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解表剂 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解除表证的方剂,称为解表剂。
立法依据:“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适应范围: (1)表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苔白或黄,脉浮。 (2)麻疹、疮疡、水肿、疟疾、痢疾等初起有表证者。 分 类: 辛温解表—风寒表证(表寒证) 辛凉解表—风热表证(表热证) 扶正解表—正虚兼外感证(虚人外感)
3
注意事项: (1 多浸少煎。解表剂多为辛散轻扬之品,宜于轻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2)药后温覆,避免风寒。或可食热粥或热开水以助药力。 (3)汗出以遍身微汗为最佳。既不可发汗太过,亦不能发汗不彻。 (4)禁生冷、油腻之品。
4
麻黄汤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组方分析] 病证解析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组方分析] 病证解析 卫阳被遏,不能温煦肌表—恶寒 风寒袭表 寒邪收引凝滞,经脉不通—头身 疼痛 腠理闭塞,肺气不宣—无汗而喘
5
配伍意义: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君 桂枝—解肌发表,温经散寒 臣 杏仁—降利肺气,止咳平喘 佐 炙甘草—缓麻桂发汗之猛; 调和诸药 佐使
6
1. 1.麻黄加术汤:麻黄、桂枝、杏仁、 甘草、白术。 2. 2.麻杏苡甘汤:麻黄、杏仁、甘草、 薏苡仁。
[【附方】 1. 1.麻黄加术汤:麻黄、桂枝、杏仁、 甘草、白术。 2. 2.麻杏苡甘汤:麻黄、杏仁、甘草、 薏苡仁。 3. 3.大青龙汤:麻黄、桂枝、甘草、 杏仁,石膏、生姜、大枣。 4. 4.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 5. 5.华盖散:麻黄、桑白皮、紫苏子、 杏仁、赤茯苓、陈皮、甘草
7
桂枝汤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脉弱者。 [组方分析] 病证解析
风寒束表 卫气外浮,营阴不固—汗出恶风, 脉浮缓 卫强营弱 风邪相犯,邪正相争—发热,头痛 邪气郁滞,肺胃失和—鼻鸣干呕
8
配伍意义 桂枝—助阳通络,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君 白芍—益阴敛阴和营 臣 生姜—助桂枝辛散表邪 调和营卫 佐 大枣—助白芍补中和营 炙甘草(甘温)—调和诸药 使
9
1.桂枝加桂汤:桂枝(桂枝加二两)、 芍药、生姜、甘草、大枣。 2.桂枝加芍药汤:桂枝、芍药(芍药加 三两)甘草、大枣、生姜。
[附 [附方] 1.桂枝加桂汤:桂枝(桂枝加二两)、 芍药、生姜、甘草、大枣。 2.桂枝加芍药汤:桂枝、芍药(芍药加 三两)甘草、大枣、生姜。
10
九味羌活汤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恶寒发热 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
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组方分析] 病证解析 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 外感风寒湿邪 湿滞经络—肢体酸楚疼痛 内有蕴热 邪郁不解,化热伤津—口苦微渴
11
配伍意义 羌活_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君 防风.苍术—助君祛风散寒除湿 臣 细辛.白芷.川芎—祛风散寒,宣痹止痛 佐 生地、黄芩—清泄里热,防上述诸药伤津 甘草—调和诸药 使
12
[附方] 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蒿本、 防风、甘草、川芎、蔓荆子。
13
香薷散 夏月乘凉饮冷寒滞肌表—恶寒发热,无汗, 外感风寒 头痛身重 内伤于湿 湿伤脾胃—胸闷泛恶,腹痛吐 泻,舌苔白腻
功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阴暑。恶寒发热,腹痛吐泻,头痛身重,无汗,胸闷,舌苔白腻,脉浮。 [组方分析] 病证解析 夏月乘凉饮冷寒滞肌表—恶寒发热,无汗, 外感风寒 头痛身重 内伤于湿 湿伤脾胃—胸闷泛恶,腹痛吐 泻,舌苔白腻
14
配伍意义 香薷—解表散寒祛暑化湿 君 厚朴—行气除满内化湿滞 臣 白扁豆—健脾和中渗湿消暑 佐
15
[附方] 新加香薷饮:香薷、银花、鲜扁豆 厚朴、连翘。 功效: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主治:暑温兼寒。恶寒无汗, 口渴面赤
