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十二章 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节 概述
2
环境质量 (environmental quality)
环境要素的优劣及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程度。 包括自然环境质量(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环境质量(经济的、文化的、美学的)。
3
环境质量评价 (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环境质量评价是按照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卫生标准并以一定的评价方法对某个区域环境质量进行的评价与预测。
4
世界环境质量评价的发展进程 20世纪40年代,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大规模环境污染事件不断发生。
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纷纷开始对本国的环境污染开展监测,大气污染监测与水质污染监测逐步发展起来了。
5
1969年美国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NEPA),规定联邦政府在提交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的立法提案、报告以及其它的行动前,需同时提交一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对拟建项目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详细的分析评价。于是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宣布执行环境影响报告制度的国家,通过法律明确规定了建设项目必须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程序。
6
原苏联于1972年底通过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和改善自然资源利用的决议”,提出对建设项目需要进行系统的环境评价和研究。
20世纪70年代日本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979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在希腊召开的环境健康影响评价讨论会上向世界各国推荐环境健康影响评价工作,强调环境健康影响评价应该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5年欧盟颁布了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的行业、范围与标准。 1988年马来西亚开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准备阶段。 1993年加拿大正式实施了《环境影响法》。
7
我国环境质量评价的发展进程 1972年我国出席了在斯得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大会;
197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之后开始陆续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北京西郊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官厅流域和松花江流域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我国最早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97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宣布我国正式开始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该制度规定在我国拟建的建设项目必须向相关部门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
8
1986年我国形成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体系,通过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89年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同时国家环保局颁发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不断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法规体系,积极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国际合作,环境影响评价已由以工业建设项目的污染影响评价向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发展。长江三峡工程、京九铁路工程、疏勒河农业灌溉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均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范例。
9
第二节 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分类、内容与方法
10
一、 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 1. 较全面揭示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2. 找出污染治理重点对象; 3
一、 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 1.较全面揭示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2.找出污染治理重点对象; 3.为制定环境综合防治方案和城市总体规划和 环境规划提供依据; 4.研究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5.预测和评价拟建的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即环境影响评价。
11
二、环境质量评价的分类 (一)按时间顺序分: 1.回顾性环境质量评价 根据一个地区历年的资料→了解环境质量的发展演变过程。
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根据近期环境检测资料对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
12
3.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是指开发的建设项目对环境所造成的物理、化学、生物、人文与健康等方面的综合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拟建项目或拟实施的行动方案对环境造成的可能影响进行的综合评估与预测。
13
(二)按评价要素分 1. 单要素环境质量评价 大气质量评价、水质评价、土壤质量评价、噪声质量评价等。 2. 综合环境质量评价
14
