃圾時火勢失控。 違例燃放孔明燈。 山火通常發生於九月至翌年的四月,特別是在清明節和重陽節期間。 例如在2006年,共發生了1273 宗山火,波及2296 公頃土地。

生態重新造林 – 整體環境與景觀方式 現在獨立及以每個單一地方作考慮的重新造林是不可行的! 在過去二十年很多已種植幼苗的地方都被山火摧毀,浪費了港幣數以百萬 需要一個考慮整體環境與景觀和配合防止山火的新的重新造林方法 所以,基於現在重新造林的低成功率,我們需要一個考慮整體環境與景觀和配合防止山火的新的重新造林方法。 例如: 現在獨立及以每個單一地方作考慮的重新造林方式,需要改進為一個考慮整體環境與景觀的重新造林方法。 需要找出真正阻礙成功重新造林的原因。如果山火是主因,在植樹之前,必先要建立一條防火帶去隔離植林區與火源(如墓地)。

總結 基於人類的活動與破壞,全球熱帶森林的面積正在 快速下降。 茂密的熱帶森林曾經完全覆蓋整個香港。 香港的濫伐林木是非常嚴重,以往差點失去所有森 林。 灌木林和草地是香港現在最主要的植被。 香港現在的天然森林是細小而且相隔的。 由於外來樹種植林會抑壓自然演替過程,所以它只 是短期的解決辨法。

總結 香港有很長的環境林業歷史 (大概二百年)。 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外來樹種生長速度快,所以廣為採用於種植林。 不過,外來樹種植林只擁有低生態價值,並會抑壓自然演替過程。 近年,為了令生態重建有更佳的效果,已採用愈來愈多的原生樹種。 但是,人為山火嚴重影響香港的自然演替過程及重新造林的成效。 需要一個考慮整體環境與景觀和配合防止山火的新的重新造林方法。

參考資料 Bryant, D., Nielsen, D. and Tangley, L. 1997. The Last Frontier Forests: Ecosystems and Economies on the Edge.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Dudgeon, D. and Corlett, R.T. 1994. Hills and Streams: An Ecolog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Hong Kong, 234 pp. ERM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Management Hong Kong Ltd.). 2002. Environmental Baseline Survey Report: Terrestrial Habitat Mapping and Ranking Based on Conservation Valu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AR, Hong Kong. 80pp. Hau, B.C.H. and Corlett, R.T. 2002. A survey of trees and shrubs on degraded hillsides in Hong Kong. Memoirs of the Hong Kong Natural History Society 25:83-94 Nepstad, D., Uhl, C. and Adilson Serrao, E. 1990. Surmounting barriers to forest regeneration in abandoned highly degraded pastures: a case study from Paragominas, Para, Brazil. In: Alternatives to Deforestation: steps towards sustainable use of the Amazon rainforest. (A.B. Anderson, ed.) pp. 215–29. Columbi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rimack, R. and Corlett, R.T. 2005. Tropical Rainforests: An Ecological and Biogeographical Comparison. Blackwell Publishing.

參考資料 Stoke, E. 2005. Hedda Morrison’s Hong Kong 1946-1947.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The Prince's Rainforests Project. 2012. How Much Are We Losing? Retrieved March 9, 2012, from http://www.rainforestsos.org/about-rainforests/whats-happening-to-them/ Thompson C. 2011. Treasure Island: New Biodiversity on Madagascar (1999 -2010). WWF Madagascar & West Indian Ocean Programme Office. WWF. UNEP (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FAO (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and UNFF (The United Nations Forum on Forests Secretariat). 2009. Vital Forest Graphics. Retrieved March 9, 2012, from http://www.grida.no/files/publications/vital_forest_graphics.pdf Walker, L.R. and del Moral, R. 2003. Primary Succession and Ecosystem Rehabilit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Yip, J.K.L. et al. 2004. Venturing Fung Shui Woods. Friends of the Country Parks, AFCD and Comos Books Ltd. Zhuang X.Y. and Corlett, R.T. 1997. Forest and forest succession in Hong Kong, China. Journal of Tropical Ecology 14:857-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