16
小青龙汤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感内饮证。恶寒发热,无汗,胸痞喘咳 痰多而稀,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
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者。 [组方分析] 病证解析 皮毛闭塞,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恶寒发热,无汗,身痛 风寒束表 外寒引动内饮,水寒射肺—咳喘痰 多而稀 水饮内停 水停心下,阻滞气机—胸痞 水留胃中,胃气上逆—干呕 水溢肌肤—浮肿身重
17
配伍意义 麻黄、桂枝—发汗散寒,平喘,化饮 君 干姜、细辛—温肺化饮 臣 五味子、白芍—酸收敛气,和营养血 佐 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炙甘草—调和诸药 使
18
[附方] 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生姜、细辛 紫菀、款冬花、大枣、半夏、五味子。
19
止嗽散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咳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组方分析] 病证解析
风邪不解 表邪未尽—恶风发热 肺郁不畅 肺气不宣—咳嗽咽痒
20
配伍意义 紫菀、百部—止咳化痰 君 桔梗、白前—开宣肺气,降气化痰 臣 荆芥—疏风解表利咽 佐 陈皮—理气化痰 甘草—利咽止咳,调和诸药 使
21
[附方] 金沸草散:旋覆花、麻黄、前胡、 荆芥穗甘草、半夏、赤芍药。
22
银翘散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
[组方分析] 病证解析 邪袭肺卫,卫气被郁—发热, 温病初起 微恶风寒,有汗或无汗 邪在卫分 温邪上犯,经脉不利—头痛 热邪伤津,肺气失宣—咳嗽咽痛
23
金银花,连翘—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芳香辟秽 君 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解表利咽 臣 荆芥、淡豆豉—发散表邪,透热外出
配伍意义 金银花,连翘—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芳香辟秽 君 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解表利咽 臣 荆芥、淡豆豉—发散表邪,透热外出 芦根、淡竹叶、桔梗—清热生津,化痰 宣肺 佐 甘草—调和诸药,清利咽喉 佐使
24
[配伍特点] 1.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 2.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芳香辟 秽之品相配伍。构成清疏兼顾之剂
25
桑菊饮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组方分析] 病证解析 风温初起 肺失清肃—咳嗽
风温初起 肺失清肃—咳嗽 邪犯肺络 感邪较轻—身热不甚,口渴
26
配伍意义 桑叶— 疏散 清肺止咳 君 菊花— 风热 清利头目 臣 杏仁、桔梗—宣肺止咳 连翘—清热解毒 佐 薄荷—疏散风热 芦根—清热生津 甘草—调和诸药 使
27
[银翘散与桑菊饮比较] 组成:两方都有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银翘散有银花配荆芥、豆豉、牛蒡子、竹叶。桑菊饮有桑叶配杏仁
功用:两方均能疏散风热;但银翘散解表清热之力强,桑菊饮宣肺止咳作用大。 主治:桑菊饮以咳嗽为主,银翘散热毒较盛。
28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功用: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主治:表邪未解,肺热咳喘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 [组方分析] 病证解析 热壅于肺—咳逆气急 外感风邪 热伤津液—口渴 郁久化热 表里有热—身热不解,脉浮滑
29
配伍意义: 麻黄—宣肺解表平喘 宣肺 石膏—清泄肺胃生津 泄热 君 杏仁—降利肺气平喘 臣 炙甘草—和中调药 佐 与石膏辛甘相合生津止渴
30
[附方] 越婢汤:麻黄、石膏、生姜、甘草 大枣 功用:发汗利水 主治:风水
31
柴葛解肌汤 功用:解肌清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恶寒渐轻,身热 增盛 ,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嗌干耳聋