(三)按评价区域分: 城市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水系环境质量评价 居住生活区环境质量评价 风景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 海域环境质量评价 全球环境质量评价
15
(四)按照层次与性质划分的环境质量评价 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 区域性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16
三、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一般包括三部分: 污染源; 环境质量; 环境效应。
17
1.污染源的调查 污染物的种类、性质、浓度、数量; 确定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1.污染源的调查 污染物的种类、性质、浓度、数量; 确定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18
2. 环境质量调查评价 选择环境因素,调查和监测; 对监测数据统计分析; 对照环境标准进行评价。
2. 环境质量调查评价 选择环境因素,调查和监测; 对监测数据统计分析; 对照环境标准进行评价。
19
3. 环境效应评价 环境质量对生物群落、人群健康、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3. 环境效应评价 环境质量对生物群落、人群健康、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20
四、环境质量评价步骤 (1) 根据环境目标及评价目的,确定环境质量评价的要素或参数。调查、监测、收集、整理监测数据或调查资料。 (2) 选择评价方法或建立评价的数学模式,制定环境质量指数。 (3) 利用制定的评价方法或环境质量指数,对环境质量进行等级划分或类型划分环境质量图表以表示空间分布规律。 (4) 提出环境质量评价的结论(环境质量评价报告书)。
21
第三节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程序 确定评价对象,明确评价目的 ↙ ↓ ↘ 污染源调查监测评价→环境调查监测评价→环境效应分析 ↘ ↓ ↙
确定评价对象,明确评价目的 ↙ ↓ ↘ 污染源调查监测评价→环境调查监测评价→环境效应分析 ↘ ↓ ↙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 研究污染规律,预测环境污染趋势 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23
一、污染源的调查评价 (一)目的 筛选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确定主要治理对象 (二)内容 污染源位置、规模;污染物种类、数量、分布等
(三)方法 1、单项污染物评价 2、污染物的综合评价
24
1、单项污染物评价方法 污染物排放的相对含量(排放浓度) 绝对量(排放体积和质量) 超标率 超标倍数 检出率 标准差
25
2、污染源综合评价方法 (1)等标污染负荷 (2)排毒系数
26
(1)等标污染负荷
27
等标污染负荷(Pi)的概念 把i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的介质量。
28
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占该厂或该区域所有污染物总等标污染负荷的百分率; 分担率最高的一种污染物即为最主要的污染物。
29
2、“排毒系数”法 污染物排放量及毒性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程度的相对指标。体现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毒性。
30
排毒系数
31
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 di 对废水di=i污染物的慢性毒作用阈剂量(mg/kg)×成人平均体重(55kg);
对废气di=i污染物的慢性毒作用阈浓度(mg/m3)×成人每日呼吸空气量(10m3/d)。
32
假设每日排放的i污染物长期内全部被人们摄入或吸入时,可引起呈现慢性中毒效应的人数。
“排毒系数”的含义 假设每日排放的i污染物长期内全部被人们摄入或吸入时,可引起呈现慢性中毒效应的人数。
33
二、环境质量调查评价方法 (一)环境质量调查评价的基本要素
1. 监测数据 2. 评价参数 3. 评价标准 4. 评价权重 5. 环境质量评价模型
35
(二)环境质量调查评价的基本方法 数理统计法 环境质量指数法
36
1. 数理统计法 1. 平均数(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2. 标准差 3. 超标倍数 4. 超标频率 5. 浓度的时空变化
38
2. 环境质量指数法 1. 比值法 2. 评分法
39
三、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应用 (一)大气质量评价 比值算术均数型大气质量指数 I1大气质量指数 大气污染超标指数 分段线性函数型大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预报
40
1.比值算术均数型大气质量指数 南京城区环境质量评价(1973)- 比值算术均数型 Q大气=1/n∑Ci/Si 式中:n-污染物的数量
Ci—i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年均值) Si—i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 用途及特点: (1)计算简单、其值易受选用参数个数影响 (2)高浓度参数值被掩盖 (3)用于各城市空气质量的比较
41
2. 兼顾最高分指数和平均分指数的 环境质量指数 (I1大气质量指数)
44
3.大气污染超标指数 (I2指数 )
48
4.分段线性函数型大气质量指数-空气污染指数
我国媒体每天播报的全国主要城市空气状况方法 (1)污染参数的选取 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定为: PM10、SO2、NO2、CO、O3
49
(2)空气污染指数分级及其浓度限值 空气污染指数的范围从0到500,其中50、100、200分别对应于我国空气质量标准中日均值的一、二、三级标准的污染物浓度限值,500点则对应于人体健康产生明显危害的污染水平。
50
空气污染指数分级的浓度限值 污染指数 污染物浓度 (mg/m3) (API) SO2 (日均值) NO2 PM10 CO (小时均值) O3
50 0.050 0.080 5 0.120 100 0.150 10 0.200 200 0.800 0.280 0.350 60 0.400 300 1.600 0.565 0.420 90 400 2.100 0.750 0.500 120 1.000 500 2.620 0.940 0.600 150 1.200
51
(3)空气污染分指数的计算 污染物的分指数Ij,,可由其实测的浓度值Ci按照分段线性方程计算。
对于第i种污染物的第j个转折点(Ci,j,Ii,j) 的分指数值及相应的浓度值,可由上表确定。 当第i种污染物浓度Ci,j Ci≤ Ci,j+1时, (Ci-Ci,j) 其分指数 Ii= —————— (Ii,j+1-Ii,j)+Ii,j (Ci,j+1-Ci,j) 式中:Ii:第i种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 Ci:第i种污染物的浓度监测值; Ii,j:第i种污染物j转折点的污染分项指数值; Ii,j+1:第i种污染物j+1转折点的污染分项指数值; Ci,j:第j转折点上i种污染物(对应于Ii,j )浓度限值 Ci,j+1:第j+1转折点上i种污染物(对应于Ii,j+1)浓度限值。 污染指数的计算结果只保留整数,小数点后的数值全部进位。
