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新生儿颅内出血 (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of the newbon)
2
病因和发病机理 内因 凝血功能不完善 血管壁弹力纤维发育差 脑室周围室管膜下胚胎生发层基质 — 不成熟的毛细血管 网 血管壁仅一层内皮细胞 小血管进入终末静脉呈直角 基底结邻近生发层基质有丰富的 A 循环 周围脑白质有纤维蛋白溶介酶原激活剂
3
外因 产伤 缺氧缺血性损伤 医源性
4
临床表现 意识改变:激惹、嗜睡、昏迷。 眼症状:凝视、斜视、眼球震颤。 颅内压增高:脑性尖叫,前囟隆起,惊厥。 呼吸改变:增快或减慢,呼吸暂停。 肌张力:增高或减低 瞳孔:不对称、 其他:黄疸、贫血。
5
硬膜下出血( subdural hemorrhage) 产伤引起 婴儿较大 小脑天幕撕裂 — 直窦、大脑大 V 、侧窦后颅窝 → 脑干下 部压迫症状 大脑镰撕裂 → 下矢状窦 大脑半球表面 大脑表浅静脉:轻 — 无症状 惊厥、偏瘫 慢性硬膜下积液
6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primary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 最常见 桥静脉破裂 惊厥(第 2 天),预后好 脑室周围 — 脑室内出血 (periventricular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早产儿 CT :Ⅰ — 室管膜下 Ⅱ — 脑室内 Ⅲ — 脑室扩大 Ⅳ — 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血 小脑出血( intracerebellar hemorrhage ) < 32w 早产儿
7
新生儿硬肿症 ( neonatal scleredema ) 定义:寒冷、早产、窒息、感染等多种病理因素引起的皮 肤和皮下脂肪发硬和水肿的一种疾病。 寒冷 → 寒冷损伤综合征 (neonatal cold injure syndrome ) 感染、窒息 → 硬皮,是临近死亡的体征
8
新生儿体温调节及皮下脂肪组成特点 新生儿体温调节特点 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调节功能不全 体表面积相对大,皮下脂肪层薄,血管丰富且近于 体表,易散热 摄入不足 产热不足: 棕色脂肪缺乏 寒冷 → 感受器 → 体温调节中枢 → 交感神经末稍释放 去甲肾上腺素 → 脂酶激活 → 甘油、游离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含量多,熔点高,易凝固 屈肌张力低,呈伸展姿势
9
饱和脂肪酸高(溶点高) ↓ 皮下脂肪凝固 ↓ 硬 ↓ 寒冷 → 皮肤血管收缩 → 组织缺氧 → 微循环障碍 → DIC 血流缓慢 ↓ 毛细血管通透 ↑→ 肿 ↓ 血容量 ↓ ↓ 休克 → 多器官功能 受损
10
二、临床表现 寒冷季节、早产儿、感染。 生后 1 周内发生 体温不升,体核温度常< 35 ℃;严重者< 30 ℃。 硬肿 发生顺序:小腿 → 大腿外侧 → 整个下肢 → 臀部 → 面颊 → 上肢 → 全身
11
硬肿范围 新生儿硬肿症病情分度 分度 体温(℃) 硬肿范围 ( % ) 器官功能改变 肛温腋 - 肛温差 轻 ≥35 正值< 20 无明显改变 中< 350 或正值 25 ~ 50 功能损害明显 重< 35 或< 30 负值> 50 休克、 DIC 、肺出血及急 性肾衰竭等
12
肤色:潮红 → 苍灰或发绀 合并感染 休克及 DIC
13
三、实验室检查 血小板计数:< 10 万 /dl 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 3P 试验 血糖 血气: PH↓ 、 PaO 2 ↓ 、 PaCO 2 ↑
14
四、治疗 复温: 肛温> 30 ℃且腋温高于肛温:置于已预热至适中温 度的暖箱中, 6 ~ 12 小时恢复正常体温; 体温低于 30 ℃:置于比肛温高 1 ~ 2 ℃的暖箱中, 待肛温恢复至 35 ℃,维持暖箱温度适中。
15
补充足够热量: 50kcal/kg/d ,液体量 60ml ~ 80ml/kg/d 防治 DIC : 纠正酸中毒、低血糖 多巴胺 5 ~ 10μg/kg/min 肺出血:气管内插管,正压通气 肝素:首次 1 ~ 1.5mg/kg , 6 小时后 0.5 ~ 1mg 控制感染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