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2 contents 3.1 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3.2 植物细胞工程 3.3 动物细胞工程 3.4 单克隆抗体 3.5 核移植与克隆动物 3.6 干细胞 3.7 iPS 技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1. 2 contents 3.1 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3.2 植物细胞工程 3.3 动物细胞工程 3.4 单克隆抗体 3.5 核移植与克隆动物 3.6 干细胞 3.7 iPS 技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

2 2 contents 3.1 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3.2 植物细胞工程 3.3 动物细胞工程 3.4 单克隆抗体 3.5 核移植与克隆动物 3.6 干细胞 3.7 iPS 技术

3 3 3.1 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 细胞工程实验室的常见设备  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

4 4 3.1.1 细胞工程实验室的常见设施  灭菌锅  电热干燥箱  超净工作台  倒置显微镜  细胞计数板 电热鼓风干燥箱 手提式高压灭菌锅 立式高压灭菌锅 垂直双人双面超净工作台 离心机 光照培养箱 CO 2 培养箱 液氮罐

5 5  倒置显微镜  细胞计数板 动物细胞培养中用于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及计数。

6 6 CO 2 培养箱(动物细胞培养) 光照培养箱(植物细胞培养) CO 2 培养箱主要控制模拟活体内环境 相关的 3 个基本变量:稳定的 CO2 水 平、温度、相对湿度。

7 7  液氮罐(用于冻存培养的动物细胞)

8 8 3.1.2 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 —— 无菌操作 细胞工程的所有试验都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 行,要求十分严格的无菌操作。 1 、准备室、接种室、培养室 (紫外线、熏蒸等); 2 、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设备、过滤器; 3 、生物材料的消毒 (酒精、升汞、次氯酸钠等) ; 4 、试验器械、器皿的灭菌 (干热、湿热); 5 、药品、培养基的灭菌 (湿热、过滤);

9 9 —— 细胞培养技术  细胞培养是指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细胞在 体外无菌条件下的保存和生长。 ( 微生物培养、 植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培养 )  基本步骤包括: 1. 获取原材料及除菌; 2. 配制培养基,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3. 接种、培养和传代。

10 10 —— 细胞融合技术  离体条件下将不同生物或同种生物不同类 型的单细胞通过无性方式融合成一个杂合 细胞的技术。 —— 单克隆抗体  细胞融合技术的主要过程: ① 制备原生质体(植物); ② 诱导细胞融合(化学融合剂介导、电融合、 病毒融合剂介导等); ③ 筛选杂合细胞。

11 11 —— 核移植  用机械的办法将供体细胞的细胞核转移至另 一个受体细胞(去除细胞核)中,并使这个 重组细胞进一步发育、分化。  —— 克隆羊 Dolly

12 12 3.2 植物细胞工程 1 几个基本概念 2 组织培养的基本方法 3 快速繁殖技术 4 植物脱毒技术 5 次生物质与植物细胞的大量培养 6 原生质体培养与细胞融合 7 人工种子

13 13 细胞的全能性 (totipotence) 1902 年:德国植物学家哈伯兰德( Haberlandt )就预言,植 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植物活细胞具有能够发育成为完整植 株的潜在能力。 1943 年,怀特明确提出了 “ 植物细胞全能性 ” 学说:每个植物 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细胞工程创立的重要理论基础。 1997 年多利羊诞生证明了动物细胞全能性 3.2. 1 几个基本概念 *

14 14 外植体、愈伤组织  外植体:从健康植株的特定部位或组织,选择用于组织培养 的起始材料,称之为外植体。可以是器官、组织、细胞和原 生质体等(如:花粉、茎段、叶片、茎尖、胚等)。  愈伤组织:原指从植物的伤口部位生成的脱分化的薄壁细胞 团。组织培养时, 则指在培养基上从外植体上长出的一团无 序薄壁细胞。它具有再分化成为完整植物体的潜能。 水稻幼胚 水稻愈伤组织 *

15 15 细胞分化、脱分化、再分化 分化( diffrentiation) :细胞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发生变化, 如花芽分化,木质部分化,不定胚分化; 脱分化( dediffrentiation) :培养条件下使一个已分化的细 胞回复到原始无分化状态或分生细胞状态的过程就是细胞脱 分化; 再分化( rediffrentiation) :将脱分化的母细胞再培养成分 化细胞,并且形成组织或器官以及生物体; 水稻幼胚水稻愈伤组织 脱分化 分化出苗 再分化