52
(4)空气污染指数的确定 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中最大者为该区域或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并确定为该区域或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 API=max(I1,I2,I…Ii…In) 其中: Ii为第i种污染物的分指数; n为污染物的项目数。
55
5. 幂函数型环境质量指数
56
橡树岭大气质量指数 a=5.7 b=1.37
57
(二)水环境质量评价 比值简单叠加型的水质指数 污染断面的综合污染指数 水质类别判定 评分加权征询法
58
1. 比值简单叠加型水质指数
59
有机污染综合评价值
60
2 .算术均数型的水质指数 1)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上海) 2)污染断面的污染指数
61
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上海)
62
污染断面的污染指数
63
3. 水质类别判定
64
4.评分加权征询法 Brown 水质指数
65
1mg藻类可放出1.62 mgO2
66
初步权重:按重要性由大到小,初步权重依次为1-5)
68
(三)室内环境质量评价 指数综合评价法
69
太原市公共场所评价采用的指数综合评价法
71
(四)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1.分级污染指数 2.内梅罗污染指数
72
分级污染指数 Xa-土壤显著受污染起始者 Xc-土壤轻度污染起始者 Xp-土壤重度污染起始者 Ci-土壤中污染物浓度
73
内梅罗污染指数
74
(五)综合叠加型总环境质量指数 1.地区性总环境质量评价 2.海域水体环境质量评价
75
地区性总环境质量评价
78
西田耕之助总环境质量指数
79
海域水体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80
四、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 关系的调查评价
81
(一)人群对环境污染的暴露评价 1. 环境污染监测资料 2. 个体监测资料 3. 生物监测
82
(二)人群健康效应评价 1. 内容与方法 确定暴露人群、对照人群、排除混杂因素 选用临床、亚临床、生物效应指标 流行病学调查、危险度评价
83
2. 环境污染健康影响评价 1.现场初步调查 2.健康效应评价 3.暴露评价 4.病因推断及因果关系推断
84
(三)健康经济损失评价 定义:由环境污染使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的增加引起的个人和社会经济损失。
内容:直接费用: 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的所有 人力、物力价值; 间接费用:永远失去的生产力价值。包括早死和因病丧失劳动力的损失。
85
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
86
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87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制度,最先在美国建立。
1969年,美国颁布的《国家环境政策法》中首先确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规定联邦政府在环境管理中必遵循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后来,一些发达国家,瑞典、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加拿大和日本相继推行。
88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在1979年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后建立起来。据此,1981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 《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经过修订后,又于1986年3月颁布了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这些法律法规文件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程序-审批权限-法律责任等均作了具体规定。
89
我国1979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选址、设计、建设和生产,都必须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必须提出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经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
90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情况 一、规范建设阶段(1979~1989年) 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行政规章逐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范围、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也不断完善。
91
二、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1998年) 这期间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环境影响后评估等工作。 三、提高阶段(1999~ ) 这期间通过明确评价单位的资质规定、整顿评价队伍等行动提高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92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93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1.熟悉政策 2.识别开发项目中各种对环境有影响的活动 3.环境要素预测和评价
94
4.拟定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大纲,制定环境影响评价详细评价方案
5.初步环境影响评价 6.环境影响的预防措施 7.编写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报告
95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框图: 批准立项的建设项目 ↓ 项目工程分析 环境影响识别 ↙ ↘ 生态影响识别 环境污染影响评价 ↓ ↓ 生态现状评价分析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生态影响预测分析 环境污染预测 生态经济损益分析 环境经济简要分析 ↘ ↙ 生态及环境影响综合分析 减缓生态及环境影响的措施与j建议 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96
