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章:残疾学 第一节:基本概念 第二节 致残原因 第三节 残疾分类 第四节 残疾预防 第五节 残疾人概况及分布特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章:残疾学 第一节:基本概念 第二节 致残原因 第三节 残疾分类 第四节 残疾预防 第五节 残疾人概况及分布特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残疾学 第一节:基本概念 第二节 致残原因 第三节 残疾分类 第四节 残疾预防 第五节 残疾人概况及分布特征
第二节 致残原因 第三节 残疾分类 第四节 残疾预防 第五节 残疾人概况及分布特征 第六节 残疾相关的政策法规

2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残 疾 二、残疾人 三、残疾学

3 一、残 疾 概 念 指由于各种躯体、精神心理疾病或损伤以及先天 性异常所致的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的异常和 (或)丧失,造成机体长期、持续或永久性的身心 功能障碍的状态,这种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身 体活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活动 能力。

4 分 类 暂时性残疾 残 疾 永久性残疾

5

6

7

8

9 残疾与疾病的关系

10 二、残疾人 概 念 残疾人是指具有不同程度躯体、身心、精神疾病 和损伤或先天性异常,使得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 常方式从事个人或社会生活能力的人群的总称。

11 三、残疾学 概 念 以残疾人及残疾状态为主要研究对象,专门研究 残疾的病因、流行规律、表现特点、发展规律、 结局以及评定、康复与预防,以医学为基础,涉 及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和政策法令等诸学科 的交叉性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 产物。

12 第二节 致残原因 一、先天性致残因素 二、后天性致残因

13

14 第三节 残疾分类 一、国际残损、残疾与残障分类 (ICIDH-1) 二、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 (ICF/ICIDH-2)
第三节 残疾分类 一、国际残损、残疾与残障分类 (ICIDH-1) 二、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 (ICF/ICIDH-2) 三、中国残疾分类标准

15 残损(impairment):器官水平的障碍
一、 ICIDH-1分类 ICIDH将个体的功能障碍情况分成了三个独立的类别: 残损(impairment):器官水平的障碍 残疾(disability) :个体或整体水平的障碍。 残障(handicap) :社会水平的障碍。

16 治疗途径主要是 功能训练等 残 损 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身体结构、外形、器官 或系统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的异常,干扰 了个体的正常生活活动,是器官水平障碍。

17 治疗途径主要 是ADL训练、就业 前训练等 残 疾 是指按正常方式进行的日常独立生活活动 和工作能力受限或丧失,它是个体或整体 水平的障碍

18 残 障 是指残疾者社会活动、交往、适应能力的 障碍,包括工作、学习、社交等,个人在 社会上不能独立,是社会水平的障碍。
治疗途径主要是社会康复、 职业康复、功能代替。 残 障 是指残疾者社会活动、交往、适应能力的 障碍,包括工作、学习、社交等,个人在 社会上不能独立,是社会水平的障碍。

19 ICIDH分类中三个类别的比较 分类 障碍水平 表现 评定 康复途径 康复方法 残损 器官水平 器官或系统功能障碍或丧失
关节活动范围、徒手肌力等 改善 功能锻炼 残疾 个体水平 生活自理能力障碍或丧失 ADL 代偿 ADL训练 残障 社会水平 社交或工作能力障碍或丧失 社会交往和工作能力 替代 社会康复 职业抗毒 功能替代 环节改善

20 ICIDH-1分类各级别间联系 病/伤/老龄/先天异常 残损 残疾 残障

21 不仅适用于残疾人,也适用于病损者和健康人。
二、 ICF残疾分类 适用人群 不仅适用于残疾人,也适用于病损者和健康人。

22 ICF理论模式构成 健康状况 (障碍/疾病) 活动(受限) 身体结构和功能 (障碍) 参与(局限) 环境因素 个人因素 ICF理论模式图

23 身体结构/功能 与残损 活动与参与 活动受限与参 与受限 情境性因素

24 ICF运用字母、数字编码系统来表示分类:
每个分类要素分为三个或 四个层次 。 编码使用限定值以显示健康 水平的程度 ICF构架与编码原则 ICF运用字母、数字编码系统来表示分类: b s d e 身体功能 身体结构 活动和 参与 环境因素

