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授課教師 : 鄭 勝 分 博士 小組成員 : 林霞、楊正德、黃玉伶 報告日期 : 97年10月18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授課教師 : 鄭 勝 分 博士 小組成員 : 林霞、楊正德、黃玉伶 報告日期 : 97年10月18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授課教師 : 鄭 勝 分 博士 小組成員 : 林霞、楊正德、黃玉伶 報告日期 : 97年10月18日
人力資源管理與規劃~~ CH4 人力資源規劃 授課教師 : 鄭 勝 分 博士 小組成員 : 林霞、楊正德、黃玉伶 報告日期 : 97年10月18日

2 報告大綱 壹、前言 貳、人力資源規劃的定義 參、人力資源規劃的步驟 肆、人力資源規劃的工具 伍、常見人力資源規劃的缺點 陸、個案分享
柒、結語

3 壹、前言 組織人 力需求 力供給 組織人力 淨需求 外部人 力市場 招募 甄選 內部人 組織業 務發展 釋出人力 人力不足 人力多餘

4 貳、人力資源規劃的定義 人力資源規劃 (Human Resource Planning,HRP)乃分析並指出人員的需求與可得性,在一限定時間內,將組織內部或外部之人力供給與組織空缺配合起來的一個過程。 人力資源規劃與組織策略規劃的相呼應,是成功企業的要素之一

5 參、人力資源規劃的步驟 人力資源規劃需結合目標、未來與環境的全面考量,才能提高成功率 一、決定企業經營目標 二、評估內外部環境
三、分析現有人力供給 四、預估未來人力需求 五、發展執行方案 六、評估與修正

6 一、決定企業經營目標 企業經營目標的設定:採由上往下的方法(Top-down Approach),先從長期經營理念發展出短期經營目標,再由單位部門延伸此短期目標,定義出具體績效衡量標準。且此法重點在於部門及人資經理的參與。 企業經營目標決定組織人力需求: 即決定何種專長或技能有助於組織目標的達成,再將此目標轉換成組織運作上的實際人力資源需求。

7 二、評估內外部環境 規劃過程中需留意企業內外部的影響 1.人力組合:即勞動市場中勞動力供需情形 2.改變工作方式
(1)製造業低技術勞動力受雇人數下降,但3K產業仍需引 進外勞 (2)服務業受雇人數雖增加,但仍未解決就業問題 (3)全球勞動需求結構改變,低技術勞動力失業人數攀升 (4)低學歷中高齡勞工失業率偏高,且多屬結構性失業 (5)契約工作潮流興起 2.改變工作方式 (1)部分工時:若自願性者對企業可減少加班費、工作分配有彈性、增加生產力及降低工作倦怠等;非自願性者以工作分享(Job Sharing)方式,以減少工時避免裁員。 (2)彈性工時:在共同核心時間(Core Time)皆在工作崗位上,之外自行決定彈性時間。如5~40方案或4~40方案

8 三、分析現有人力供給 調查組織內部人力資源: 人力盤點:
依據職位分類、工作或技能等人事資料計算出人力資源庫存(Human Resource Inventory),以了解人力需求是否符合組織整體發展。 人力盤點: 時機:擴關廠、增加生產線、退出市場、裁員、組織重整或HR自主發起時。 (1)針對員工個人資料及能力與表現,進行調查與掌握。 (2)類似於人力資源庫存是種供需關係,人才儲備像是安全庫存,過高造成公司負擔,過低則產量不足或人力調配困難。 (3)透過人力盤點讓各部門掌握人才分部狀況,以便採取因應對策。 (4)人資部門精確掌握人才分佈,方可在招募、訓練、薪資、晉升、輪調、生涯規劃、接班人計畫等,形成整合式人資系統。

9 四、預測未來人力需求 可使用之方法工具很多,但預測結果只是近似之需求非絕對需求。
1.判斷性預測(Judgemental Prediction) (1)主管評估: 主管依據過去經驗進行人員需求之預測 (2德耳非技術(Delphi Technique) 各部門主管組成之專門委員會,由委員自行評估需求,再將預測所得與其他委員分享溝通,最後再修正預測結果,以達成共識。 2.數學性預測: 以統計及模型建立方法為之,在企業完成供給與需求步驟後,就可決定人力淨需求,即公司所需人力減去現在供給。 傳統上判斷性預測因執行簡單較常用,但電腦日益發達,數學性預測愈普遍。

