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 高雄市私立樹德家商譚其萍
資料來源:中央輔導群 高雄市文山高中潘道仁校長
2
簡報大綱 1.評鑑規準與工具的選擇與運用 2.教學觀察評鑑人員與時間規劃 3.實施歷程遭遇困境與解決策略 4.認證機制
5.專業成長計畫與專業社群的連結
3
評鑑規準與工具的選擇與運用
4
可能面對的困難-評鑑規準與工具選擇與使用
規準規準與工具選擇與使用 照本宣科 複製他校 各吹各的調 以教師為中心的思維使用評鑑規準及工具
5
因應的策略-評鑑規準與工具選擇與使用 理解詮釋評鑑規準 能蒐集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證據 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評鑑規準
溝通、對話、分享、建立共識 能蒐集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證據 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評鑑規準 正確使用評鑑規準-正式評鑑
6
擬定校本規準與工作(包含共同性、差異性)
6
7
7
8
A層面﹕ 課程設計與教學 A-1展現課程設計能力 A-2研擬適切的教學計畫 A-3精熟任教學科領域知識 A-4清楚呈現教材內容
9
A-1 展現課程設計能力 選編適合任教班級學生的教材 研擬並檢視任教科目教學進度
10
A-2 研擬適切的教學計畫 依據教學目標與學生程度編寫符合學習需求的單元教學計畫 考量學生個別差異擬定教學計畫 針對教學計畫作省思與改進
11
A-3 精熟任教學科領域知識 正確掌握任教單元的正確教材內容 有效連結學生的新舊知識或技能 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
12
A-4 清楚呈現教材內容 說明學習目標及學習重點 有組織條理呈現教材內容 清楚講解重要概念、原則或技能 提供學生適當的實作或練習
澄清迷思概念、易錯誤類型,或引導價值觀 設計引發學生思考與討論的教學情境 適時歸納學習重點
13
A-5 運用有效教學技巧 引發並維持學生學習動機 善於變化教學活動或教學方法 教學活動中融入學習策略的指導 教學活動轉換與銜接能順暢進行
有效掌握時間分配和教學節奏 透過發問技巧引導學生思考 使用有助於學生學習的教學媒材 根據學生個別差異實施教學活動
14
A-6 應用良好溝通技巧 板書正確工整、有條理 口語清晰、音量適中 運用肢體語言增進師生互動 教室走動或眼神能關照多數學生
15
A-7 運用學習評量評估學習成效 教學過程中,適時檢視學生學習情形 教學結束後,選擇學習評量方式檢視學生學習成效
根據學生評量結果適時進行補救教學 學生學習成果達成預期學習目標
16
小組討論 在這項層面裏,哪些指標可以幫助老師在課程設計與教學方面著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請舉例說明。
17
B層面﹕班級經營與輔導 B-1建立有助於學生學習的班級常規 B-2營造積極的班級學習氣氛 B-3促進親師溝通與合作 B-4落實學生輔導工作
18
B-1 建立有助於學生學習的班級常規 訂定合理的班級規範與獎懲規定 善於運用班級學生自治組織 維持良好的班級秩序 適時增強學生的良好表現
妥善處理學生的不當行為或偶發狀況
19
B-2 營造積極的班級學習氣氛 引導學生專注於學習 布置或安排有助於學生學習的環境 展現熱忱的教學態度 教師公平對待學生
20
B-3 促進親師溝通與合作 向家長清楚說明教學、評量和班級經營 的理念和作法 告知家長學生學習情形和各項表現 主動尋求家長合作,
共同促進學生學習
21
B-4 落實學生輔導工作 訂建立任教班級學生的基本資料 輔導學生並建立資料 敏察標籤化所產生的負向行為,採取 預防措施與輔導
22
小組討論 在這項層面裏,哪些是一般老師們在授 課時感到最具挑戰性的指標?您是否親 身經歷過這些挑戰?您如何克服這些班 級經營方面的難題?
請舉例與小組成員分享。
23
C層面﹕研究發展與進修 C-1參與教育研究工作 C-2研發教材、教法或教具 C-3參與校內外教師進修研習 C-4反思教學並尋求專業成長
24
小組討論 在這項層面裏,您覺得目前老師們在 研究發展與專業進修方面需要加強什 麼?需要哪些資源輔助老師們達到這 項指標?