16 16 植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 糖(碳源),氨基酸,维生素等 水: 大量元素: K,Ca,Mg,P,S 等 微量元素: Cl,Fe,Mn,B,Zn,Cu,Co 等 无机营养: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有机营养: 生长调节物质: 生长素: 2 , 4 - D , NAA , IAA 等。 促进根的分化 细胞分裂素: 6 - BA ,玉米素,激动素等, 促进芽的分化 天然附加物: 椰乳,酵母提取物,麦芽浸出物等 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元素: 大量元素( 9 种): C 、 H 、 O 、 N 、 K 、 Ca 、 Mg 、 P 、 S 微量元素( 7 种): Cl 、 Fe 、 Mn 、 B 、 Zn 、 Cu 、 Mu *

17 17 3.2.2 组织培养的基本方法  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一般要经历以下五个阶段 : 1. 材料的准备; 2. 接种与培养; 3. 继代增殖; 4. 诱导分化、生根成芽; 5. 移栽、炼苗成活。 *

18 18 水稻幼胚 水稻成熟胚 水稻愈伤组织 分化出苗

19 19

20 20 3.2.3 快速繁殖技术  植物快速繁殖技术(快繁):利用组织培养方法将植物体某一 部分的组织小块,进行培养并诱导分化成大量的小植株,从而 达到快速无性繁殖的目的。也称为试管苗繁殖或微体繁殖。 快繁技术最早在兰花工业上获得成功。在 20 平方米的培养室内,最多可容纳 100 万 株试管苗。 *

21 21

22 22 3.2.4 植物脱毒技术  是植物快繁的一个分枝  1952 年,法国科学家首次建立了生长点培养 成株的脱毒法,从而开创了防治植物病毒病 的新途径。  对植物病毒病迄今已采用的生物、物理、化 学等多种防治途径均收效甚微,有的毫无成 效。因此,过去人们只能采取拔除并消毁病 株的消极方法。

23 23 原理  在感染病毒的植株中,病毒的分布是不一致 的。老叶片及成熟组织和器官中,病毒含量 较高,但幼嫩的和未成熟的植物部位(如茎 尖分生组织),病毒的含量较低,而在生长 点约 0.1 ~ 1 毫米时,则几乎不含病毒颗粒。 这是由于病毒的繁殖运输速度与茎尖细胞生 长速度不同所致。在茎尖分生组织中,细胞 繁殖十分迅速,病毒还来不及侵入,因此就 成为植物体相对无病毒的特殊区域。

24 24  采取不含病毒颗粒或病毒颗粒含量甚少的 0.1 ~ 0.5 毫米带 1 ~ 2 个叶原基的茎尖作为外 植体,进行微繁殖,使其培养成完整的无病 毒小植株的技术。  所取的外植体很小,分离难度大,一般在解 剖镜下操作。  马铃薯、洋葱、大蒜、兰花、菊花、康乃馨、 水仙、唐菖蒲、香蕉、苹果、柑橘、葡萄等。

25 25  华中农大马铃薯脱毒试管苗 http://nhjy.hzau.edu.cn/kech/xbgc/md/picture/fre evirus2.JPG http://nhjy.hzau.edu.cn/kech/xbgc/md/picture/fre evirus2.JPG

26 26 3.2.5 次生物质与植物细胞的大量培养  次生代谢产物是指生物中一大类并非生长发育所必需 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其产生和分布通常有种属、器 官组织和生长发育期的特异性。  那些应用价值高,价格昂贵,资源不足,难以进行化 学合成的植物次生物质,用细胞培养生产才会有经济 上的效益。 1956 年,提出工业化培养植物细胞以生产其 天然产物。之后,用此方法生产了紫草宁、 哈尔碱、麻黄碱、人参皂角苷、紫杉醇等。 《本草纲目》中所开列的 1892 种药物中绝大 多数是植物;目前约有 25% 的法定药品来自 植物。