25 ICF分类限定值 限定值 身体 功能 身体结构 活动与参与局限 情境性因素 一级 二级 三级 障碍因素 (.) 有利因素 (+) 损伤程度
变化的性质 指出部位 活动受限程度 无辅助时参与 局限程度 无残疾 没有损伤 结构无改变 多于一个 部位 无困难 1 轻度残疾 轻度损伤 完全缺失 右侧 轻度困难 轻度 2 中度残疾 中度损伤 部分缺失 左侧 中度困难 中度 3 严重残疾 重度损伤 附属部分 两侧 重度困难 重度 充分 4 完全损伤 异常维度 前端 完全困难 完全 5 不连贯性 后端 6 偏离位置 近端 7 结构性质 改变(包 括积液) 远端 8 未特指 9 不适用

26 身体结构具有三级限定值,一级用于指出损伤程度,
二级反映身体结构变化的性质,三级用于指出部位。 活动与参与局限中一级反映活动受限程度,二级表示 无辅助时参与局限的程度 情景性因素中分为障碍因素与有利因素两方面, 编码与限定值间用“ .”表示障碍因素,使用“+” 表示有利因素

27 “ICF分类系统分层”举例

28 ICF编码限定值

29 ICF编码限定值

30 右侧肩关节重度损伤,肩关节脱位 S

31 ICF与ICIDH的区别 1、改变了分类术语 2、分类的含义扩大 3、分类中增加了情景性因素的影响 4、残疾分类互相转化 :ICIDH为单向模式,而ICF为双向互动模式 5、ICF应用范围扩大 :成为五大工具

32 三、中国残疾分类标准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言语残疾 智力残疾 肢体残疾 精神残疾 多重残疾

33 视力残疾 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 通过各种药物、手术及其他疗法而不能恢复视 力功能者,一直不能进行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 作、学习或其他活动。

34 视力残疾

35 听力残疾 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 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 声音及言语声,以至于影像日常生活和社会 参与。

36 听力残疾

37 言语残疾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 经治疗1年以上不愈或病程超过两年者,不能 或难以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3岁以下不 定残)。

38 言语残疾

39 智力残疾 是指人的智力活动能力明显低于一般人水平, 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

40 智力残疾 WHO残疾评定量表

41 肢体残疾 是指人的肢体残损、畸形、麻痹所致的人体 运动功能障碍。

42 肢体残疾 肢体残疾包括: (1)上肢或下肢因伤、并或发育异常所致的实 、畸形或功能障碍; (2)脊柱因伤、病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
(3)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因伤、病或发育异常造 成躯干或四肢的功能障碍.

43 一级肢体残疾 肢 体 残 疾 一级 1.四肢瘫 四肢运动功能重度丧失 2.截瘫 双下肢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3.偏瘫 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1.四肢瘫 四肢运动功能重度丧失 2.截瘫 双下肢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3.偏瘫 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4.单全上肢和双小腿缺失 5.单全下肢和双前臂缺失 6.双上臂和单大腿(或单小腿)缺失 7.双全上肢或双全下肢缺失 8.四肢在不同部位缺失 9.双上肢功能极重度障碍或三肢功能重度障碍

44 二级肢体残疾 1.偏瘫或截瘫,残肢保留少许功能(不能独立行走) 肢 2.双上臂或双前臂缺失 体 残 3.双大腿缺失 疾
4.单全上肢和单大腿缺失 5.单全下肢和单上臂缺失 6.三肢在不同部位缺失(除外一级中的情况) 7.二肢功能重度障碍或三肢功能中度障碍

45 三级肢体残疾 1.双小腿缺失 肢 2.单前臂及其以上缺失 体 残 3.单大腿及其以上缺失 疾 4.双手拇指或双手拇指以外其他手指全缺失 三级
5.二肢在不同部位缺失(除外二级中的情况) 6.一肢功能重度障碍或二肢功能中度障碍