25
D層面﹕敬業精神與態度 D-1信守教育專業倫理規範 D-2願意投入時間與精力奉獻教育 D-3建立與學校同事、家長及社區良好 的合作關係
26
小組討論 在這項層面裏,我們如何幫助老師們在 敬業精神與專業心態方面成長?請列舉 具體方案說明。
27
教學觀察評鑑人員與時間規劃
29
學科不同如何評鑑? 好老師的要件 課程設計、教學評量、 班級經營、資訊素養、 表達能力、溝通能力˙˙˙ ˙˙˙ 目前以評鑑教學知能為主
專門知識 教學知能 課程設計、教學評量、 班級經營、資訊素養、 表達能力、溝通能力˙˙˙ ˙˙˙ 目前以評鑑教學知能為主 p.29 29
30
教學觀察評鑑人員 如何決定評鑑人員 如何選定評鑑人員 推動小組確認符合評鑑資格人員並公布周知 由受評者自行挑選1~3位評鑑人員
將受評教師分組,以2-3人為一組 以同領域、同年級、任教同班級為原則
31
教學觀察時間規劃 決定教學觀察時間 排除段考前複習時間 受評者與評鑑人員之間的空堂搭配 相關會議討論時間(觀察前會談、觀察後回饋會談)
安排受評教師共同會議,說明實施方式並確認教學觀察時間 31
32
實施歷程遭遇困境與解決策略
33
選訂校本規準 決定評鑑方式 進行教師自評 學校困難 推動歷程 解決策略 如何進行討論
學校邀請輔導委員、講師或輔導夥伴參與討論;依規模可採分組、分層面討論上學期完成 誰當評鑑人員 學校提供合格經推薦審定之評鑑人員名單,方式可採教師選擇、學校推動小組安排靈活搭配 決定評鑑方式 進行教師自評 學校提供教師演練時間,熟悉教學觀察及檔案評量技術後,再進行自評 自評可以在觀察前或觀察後實施 (接下頁) 推動小組審議評鑑結果 結果通知 33 不通過
34
進行校內他評 撰寫綜合報告表 解決策略 學校任務 推動歷程 評鑑人員課務調配
學校於寒假備課期間安排評鑑人員與受評教師小組會議,校長擔任召集人決定正式評鑑之教學觀察及前/後會議時間最晚於4月底完成 製作評鑑時間一覽表交相關人員,行政人員依時間表協助至相關場所架設攝影器材 撰寫綜合報告表 學校:承辦主任與評鑑人員親自點交綜合報告表,確保資料不外洩 (接下頁) 推動小組審議評鑑結果 結果通知 34 不通過
35
推動小組 審議評鑑結果 結果通知 通過 不通過 解決策略 學校困難 推動歷程
學校於每次推動小組中與家長代表溝通觀念,相關審議資料中教師名字均用代號表示 推動小組有家長代表要不要邀請 結果通知 通過 不通過 (接下頁) 推動小組審議評鑑結果 結果通知 35 不通過
36
學校困難 推動歷程 解決策略 進行專業成長規劃 成果彙整 學校推動小組制度化推荐教師參加進階與教學輔導教師培訓、及進行同儕專業分享
對自我成長與專業成長的混淆 執行專業成長計畫常被其他計畫、會議或研習干擾 對人才培訓過度積極的隱性競爭文化 進行專業成長規劃 學校推動小組制度化推荐教師參加進階與教學輔導教師培訓、及進行同儕專業分享 學校領域教學研究會轉型成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3年內教師與新進教師、未達規準不通過教師、自願接受輔導,安排與教學輔導教師或資深教師一起規劃專業成長計畫 學校辦理感謝座談會、校內小型成果分享 擔心訪視與成果展 成果彙整 推動小組審議評鑑結果 結果通知 36 不通過
37
實務分享 溝通理念並強化信念 循序漸進 引進專家/實務經驗分享 辦理教師專業知能研習-有效教學/班級經營與輔導/親師生溝通技巧
整合相關計畫與資源 落實教專推動小組年度計畫 依據評鑑結果規劃教師專業成長方向 落實教師教學觀察三部曲 有系統規劃人才培訓 協助教師建置個人風格教學檔案 鼓勵教師強化創思教學培養高層次思考 鼓勵教師校內外分享機制
38
專業成長計畫與專業社群的連結
39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校本規準 自評 他評 綜合報告 教師專業成長計畫 規劃 研習 進修 專業 學習 社群 教學 輔導 老師 行動研究
(教學觀察為主教學檔案為輔) 綜合報告 教師專業成長計畫 規劃 研習 進修 專業 學習 社群 教學 輔導 老師 行動研究 提升教師教學效能 提高學生學習成效 39
40
迷思概念澄清 教育部是否用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取代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是教育部推動的另一個新
教育部是否用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取代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是教育部推動的另一個新 計畫,徒增現場教師額外負擔與困擾? 既然“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是幫助老師專業成長,為何還要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
41
