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美心理學家葛塞爾提出五項重要原則: 1. 個別化成熟原則:個體皆有遺傳潛能,按期稟賦發展出特定的動 作型態。 2. 發展方向原則:「由頭至尾」 → 「頭足定律」;「由中心到邊緣」 → 「近遠定律」 3. 相互交織原則:由不成熟到成熟是呈「螺旋形」方式進行的,如 剛會行走的嬰兒往往倒退步至爬行,稍假時日,會放棄爬行而.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美心理學家葛塞爾提出五項重要原則: 1. 個別化成熟原則:個體皆有遺傳潛能,按期稟賦發展出特定的動 作型態。 2. 發展方向原則:「由頭至尾」 → 「頭足定律」;「由中心到邊緣」 → 「近遠定律」 3. 相互交織原則:由不成熟到成熟是呈「螺旋形」方式進行的,如 剛會行走的嬰兒往往倒退步至爬行,稍假時日,會放棄爬行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美心理學家葛塞爾提出五項重要原則: 1. 個別化成熟原則:個體皆有遺傳潛能,按期稟賦發展出特定的動 作型態。 2. 發展方向原則:「由頭至尾」 → 「頭足定律」;「由中心到邊緣」 → 「近遠定律」 3. 相互交織原則:由不成熟到成熟是呈「螺旋形」方式進行的,如 剛會行走的嬰兒往往倒退步至爬行,稍假時日,會放棄爬行而 以行走來移動身體。 4. 自我調節變動原則:個體能自動調節其個別的動作特徵或行為特 質的狀況,如個人能視情況自我調節每天所需的睡眠時間。 5. 功能不對稱原則:如嬰兒早期慣用兩手臂是對稱的,後來成為慣 用右手或左手的不對稱狀態。 補充1

3 補充1:慣用左右手 年齡: 1 歲以內的嬰兒是兩手何用,或左右手交互使用,無所謂偏好。 1.5 ~ 5 歲是首篇項的顯現時期,其原因:主要是先天遺傳或後天的習慣和 訓練所造成。 4 ~ 5 歲時,能固定左利或右利。 葛塞爾認為 2.5 ~ 3.5 歲是兩手利最明顯的時期。 生理: 左腦(理性的腦):控制身體右半部的機構 → 右利手。 右腦(感性的腦):控制身體左半部的機構 → 左利手。 左右腦共同發展大約是在 5 歲。 環境: 東方人要求使用右手的多,西方人較不在意左右手的使用。 輔導左利者原則: 讓他有多使用右手的機會。 年齡越小越容易改變,最晚 6 歲以前完成。 左利並非怪現象。 採漸進方式及遊戲方式。 不可強迫根除用左手的行為。

4 1. 動作發展有賴學習與成熟: 個體越小成熟的支配力越大,如站立、走路等基本的行 為。 隨個體成長,學習支配力越大,如游泳、騎車等特殊的 行為。 2. 動作發展有預期的發展模式: 頭足定律:由頭部到尾部的發展。 動作發展:沿著抬頭 → 翻身 → 坐 → 爬 → 站 → 行走的方向成熟。 近遠定律:從中心到邊緣的發展,發展順序是軀幹為先, 四肢為後。 取物歷程:抱 → 握 → 抓。

5 3. 動作發展是由整體到特殊的發展: 幼兒身心反應是先出現全身性的、整體性的、籠統的、大肌肉 的動作;再分化為特殊的、部分的、小肌肉等,手、眼、腦協 調的精細動作。例如:取物歷程、情緒的發展。 由籠統、整體、一般到特殊的歷程稱為「分化」;由特殊到協 調的過程稱為「統整」。 4. 動作發展有個別差異與性別差異: 在動作發展上,女童的肌肉控制與骨骼發展較快,故優於男童。

6 名 稱部 位特 徵消失時間順 序 爬行反射 四肢 將嬰兒趴睡以腹部平貼床面,則 嬰兒出現四肢爬行之動作。 6週6週 1 達爾文反射 (握抓反射) 手掌 新生兒能依靠抓握懸起身體。 2 個月 2 行走反射 腳底 扶助腋下,讓光腳碰觸平坦的地 面,會做出貌似協調良好的走路 動作。 2 個月 3 摩羅擁抱反射 (驚嚇反映) 手臂 當新生兒突然受到痛、光、強音 的刺激或失去之托時,會引起四 肢衝擊運動,兩腳舉高兩手腕向 內側彎曲作擁抱狀。 4 個月 4

