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2 定性 ( 質性 ) 研究的目的在求說明、解釋或預測 我們真實世界的現象。即如何用質性資料 ( 包括 訪談、文件、參與式觀察所得資料 ) 來解釋或感 受社會現象。 以資訊系統的研究方向而言,組織面及管理面 的研究即為定性研究的一種。 實證研究 ( 康德 ) 的先驗假設: (1) 事物有因果關.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1. 2 定性 ( 質性 ) 研究的目的在求說明、解釋或預測 我們真實世界的現象。即如何用質性資料 ( 包括 訪談、文件、參與式觀察所得資料 ) 來解釋或感 受社會現象。 以資訊系統的研究方向而言,組織面及管理面 的研究即為定性研究的一種。 實證研究 ( 康德 ) 的先驗假設: (1) 事物有因果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

2 2 定性 ( 質性 ) 研究的目的在求說明、解釋或預測 我們真實世界的現象。即如何用質性資料 ( 包括 訪談、文件、參與式觀察所得資料 ) 來解釋或感 受社會現象。 以資訊系統的研究方向而言,組織面及管理面 的研究即為定性研究的一種。 實證研究 ( 康德 ) 的先驗假設: (1) 事物有因果關 係 (2) 因果關係可客觀的發現 (3) 此關係應以最 簡潔的方式表現 定性研究 Vs 實證研究

3 3 定性研究的重點不在操作變數、或以驗證假設 來回答問題,而在探討問題在脈絡中的複雜性, 從研究對象本身的架構中來了解其行為。 定性研究為避免人工化的模擬扭曲社會現象, 因此用觀察深入群體核心、用訪問發現一般人 的觀點、用文件來補充其他方法的不足。 個案研究法是在自然環境下從事研究,將直接 觀察、系統訪談、及檔案等多重資料整合,希 望由此單一的環境中研究所可能 發生的各種變化。 定性研究與個案研究

4 4 定量研究認為世界是客觀存在的; 定性研究則認為世界是屬於人類主觀認知的觀 念,可以透過研究者加以詮釋的。 1. 本體論:定量研究認為世界是客觀存在的; 定性研究則認為世界是屬於人類主觀認知的觀 念,可以透過研究者加以詮釋的。 定量研究認為人們是站在客觀的立 場來發現這個世界;定性研究則認為研究者必 須親自參與或體驗才能獲得真正的瞭解。 2. 知識論:定量研究認為人們是站在客觀的立 場來發現這個世界;定性研究則認為研究者必 須親自參與或體驗才能獲得真正的瞭解。 定量研究是經由資料化來發現其間 的共同性關係,強調異中求同;而定性研究則 強調研究者應深入探討來發現事物的異質性, 強調同中求異。 3. 方法論:定量研究是經由資料化來發現其間 的共同性關係,強調異中求同;而定性研究則 強調研究者應深入探討來發現事物的異質性, 強調同中求異。 9.1 實證研究之背景假定

5 5 9.2.1 定性研究之意涵: 任何不是透過統計程序或其它量化的方法以達 成研究目的之研究方法,稱之「定性研究」 只要是利用定性的程序來進行分析,不管研究 中有沒有用到量化資料,都算是定性研究 9.2 定性與定量研究之哲學

6 6 1. 定性研究探索或描述事實,不是將結果概化 2. 定性研究設計可能隨研究的進行而調整 3. 樣本 ( 研究對象 ) 非隨機挑選 4. 在自然環境下蒐集資料 5. 以人為工具 ( 訪談、分析 ) 6. 處理的資料大都為文字紀錄、或影片 7. 資料蒐集與分析交互進行 8. 研究結果以個案方式呈現 定性研究的特性

7 7 9.2.2 研究典範 定義研究問題 文獻探討 形成假設 研究設計 抽樣與測量 修正假設 資料蒐集 資料分析 提出結論

8 8 9.2.2 研究典範 經驗 / 不規則 發現 / 資料蒐集 詮釋 / 分析 解釋 / 理論發明 / 設計

9 9 1. 事物之間存在實質的因果關係,是可以客觀 的發現,且可用簡潔的方式加以表現。 2. 定量研究是用來解釋更具包含性及精緻性之 因果律 3. 強調「異中求同」之事物一般性,是要能放 諸四海皆準 9.2.2 定量研究的哲學基礎

10 10 1. 我們所觀察到的科學現象,其意義是經由研 究者所賦予的,非客觀存在的,事物現象不是 可以用語言文字表達的,它是一種「感覺」。 2. 不同時空的感覺可能不同,自己才能感受。 3. 其「意義」不限於語言所可以表達,此種意 義植基於研究的目的、研究者的背景、歷史、 風俗和與語言、社會階層等。 4. 目的不在解釋 (explanation) ,而在詮釋 (interpretation) ,其結果是特殊的。 5. 重質不重量,不關心是否具代表性。 9.2.3 定性研究的哲學基礎

