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新生儿硬肿症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儿科 郑 兵
2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定义 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冷伤 (胎寒、五硬)
是由受寒和/或多种疾病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的一种疾病。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受损。 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北方地区、寒冬季节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窒息、感染的患儿
3
病因 1. 内因 体温调节差 皮下脂肪少 酶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凝固 饱和脂肪酸 低温
4
2. 外因 散热 产热 寒冷刺激 血管收缩 去甲肾上腺素 肺血管收缩 酸中毒 肺动脉高压 无氧代谢 右 左短路 低氧血症
5
主要能量为葡萄糖 摄入不足 产 热 感染 窒息 腹泻 心脏病 疾病
6
3. 棕色脂肪 Brown fat 腋下/颈部/肩胛/ 中心动脉/肾脏/ 肾上腺周围 部位
7
病理生理 低体温-hypothermia 体温调节障碍 物质代谢改变 窦房结抑制 呼吸改变 肾脏血流减少 凝血障碍 脑血流减少 脏器血流减少
肠道血流减少
8
新生儿硬肿症 临床表现特征:
9
低体重 低胎龄 气温低 总结-5低 低摄入 低体温
10
新生儿硬肿症 “五低 ” “二多” (1)低气温的季节或地区 以冬春季及我国北方发病者最多 (2)低出生体重儿 根据有关报道占本病半数以上。
(3)低日龄组的新生儿 本症多发生在生后1周以内,日龄在20天以上者发病例数明显减 (4)低生活能力的婴儿 如吸吮能力差,体温调节能力差,不能离开暖箱者,以早产儿 (5)低热量供给的婴儿 生后虽有吸吮能力,但护理者供给热量不足。 “二多” (1)多病的新生儿 %~98%伴有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更易引起本症。 (2)患儿母亲多病 在妊娠期或分娩时,多有并发症存在,如妊高症、心脏病、前置胎盘、肝炎、肺炎及败血症等。
11
“五大特点” 1.“冷” 轻者局部发冷,重者周身皮肤发冷,甚至冰凉,伴有明显的体温下降。一般可在31~35℃之间,甚至有低于26℃者。
1.“冷” 轻者局部发冷,重者周身皮肤发冷,甚至冰凉,伴有明显的体温下降。一般可在31~35℃之间,甚至有低于26℃者。 2.“硬 ” 皮下脂肪聚积的部位其“韧度”发生改变,皮肤紧贴皮下组织。早期硬肿感到皮肤较紧,不易捏起,以后感到僵硬,不能移动。触之硬如橡皮样,发硬皮肤呈紫红色或苍黄色。 3.“肿” 在皮肤及皮下脂肪硬化的部位,大部分有凹陷性水肿,少部分病例则仅发硬。国内有人报告52例中,硬肿者占79%,硬化者占21%,前者多在生后1~2日内出现,后者多在1周发病。 4.“休克征 ” 多见于重病例。由于血压不易测定,以下表现有助于诊断:面色苍白、呼吸不规则、心音低钝、心率增快或过慢、尿少或无尿、前臂内侧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3秒)、股动脉细弱,甚至摸不到等。 5.“DIC ” 重症硬肿在入院时几乎均伴有DIC,本病重症或晚期可见肺出血、消化道出血或周身出血,这些症状可能与DIC有关。
12
临床表现 冷 硬 典型表现 -皮肤 肿 循环障碍 DIC
13
对称性 特点 色泽暗红 由下向上发展 顺序
14
20% 18% 14% 14% 26% 8%
15
不吃 不动 严重表现 不哭 四不 不升 少吃 三少 少哭 少动
16
五个垂危征兆 呼吸衰竭 心动过缓和/或心律不齐 肾功能衰竭 中毒性肠麻痹 肺出血(最常见)
这五项虽然是新生儿期各种严重疾病晚期的共同垂危征兆。但在本症时,前三项更为突出。
17
实验室及其它有关检查的改变 1.血常规 一般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若中性粒细胞增高明显或减少者,多提示预后不良。 2. DIC筛选试验 对危重硬肿症拟诊DIC者应作以下六项检查: (1)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数<100×109/L者占67.3% (2)凝血酶原时间 重症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生后日龄在4日内者≥20秒,日龄在第五日及以上者≥15秒。 (3)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5秒。 (4)凝血酶时间>25秒。 (5)纤维蛋白原≤1.6g/L(160mg/dl)。 (6)3P试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出生后1日正常新生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约20%,故3P试验可阳性,第2日以后出现阳性则为不正常。
18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凝血障碍 心电图 血气分析 肾功,血糖 胸/腹部片
19
病情分级 程度 硬肿范围 肛温 器官功能改变 轻度 <20% 大于35 无或轻 中度 20--50% 小于35 损害明显 重度 >50%
小于30 衰竭/DIC/出血
20
鉴别诊断 新生儿水肿 皮下坏疽
21
治疗 复温rewarming 温水浴 方法 电热毯 红外线辐射抢救台 暖箱
22
1、正确复温 对体温稍低者(34~35℃)可用预热的衣被包裹置于25~26℃室温中,加用热水袋保暖、热炕、电热毯包裹、母亲怀抱取暖,体温多能很快升至正常。 对体温明显降低者(≤33℃),有条件者可先在远红外辐射热保暖床快速复温,或暖箱复温,床温高于患儿皮肤温度1℃,随着患儿体温升高,逐渐升高床温,复温速度约0.5~1℃/h,待体温升至正常后,箱温应设置在患儿所需的适中温度。使患婴在12~24小时内体温达36℃。 轻~中度(肛温>30 ℃,腋-肛温差为正值): 箱温30→34℃ ,6-12h内恢复正常体温。 重度(肛温<30 ℃,腋-肛温差为负值) : 箱温比体温高1-2℃,每小时提高箱温0.5~1 ℃ (箱温不超过34 ℃ ),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23
2、热量和液体补充 开始可按每日210kJ/kg(50kcal/kg);
经口、部分或完全静脉营养。 液体量按1ml/kcal给予。 有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液量。
24
3、药物治疗 DIC 肝素 潘生丁 指征 剂量 1重度循环障碍 2肛温<34℃/Bp<40mmHg 3 Rbc变形或碎片
4出血倾向/plt小于< 6×109/L 纤维蛋白原≤1.5g/L 指征 剂量
25
血管活性药物 东莨菪碱 多巴胺 酚妥拉明 中药 (丹参/川穹嗪) 654-2 0.1-0.2mg/kg 5-10ug/kg.min
0.5-1ml/kg
26
4 抗感染 5 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心力衰竭 肺出血 肾功能衰竭 休克 胃肠功能衰竭
27
预后: 新生儿硬肿症大多经过治疗完全康复,个别严重的会出现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预防与调护: 预防: 1、 做好孕妇保健,尽量避免早产,产伤,窒息,感受寒冷。 2、 寒冷季节做好新生儿保暖,调节产房内温度,尤其注意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的保暖工作。 调摄: 、注意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患儿衣被、尿布应清洁、柔软干燥,勤换。 、保证热量摄入,吸收能力差的新生儿,可用滴管喂奶,必要时鼻饲。
28
谢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