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eriment 15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Colloidal System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三节 排气护理. 一、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肠胀气是指胃肠道内有过多的气体积聚,不能 排出。 1. 心理护理 2. 适当活动 3. 必要时遵医嘱给药或行肛管排气 4. 健康教育.
Advertisements

畜禽繁殖技术 精液的品质检查. 学习目标 1. 了解家禽精液的组成。 2. 掌握精液品质鉴定的方法。
化學平衡 實驗十二. 基本概念 勒沙特列原理 (Le Chatelier's principle) 勒氏定理只是定性的描繪出化學平衡與外力間的關係 一個熱力學系統的外界因素(如溫度、壓力)改變,則系統 平衡發生變化,遷移方向為減小此因素之方向 例如 NH 3 (aq) + H + (aq) → NH.
药品检验技术.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第一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2015年9月
丁达尔效应
趣味化學實驗.
中医美容保健.
第7章 隔离技术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护理教研室.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测定 董雷鸣.
第六章 乳痈.
酸碱盐复习之 物质的鉴别与鉴定.
微生物菌种保藏.
專題研究方法與化學啟發實例 第一部份:專題研究方法 第二部份:化學實驗引導實例.
痛 风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骨伤一科.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鉴定 汪岱华 黄耀佳 张雯婧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
课题1 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实验五 细胞膜的通透性 目的要求 实验用品 观察细胞膜的通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了解膜通透性的一般规律
EDTA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 水总硬度的测定.
成才之路 · 生物 人教版 · 必修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3讲 物质的分类.
物理化学实验 界面电泳法测定 胶体的电动电位 新乡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教研室.
电 泳 湘南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水的总硬度及钙镁离子含量的测定.
普通化學 溶液 2018/12/3.
Chapter Twelve Colloidal System and Surface Phenomena
培养基、试剂的配制及 细菌纯化培养.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碱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Ch. 9 - Solutions Solute 溶质 Solvent溶剂.
二、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无机及分析化学.
物质的分类 第二课时.
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铁的重要化合物.
课时4 物质的分散系 【学习目标】 1、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3、知道常见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组织化学实验 实验十五、小鼠肝糖原染色——PAS反应 实验十六、小鼠肝/肠核酸染色——Feulgen反应.
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高二化学集备组.
火,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把人从动物界分离开来!
Review Three states of matter are ( ). solid, liquid and gas
实验四 蛋白质呈色反应、沉淀反应 等电点测定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李雅.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氧化还原反应.
蔬菜农药含量的快速检测 康宁科技实验小学 一(2)班 | 顾思仪 |
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的测定.
盐酸溶液中氯化氢含量的测定.
铁矿(或铁粉)中全铁含量的测定 (无汞定铁法)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K2Cr2O7标准溶液 的配置 主讲人:李雪莲
碘量法 测定铜合金中铜的含量.
床上洗头.
如果将海水中的盐类全部提 取出来,铺在地球的陆地
硫酸铜的提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Experiment 15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Colloidal Systems

Purposes 1. Understan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colloid. 2. Verify the properties of colloidal system. 3. Observe the protective action of macromolecular solution to colloid.

Principles Preparation of the colloid (1)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 Preparation Fe(OH)3 sol by hydrolyzation of FeCl3: Fe(OH)3+ HCl = FeOCl + 2H2O FeOCl = FeO+ + Cl- A colloidal suspension of antimony (Ⅲ) sulfide is produced by the reaction of hydrogen sulfide with antimony potassium tartrate dissolved in water. 2(SbO)K(C4H4O6) + 3H2S = Sb2S3 + 2KHC4H4O6 + 2H2O H2S (excess) = H+ + HS-

(2) The physical condensation method Sulfur sol is prepared with the change solvent method: The solubility has different properties because the substance is in the different solvents. Add sulfur saturated solution of ethanol to water. Because the sulfur is insoluble in water, sulfur atoms gather each other to form a sulfur sol.

(2)分散法: 电弧法制备银溶胶: 银溶胶的制备包括分散和凝聚两个过程,即在放电时金属银原子因高温而蒸发,随即又被溶液冷却而凝聚成银溶胶。

Tyndall现象 2.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lloid Optical properties: When a strong beam of light is passed through a colloid, the beam becomes visible because the colloidal particles reflect and scatter the light. This phenomenon is called the Tyndall effect. Tyndall现象

(2)electrical properties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胶粒在介质中定向移动的现象. 电泳示意图

3、溶胶的净化: 利用胶粒、大分子不能 透过半透膜其他杂质离 子能够透过半透膜的特 点除去过多的电解质。

4、溶胶的聚沉 当溶胶的稳定因素遭到破坏,胶粒碰撞时合并变大,胶粒就从介质中析出而下沉,称为聚沉。 若在溶胶中加入电解质后,把扩散层中的反离子斥入吸附层,胶粒的荷电数减少甚至消失,水合膜和扩散层随之变薄或消失,胶粒便发生聚沉。带两种相反电荷的溶胶混合也可以产生聚沉。

5. 动物胶对溶胶保护作用 在溶胶中加入一定量的动物胶,能显著提高溶胶的稳定性,这种现象称为高分子对溶胶的保护作用。 产生保护作用的原因是高分子物质吸附在溶胶粒子表面,包围住胶粒,形成一层高分子保护膜,使其对介质的亲和力加强,阻止了胶粒之间的直接接触,增强了溶胶的稳定性。