11 11 9.3 定性研究的學域及研究範疇 研究的學域研究範疇 心理學 現象學 詮釋學 研究人的世界之生活經驗 行動者的意向是屬個體的 行動者是暴露在社會脈絡 心理學及人類學 生活史 ( 詮釋學 ) 個體的 它是一個人的傳記 社會學 俗民方法論 符號 ( 象徵 ) 互動學 紮根理論 社會世界 人們如何達成共識 人類如何創造符號環境,並在其間互動 與環境有關 人類學 民族誌 符號人類學 人學科學 文化 是整體的 是符號世界 是社會組織分享意義及語義規則的認知地圖 社會語言學 會話分析 人體運動及說話之關係 (Kinesics/proxemics) 溝通民族誌 溝通 / 說話 實際會話之方式及機制 非語言溝通之方式及機制 溝通型態及規則 專業應用 護理研究 教育研究 組織 / 市場研究 評估研究 實施過程 看護工作 教育 / 學習 管理 / 消費 評估

12 12 1. 定量研究著重將研究問題給予數量化,接著 再採用數量分析方法以驗證假設,由假設的接 受或推翻來獲得結論。相對地,定性研究則無 須將資料數量化,透過分析獲得結論。 2. 定性研究的主旨在「發現」事物的異質性, 而定量研究著重在「驗證」研究假設及理論。 3. 定性研究的目的在確定某一事物是否存在, 而定量研究則在於確定某事物存在特性之數量 化。 9.4 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比較

13 13 4. 定性研究之研究內容較不結構化,具有較大 的彈性,而定量研究的內容較為結構化,易於 評量及確定 5. 定性研究常用的方法:團體晤談、深度訪談、 參與式觀察。定量研究的研究法主要包括:調 查法、個案法、實驗法及彙總法。 小结:定性研究強調的是「理論應自資料產生 而非預設理論」。 9.4 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比較

14 14 定性與定量研究綜合比較 定 性 研 究定 性 研 究定 性 研 究定 性 研 究 定 量 研 究定 量 研 究定 量 研 究定 量 研 究 1. 從本體論 假設世界上事物現象是「主觀 詮釋」 假設事物現象是「客觀存在」 2. 從認識論 主觀體驗,非由外人來了解。 追求整體意義。 分析「客觀」的因果關係,強 調「客觀解釋」 3. 從方法論 追求特殊關係 (ideographic) 的 整體了解。 追求普遍性關係或定律 (nomothetic) 。 4 從研究者角 度 研究者需身歷其中,才能感同 身受 視研究者為局外人 5. 研究者與對 象的關係 研究者必須親身參與兩者是分離的 6. 方法技術 常用描述性利用統計方法 7. 研究目的 確定某一事物是否存在確定某一事物存在的數量 8. 研究內容 較不結構化、較大彈性較結構化、較確定 9. 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深度晤談、團體 晤談、參與觀察、 … 等 調查法、實驗法、彙總 (meta) 法 … 等.

15 15 資料的蒐集與分析不必受數量化的限制,可配 合訪問對象及問題性質做動態調整: 優點一: 獲得的資料較豐富 優點二: 給研究者較大的詮釋空間,發揮創 造力,彌補定量研究之不足。 定性研究的優點

16 16 定性研究強調「主觀性」與「參與性」特點, 偏重個案,受到下列質疑: 1. 不夠客觀的結論,有內部效度問題 2. 對少數個案研究,有外部效度問題 3. 無法概推到一般,較欠缺實用價值 4. 沒有明確的指標,來判斷研究品質 定性研究的缺點

17 17 1. 定性研究追求主觀了解,重視研究者親自參 與之同理心、感同身受。 2. 定性研究重視質的存在,而非量的多少。判 定存在什麼事情,而不是存有多少這些事情。 3. 定性研究重視完整性而非程序,易言之,定 性研究是從不同抽象層次的理論來組織大量的 非結構化資料,使其成為有意義的資料。 4. 定性研究著重「發現」,而定量研究則重視 「驗證」研究假設及理論。 9.4.3 定性研究的特色

