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学习单元1 砂型铸造.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学习单元1 砂型铸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学习单元1 砂型铸造

2 一、 铸造的含义: 将液态金属浇注到与零件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的铸件的方法称为铸造。
铸造是生产机器零件毛坯的主要方法之一。 铸造的实质是液态金属逐步冷却凝固成形。 铸造分为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

3 二、砂型铸造的含义 采用自然界中的石英砂作为主要材料制造铸型和型芯,将液态金属浇注到预先制好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的毛坯或零件的铸造方法,称为砂型铸造。

4 三、砂型铸造的基本生产过程

5 铸造的优点: 1)可以铸出内腔、外形很复杂的毛坯; 2)工艺灵活性大。几乎各种合金、各种尺寸、形状、重量和数量的铸件都能生产; 3)成本较低。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6 铸造的缺点: 1)铸件金相组织疏松、晶粒粗大,内部容易产生缩孔、缩松、气孔等缺陷。 2)铸件的机械性能较低。 3)铸造工艺过程工序多,难以精确控制,使铸件质量不够稳定,铸件成品率比较低。 4)铸造生产现场劳动条件较差,工人劳动强度较大。

7 砂型铸造分类: 砂型铸造分为手工砂型铸造和机器砂型铸造。 铸造生产过程中各个工序的操作工作均由 铸造工人手工完成,这样的砂型铸造方法称为 手工砂型铸造。手工砂型铸造适用于单件小批 生产。

8 机器砂型铸造:铸造生产过程在铸造流水线上进行,铸型的造型、制芯、合箱、浇注等工序的操作工作均由机器完成,机器砂型铸造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

9 砂型铸造的主要造型材料是型砂。 对型砂性能的基本要求: 型砂应该具有: 比较好的透气性、足够的强度、比较高的耐火性和一定的退让性。

10 型 (芯) 砂的组成: (1) 原砂。原砂是型砂的主体,其主要成分是石英(Si02)。 (2) 粘结剂。粘结剂的作用是粘结砂粒,使型 (芯) 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可塑性。 (3) 附加物。常用的附加物有煤粉、木屑等。加煤粉是为了浇注时在铸型与金属液间产生气膜,防止粘砂,提高铸件表面质量。加木屑能改善型 (芯) 砂的退让性和透气性。

11 造型和制芯是砂型铸造中最基本的两个工序。
造型:用模样制造铸型的操作过程。模样应根据铸件的外形加上线收缩率制成。用铸型的空腔形成铸件的外部轮廓形状。

12 制芯:将型芯砂填入芯盒中,制成与铸件内孔、内腔或局部外形相似形状的砂芯的操作过程。形成铸件内孔、内腔的砂芯称为内型芯。形成铸件局部外部复杂轮廓形状的砂芯称为外型芯。

13 按砂箱特征分:两箱造型、三箱造型、脱箱造型、地坑造型。
常用手工造型特点及应用 手工造型按模样特征可分为: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活块造型、挖砂造型、假箱造型、刮板造型; 按砂箱特征分:两箱造型、三箱造型、脱箱造型、地坑造型。

14 整体模,平面分型面,型腔在一个砂箱内;造型简单,铸件精度表面质量较好。
造型方法 主要特点 整体模,平面分型面,型腔在一个砂箱内;造型简单,铸件精度表面质量较好。 整模造型 模样沿最大截面分为两半,型腔位于上、下两个砂箱,造型简便。 分模造型

15 主要特点 造型方法 模样为整体,但分型面不是平面,造型时手工挖去阻碍取模的型砂,生产率低,技术水平高。 挖砂造型 对铸件上妨碍起模的小部分做成活动部分,起模时先取出主体部分,再取出活动部分。 活块造型

16

17 主要特点 造型方法 铸型由上型和下型构成,操作方便 两箱造型 铸件两端截面尺寸比中间大,必须有两个分型面。 三箱造型 采用活动砂箱造型,合型后脱出砂箱。 脱箱造型 在地面砂床中造型,不用砂箱或只用上箱。 地坑造型

18 机器造型的紧砂方法 机器造型的紧砂方法主要有压实紧砂(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振实紧砂(通过振动)、振压结合紧砂、抛砂紧砂(通过给砂团的冲击力)四种基本形式。

19 机器造型的起模方法 顶箱起模 漏模起模 翻转起模 起模汽缸使顶杆上升顶起砂箱,使模板与砂箱分开,完成起模。
模样的凸起部分从漏模板的孔中向下漏出,砂箱翻转即可取出模板及模样的平面部分。 砂箱、模型、模板一起旋转180°,砂箱与模板分开。

20 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是指为将金属液体注入型腔而在铸型中开设的一系列通道。它是在造型时利用一定的模样来形成的。典型的浇注系统包括浇口杯或浇口盆、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等。

21

22   浇口杯的作用是将来自浇包的金属引入直浇道,缓和冲击分离熔渣。
直浇道为一圆锥形垂直通道,其高度使金属液产生一定的静压力,以控制金属液流人铸型的速度和提高充型能力。

23 横浇道分配金属液进入内浇道,并起挡渣的作用,它的断面一般为梯形,并设在内浇道之上,使得上浮的熔渣不致流人型腔。
内浇道是引导金属液进入型腔的部分,其作用是控制金属液的流速和流向,调整铸件各部分的温度分布。

24 合金熔炼 熔炼的基本任务是提供化学成分和温度都合格的融熔金属。 (一) 铸铁熔炼 铸铁是铸造生产中用得最多的合金,其熔炼一般在冲天炉内进行。

25 冲天炉的炉料分为金属料、燃料和熔剂三大类。
金属料包括新生铁、回炉铁、废钢与铁合金等 燃料一般为铸造焦炭。 熔剂通常是石灰石 或氟石,其作用是使炉渣变稀,以便从铁水中分离出去。

26 (二) 铸钢熔炼 铸钢的熔点高,熔炼工艺较复杂。铸钢熔炼常用的设备有电弧炉及电炉。炼钢用的原材料包括金属料、氧化剂、还原剂和造渣剂等。 (三) 有色金属熔炼 有色金属铝、铜合金一般多用坩埚炉熔炼。

27 浇注 浇注是指将金属液从浇包注入铸型的操作。浇注时应注意控制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 浇注温度过高,铸件收缩大,粘砂严重,晶粒粗大。浇注温度偏低,会使铸件产生冷隔、浇不足等缺陷。 浇注温度应根据铸造合金的种类、铸件结构及尺寸等确定。

28 浇注速度的大小应能保持金属液连续不断地注入铸型,不得断流,应该使浇口杯一直处于充满状态。
落砂是使铸件与型砂、砂箱分离的操作。铸件浇注后要在砂型中冷却到一定温度后才能落砂。清理是指落砂后从铸件上清除表面粘砂、型砂、多余金属等过程的总称。

29 落砂过早,铸件易产生白口,难以切削加工,还会产生铸造应力,引起变形开裂;
落砂过晚铸件固态收缩受阻,也会产生铸造应力,而且会影响生产率。

30 由于铸造生产工序繁多,很容易使铸件产生缺陷。
常见的缺陷有错型、偏芯、变形、浇不足、缩孔、夹杂物、冷隔、裂纹、粘砂等。

31 小结: 铸造的定义、基本过程、生产特点;砂型铸造工艺流程;造型材料;造型方法的选择;铸件的常见缺陷。


Download ppt "学习单元1 砂型铸造."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