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古代汉语(Ⅱ) 通 论 第一讲 古代汉语的词序 崔 达 送崔 达 送.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 语料一:  ①寡人将谁朝而可?(《战国策 · 燕策》)  ②吾谁欺,欺天乎?(《论语 · 子罕》)  ③盗者孰谓?谓阳虎也。(《公羊传 · 定公八 年》)  ④大王来何操?(《史记 · 项羽本纪》)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古代汉语(Ⅱ) 通 论 第一讲 古代汉语的词序 崔 达 送崔 达 送.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 语料一:  ①寡人将谁朝而可?(《战国策 · 燕策》)  ②吾谁欺,欺天乎?(《论语 · 子罕》)  ③盗者孰谓?谓阳虎也。(《公羊传 · 定公八 年》)  ④大王来何操?(《史记 · 项羽本纪》)"—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古代汉语(Ⅱ) 通 论 第一讲 古代汉语的词序 崔 达 送崔 达 送

2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 语料一:  ①寡人将谁朝而可?(《战国策 · 燕策》)  ②吾谁欺,欺天乎?(《论语 · 子罕》)  ③盗者孰谓?谓阳虎也。(《公羊传 · 定公八 年》)  ④大王来何操?(《史记 · 项羽本纪》)  ⑤ “ 涂之人可以为禹 ” ,曷谓也?(《荀子 · 性 恶》)

3  ⑥ 曰: “ 奚冠? ” 曰: “ 冠素。 ” (《孟子 · 滕文 公上》)  ⑦彼且奚适也?(《庄子 · 逍遥游》)  ⑧天下父母归之,其子焉往?(《孟子 · 离 娄上》)  ⑨沛公安在?(《史记 · 项羽本纪》)  —— ( 1 )结构:疑问代词(宾语)+动词  ( 2 )常见疑问代词:谁孰何曷奚焉安

4  语料二:  ①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 · 齐策四》)  ②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 策 · 赵策》)  ③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 · 滕文公上》)  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贾谊 · 论积贮疏》)  ⑤何以战?(《左传 · 庄公十年》)

5  ⑥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战国策 · 秦策》)  ⑦学恶乎始,恶乎终?(《荀子 · 劝学》)  —— ( 1 )结构:疑问代词(宾语)+介词  ( 2 )介词:为以乎  语料三:  ①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 · 成公三 年》)  ②不畏于天,将何能保?(《左传 · 文公十 五年》  —— 结构为:疑问代词(宾语)+助动词 +动词

6 二、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 语料一:  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 语 · 学而》)  ②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诗经 · 魏风 · 园 有桃》)  ③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 其与我乎?(《左传 · 昭公十二年》)  ④居则曰: “ 不吾知也。 ” (《论语 · 先进》)  ⑤主贤明,能听汝;不明,将不汝听。 (《韩非子 · 外储说下》)

7  ⑥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 · 宣公十 五年》)  ⑦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 语 · 先进》)  ⑧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 学也。(《论语 · 卫灵公》)  ⑨莫我知也夫!(《论语 · 宪问》)  ⑩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 子 · 滕文公上》)  —— 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介词 (极少见)

8  语料二:  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 · 魏风 · 硕鼠》)  ②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 · 梁惠王上》)  ③昔君之惠也,未之敢忘。(《国语 · 晋语》)  —— 否定词+代词(宾语)+助动词+动词  要点:这种宾语前置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 ( 1 )句子必须是否定句,必须有表示否定的副词 或代词 “ 不、无(毋)、未、莫 ” 等。( 2 )宾语必 须是代词。

9  以下两组材料中有什么句法现象?  甲组:  ①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 · 王风 · 黍离》)  ②有事而不告我,必不捷矣。(《左传 · 襄公二十八 年》)  ③圣人不爱己。(《荀子 · 正名》)  ④汉果不击我。(《汉书 · 赵充国传》)  乙组:  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 志 · 蜀书 · 诸葛亮传》)  ②彼不我恩也。(柳宗元《童区寄传》) 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 ④而狼未之知也。(明 · 马中锡《中山狼传》)

10 三、宾语前置后用代词复指 材料一:  ①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 · 僖公五 年》)  ②秉国之均,四方是维。(《诗经 · 小雅 · 节南 山》)  ③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 季氏》)  ④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 传 · 僖公十五年)  ⑤ 寡人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国语 · 晋 语》)

11  ⑥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论语 · 先进》)  ⑦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 传 · 僖公四年》)  ⑧ 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左传 · 僖公 十五年》)  —— 宾语 + 是/之(复指) + 谓语动词/介 词

12  材料二:  ①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 · 宣公十二年》)  ②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左传 · 成公十三 年》)  ③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 · 宣公十五年》)  ④鸡鸣而驾,塞井夷竃(灶),唯余马首是瞻。 (《左传 · 襄公十四年》) 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 · 为政》)  ⑥当臣持竿临河时,心无杂虑,惟鱼之念。(《列 子 · 汤问》)  —— 唯/惟 + 宾语 + 是/之(复指) + 谓语动词