18 18 研究的現象是複雜的,包含許多 互相糾纏的現象。因此觀察的角度是整體的, 所處理的現象是動態的。 1. 問題類型:研究的現象是複雜的,包含許多 互相糾纏的現象。因此觀察的角度是整體的, 所處理的現象是動態的。 定性研究之目的不在驗證理 論,而在發現。研究的發現是植基於資料,但 卻不完全受限於資料。 2. 與理論的關係:定性研究之目的不在驗證理 論,而在發現。研究的發現是植基於資料,但 卻不完全受限於資料。 定性研究是從行動者的角度來觀 察所要研究的對象。因此,衡量或觀察的對象 是組織實際發生之現象,而不是經過控制或設 計過的工具。 3. 資料來源:定性研究是從行動者的角度來觀 察所要研究的對象。因此,衡量或觀察的對象 是組織實際發生之現象,而不是經過控制或設 計過的工具。 定性研究的性質

19 19 定性研究主要是以非結構 式的訪問,來深入探討少數個案。 4. 資料的蒐集方式:定性研究主要是以非結構 式的訪問,來深入探討少數個案。 定性研究所產生的理論, 主要來自資料歸納。研究的發現不在說明變數 間的關係,而是在於將具有複雜關係的變項, 綜合成「理想型態」。 5. 發現產生的方式:定性研究所產生的理論, 主要來自資料歸納。研究的發現不在說明變數 間的關係,而是在於將具有複雜關係的變項, 綜合成「理想型態」。 因此,定性研究的探索,可大幅增進對問題瞭 解的深度。但分析較為困難,通常需整理數十 個個案,才能歸納出通用性較高的原則。 因此,定性研究的探索,可大幅增進對問題瞭 解的深度。但分析較為困難,通常需整理數十 個個案,才能歸納出通用性較高的原則。 定性研究的性質

20 20 紮根理論是定性研究法中最科學的方法,它強 調「由資料來發展理論」,採取歸納法來發展 一組命題,並用來解釋某一個現象的整體。 人們要發現新東西,不能先有理論與定見 ( 成 見 ) 。紮根理論源自希臘神話中「神的信差」, 他能傳達上天的訊息,上天的訊息必須經過神 的信差的「詮釋」才能告訴人類。 定性研究認為科學研究是需要研究者親自的參 與,並經感同身受及主觀的詮釋, 以產生知識。 9.4 定性研究的理論發展

21 21 定性研究很多是採用「紮根理論」為基礎,步 驟如下: 1. 先由資料中尋找「事例」 2. 將事例分門別類 3. 對分類後事例詮釋 4. 以其它資料再一次驗証此詮釋 5. 將低層次的分類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完整的 類型 6. 提出一個深入且整合良好之觀念系統 紮根理論的發展步驟

22 22 1. 先熟悉相關領域的理論基礎或文獻探討 2. 熟悉所獲取的大量「資料」 3. 以同理心的感受,產生「迷惑或不解」 之問題 4. 針對產生的問題來頓悟、創意 9.5.1 定性研究的步驟

23 23 1. 研究者要融入被研究者的情境中 2. 由整體背景來觀察個別事件及其間關係 3. 研究者與研究對象密切溝通,以彙集共識 4. 保持懷疑態度,發現誤解與疏忽之處 5. 不斷進行整體性 vs. 局部性、前景 vs. 背景、 現象 vs. 詮釋、研究者 vs. 被研究者之間的循環 思考 9.5.2 定性研究注意事項

24 24 1. 對探討現象給予初步「假設性」解釋 挪用公款是由於技術性的錯誤 例:挪用公款是由於技術性的錯誤 2. 觀察更多的個案 挪用公款是由於財務上緊急需要 例:挪用公款是由於財務上緊急需要 3. 持續個案觀察,修正或否定該假設 有些人挪用公款是為了不可告人的財務 例:有些人挪用公款是為了不可告人的財務 上緊急需要,如吸毒、外遇、地下錢莊 上緊急需要,如吸毒、外遇、地下錢莊 4. 歸納出更普遍性命題 例: 9.5.3 「負面個案分析」範例

25 25 結論: 一般人挪用公款的原因,包括下列步驟 一般人挪用公款的原因,包括下列步驟: 在組織中獲得上司財務上的信任 (1) 在組織中獲得上司財務上的信任 遭遇不可告人的財務困難 (2) 遭遇不可告人的財務困難 誤認挪用公款是解決問題之道 (3) 誤認挪用公款是解決問題之道 編造類似「挪用公款為暫時性借款」等合 (4) 編造類似「挪用公款為暫時性借款」等合 理化的理由 理化的理由 9.5.3 「負面個案分析」範例

26 26 The End


Download ppt "1. 2 定性 ( 質性 ) 研究的目的在求說明、解釋或預測 我們真實世界的現象。即如何用質性資料 ( 包括 訪談、文件、參與式觀察所得資料 ) 來解釋或感 受社會現象。 以資訊系統的研究方向而言,組織面及管理面 的研究即為定性研究的一種。 實證研究 ( 康德 ) 的先驗假設: (1) 事物有因果關."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