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组方分析] 病证解析 邪在太阳,表寒未全解—头痛无汗,脉浮 表邪未解 寒郁肌腠化热—恶寒渐轻,发热增盛 入里化热 邪犯阳明、少阳—心烦不眠,眼眶痛, 嗌干耳聋
32
配伍意义 柴胡、葛根—解肌清热 君 羌活、白芷—散表邪,止头痛 臣 黄芩、石膏—清泄里热 白芍、甘草—敛阴和营,防疏散太过 佐 桔梗、生姜、大枣—宣利肺气,调和营卫 甘草—调和诸药 使
33
[配伍特点] 寒温共用,三阳并治 [附方]柴葛解肌汤(《医学心悟》): 柴胡、葛根、甘草、芍药、黄芪、知母 生地、丹皮、贝母。
34
升麻葛根汤 功用:解肌透疹 主治:麻疹初起。疹出不透,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脉数。 [组方分析] 病证解析
外邪郁表,疹毒内郁—疹发不畅 麻疹未发, 肺气失宣—身热恶风,头痛咳嗽 或发而未透 疹毒上攻,热灼津伤—目赤流泪, 口渴舌红
35
配伍意义 升麻—解肌透疹 君 葛根—解肌发表 臣 芍药—和营泄热 佐 炙甘草—调和诸药 使
36
[附方] 竹叶柳蒡汤:西河柳、荆芥穗、干葛、 蝉蜕、炒牛蒡、知母、薄荷叶、玄参、 甘草、麦冬、淡竹叶。 功用:透疹解表,清泄肺热。 主治:痧疹透发不出,喘咳,烦闷,躁乱 咽喉肿痛。
37
败毒散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痠痛 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
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组方分析] 病证解析 外邪客于肌腠经络—憎寒壮热无汗,头痛,肢酸 正气素虚 风寒客肺,肺气不宣—鼻塞声重,咳嗽有痰 又感风寒 外感兼湿,气机不利—胸膈痞闷,舌苔白腻 湿邪 正气不足—脉浮按之无力
38
配伍意义 羌活、独活—辛温发散,祛风寒湿邪 君 川芎、柴胡—宣通肌表,散邪止痛 臣 桔梗、枳壳—宣肺、降气 宣利肺气 前胡、茯苓—祛痰、渗湿 化痰止咳 佐 人参、甘草—益气扶正,驱邪外出 生姜、薄荷—透散解表,引药走表 佐、使 人参:1.扶正祛邪; 2.散中有补, 为方中佐药。
39
参苏饮 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饮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膈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苔白,脉弱。 [组方分析] 病证解析 风寒束表,肺气闭郁—恶寒发热,无汗,头 脾肺气虚 痛鼻塞 外寒引动内饮—咳嗽痰白,胸膈满闷 外感风寒 正气虚—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脉弱
40
配伍意义 : 苏叶、葛根—发散风寒,解肌透邪 君 前胡、半夏、桔梗—止咳化痰,宣降肺气 臣 陈皮、枳壳—理气宽胸 人参、甘草—益气扶正,驱邪外出 佐 茯苓、木香—健脾渗湿,行气畅中 甘草—调和诸药 使
41
[比较] 参苏饮偏于理气化痰,用于气虚外感风 寒,内有痰阻气滞者; 败毒散偏于解表,用于气虚之体而风寒 湿邪在表者。
42
再造散 功用: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主治:阳气虚弱,外感风寒。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言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组方分析] 病证解析 外感风寒,邪在肌表—身热恶寒, 阳气虚弱 无汗头痛 外感风寒 素体阳虚—热轻寒重,神疲懒言, 肢冷嗜卧,面色苍白,脉沉细无力
43
配伍意义 黄芪、人参、附子—补气助阳,鼓邪外出 桂枝、细辛、羌活、川芎、防风—疏风 散寒,解表逐邪 炒赤芍—和营,制诸辛药之燥 生姜、大枣—温胃滋脾,调营卫资汗源 甘草—调和诸药,安中和胃
44
[附方]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细辛 功用:助阳解表 主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45
加减葳蕤汤 功用:滋阴解表 主治:阴虚外感风热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脉数。 [组方分析]
病证解析 阴虚之体 外感风热—头痛身热,微恶风寒, 外感风热 咳嗽口渴 阴虚内热—咽干心烦,舌红,脉数
46
配伍意义 玉竹—滋阴润燥,清热生津 君 葱白、淡豆豉、薄荷—疏散外邪 臣 白薇—清热降泄 佐 桔梗—宣肺祛痰 大枣—甘润养血 甘草—调和诸药 使
47
[附方] 葱白七味饮:葱白、新豉、葛根、生姜 麦门冬、干地黄、劳水 功效:养血解表 主治:阴血亏虚,感受外邪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