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章 监测系统 授课人:课程组成员. 教学内容 监测系统的作用 (熟悉) 监测系统的作用 (熟悉) 临床意义 (了解) 临床意义 (了解) 基本原理 (理解) 基本原理 (理解) 组成和功能 (掌握) 组成和功能 (掌握) 监测系统的类型 (熟悉) 监测系统的类型 (熟悉) 监测方法 (掌握) 监测方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章 监测系统 授课人:课程组成员. 教学内容 监测系统的作用 (熟悉) 监测系统的作用 (熟悉) 临床意义 (了解) 临床意义 (了解) 基本原理 (理解) 基本原理 (理解) 组成和功能 (掌握) 组成和功能 (掌握) 监测系统的类型 (熟悉) 监测系统的类型 (熟悉) 监测方法 (掌握) 监测方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监测系统 授课人:课程组成员

2 教学内容 监测系统的作用 (熟悉) 监测系统的作用 (熟悉) 临床意义 (了解) 临床意义 (了解) 基本原理 (理解) 基本原理 (理解) 组成和功能 (掌握) 组成和功能 (掌握) 监测系统的类型 (熟悉) 监测系统的类型 (熟悉) 监测方法 (掌握) 监测方法 (掌握)

3  连续监测参数:  连续监测参数: ECG 、 BP 、 T 、 P 、 R 、 脑电 等。 图、颅内压、血流动力学等。  建立档案库:  建立档案库:随时储存资料。 监测系统的作用

4 临床意义 1. 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2. 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3. 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护理的现代化水平。

5 利用电子技术,将波形和参数,借助 医用传感器变成电信号,然后进行放大, 信号加工,并且记录和显示 基本原理

6 由中心监测仪和床边监测仪组成。 中心监测仪 用来处理、显示和记录每台床旁监测仪上获 取的各种信号。 床旁监测仪 用来获取、处理和显示病人的各种信号。 组成和功能

7 通讯方式 模拟通讯 (经典)(有线联络) 模拟通讯 (经典)(有线联络) 全数字通讯(网络)(无线遥测) 全数字通讯(网络)(无线遥测)

8 1 .心电监测仪 1 .心电监测仪 床边心电监测仪 床边心电监测仪 携带式心电监测仪 携带式心电监测仪 电话传输心电监测仪 电话传输心电监测仪 2. 多功能监测仪 2. 多功能监测仪 监测心电图 监测心电图 监测其它参数 监测其它参数 有护理功能(监护仪) 有护理功能(监护仪) 监测系统的类型

9 心电监测方法 1. 准备病人和用物。 2. 选择按放导联的部位。 3. 清洁皮肤,酒精除去油脂和污垢,减小 阻抗,图像清晰。 4. 按放电极。不应影响做其他检查或治疗。 5. 打开监测仪,并调试。

10 三线监测导联的电极按放部位监测导联 正极 正极 负极 负极 地线 地线适用 M Ⅰ M Ⅰ 左锁骨下 左锁骨下 外 1/3 处 外 1/3 处 右锁骨下 外 1/3 处 右锁骨中线 6-7 肋间 M Ⅱ M Ⅱ 左侧锁骨中 线第 6-7 肋间 右锁骨下 外 1/3 处 右锁骨中线 6-7 肋间 低电 压者 M Ⅲ M Ⅲ 左侧锁骨中 线第 6-7 肋间 左锁骨下 外 1/3 处 右锁骨中线 6-7 肋间 MCL 1 MCL 1 胸骨右缘第 四肋间 左锁骨下 外 1/3 处 右锁骨下 外 1/3 处 心律 失常 MCL 5 MCL 5 左侧腋前线 第五肋间 左锁骨下 外 1/3 处 右锁骨下 外 1/3 处 心肌 缺血

11 五线监测导联的电极按放部位正极(黑色)负极(白色)地线(绿色)正极(红色)探查电极(棕色) 左锁骨下外 1/3 处 右锁骨下 外 1/3 处 右锁骨中 线下方第 6-7 肋间 左锁骨中 线下方第 6-7 肋间 胸骨右缘 第四肋间 五线导联的优点: 五线导联的优点: 菜单选择导联,可任意选择 12 个导联。 菜单选择导联,可任意选择 12 个导联。

12 心电监测注意事项 ① 监测过程中注意病人保暖,防止受凉。 ① 监测过程中注意病人保暖,防止受凉。 ② 注意电安全。 ② 注意电安全。 ③ 合理设置警报范围,保证病人休息。 ③ 合理设置警报范围,保证病人休息。 ④ 防止基线漂浮,及时识别与处理伪差。 ④ 防止基线漂浮,及时识别与处理伪差。

13 体温监测方法 体温监测方法 将体温传感器放在欲测部位,即可测得 将体温传感器放在欲测部位,即可测得 鼻部 — 脑温 腋下 — 体表温 鼻部 — 脑温 腋下 — 体表温 肛门 — 中心体温 肢端 — 外周体温 ( <℃ 肛门 — 中心体温 肢端 — 外周体温 ( < 4 ℃ ) 呼吸监测方法 呼吸监测方法 将热敏式呼吸传感器夹在鼻翼上或将应 将热敏式呼吸传感器夹在鼻翼上或将应变电阻传感器安置在胸廓上进行测量。

14


Download ppt "第十章 监测系统 授课人:课程组成员. 教学内容 监测系统的作用 (熟悉) 监测系统的作用 (熟悉) 临床意义 (了解) 临床意义 (了解) 基本原理 (理解) 基本原理 (理解) 组成和功能 (掌握) 组成和功能 (掌握) 监测系统的类型 (熟悉) 监测系统的类型 (熟悉) 监测方法 (掌握) 监测方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