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抗贫血药
2
抗贫血药和白细胞生成药 贫血是一个症状,临床常见的有: 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3
相关链接 贫血的类型 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和(或)血红蛋白质量低于正常值时称为贫血。其主要类型有:
①缺铁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量下降,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需用铁剂治疗。 ②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所致。需用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 ③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引起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所致,治疗比较困难。采用同化激素和中西医结合疗法
4
铁剂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组成部分。长期病理性失血,吸收不良,机体需铁量增加和红细胞大量破坏等会造成缺铁而贫血,应补充铁剂。
常用的铁剂有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和右旋糖酐铁等。
5
体内过程 吸收 口服铁剂主要以亚铁形式在十二指肠和 空肠上段吸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胃 酸、维生素C及食物中的还原物质(果
吸收 口服铁剂主要以亚铁形式在十二指肠和 空肠上段吸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胃 酸、维生素C及食物中的还原物质(果 糖、半胱氨酸等)促进铁的吸收;胃酸 缺乏或缺铜等妨碍铁的吸收。 转运 亚铁吸收入血后,氧化为高铁,并与血 浆中 转铁蛋白结合成铁蛋白,输送到各 储铁组织。在骨髓,铁进入幼红细胞 内,形成血红蛋白。
6
影响铁剂吸收因素 ↑吸收 ↓吸收 Fe2+ > Fe3+ 胃酸↓ 胃酸 抗酸药 VitC 果糖、半胱氨酸 高磷、高钙食物 茶、牛奶
四环素、土霉素
7
药理作用 口服铁剂后5~10天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10~ 14天达高峰,2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平均2个月恢复。
为了预防复发,必须补足贮存铁,即血红蛋白正常后减半继续服药2~3月,6个月时可复治3~4周。
8
临床应用 ※口服铁剂中,硫酸亚铁吸收最好,不良反应少,价格便宜,是首选铁剂。
※枸橼酸铁铵为三价铁剂,吸收慢,但可制成糖浆剂供儿童和不能吞服片剂的成人用。 ※注射铁剂是右旋糖酐铁。
9
不良反应 1、胃肠反应。便秘,粪便呈褐黑色。 2、过敏反应 ,注射铁剂可引起局部疼痛 3、急性中毒
小儿误服1克以上铁剂可引起,表现为坏死性胃肠炎,恶心,呕吐,腹痛,血性腹泻,昏迷,休克,惊厥,死亡等。
10
叶酸和维生素B12 叶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品中,维生素B12广泛存在于动物内脏、牛奶、蛋黄中,他们的作用相辅相成
11
叶酸 叶酸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其中尤对营养性、妊娠期和婴儿期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疗效好,辅以维生素B12、B6、C可提高疗效。
12
叶 酸 类 folic acid 药理作用 参与氨基酸和核酸从头合成 叶酸缺乏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四氢叶酸 N5,10-甲烯四氢叶酸
叶酸缺乏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四氢叶酸 N5,10-甲烯四氢叶酸 二氢叶酸 丝氨酸转羟甲基酶 dTMP合成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 dUMP dTMP
13
【应用】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药物引起的贫血
14
存在形式:氰钴胺素,羟钴胺素,甲钴胺素,5‘-脱氧腺苷胺素
维生素 B12 vitamin B12 存在形式:氰钴胺素,羟钴胺素,甲钴胺素,5‘-脱氧腺苷胺素 药理作用 细胞分裂和神经组织髓鞘完整必需物质 N5-甲基四氢叶酸 四氢叶酸 同型半胱氨酸 蛋氨酸 蛋氨酸合成酶 甲钴胺素 L-甲基丙二酰CoA 琥珀酰CoA L-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 5‘-脱氧腺苷胺素 A B
15
临床应用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对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恶性贫血,叶酸只能使血象好转,不能改善神经症状,而维生素B12治疗较好。
16
【不良反应】 其本身无毒,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不宜滥用 恶性贫血患者只可肌内注射给药,后期需及时补铁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