評鑑結果與專業成長流程圖 自 評 他 評鑑綜合 報告表 協助擬定 成長計畫 進行專業 成長 發現優勢 或待改善處 達到規準者 決定方式
給予肯定 未達規準者 鼓勵專業成長 決定方式 管道/資源 進行專業 成長 發現優勢 或待改善處
42
Teacher Evaluation as Professional Growth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TE 即 as 教師專業成長 PG TE as PG Teacher Evaluation as Professional Growth 42
43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Growth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2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TE 評鑑結果 有助於for 教師專業成長 PG 同儕合作 -專業學習社群 教學實踐與研究 專業支持體系 (教學輔導教師) 自我導向 -參加研習 數位學習 標竿典範學習 TE for PG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Growth 43
44
評鑑結果與專業成長關係圖 44
45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專業成長 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整合圖
TE as PG 自評表(個人) 檢討與進行 下一循環教專 自 評 綜合報告表 討論與選用評鑑規準 綜合檢視 他評表(個人) 他 評 PLC運作方式: 不定期教學觀察 建立與分享教學檔案 其他 成長計畫、行動與評估 TE for PG 根據評鑑結果運作PLC 教 師 專 業 學 習 社 群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是支持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成長的沃土
46
專業學習社群(PLC)
47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是指一群志同道合的 教育工作者所組成,持有共同的信念、目標或願景,為致力於促進學生獲得更佳的學習成效,而努力不懈地以合作方式共同進行探究和問題解決。 簡言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必須關注於學生學習成效的提升,不能僅止於教師專業知能的成長或個別興趣的追求而已
48
一、意義與特性(what) 以實踐檢驗:有行動力與試驗性 願意持續不斷改進 有共同的願景、價值觀及目標 採協同合作,聚焦在學生學習
1-4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有哪些特徵? Shared vision, values, goals 有共同的願景、價值觀及目標 Collaborative teams focused on Learning 採協同合作,聚焦在學生學習 Collective inquiry into “best practice” and “ current reality” 共同探究:教學的「最佳實踐」與「實際現況」 Shared personal practices 分享個人實務:同儕觀課與回饋、分享教學檔案 分析學生學習作品或表現、進行教學輔導或同儕教練 Action orientation/experimentation 以實踐檢驗:有行動力與試驗性 Commitment to continuous improvement 願意持續不斷改進 Results orientation 檢視結果 (DuFour, DuFour, & Eaker, 2008 ; Hord & Summers, 2008; Huffman & Hipp, 2003 ) 48
49
因此 PLC 第一個重要理念 ~專注於學習~ 我們願意檢視教師 教學實踐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
我們認為學校的根本目的, 是為所有的學生提供高水平的學習。 我們願意檢視教師 教學實踐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 -DuFour, DuFour, Eaker 因此 49
50
PLC 第二個重要理念 ~合作的文化~ 只有透過共同努力,我們才能夠 實現為所有學生提供高水平學習 的根本宗旨
我們藉著發展高效能的教育專業 團隊,而培養出教師合作的文化 -DuFour, DuFour, Eaker 50
51
PLC 第三個重要理念 ~聚焦於成果~ 我們是以學生的學習成果, 而非教學的意圖來評估教師 的教學成效 將焦點從 “教了哪些?”
