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台灣母嬰護理現況與趨勢 戈 依 莉 博士 護理學系 副教授 輔 仁 大 學 2012/02/14.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台灣母嬰護理現況與趨勢 戈 依 莉 博士 護理學系 副教授 輔 仁 大 學 2012/02/14."—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母嬰護理現況與趨勢 戈 依 莉 博士 護理學系 副教授 輔 仁 大 學 2012/02/14

2 強調以家庭為中心以協助孕產婦適應

3 家庭的定義 由兩個或以上的人因分享需要和情緒親密而結合在一起,他們均認同自己是家庭的 一份子(Friedman, 1992)。
We are Family

4 家庭型態 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透過合法婚姻關係建立的小家庭,包含丈夫、妻子和未成年的子女住在一起。
擴展家庭(extended family) 單親家庭(single-parent family) 二人的核心家庭(dyadic nuclear family) 重組家庭(reconstituted family) 三代同堂的家庭(three-generation family)

5 家庭功能 情感功能 社會化 生殖功能 社會地位延續 教育 經濟 健康照顧 宗教和娛樂 (Friedman,1992)

6 角色結構 提供者 娛樂的角色 兒童照顧者 家務角色 兒童社會化 維持家族關係角色 治療性角色 性角色

7 家庭成員互賴特色 角色互補 家庭角色與社會規範一致 家庭規範與社會規範一致 角色滿足心理 角色調整與適應

8 權力結構 傳統權威型 情況權威型 分享權威型

9 溝通型態 家庭中處理成員間衝突的方式有4種: 犧牲自己,同意別人 責難別人 與自己無關,漠不關心 容許自我的表達

10 溝通型態(續) 家庭決策方式有三種不同型態: 磋商共識 讓步妥協 聽天由命

11 價值系統 是一種思想態度和信念。 受家庭的文化習俗、宗教、社經地位、教育背景及社會價值觀念所影響 天主教不允許避孕、墮胎 佛教徒不吃葷食
回教徒不吃豬肉

12 家庭系統理論 和社區中社會福利系統、教育系統、政治系統、法律系統、傳播系統、健康照顧系統及宗教系統互動。 次系統:配偶、親子、兄弟姊妹等。
有其獨特界限(boundary)。

13 周產期家庭之調適 以不同家庭理論評估和應用,計畫出對家庭的護理,減低生產造成的壓力和改變 結構功能理論 發展理論 互動理論 衝突理論
丈夫失業在家照顧孩子,妻子外出賺錢 發展理論 青春期的父親必須斷絕對原生家庭的依賴,為新家庭建構穩固的經濟基礎 互動理論 家庭成員透過溝通來扮演角色 衝突理論 開放的溝通 對衝突事件有正確的了解 建設性的努力

14 台灣家庭凝聚力(cohesion)

15 助產士 vs. 產科醫師 接生

16 過去物資缺乏的年代 vs. 提升人口質的現在

17 家庭計畫政策改變

18 生命統計: 一、人口總數、人口密度 台灣地區的「人口總數」於民國100年時是二千三百四十萬多人。 『人口密度』:
為每平方公里644人,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19 二、粗出生率(Crude Birth Rate)
指一年中每1000名人口,活產嬰兒出生人數所佔之比率。 民89年時是13.76‰ 民90年時是11.65‰ 民92年時是10‰ 民93年時是9.5‰ 民94年時是9.0‰ 民99年時是7.2‰(內政部,2010)

20 台灣歷年出生人口數 民國86年 32.4萬 87年 26.8萬 88年 28.4萬 89年 30.7萬 (該年為龍年) 90年 25.7萬
民國86年 萬 87年 萬 88年 萬 89年 萬 (該年為龍年) 90年 萬 91年 萬 92年 萬 93年 萬 94年 萬 99年 萬(52%♂99492: 47.59%♀981818) 100年 萬 101年 預估21萬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

21 生育給付、教育費多幫忙、推鼓勵婚育措施 資料來源: 蘋果日報

22 三、自然增加率(Nature Increase Rate)
人口的「粗出生率」減去「粗死亡率」的結果。 民國50年時為31.07 ‰ 民國89年降至8.08 ‰ 民國90年又降至5.94 ‰ 民國100年更降至1 ‰

23 四、一般生育率(Fertility Rate)
每一千名育齡婦女(15~44歲)中所生的活產人數。 民國四十年代約為200‰ 民國六十年代約為100‰ 民國七十年代約為89‰ 民國八十年代約為58‰ 民國八十九年時為48‰

24 台灣成生育率最低國家 世界人口調查數據顯示,台灣和南韓女性平均每人終生僅生1.1胎(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PRB,2006),為全球生育率最低國家 自發性“一胎化” 學者推估40年後,老人和小孩比例達3:1

25 青少女生育率亞洲先進國家之冠 台灣15-19歲青少女生育率達12.95‰(內政部,2002) 南韓僅2.8‰ 日本4‰ 新加坡8‰
台灣小媽媽和老媽媽愈來愈多 外籍新娘日漸增加

