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事赐 秋 Modified 8年之前
2
第三章 经络针灸 中医学教研室
3
2 经络腧穴总论 起源与发展: 腧穴理论的形成要早于经络理 论的形成。 砭石 → 针刺 火(温热) → 灸
4
3 腧穴 穴的概念在战国初期形成,最早的穴是 “ 以痛为腧 ” ,即 “ 阿是穴 ” 。《黄帝内经》 论述了穴的定位、名称、分经及主治等 内容 ----- 奠定了基础。 发展:三个里程碑: a 、晋代皇莆谧:《甲乙经》 b 、宋代王唯一:《铜人》 c 、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
5
4 经络 早在《 黄帝内经 》有记载 人体上 “ 气血 ” 运行的现 象 是形成经络的客观依据。
6
5 气 :来源于老子的 “ 道 ” 教,构成人体组 织的最基本的精微物质(物质的),反 映各组织的生理功能。(功能的) 血 :构成人体组织的最基本的精微物质。 脉 :本义是血管。 水流 ------ 血流。 经络名词的出现是对脉的进一步分析, 是对脉的 抽象与扩展。
7
6 气血运行的现象的相关依据: 针灸、按摩的感应。 气功。导引和行气(丹田,小周天) 穴位的主治。 解剖知识。 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阴阳五行 学说的影响。
8
7 经络 概念 : 是气血运行的 通道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 称。内属脏腑,外络肢节。 经:路径 --- 主干 --- 直行。 络:网络 --- 分支 --- 横行和斜行。 区别: 分布层次不同,经在里,络在外。 走行方向不同,
9
8 组成: 经: 十二正经、十二经别、 奇经八脉。 络: 十五别络、孙络、浮络。 另外十二经筋、十二皮部是经络 的连属部分。
10
9 十二经脉 有固定名称。 有固定名称。 有确定的走行部位。 有确定的走行部位。 有表里络属关系。 有表里络属关系。
11
10 命名: 一阴 → 三阴(太阴、少阴、厥阴) 一阳 → 三阳(阳明、太阳、少阳) 再与相关的 “ 脏腑 ” 和 “ 肢体 ” 相联系 比如: 手 太阴 肺 经。
12
11
13
12 分布规律 左右对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 四肢 。 六阴经 分布于 四肢内侧 和 胸腔 。 上肢内侧:从前到后:手太阴肺经 --- 手厥 阴心包经 --= 手少阴心经 下肢内侧:从前到后:足太阴脾经 -- 足厥 阴肝经 --- 足少阴肾经。
14
13
15
14 六阳经 分布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躯干。 上肢外侧:从前到后:手阳明大肠经 — 手少阳三焦经 --- 手太阳小肠经。 下肢外侧:从前到后:足阳明胃经 ---- 足 少阳胆经 ---- 足太阳膀胱经。
16
15
17
16 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胸。
18
17 表里络属关系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经和大肠经也相表里。
19
18 奇经八脉 不络属脏腑,无表里关系,有别与正经。 包括 :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阳 维、阴跷、阳跷。 任脉:前正中线。(会阴 --- 承浆) 功能 :统属诸阴(阴脉之海);主胞宫。 督脉:后正中线。(长强 --- 龈交) 功能 :统属诸阳 (阳脉之海)。
20
19
21
20 经络的生理功能 联系内外,网络全身。 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节。 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 得气 ” 抗御病邪,反映征候。 孙络 ---- 卫气。 经络气血不通或不足 ----- 疼痛或麻木
22
21 经络的作用 诊断作用: 经络诊查:阳性点:阑尾炎 --- 上巨 虚压痛。 切脉诊断 辨证归经 治疗作用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23
22 腧穴 概念 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 的部位。 “ 腧 ” 同 “ 输 ”
24
23
25
24 分类 经穴、阿是穴、经外奇穴。 经穴 :归属于十二正经及任脉和督脉。到目前 为止有 361 个(国际标准) 经外奇穴 :无经络归属但是有自己独特的治 疗作用:如:太阳穴。 阿是穴 :痛点。
26
25 穴位的特点 普遍性 (共性) 所有的穴位都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 织器官的病证。(近治作用) 特异性 (个性) 每个穴位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功效,并且不同 的穴位所产生的针感的性质、强弱及效应都 有所不同, 双向性 双向良性调节。比如:内关:既可提高心率 又可减慢心率。
27
26 定位 定位法分三类 骨度法 :见书 同身寸法 :一夫法,拇指同身寸, 中指同身寸。 解剖标志 。
28
27 人中(督脉) 定位 :人中沟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的 交点。 作用 :醒脑开窍 操作 :向上斜刺 0 。 5 寸。 针感 :以痛为主。 解剖 :小血管丰富。
29
28
30
29 曲池(手阳明大肠经 ) 定位 :屈肘关节 90 度,肘横纹的桡侧端与肱骨外上 髁连线的中点。 作用 :清热、活血通络 操作 :直刺 1—2 。 5 寸。 针感 :以酸、麻、涨为主。 解剖 :深部有桡神经(肱桡肌的桡侧)的本干。