10 統計/模型之人力需求預測方法: 技術 描述 時間序列分析
以過去人員水準預估未來人力資格要求。檢視資料之季節與周期變異、長期趨勢及隨機變動。長期趨勢則用迴歸或平均數移動等技術,加以延伸以進行預測。 人事比率 以過去人事資料決定每項職位與人數的關係作為預測根據。例如:某家醫院過去有200張病床,共雇用20名護士,則根據過去10:1的比率,可預估當期達到600張床位時,將需要60名護士。 生產比率 以歷史資料檢視過去的生產指數:P=人數/工作量,若其比率具有一致性,則可找出其相關性,而人力資源可由上式的轉換得出所需人數。 迴歸分析 綜合過去工作量的指標,如業績、生產水準及其他因素,找出與人員需求的統計關係。如發現有顯著關係,則可得一迴歸模型,以預估將來的人力需求。

11 五、發展執行方案 依人力淨需求,經理人就必須發展出執行的計畫,以達成目標。 1.淨需求為增加編制 2.淨需求為減少編制計畫須包括如何做調整。
計畫須包括招募、選用及新進人員之訓練等。 2.淨需求為減少編制計畫須包括如何做調整。 (1)時間非考量因素:自然淘汰是較好的方法。 (2)時間和成本為考量因素:需減少現有員工的工作。方法可用解聘、裁員、提早退休誘因及自願離職誘因等。 企業做決定時,需考慮員工反彈及其他反應,以搭配相關輔導制度與作業。

12 六、評估與修正 規劃常需評估與修正,以期規劃目的能有效達成。 評估目的在衡量人力資源規劃與運用的有效性,其結果可作為修正此規劃的重要參考。

13 肆、人力資源規劃的工具 現存有許多人力資源規劃可用工具,茲分述如下: 一、人事檔案 二、傳承分析(接班人計畫) 三、人力供給與需求之預測技術

14 一、人事檔案 提供組織內所有員工的基本資料。一個設計完善的人事檔案(Personnel File or Skill Inventory)應能包括以下資訊: 1.個人資料: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及籍貫等。 2.技能:教育程度、工作經驗、受訓經驗等。 3.特別資訊:是否曾參加專業學會或社團、是否曾接受過表揚等。 4.現階段公司資料:福利、退休與年資等。 5.個人能力資訊:健康情形、心理或其他測驗分數 6.個人特殊偏好:嗜好、其他專長等。

15 一、人事檔案 隨電腦科技進步,儲存、管理維護大量員工資料變得容易。
優點在於能正確、快速評估組織內人員的技能專長,最為決定升遷或調薪決策的參考,並由對組織人力的了解,協助制定組織業務相關的決策。

16 人事基本檔案為例:

17 人事基本檔案為例:

18 二、傳承分析(接班人計畫) 應用組織置換圖來判斷、分辨潛在的人事變動、可能的候選人、因退休而產生的職位空缺等,便稱為傳承分析(Succession Analysis) 組織置換圖(Organization Replancement Chart)係針對員工現在的職位與將來可能晉升的職位所劃出之圖表。

19 組織置換圖例:

20 三、人力供給與需求之預測技術 評估企業內外部環境所蒐集的資料與數據,可用來預測組織人力之未來供給與需求,常用預測方法:
1.判斷性預測(Judgemental Prediction) (1)主管評估: 主管依據過去經驗進行人員需求之預測 (2德耳非技術(Delphi Technique) 各部門主管組成之專門委員會,由委員自行評估需求,再將預測所得與其他委員分享溝通,最後再修正預測結果,以達成共識。 2.數學性預測: 以統計及模型建立方法為之,在企業完成供給與需求步驟後,就可決定人力淨需求,即公司所需人力減去現在供給。 應用歷史資料預測未來需求的數學統計方法較客觀