26 五、孕產婦死亡率 (Maternal Mortality Rate)
指每十萬名活產中,於懷孕期間或懷孕終止後42天內死亡之婦女人數。 民國50年時403人死亡,死亡率高達95.89‰00 民國89年時24人死亡,死亡率7.86‰00 民國90年時18人死亡,死亡率6.91‰00 民國98年時孕產婦死亡率8.4‰00 (衛生署,2010)

27 六、新生兒死亡率 (Neonatal Death Rate)
指每1000活產中,出生28天內的新生兒死亡人數。 民50年5664人死亡,死亡率高達13.84‰ 民89年1038人死亡,死亡率降至3.40‰ 民90年865人死亡,死亡率3.32‰

28 七、周產死亡率 (Perinatal Death Rate)
指每1000生產中,超過500公克的胎兒死產數,及出生28天內新生兒死亡的人數。 民國八十六年時是8.9 ‰

29

30 台灣產科護理現況 家庭結構與性別角色改變 外籍配偶家庭 折衷家庭增加 女性教育、經濟能力提升
晚婚、不婚增加及生育力下降 高齡產婦、單親家庭增加 外籍配偶家庭 語言障礙、教育程度低下、文化弱勢、早婚、早育、避孕實施率低

31 台灣「生育保健」現況及問題 生產環境過度醫療化 產前、產後檢查 生命統計數據 剖腹產率高居不下 醫療常規與措施 母嬰親善認證與母乳哺育率
2006 C/S 33.2%(衛生署,2009) 醫療常規與措施 生產醫療化:入院待產on IV、shaving、enema、on fetal monitor 母嬰親善認證與母乳哺育率 57%比英、美、日本仍有差距

32 台灣「生育保健」現況及問題(續) 外籍配偶生育保健 新台灣之子增加,需關切其國文化的孕產照顧服務 出生時低體重及早產比率卻比台灣之子要低
(衛生署,2009)

33 台灣「生育保健」現況及問題(續) 健全生育科技發展 不孕夫妻比率為10~15% 不孕藥物治療風險與不確定性
倫理議題:多餘胚胎處置、儲存、銷毀或贈與 (國衛院,2008)

34 台灣「生育保健」現況及問題(續) 衛生署提出3個目標 充權女性生育相關健康議題與自我保健 建構兩性參與之生育支持環境
女性對生育決策的自主能力 建構兩性參與之生育支持環境 提供友善及多元的產前、產後檢查服務 健全生殖科技發展與應用,並建構監測系統 降低不孕與人工流產偏見與性別歧視 (衛生署,2008)

35 2020 健康白皮書 (Health People 2020) 台灣育齡婦女的總生育率逐年下降中
1984為2.01人,2010為1.05人(世界日報,2010) 孕產婦死亡率雖下降,但仍應致力於生產出血、子宮外孕、人工流產、羊水栓塞、PIH合併症的下降 高齡孕產婦死亡率高 新移民婦女子女的健康管理及原住民孕產照顧品質需增加

36 台灣地區母嬰護理趨勢 母嬰同室(Rooming-in) 提升母乳哺餵率,目前產後4個月: 產前媽媽教室 準爸爸陪產
完全哺餵率為35.9% 純母乳哺餵率5%(中華民國婦產科醫學會,2000) 產前媽媽教室 準爸爸陪產 LDR(Labor-Delivery-Recovery): 鼓勵家人參與分娩過程 具有家庭氣氛的分娩室 產後護理機構(坐月子中心)

37 母嬰親善醫院 (Baby-friendly Hospital)
訂定明確的支持哺餵母乳政策。 提供相關工作人員教育訓練。 提供孕婦哺餵母乳之相關衛教與指導。 幫助母親產後儘早開始哺餵母乳。 提供母親哺餵母乳及維持奶水的分泌等相關衛教及協助。 非有醫療上的需求,不得提供母乳之外的食物或飲料給嬰兒。 實施母嬰同室。 鼓勵依嬰兒的需求哺餵母乳。 不得提供嬰兒奶瓶或安撫奶嘴。 鼓勵院所內成立母乳哺餵支持團體,並建立轉介系統。

38 醫護人員有關哺餵母乳迷思 過度強調乳房護理而不是早期餵食 沒有依嬰兒需求餵食 肝炎及新生兒黃疸不能哺餵母乳 餵母乳的嬰兒仍須補充水分
(陳昭惠等,2001)

39 台灣母嬰照護不良點 WHO’s Women and Children’s Health Dept. Dr. Wagner評論
高C/S比率35%(WHO標準10-15%) 催生引產比率過高63%(WHO標準10%) 100% Episiotomies (WHO標準10%)

40 謝謝您耐心的聆聽 THE END…


Download ppt "台灣母嬰護理現況與趨勢 戈 依 莉 博士 護理學系 副教授 輔 仁 大 學 2012/02/14."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