31
30
32
31 内关 (手厥阴心包经) 定位 : 腕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 腱之间。 作用:宁心安神、宽胸和胃 操作:直和斜刺 1—1 。 5 寸。 针感:以酸、麻、涨为主,时有放射感。 解剖: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有正中神经的皮支 。
33
32
34
33 合谷 (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 :第二掌骨桡侧中点。 作用 :解表、和胃、镇痛、活血通络。 操作 :直刺 1---1 。 5 寸。 针感 :很强烈,以酸、涨为主,时有麻、痛。 解剖 :桡神经和正中神经的分支。
35
34
36
35 足三里 (足阳明胃经) 定位 :外膝眼下 3 寸,胫骨前脊外 1 横指。 作用 :建脾和胃、扶正固本。强壮要穴。 操作: 直刺 2---3 寸。 针感 :以酸、涨、麻为主。 解剖 :深部有腓深神经走行。
37
36
38
37 委中 (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 : 窝中央。 作用 :活血消肿、祛风利湿、健腰强膝。 操作 :直刺 1----1 。 5 寸。 针感 :以麻及放射感为主。 解剖 :上外侧有股二头肌肌腱,上内侧有半腱肌、半膜 肌肌腱,下内外侧有腓肠肌内外侧头;胫神经在最浅面, 沿中线下行。腓总神经股二头肌肌腱内侧下行,分深、 浅两支。动脉在最深部,由半腱肌外侧想外斜行至窝中 部,然后垂直下行。静脉与之伴行。
39
38
40
39 关元 (任脉) 定位 :前中线脐下三寸。 作用 :回阳固脱、补肾益精、强壮扶正。 操作 :直刺 1---1 。 5 寸,也可斜、平刺(在膀胱充 盈时采用)。 针感 :向阴部放射酸涨感。 解剖 :肠、腹壁浅动脉及静脉的分支。膀胱充盈 时不能刺太深。
41
40
42
41 三阴交(脾经) 定位:内踝高点上 3 寸,胫骨内后缘。 作用:健脾和胃、疏肝益肾、活血利 湿。 操作:直刺约 1.5 寸。 针感:以酸麻为主。 解剖:深层有胫神经和胫后动静脉。
43
42 印堂(奇穴) 定位: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作用:祛风止痛、熄风定惊。 操作:斜刺或平刺 1 寸。 针感:以痛感为主。 解剖:有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 经 。
44
43 太阳(奇穴) 定位:眉梢与目外呲连线中点外开一寸 的凹陷中。 作用:祛风止痛、醒脑开窍、清热活血。 操作:直刺或斜刺 1 寸,或点刺出血。 针感:以酸涨痛为主。 解剖:有三叉神经和面神经的分支。
45
44 大椎(督脉) 定位: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清热解毒、解表祛邪、通阳化气、 宁心安神。 操作:向上斜刺 1 寸。 针感:以涨酸为主。 解剖:有颈神经和脊髓。
46
45 阳陵泉(胆经) 定位: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作用:疏肝利胆、舒筋活络、清热利湿、 通利关节。 操作:直刺或斜向下刺 2 寸。 针感:以麻酸涨为主。 解剖:有腓总神经的分支腓浅神经。
47
46 太冲(肝经) 定位:在足第一、二柘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作用:平肝熄风、疏肝解郁、宁神镇惊。 操作:直刺 1 寸。 针感:以痛麻为主。 解剖:有腓深神经和胫神经的分支。
48
47 针灸意外
49
48 晕针 原因 : 体质虚弱、过饥过饱、大汗大泄后、体 位不适、手法过重、留针时间过长。 临床表现: 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 冷汗淋漓、恶心欲呕、严重者会出现四肢厥冷、 神志昏迷等。
50
49 处理 迅速 拔针 患者保持头 低脚高体位 针刺人中 补充液体 严重者尚需现代急救措施
51
50 断针 原因 : 针具质量差、手法操作不当、 患者体位突 然改变 处理 : 首先要保持原来的体位,然后 按压周围皮肤使残端露出,用镊子 拔出。如折断部分深入皮下,需手 术取出。
52
51 经络的现代研究 经络现象: 循经感传。 循经性皮肤病及循经性皮肤显痕。 循经性疼痛和循经性感觉异常。
53
52 循经感传 含义 :人体在接受针灸治疗时时常 会出现酸、麻、胀、痛、蚁走感及 流水感等感觉,并沿着经络路线传 导,把这种现象称为循经感传。
54
53 特征 感觉性质 :酸、麻、胀、痛、蚁走感及流水 感等。 传导方向 :双向性(同神经纤维) 宽度:在四肢相对较细: 0 、 2----2 厘米。在胸 腹较宽:最宽的可达 10 厘米。 传导速度 : 10 米 / 秒。 阻滞性 :外来的压力可以阻止感觉的传导。
55
54 经络相关假说 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 管、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的人体功能系统。 经络是独立于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等已 知结构之外而与之密切相关的另外一个功能 调节系统。 经络是可能即包括已知结构,也包括 未知结构的综合功能调节系统。
56
55 具体的假说 中枢神经学说、周围神经学说、淋 巴血管学说、二重反射学说、第三 平衡论、生物电磁场学说、体电对 向环流学说、细胞间直接通讯学说
57
56
58
57
59
58
60
59
61
60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