21 伍、常見人力資源規劃的缺點 實務上,人力資源規劃並非都成功,常見缺點包括: 一、認同危機 二、缺乏其他部門主管的協調與合作 三、技術陷阱
四、缺乏高階主管的支持

22 一、認同危機 二、缺乏其他部門主管協調合作
HRP需有一清楚強勢的方向與理念,加以高階主管相信其功用與影響而全力支持,方可順利推行。 認同危機:其他部門主管與員工認為HRP是可有可無工作,是搞行政想出的新花樣的想法產生時,會阻礙規劃進行。 二、缺乏其他部門主管協調合作 HRP需與其他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及直線部門業務整合協調,方能發揮功能。然HRP專員常閉門造車缺乏與其他單位互動,而造成HRP失敗。

23 三、技術陷阱 四、缺乏高階主管支持 HRP雖日趨流行,發展許多新且複雜之規劃工具,但規劃人員勿一窩蜂趕熱門心態,需考慮工具是否符合實際需要。
高階主管參與與支持,是HRP得以發展執行的最重要因素,但實務上許多主管只有三分鐘熱度,只在開始表現高度熱忱,之後無法持續,以致HRP執行功虧一簣。

24 陸、人力資源管理個案―― 財團法人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陸、人力資源管理個案―― 財團法人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非營利組織 ☆宗旨 以改善人類生活為目的之事業:為佛教為眾生

25 慈濟的人力管理發展規劃 經營目標 振興佛教,希望人人都能認清佛教的真正教義,更希望人人都能實踐佛陀慈悲濟世的精神
「將佛教『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化作實際行動,投入慈善醫療教育文化等工作,為貧病苦眾生即時解難,並以有形的志業及建設,帶動無形的人心大愛,期待淨化人心,同造愛的社會。」

26 慈濟基金會組織架構圖

27 人力資源規劃 志業中心(總管 理中心):統籌 管理與決策功 志業體 志工組織

28 志業體(四大志業,八大腳印) 慈善:濟貧 醫療:救病(興建醫院) 教育:興辦學校 人文:推行文化志業,發行經典雜誌
環保志工:慈濟人「隻福、惜福、再造福」,隨 身攜帶餐具,隨手做環保。 骨隨捐贈:成立骨隨中心 社區志工:人人守望相助、敦親睦鄰、關心公共事 國際賑災

29 佛教慈濟慈善基金會之 「組織發展理念」 慈濟資深委員:姚仁祿提出 一、依 時 進 展 二、持 續 不 斷 三、變 化 莫 測

30 依 時 進 展 慈濟四大志業依序在四十年內完成架構 1.專心做慈善志業 2.用心規劃醫療建設工作 3.規劃教育志業 4.發展文化志業

31 持 續 不 斷 第一階段:委員—會員體系組織 第二階段:委員組及分會據點的形成 第三階段:現代事業組織與志業中心的形成
第四階段:各地功能組織及次文化族群團體 的形成

32 變 化 莫 測 在慈濟組織發展過程中,並非要等完全的完成規劃、教育訓練、人力整合之後,才開始做事情,慈濟人重視實踐,事情先開始,再隨著過程慢慢整隊,也就是〝邊走邊整隊〞,亦即強調快速掌握、訊速投入,「做,就對了!」

33 四合一的組織架構 四合一的組織架構,是證嚴法師為落實社區志工理念所提出的精進構想。整個四合一架構蘊含著立體琉璃同心圓,菩提林立同根生,隊組合心耕福田,慧根深植菩薩道的精神理念。

34 佛教慈濟慈善基金會之晉級流程 會員收善款達25戶 培 訓 委 員 見 習 委員 授 證 委 員

35 透過人事檔案的管理,幫助組織找尋人才並規劃組織。

36 柒、結語 隨者全球化與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組織欲取得競爭優勢,則須靠策略性的人力運用,才能使組織永續生存,故人力資源規劃是配合組織成功的關鍵因素。


Download ppt "授課教師 : 鄭 勝 分 博士 小組成員 : 林霞、楊正德、黃玉伶 報告日期 : 97年10月18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