环境影响评价类型 环境影响评价若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分为: ①单个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②多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③区域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④战略及宏观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
97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环境现状的调查 拟建项目工程概况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8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内容 根据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内容如下: 1、总则; 2、建设项目概况; 3、工程分析;
4、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 5、环境影响预测;
99
6、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7、环境保护措施的评述及技术经济论证,提出各项 措施的投资估算; 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9、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 1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00
环境健康影响评价 (environment health impact assessment, EHIA)
环境健康影响评价是预测、分析和评估由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质量变化而带来的人群健康影响及安全性。
101
环境健康影响评价方法 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健康影响评价 水利建设项目的环境健康影响评价
102
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健康影响评价 健康影响因素的识别; 健康影响的估计: 1.专家预测法 2.趋势外推法 3.类比法 预防措施的建议。
103
水利建设项目的环境健康影响评价 工程的基本概况 地理水文状况 人口资料 环境卫生及其设施 病媒昆虫及动物资料
104
案例 - 环境健康影响的实例 1.建设工程项目的环境健康影响实例
火力发电站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有:大气污染与水热污染。由于会导致水温过高致使水生生物生存受影响,而影响饮用水水源质量。火力发电站具有的健康影响包括城市空气污染、饮用水水源污染等。
105
危险人群呼吸火力发电站散发的烟雾,可以导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或肠道疾病发病人数的增加。农业开发可能造成毁林、水土流失、沙漠化。农业开发导致的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也会造成水源和土壤的有机物污染等。城市交通建设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噪音污染和大气污染,从而带来健康影响效应。地铁、隧道等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将影响地下水位的平衡。
106
2.天然元素的环境健康影响效应实例 氟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一样,摄入不足和过量均可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20世纪初中国开始研究饮水氟含量、总摄氟量、血清氟含量及尿氟含量与氟斑牙、氟骨症、智商低下、龋齿的关系。
107
基本确定了饮水氟含量过高是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症的主要原因,饮水中氟含量和总摄氟量与儿童龋齿的发生率呈现典型的U型曲线,同时人体氟元素的摄取与智商发育有关系。
问题: 1.请上网检索1-2个需要做环境健康影响评价的实例。 2.环境健康影响评价的概念和意义是什么?
108
案例—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写的基本要求与主要内容
1.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应该符合《建设项目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 2.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与环境要素的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数据可靠、评价参数合理、评价预测模型适当。
109
3.分析区域资源与环境。从区域可利用资源(包括水、煤等)、可利用能源(电、天然气、蒸汽等)、可利用原料以及区域环境容量、可接纳污染物排放量、清洁生产要求等方面分析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及其对规划项目的支撑与制约作用。
110
4.从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评价和预测规划项目可能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环境影响。
5.分析规划项目的目标、指标、方案与相关其它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相容性。
111
6.从区域规划产业布局、产品结构、生产规模等方面分析环境风险因素与风险几率。制定环境风险影响防范以及环境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
7.对规划中提出的环保措施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评价其实效性与可行性,如果存在问题或不足,应该提出推荐方案,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内容,要提出具体的规划修改与调整,对规划中未涉及、但应当考虑的问题,要提出明确的补充与完善建议。
112
8.结论观点明确、客观可信。结论中必须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选址的合理性做出明确回答,应包括规划是否可行、在什么条件下可行的内容,并进行不确定性因素的分析。
9.文字简练、条理清楚、语句通顺、篇幅不宜过长。凡带有综合性、结论性的图表应放到报告书的正文中,对有参考价值的图表应放到报告书的附件中。
113
10.强调公众参与规划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11.环境管理与跟踪评价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有评价资格证书,报告书编制人员按行政总负责人、技术总负责人、技术审核人、项目总负责人,依次署名盖章,报告编写人需要署名。 问题: 1.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是什么? 2.公众参与规划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有什么意义?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