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无偿献血知识 王晓明 南京工程学院门诊部 1 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无偿献血知识 王晓明 南京工程学院门诊部 1 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无偿献血知识 王晓明 南京工程学院门诊部 1 1

2 什么是无偿献血? 是指公民出于自愿、无偿提供自身的血液、血浆或其它血液成分而不收取任何报酬的行为。
我国自1998年10月1日起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2

3 为什么要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几十年来,我国的临床医疗、战备、备灾储备和生物制品用血,一直依靠少数人卖血来获取,供血者和受血者健康得不到保障。而无偿献血的人是健康人,半年以上才献血一次,不但血液质量高,血源性传染病大大降低,而且血型也更多样化。通过无偿献血,预防遏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确保公民用血安全,还会激起人们奉献爱心的自豪感,增加社会责任感和公民义务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3

4 你知道血液吗? 1.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大约每公斤体重拥有60-80毫升血液。骨髓、淋巴是人体造血的“工厂”。 2.血液是流动在人体血管和心脏中不透明具有粘滞性的红色液体,由血细胞和血浆两大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主要成分是水(92%)、蛋白质、无机盐和其他物质。 3.血液中的细胞都经历着新生、成熟、衰老、死亡的新陈代谢过程。红细胞平均寿命120天,白细胞寿命9-13天,血小板的寿命为7-11天。在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约有一定数量的红细胞衰老死亡(大约40毫升),同时也有相应数量的红细胞新生。 4.血液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输送氧气和体内的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运送营养物质和体内垃圾,以及参与体内免疫、体温、凝血调节、输送微量元素等功能。 5.科学家们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血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6.国内外数以千万献血者的实践证明,适量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4

5 血液有哪些成分? 人体内的血液是由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两部分组成。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占血液成份的45%。无形成分:血浆,占血液成份的55%。 5

6 血液常识-血液组成 全血 占体重8% 50kg:4000ml 血浆 55% 血细胞 45% 6

7 血液成分有哪些作用? 红细胞 携带氧气到身体的 各个组织,并将二 氧化碳带回肺部。 主要作用是输给贫 血的病人。 7

8 血液成分有哪些作用? 白细胞 杀死入侵人体内的细菌,抵御炎症,参与体内免疫发生过程,主要治疗受严重细菌感染的病人。 8

9 血液成分有哪些作用? 血小板 主要是起到止血、 凝血的作用。临 床主要用于血小 板减少的病人。 9

10 血液成分有哪些作用? 血浆 输送红细胞、白 细胞、血小板以 及各种营养物到 身体的每一部分, 作用是治疗烧伤、 肝病和凝血紊乱 的病人。
10

11 献血有益健康 从人体血量上看 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血液总量是4800ml,如果一次献血200ml,只占人体1/20。 11

12 献血有益健康 从血液循环上看 人体的储血和造血的功能都较强。平时在血管内奔流的血液只占人体血液总量的70%,其余的血液分布在脏器内。适量献血后,血管内的血液很快得到脏器内血液的补充。 12

13 献血有益健康 从血液新陈代谢上看 献血后人体的造血功能活跃,水份、盐份、糖份、蛋白质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恢复。 13

14 献血有益健康 从预防疾病上看 所以,在规定的间隔日期内献血200ml-400ml不会影响健康。 科学地献血可以延长寿命和预防心脏血管疾病。
14

15 献血者的健康标准(一) 根据《献血法》规定献血年龄为18~55周岁,经下列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参加献血。
测量血压:高压 mmHg 低压 mmHg 脉压差≥ 30 mmHg 心肺正常:脉搏:60—100次/分钟 体重:男50公斤 女45公斤 15

16 献血者的健康标准(二) 血液检测 转氨酶(ALT) ≤ 40单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阴性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 阴性
艾滋病病毒抗体 (HIV) 阴性 梅毒试验 阴性 16

17 哪些情况暂时不能献血? 甲型肝炎临床治愈一年后连续三次每次间隔一个月化验正常,可参加献血(以临床化验报告为准)。
健康者接受乙型肝炎疫苗、甲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不需推迟献血。 半月内拨牙或其他小手术者。 妇女月经前后三天,妊娠期、流产后未满六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 感冒、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满一月者,肺炎病愈未满三年者。 某些传染病如痢疾病愈未满半年者,伤寒病愈未满一年者,布氏杆菌病愈未满二年者,疟疾病愈未满三年者。 近五年内输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阑尾切除、疝修补术、扁桃体手术未满三月者。 皮肤局限性炎症愈合未满一周者,广泛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两周者。

18 哪些情况者永久不能献血? 性病、麻风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丙型肝炎抗体阳性者。
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过敏患者,如经常性寻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单纯性寻麻疹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 各种结核病患者,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等。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种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支气管扩张肺功能不全。 血液病患者,如贫血、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

19 哪些情况者永久不能献血? 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如较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肾炎以及慢性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症、慢性胰腺炎。 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如脑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 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严重神经衰弱等。 寄生虫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囊虫病及肺吸虫病、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 慢性皮肤病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过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肤疾病,如黄癣、广泛性湿疹及全身性牛皮癣等。 有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视神经炎和眼底有变化的高度近视。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胶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炎、硬皮病等。 做过切除胃、肾、脾等重要内脏器官手术者。 各种恶性肿瘤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 有吸毒史者。

20 献血前注意事项 2.献血前应禁酒和禁烟,更不宜服药,因为药物被吸收入血后,会增加受血者的过敏机会,也可能与受血者的用药相矛盾,产生不良作用。
    1.献血前两餐应食清淡饮食,不要空腹献血,但也不要吃油腻的食物。有的人饱餐一顿再去献血,这是不适宜的,这样会不可避免地把大量脂肪吸入血液,造成脂肪血。给病人输用这种血,易引起输血反应。     献血前应禁酒和禁烟,更不宜服药,因为药物被吸收入血后,会增加受血者的过敏机会,也可能与受血者的用药相矛盾,产生不良作用。     20

21 献血前注意事项 4.献血前最好饮用一些糖水,这会增强人体的耐受力和调节功能,但也不宜过量饮用。
            献血前应有充足的睡眠,不要过累,更不宜做剧烈活动。为了保证血液质量和针眼处不被感染,献血前还应把两臂洗干净。       4.献血前最好饮用一些糖水,这会增强人体的耐受力和调节功能,但也不宜过量饮用。 21

22 献血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  献血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精神不要紧张,采血完毕站立时不要过猛,要保护好针眼,适当休息后再离开采血室。 22

23 献血后应注意哪些事项? 献血后两三天之内,不宜进行剧烈的活动,可以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针眼处要保持清洁,不要着水,以免发生感染。正常饮食,不易大量摄取营养物质。 23

24 献血会染上疾病吗? 有的人担心献血过程中会被传染上肝炎等疾病,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一、血站的采血人员均为经过采血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无菌观念,能保证采血过程的采血安全; 二、血站使用的采血器材均为国家正规厂家生产的一次性器材,经过严密的消毒灭菌处理。而且,血站对购进的每一批采血器材必须进行包括消毒灭菌效果在内的质量检测,检测合格者方能用于采血。 24

25 献血会染上疾病吗? 三、每位献血者使用一套新的采血器材,用后一律销毁,从不重复使用。 四、献血时还要做局部消毒处理。 25

26 采血所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 符合质量安全标准
26


Download ppt "无偿献血知识 王晓明 南京工程学院门诊部 1 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