13  材料三:  ①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国语 · 越 语》)  ②姜氏何厌之有?(《左传 · 隐公元年》)  ③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列 子 · 说符)  ④孔子曰: “ 何陋之有? ” (刘禹锡《陋室铭》)  ⑤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 · 子 张》)  ⑥ 宋何罪之有?(《墨子 · 公输》)  —— 何 N +之(复指)+动词

14  比较下面两组材料:  ① “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 ” 其我之谓乎?(《左传 · 宣公二 年》)  ②语曰 “ 唇亡则齿寒 ” ,其斯之谓与?(《谷梁传 · 僖公二 年》)  ③《诗》曰: “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 其是之谓乎! (《左传 · 隐公元年》)  ④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 是之谓政令行,风俗美。(《荀子 · 王霸》)  ⑤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 此之谓不朽。(《左传 · 襄公二十四年》)  —— 代词(宾语)+之(复指)+动词( “ 谓 ” )  ①维叶莫莫,是刈是濩。(《诗经 · 周南 · 葛覃》)  ②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 往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 · 僖公四年》)  —— 是(代词, 宾语)+动词

15 四、强调介词的宾语而前置  ①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军呼声震天,诸侯军无 不人人惴恐。(《史记 · 项羽本纪》)  ②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左传 · 僖公四年》)  ③ 秋阳以暴之,江汉以濯之。(《孟子 · 滕文公上》)  ④ 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 · 离 娄上》)  ⑥ 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 夜以安身。(《左传 · 昭公元年》)  ⑦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诗经 · 邶风 · 日月》)  ⑧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墨子 · 非乐上》)  —— 宾语+介词(以、自、于)(+动词)

16 五、表示行为数量的数词的词序  材料一:  ①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左传 · 文公十六年》)  ②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墨子 · 公 输》)  —— 数词(状语)+动词(谓语)  材料二:  ①於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战国策 · 赵策》)  ②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 · 项羽 本纪》)  —— 主语+数词(谓语)  分析以下例中数词的用法:  陛下至代邸,西向让天子位者再,南面让天子位者三。夫 许由一让,而陛下五以天下让,过许由四矣。(《史记 · 袁 盎晁错列传》)

17  附:观察以下两组材料,其中的词序问题属于什么性质?  甲组:  ①甚矣,汝之不惠!(《列子 · 汤问》)  ②败矣,子所使求马者!(《列子 · 说符》)  ③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史记 · 鲁仲连列传》)  ④大哉,尧之为君!(《论语 · 泰伯》)  ⑤宜乎,百姓之谓我为爱也!(《孟子 · 梁惠王上》)  ⑥善哉,祁黄羊之轮也!(《吕氏春秋 · 去秋》)  乙组:  ①子也,言伐莒者?(《吕氏春秋 · 重言》)  ②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 · 颜渊》)  ③何哉,君所谓踰者?(孟子 · 梁惠王上)  —— 两组均为语用上的谓语前置。

18 本讲小结  ( 1 )关于疑问代词宾语前置:上古汉语中,疑问代 词作宾语时放在谓语动词前;如果动词前有助动词, 疑问代词也应放在助动词之前;疑问代词作介词宾 语的时候,也应放在介词之前。  ( 2 )关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 ①前置条件有二:第一,句子必须是否定句,必须 有表示否定的副词或代词 “ 不、无(毋)、未、莫 ” 等;第二,宾语必须是代词。  ②如果动词前有助动词,代词宾语也应放在助动词 之前。  ③先秦汉语中前置不前置两种格式都有出现,因而 不像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那样严格。  ( 3 )关于前置宾语的复指:强调动词宾语时,宾语 前置以后,常常借助指示代词 “ 是 ” 或 “ 之 ” 复指前置的 宾语;强调介词的宾语时,也常把其宾语放在介词 的前面,也常用代词 “ 之 ” 复指。

19  ( 4 )关于表示行为数量的数词的词序:表行为数 量的数词在谓语动词前,句法功能是充任状语; 表行为数量的数词虽可以置于动词之后,但它的 句法功能是充任谓语并且前面常有 “ 者 ” 。  ( 5 )关于语用上的谓语前置:古代汉语中有谓语 前置的现象,常出现在表示感叹或疑问语气的句 子中。这是一种语用上的前置,不是严格意义上 的语法前置。  ( 6 )动词和介词在语法上的共性:从疑问代词宾 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因强调宾语前 置等情况看,控制这些宾语的主要是动词,也可 以是介词。可见,古汉语中动词和介词语法上的 共性很强。


Download ppt "古代汉语(Ⅱ) 通 论 第一讲 古代汉语的词序 崔 达 送崔 达 送.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 语料一:  ①寡人将谁朝而可?(《战国策 · 燕策》)  ②吾谁欺,欺天乎?(《论语 · 子罕》)  ③盗者孰谓?谓阳虎也。(《公羊传 · 定公八 年》)  ④大王来何操?(《史记 · 项羽本纪》)"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