轉移至 “教會哪些?” 51
52
如何檢視結果? 客觀且具體了解:學生哪裡改變了?教師何處受益? 研發新課程與教材 創新教學與媒材
蒐集和分析學生學習 數據與資料 檢視教師專業成長效益 校內學習評量的進步: 課堂習作、回家作業 平時小考、學校段考 高中基測、大學學測成績 學生出席記錄 獎懲記錄 德育表現 學習態度 校外競賽表現 ---等 研發新課程與教材 創新教學與媒材 參賽教學創新、教學 卓越、行動研究評比而獲獎 ---等 客觀且具體了解:學生哪裡改變了?教師何處受益?
53
二、支持性條件 2-1 社群組織與運作成功的關鍵為何? 召集人領頭羊的特質 要有熱忱、無私的投入精神 使人信服的專業素養
勇於嘗試與創新的使命感 適當的成員工作分配 善用校內外資源與人力 善於成員情感的聯繫 能凝聚共識、整合分歧意見 樂於肯定、鼓勵夥伴教師, 具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 能營造開放、正向、尊重共識的討論環境 53
54
二、支持性條件 2-1 社群組織與運作成功的關鍵為何? 社群成員 成員人數不求多,但求志同道合 彼此認同理念 高度信任,願意坦誠溝通
尊重不同意見 願意參與,從做中學 專業分享不藏私 相互支持、合作與打氣 54
55
二、支持性條件 制度建立與環境支援,提供實質後盾 2-2 學校行政應如何支持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安排教師共同合作和討論的時間
給予相關的資源和設備 (如:經費、聚會空間、資訊設施 圖書資源、社群交流的網路平台) 提供學校教職員必要的培訓內容 定期關懷、支持、肯定社群召集人 安排校內成果分享、校外發表交流 教師資源中心 友善討論空間與設施
56
二、支持性條件 校長領導型態轉變 校長下放權力,分享領導權,邀請有才華、能力的老師一同參與學校決策 提供相關訊息與訓練,讓老師有做好決定本事
2-2 學校行政應如何支持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校長領導型態轉變 校長下放權力,分享領導權,邀請有才華、能力的老師一同參與學校決策 提供相關訊息與訓練,讓老師有做好決定本事 透過分享領導權,讓教師擁有較大的專業自主性,發展教師領導能力(teacher leadership),能參與或 影響學校的決策,並承擔做決定的責任。 這種領導並非是指擔任正式的領導職位,而是指能發揮的功能與影響 (DuFour, DuFour&Eaker, 2008) 56
57
調整學校行政作為 建立信任溝通 強化人際關係 個人組織轉化 以他人為中心 57
58
TPLC的有效運作-3c 合 作 文 化 溝 通 58
59
遭遇困難與突破(3C) Communication 溝通交流的共同時間與空間 Collaboration, not Co-labor
專業合作與分工,避免鞠躬盡瘁 Culture 社群凝聚力與學校文化
60
專業學習社群的要件 Kruse等人(1995)提出專業社群的五大要素: ● 反省的對話 ● 專注於學生的學習 ● 教師同仁的互動 ● 合作
● 分享價值和標準
61
三、價值與功能(why) 2-2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有哪些功效? 強化學校文化的改變,致力於改進與創新 交流彼此的教學理念與實踐,擴展專業知識
更有效地解決教學實務問題 增加更多理念、研發教材與教法 更有系統地幫助新教師 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增加學校成員間的信任與尊重 彼此提供鼓勵和精神支持,使教師不畏於嘗試與創新 教師擔任領頭羊的角色,分享領導權,促成更好決策 強化學校文化的改變,致力於改進與創新 透過學校教師們的集體合作,產生行動力,正所謂的「團結力量大」、「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61
62
四、規劃與經營(how) 4-1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有哪些組成形態? 年級 學科/群科/領域 學校任務 專業發展主題 -未來學校計畫
-整體學校發展計畫 -家長成長與支持 -…等 專業發展主題 -班級經營 -閱讀教學 -創新教學 -品德教育 -新進教師增能 -結合電子白板教學 -…等
63
四、規劃與經營(how) 4-2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有哪些運作方式? 教學觀察與回饋 教學檔案製作與分享 共同備課 主題探索(含影帶、專書)