27 27  第一个商品化的细胞大规模培养的植物是紫草。  1983 年,日本三井石油化学工业公司利用紫草 细胞大规模培养生产紫草宁,最终浓度达 1400mg/L ,宣布把紫草宁作为燃料和药物进行 工业化生产。 在摇床扩大培养的长春花细胞 紫草 我国已经建立了人参、三七、西洋参、三尖杉、紫草、 洋地黄、长春花、丹参、红豆杉等 40 多种药用植物的液 体培养系统,并对长春花、人参、紫草、红豆杉等进行 大规模培养的探索。 长春花

28 28 红豆杉 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的紫杉醇对治疗卵巢癌和 乳腺癌有特效。这种物质的碳环结构十分特殊, 难以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然而要治好一个卵巢 癌病妇,至少需要 2 ~ 3 棵 60 老龄的此种树的 树皮。这种树属于稀有树种,且生长很慢,若 不断取用的话,很快就要面临濒危的境地。 我国传统药材生物技术产物第一 个商品化的例子:人参,中国药科 大学组培室 人参

29 29 3.2.6 原生质体培养与细胞融合  是指将不同来源的原生质 体 ( 除去细胞壁的细胞 ) 相 融合并使之分化再生、形 成新物种或新品种的技术。  可以避开生殖细胞的受精 过程,在亲缘更远的物种 间实现基因转移,创造出 自然界中所没有的新物种。  目前仍以种内和种间的细 胞杂种为主。 显微镜下的细胞融合过程

30 30 细胞融合的方法  物理法(电)、化学法(化学融合剂)及生 物法(病毒融合剂)。  原理:增加细胞间的粘附、改变膜的通透 性 —— 随机结合、融合  植物细胞融合常用 PEG 法和电融合法。 目前,最常用的植物细胞融合技术,有高国楠建立的使用化学融合剂 PEG (聚乙二醇)的融合技术( 1974 ),森达和乔默尔曼创立和发展的 电融合技术,以及斯维格( 1987 )将电融合与微培养结合起来的技术。

31 31 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

32 32 3.2.7 人工种子  人工种子又称人造种子,这是细胞工程中最年轻的 一项新兴技术。由英国科学家于 1978 年提出的。  天然种子,一般都是由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构成。  人工种子是由体细胞胚、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三个 部分组成。

33 33 体细胞胚  胚不一定从受精卵发育来,尤其在植物 界,往往可以看到未受精的卵细胞或胚 囊细胞、珠心细胞等发育成胚的现象。  由体细胞发育成的类似于合子胚的结构 成为胚状体或体细胞胚,简称体胚。  体胚具有两极性,可从方向相反的两端 分化出茎和根。因此,体胚可以一次性 再生成完整植株。  把体胚包埋在胶囊内形成球状结构,使 其具备种子机能。所以,人工种子是一 种人工制造的代替天然种子的颗粒体, 可以直接播种于田间。 http://nhjy.hzau.edu.cn/kech/xbgc/md/picture/potato.JPG 马铃薯人工种子 *

34 34 包埋介质海藻酸钠  这种物质在 0.1M 氯化钙溶液中可以迅速固化 成透明的小胶球。海藻酸价格低廉,质地柔 软无毒性,还可人为地在其中加入各种营养 物质和生长调节剂,因此是一种,迄今为止 已发现的比较理想的体细胞胚包埋剂。 美国的一个研究组花了近两年时间,从百余种材料中筛选 到目前广泛使用的人工种子包埋介质海藻酸钠。

35 35 三大难题有待克服  ①许多重要植物还不能培养出大量的高质量的 体细胞胚。  ②现有的人工胚乳和种皮还不够理想,不能有 效地防止微生物的腐蚀。  ③人工种子的贮藏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已制成模式性人工种子的植物十余种,但距离实际应用 还有很大距离。

36 36 要点  外植体、愈伤组织、体细胞胚、人工种子  植物细胞培养的优点?  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  植物脱毒技术原理?  植物原生质体如何制备?植物细胞融合的方 法?  植物细胞工程有何应用前景?


Download ppt "1. 2 contents 3.1 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3.2 植物细胞工程 3.3 动物细胞工程 3.4 单克隆抗体 3.5 核移植与克隆动物 3.6 干细胞 3.7 iPS 技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