7 名稱部位特徵消失時間順序 搜尋反射 嘴唇 附近 新生兒出生 1 、 2 週時,以手指 觸及嬰兒面頰時,嬰兒的臉會轉 像刺激的方向,並用嘴去吸吮手 指頭。 3、4個月3、4個月 5 頸緊張反射 睡姿 新生兒若仰臥則頭轉向一邊,軀 幹也隨著微側,相對面的臂從肘 節緊屈,手握拳靠近腦後。 5 個月 6 游泳反射 全身 將新生兒臉向下放入水中,用手 撐住他的頭部,他一方面會閉氣 做出協調良好的游泳動作。 6 個月 7 巴氏反射 (足底反射) 腳底 輕敲新生兒足掌,其姆趾上翹, 其他各趾散開成扇形;腿部也跟 著搖動。 1歲1歲 8 註: 1. 退縮反射:以大頭針輕輕的刺激新生兒的腳掌就會把雙腳收回。 2. 迷宮正姿反射:是一種保持身體平衡的反射動作,當嬰兒身體傾斜,頭會反傾斜方 向偏,其作用是維持頭部正姿,約出生後 2 個月出現, 1 歲後變強。

8 遺傳因素: 兒童動作發展有其規律性及固定常模現象,顯示遺傳因 素影響動作之發展,而男女先天不同的生心理特質及性 別之體能差異,則與遺傳基因有關的因素。 環境因素: 先天:先天環境可能因母親之身心狀況、營養、年齡及 藥物的服用而影響先天環境之品質,且影響出生後嬰兒 動作之發展。 後天:後天環境就發展常模而言影響不及先天環境,一 旦有良好營養、完善的健康保健及自由隨意的動作發展 機會,便能有符合常模的動作技能發展。

9 學習因素: 學習也是影響嬰幼兒發展之重要因素之一,而學習過 程中獲取的正增強作用,兒童的自我效能和高度學習 動機,更是促進學習成效之有利條件。當幼兒表現適 當動作技能時,成人應適時給予讚美與鼓勵以激發其 強烈學習與練習之興趣。 成熟因素: 神經、肌肉骨骼、知覺系統之生理成熟是動作發展的 基礎,身體處於就緒狀態學習各項動作技能,而各項 動作技能之簡易程度不同,所以學習的關鍵時期也有 差異。當幼兒會開始對某些動作表現興趣時,並開始 反覆練習,若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在此時能提供幼兒 充分的學習機會,對幼兒動作發展而言,將可達到事 半功倍之效。

10 1. 確實了解嬰幼兒動作發展及需求 2. 配合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 3. 提供練習機會 4. 動作練習採遊戲化、安全化和趣味化 5. 避免過度劇烈活動以保護心肺功能 6.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7. 製造機會,提供孩子成功的經驗,建立自信心

11 1. 有耐心: 家長要有耐心教導幼兒,幼兒剛學習新事物學習速度慢,且家長必須 有耐心慢慢教導,不能一昧得強求幼兒一次就學會。 2. 正確示範: 書寫對他們來說就很困難,不僅易造成幼兒挫折感;更嚴重的是握筆 能力尚未成熟,極容易養成不良的握筆習慣,並影響視力發育,因此 家長的示範十分重要。 3. 言語適當: 教導幼兒時要注意自身的言語,千萬別因一時氣憤而口出惡言,這會 影響幼兒不願學習寫字,持續讚美幼兒,可增加幼兒的信心,引發出 幼兒的興趣。 4. 適當練習: 字要寫得好,須得勤練習。但是 …… 千萬不要走火入魔,適量就好。

12


Download ppt "美心理學家葛塞爾提出五項重要原則: 1. 個別化成熟原則:個體皆有遺傳潛能,按期稟賦發展出特定的動 作型態。 2. 發展方向原則:「由頭至尾」 → 「頭足定律」;「由中心到邊緣」 → 「近遠定律」 3. 相互交織原則:由不成熟到成熟是呈「螺旋形」方式進行的,如 剛會行走的嬰兒往往倒退步至爬行,稍假時日,會放棄爬行而."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