主題經驗分享 同儕省思對話 案例分析 協同教學 新進教師輔導 標竿楷模學習 新課程發展 教學方法創新 教學媒材研發 行動研究 專題講座 其他 (詳見手冊)
64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規劃與經營三步驟 步驟一、社群的組成 步驟二、計畫的撰寫 步驟三、成效的評估 64
65
步驟一、社群的組成 學習型組織文化未成熟學校 學習型組織文化較成熟學校 1.調查參與意願 2.統計調查結果
3.決定與公布申請社群的數目與類型 4.確認教師最後參與社群的意願 5.公佈社群成員名單 6.遴選社群召集人 7.召開召集人會議 8.提供支持系統 學習型組織文化較成熟學校 優先鼓勵具有社群雛型的教師團體轉型為專業學 習社群,也可鼓勵理念相同或目標一致的教師結 合組成,也可鼓勵楷模典範教師號召其他教師加 入組成。 65
66
計畫撰寫思維-逆向設計 (backward design)
教學目標 課程設計 學習評量 66
67
3.學生習得 教學目標 1.建立目標 包括:如何達成學科標準、單元/課程目標、學習成果。 2.學生理解
學習評量 教學目標 課程設計 1.建立目標 包括:如何達成學科標準、單元/課程目標、學習成果。 2.學生理解 包括:學生能理解課程宏觀圖像為何?具體理解為何? 可預料的迷思概念為何? 3.學生習得 單元內哪些重要的知識、概念與技能? 及最終如何能獲得這些知識概念與技能? 67
68
1.學習表現 2.評鑑規準工具 3.其他證據 包括問答、考試、平時測驗、觀察、 包括透過真實評量等,學生實作或展示成果達成欲 求理解目標。
教學目標 課程設計 學習評量 1.學習表現 包括透過真實評量等,學生實作或展示成果達成欲 求理解目標。 2.評鑑規準工具 透過評鑑規準判斷學習成果是否達成欲求理解目 標。 3.其他證據 包括問答、考試、平時測驗、觀察、 日誌等展示學習成果。另外,學生如何 反思與自我檢核本身的學習。 68
69
Where to ? 課程設計 學習評量 幫助老師知道學生先備知識及興趣與家庭背景為何 (Where)?
教學目標 學習評量 Where to ? W=幫助學生明白課本單元所期待學生獲得什麼(What)? 幫助老師知道學生先備知識及興趣與家庭背景為何 (Where)? H=如何吸引(Hook)所有學生並掌握(Hold)他們的興趣? E=如何賦予(Equip)學生及幫助他們體驗(Experience)關 鍵概念與探索(Explore)重要議題。 R=提供學生機會能再思考(Rethink)與修正(Revise)他們 的理解與作品。 E=允許學生彼此能評鑑(Evaluate)他們的作品。 T=量身訂作(Tailor)滿足每個學習者不同需求、興趣、能力。 O=有系統組織地(Organize)活動運作引發並維持學生投入並 有效學習。 69
70
目標背後思維:課程計畫關鍵問題 資料來源:Jon Saphier & Robert Gower,“The Skillful Teacher-Building Your Teaching Skills”,P.406. 70
71
步驟二、計畫的撰寫(反向設計) 活動規劃 年度目標 檢核 方式 第一個步驟:確定年度目標; 第二步驟:規劃可以達成目標的檢核
方式,包括質性資料與量化 數據的分析等; 第三步驟:依據社群的願景、年度目標及 檢核方式,規劃合適的活動, 包括實施內容、實施方式等。 檢核 方式 年度目標 活動規劃 71
72
步驟二、計畫的撰寫 步驟一: 年度目標A) 檢核方式(B) 步驟三: 活動規劃(C)
步驟二: 檢核方式(B) 步驟三: 活動規劃(C) A-1 分析學生的迷思概念, 據以規劃有效的教學 策略 A-2 定期進行社會學習領域 的試題研討與分析 A-3 規劃社會領域主題週,培養學生帶著走能力 A-4 充實社會領域教師專業知能,提升教學效能 B-1 完成6次迷思概念分析, 並提出因應的教學方式 或策略 B-2 完成6次段考試題審題與 分析 B-3 完成3次社會領域主題週,並根據學生作品與回饋單評估成效與檢討 B-4 完成4場學科相關知能講座研習與2場戶外考察,並以回饋單了解教師對活動的滿意度,或檢附將所學應用於班級教學的佐證資料 C-1 迷思概念與有效教學討論 6次(教學方法創新) C-2 段考試題研討與整併、試 題分析與檢討6次 (專業 領域研討、同儕省思對話) C-3 社會領域主題週3場:瘋臺 灣玩世界佈置、時光廊籌 備與佈置、法律週籌備 (教學方法創新) C-4 專題演講4場:教學影片剪 輯、稅務面面觀、空間設 計、電子白板教學 戶外考察2次: 台南台江國家園、地理實察戶 外考察(主題經驗分享) 資料來源:張新仁、馮莉雅、潘道仁主編 (2011)。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領頭羊葵花寶典, 頁11。台北:教育部 72