四、实验步骤 1、溶胶的制备 (1)水解法制备Fe(OH)3溶胶: 在50mL烧杯中加入30mL蒸馏水,加热至沸,慢慢滴入3ml 0.1mol·L -1FeCl3溶液,并不断搅拌。加毕继续保持沸腾5min,即可得到红棕色的Fe(OH)3溶胶,其结构式可表示为: {m[Fe(OH)3]nFeO+(n-x)Cl-}x+xCl-。 在胶体体系中存在过量的H+、Cl-等离子需要除去。

(2)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备溶胶: 取20ml0.4%的酒石酸钾溶液于50ml小烧杯中,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约10ml饱和H2S溶液即可得到橙红色Sb2S3溶胶。其结构式可表示为: {m[Sb2S3] ·nHS-·(n-x)H+}x-·H+ (3)改变溶剂法制备硫溶胶: 在盛有10 ml蒸馏水的50ml小烧杯中,滴加硫的C2H5OH 饱和溶液20~30滴,搅拌,观察所得硫溶胶的生成和颜色。

金溶胶的制备: a. 0.01%氯金酸水溶液制备:取0.1%氯金酸5ml转移于50ml容量瓶,定容即可。 b.金溶胶的制备:将配制好的 50ml0.001%氯金酸转移至小烧杯中,加热至沸腾。迅速滴加水浴保温50℃的1%柠檬酸钠溶液30滴,观察溶液颜色呈红色即可。继续加热10min,冷却。即得金溶胶。观察丁铎尔现象。 金溶胶的聚沉作用: 取三支试管,各加入2mL 金溶胶,分别向各试管中逐滴加入0.01mol·L -1 的A1C13、0.01mol·L-1 BaCl2和0.01mol·L-1 NaCl溶液,边加边振荡,直至出现蓝色为止,记录溶胶出现蓝色所需的电解质溶液的滴数,并解释之。

生物分子对金溶液的保护作用 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金溶胶2ml,一支试管中加入5%牛血清白蛋白(BAS)5滴,另一支试管5滴蒸馏水,再分别滴加10%NaCl溶液,边滴边振荡,观察颜色变化。当溶液刚出现蓝色时,记录加入10%NaCl溶液的滴数,加以解释。

  (4)电弧法制备银溶胶: 在100ml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然后将两支套有玻璃管的银电极插于蒸馏水中,接通电源后将两电极迅速接触产生电火花,立即分开,连续数次,即在放电时金属银原子因高温而蒸发,随即又被溶液冷却而凝聚成银溶胶。

2、溶胶的性质 (1)光学性质: 将上述制备的溶胶分别置于Tyndall装置中,对准光束,从垂直光束方向观察丁铎尔现象 。 (2)电学性质:   (1)光学性质: 将上述制备的溶胶分别置于Tyndall装置中,对准光束,从垂直光束方向观察丁铎尔现象 。   (2)电学性质: 用蒸馏水洗净电泳管后,再用少量溶胶洗一次,将渗析好的Sb2S3溶胶倒入电泳管中,使液面超过活塞(2)、(3)。关闭这两个活塞,把电泳管倒置,将多余的溶胶倒净,并用蒸馏水洗净活塞(2)、(3)以上的管壁。加入适量蒸馏水,慢慢打开活塞(1),插入铂电极按装置图连接好线路,接通电源,调节电压,30min后观察溶胶界面移动方向,判断溶胶的带电情况。

电泳示意图

3、溶胶的净化 (1) 半透膜的制备 在一洁净、干燥的表面皿中,加入约10mL火棉胶,小心转动表面皿,使火棉胶液粘附在表面皿上形成均匀薄层,倾出多余的火棉胶于回收瓶中。使表面皿的乙醚蒸发至已闻不出气味为止(此时用手轻触火棉胶膜,已不粘手)。 慢慢注水于表面皿与火棉胶膜夹层中,使膜脱离表面皿,形成火棉胶袋。 将适量淀粉溶液和2滴饱和NaCl溶液注入半透膜内用线拴住袋口,置于盛有200ml的蒸馏水的烧杯(250ml)中,进行渗析。每10min取胶袋外液适量,用0.05mol·L -1AgNO3 溶液检查Cl-;再分别取少量袋内袋外液,各加0.05mol·L -1碘液,检查有无淀粉,解释说明实验结果。

4、溶胶的聚沉 (1)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 取三支试管,各加入2mL Sb2S3溶胶(自制),分别向各试管中逐滴加入0.01mol·L -1 的A1C13、0.01mol·L-1 BaCl2和0.5mol·L-1 NaCl溶液,边加边振荡,直至出现聚沉现象为止,记录溶胶出现聚沉所需的电解质溶液的滴数,并解释之。 (2) 相反电荷溶胶的相互聚沉 取一支试管,分别加入lmlFe(OH)3溶胶和lml的Sb2S3溶胶混合,振荡试管,观察现象,并加以解释之。

5、高分子溶液对溶胶的保护作用 取2支试管,一支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新配制的3%动物胶溶液,然后在每一支试管中各加入4mlSb2S3溶胶,小心振荡,放置3min后向2支试管中滴加饱和NaCl溶液,观察2支试管中溶液聚沉现象差别并加以解释。

思考题 1. 由FeCl3溶液制备Fe(OH)3溶胶时,为什么要加热? 加热时间能否太长,为什么? 2. 溶胶稳定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3. 怎样使溶胶聚沉?不同电解质对不同溶胶的聚沉 作用有何不同? 4. 溶胶产生光学、电学性质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