73
步驟三、成效的評估 學生層面 教師層面 社群層面 學校層面 包括學生的課堂習作、回家作業、平時小考、學校段考、高中基測、
大學學測成績、學生出席記錄、獎懲記錄、德育表現、學習態度等, 或是學生的人際互動能力、科學探究能力、創造力、領導力以及校外 競賽表現等。 教師層面 利用教學觀察,修正自己教學的盲點;將社群所學提出有效教學策略 運用於教學實務,解決問題、提升效能;研發新課程或教學媒材;參加教 學創新、教學卓越或行動研究等評比獲獎等。 社群層面 回饋表調查滿意度。期末召開總結性活動,並輔以社群運作檢核表 。此外,也可個別訪談社群成員的獲益與建議。 學校層面 社群的運作是否使得「高頻率專業對話氛圍」在各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之間產生漣漪效益,或是行政與教學更加相輔相成,親師溝通 與合作更加密切等,皆可作為學校層面的評估指標。 73
74
五、成效評估(Assessment) 如何評估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成效? 是否符合專業學習社群的特徵?
社群成員是否滿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安排的活動? 社群成員是否學到了「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所安排的學習與成長內容? 社群成員是否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所學習的內容應用於班級實際教學實務?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是否改進學生的學習 成效? 74
75
社群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 評估日期:___________
五、成效評估(Assessment) 表1: 專業學習社群評估指標及自評工具(供參考) 社群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 評估日期:___________ (可對每一評估層面或項目,提供必要說明或相關佐證文件) 項 目 尚在萌芽 已經發展 已成常態 共同願景 □社群成員對於學生學習或學校發展具有共同關切的焦點,並能發展出共同的目標 □社群的目標能呼應學校的願景或核心任務 協同合作 □社群成員對於社群的活動都能積極參與、分擔責任 □社群成員表現互助合作的行動 □社群成員透過專業對話與交流,進行群體學習 75
76
共同探究 分享實務 實踐檢驗 □社群成員共同學習新的知識、技能與態度,或檢視本身既有的知能、信念與態度
項 目 尚在萌芽 已經發展 已成常態 共同探究 □社群成員共同學習新的知識、技能與態度,或檢視本身既有的知能、信念與態度 □社群成員協同計畫課程、編製教材、或設計教法,以符合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提升學習的成效 □社群成員有機會提出專業上所遭遇的疑難問題,或針對當前重要的教育議題,協同提出解決方案 分享實務 □社群成員有機會進行同儕觀課與回饋,或共同檢視學生作品 □社群成員有機會分享各自的專業經驗、構想或教學檔案 實踐檢驗 □社群成員把在社群中所學習的新知識、新技能、新態度,或所發展的新課程、新教材、新教法、新解決方案等,應用在專業實務工作上,以解決問題、提升效能 □社群成員能對實踐行動的過程與結果進行省思對話,以驗證原本的假設,並深化學習的內涵 76
77
項 目 持續改進 重視結果 □持續檢視學生學習成效的改變情形,並據以調整社群探究精進的方向
項 目 尚在萌芽 已經發展 已成常態 持續改進 □社群成員不斷研討改進本身專業實務或學校發展的議題,並積極持續嘗試將所學到的觀念或策略付諸行動 □社群成員能持續評估社群組織的運作情況,並據以進行調整 重視結果 □持續檢視學生學習成效的改變情形,並據以調整社群探究精進的方向 □持續檢視學生學習動機、態度的改變情形,並據以調整社群探究精進的方向 □持續檢視學校整體發展與改進的情形(或願景與核心任務達成的情形),並據以調整社群探究精進的方向 77
78
項 目 社群運作 □召集人具備專業知能 □召集人熱忱投入時間與精力於社群發展 □召集人對於社群成員任務分工明確與公平
項 目 尚在萌芽 已經發展 已成常態 社群運作 □召集人具備專業知能 □召集人熱忱投入時間與精力於社群發展 □召集人對於社群成員任務分工明確與公平 □召集人善於鼓勵成員共同參與 □召集人善用校內外人力與資源 □社群成員表現彼此尊重、相互支持的行動 □社群成員間營造開放、正向、尊重共識的討論氛圍 □社群成員勇於嘗試與創新 78
79
□校長提供教師參與學校決策的機會, 或社群的運作能影響學校決策
項 目 尚在萌芽 已經發展 已成常態 行政支持 □課務安排能提供社群成員共同合作的時間 □提供社群學習與討論的空間與設施 □提供經費支援以及相關圖書與網路資源 □學校提供社群行政業務上的協助 □校長關心與支持社群運作 □校長鼓勵教師發展領導才能 □校長提供教師參與學校決策的機會, 或社群的運作能影響學校決策 79
80
認證機制
81
人才培育架構圖 教育部 教學輔導教師 宣導/申辦說明會 初階研習 講師/ 行政研習 進階研習 國家教育研究院 區域人才培育中心
縣市政府/中部辦公室 81
82
認證機制 詳讀「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人員初階研習、進階研習、教學輔導教師研習與認證作業規定」 100年5月6日臺國(四)字第 號函修正 自99學年度起改變「初階研習」實施方式,凡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之中小學教師,報名參加教育部委託各縣市辦理之「初階實體研習」前,須先參加線上課程,俟完成10小時線上課程(線上研習完成紀錄保留2年)並通過檢核後,方能參加各縣市教育局(處)、中部辦公室辦理之「初階實體研習」。 82
83
認證流程(初階人才/進階人才/教學輔導教師)
全程參與研習結束後可獲得研習時數,返校後得受邀擔任評鑑人員。另完成研習二年內,確實完成自評與接受他評(至少須以教學觀察方式進行),得由學校檢附評鑑相關資料向縣市政府教育局(處)、中部辦公室申請核發「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人員初階證書」。 初階證書與進階證書期限永久有效;教學輔導教師證書期限十年則必須重新換證 認證流程(初階人才/進階人才/教學輔導教師)
84
圖1:中小學校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人員初階研習與認證流程
一、初階人員研習與認證流程 全程參加實體研習 圖1:中小學校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人員初階研習與認證流程 於輔導網進行線上課程研習 取得研習時數 完成自評與接受他評 縣市所轄學校檢附資 料向縣市政府申請證書。 中部辦公室所轄高級中等學校向中部辦公室申請證書。 縣市核發所轄學校教師之評鑑人員初階證書。 中部辦公室核發所轄學校教師之評鑑人員初階證書。
85
二、進階人員研習與認證流程
86
三、教學輔導教師研習與認證流程
87
經費運用核銷 基本規定 輔導費以教專網公佈之輔導委員〈教授〉與夥伴才得支領,憑證後並須檢附輔導紀錄。
請確認輔導委員或夥伴是否代寄輔導紀錄回教專網?若無,請學校以傳真或電郵方式回傳教專網。
88
經費運用核銷 基本規定 核定輔導次數達成時,交通費等可勻支,否則須於學年度結束後繳回。
89
承辦主任組長所扮演角色 溝通與倡導:協助教師了解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目的與內涵,引導教師落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完整流程
規劃與推動:規劃推動小組及校內教專運作學年度行事曆 建立支持系統:建置教師溝通對話空間與設備及平台機制、妥善規劃排/調課,安排受評教師與評鑑人員空堂對話時間、協助教師認識與應用資源 規劃校內人才培訓機制 安排教師專業成長:運用自主規劃系統
90
認識與應用資源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網
91
認識與應用資源 1.線上課程學習平台 2.註冊教師專區 3.新手上路FAQ 4.資源下載專區 5.專業發展整合平台
92
三、認識與應用資源 教育部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整合平台
93
報告完畢 謝謝大家 93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