46 四级肢体残疾 1.单小腿缺失 2.双下肢不等长,差距在5厘米以上(含5厘米) 肢 3.脊柱强(僵)直 体
4.脊柱畸形,驼背畸形大于70度或侧凸大于45度 5.单手拇指以外其他四指全缺失 6.单侧拇指全缺失 7.单足跗跖关节以上缺失 8.双足趾完全缺失或失去功能 9.侏儒症(身高不超过130厘米的成年人) 10.一肢功能中度障碍,两肢功能轻度障碍 11.类似上述的其他肢体功能障碍

47 精神残疾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WHO-DAS值≥116分,适应行为严重障碍;生 活长期、全部需他人监护。
度障碍;大部分生活仍需他人照料。 WHO-DAS值在96~105分之间,适应行为中度 障碍;部分生活需由他人照料。 三级 四级 WHO-DAS值在52~95分之间,适应行为轻度 障碍;一般情况下生活不需要他人照料。

48 精神残疾与智力残疾的主要区: 精神病以严重的心理活动紊乱为特征,患者 并不一定具有智力低下的症状;智力残疾以 明显的智力低下为特征,伴有一系列心理活 动的缺陷,并不一定具有严重的心理活动紊 乱的症状。

49 多重残疾 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残疾 分级按所属残疾中最重类别的 残疾分级标准进行分级

50 第四节 残疾预防 疾病预防 残疾预防 医学进步对残疾预防的影响 “康复治疗”和“预防残损”

51 疾病预防的三级预防 “病因预防”,是疾病尚未发生时针 对病因而采取的措施。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早预防”或“临床前期预防”,是 在疾病初期采取的措施。 “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为了 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 三级预防

52 残疾预防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预防可能导致残疾的各种损伤或疾病, 是预防残疾发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 预防大多数残疾。
指疾病或损伤发生之后,采取积极 主动的措施限制或逆转由残损造成的 残疾。 三级预防 指残疾出现后所采取的措施。

53 为残疾预防提供理论和技术保障,有利于残疾预防工作的开展 使人口平均寿命延长,机体老化所致的残疾人数增加
医学进步对残疾预防的影响 有利 不利 为残疾预防提供理论和技术保障,有利于残疾预防工作的开展 使人口平均寿命延长,机体老化所致的残疾人数增加

54 “康复治疗”和“预防残损” 预防残损是第一级残疾预防的主要内容 康复治疗是第三级残疾预防的主要手段

55 第五节 残疾人概况及分布特征 一、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二、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三、国外残疾人调查

56 1987年第一次 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2006年第二次 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57 两次残疾人调查数据对比

58 英国残疾人调查数据(‰) 残疾类型 年龄组(岁) 16~59 60~74 75~ 全部成人 运动 听力 个人卫生 灵巧 视觉 智力 行为
16~ ~ ~ 全部成人 运动 听力 个人卫生 灵巧 视觉 智力 行为 购物 交流 大小便控制 毁容 吃、喝和消化 意识 31 17 18 13 9 20 19 12 5 2 198 110 99 78 56 40 54 42 10 496 328 313 199 262 109 152 149 140 147 27 30 59 57 38 34 28 26 6

59 第六节 残疾相关的政策法规 一、国际相关的残疾人政策与法规 二、我国相关的残疾人政策与法规

60 一、国际相关的残疾人政策与法规 各国立法:《美国1990年残疾人法》、《澳大利亚1992年残疾歧视法》、《英国1995年残疾歧视法》、《日本残疾人基本法》、《韩国反残疾歧视及其补偿法》、《印度1995年残疾人法》、《巴基斯坦残疾人法令》、《菲律宾残疾人大宪章》 联合国 :1994年《残疾人机会均等的标准规则》 、 2006年《残疾人权利公约》 WHO :1980年《国际残疾分类》、1981年 《残疾的预防与康复》 、2002年 ICF、2005年《残疾,包括预防、管理和康复的决议》

61 二、我国相关的残疾人政策与法规 《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1988年~199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就业条例》 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该年“全国助残日” 《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香港的《残疾歧视条例》,澳门的《预防残疾及使残疾人康复及融入社会之制度》,台湾的《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

62 残疾人国际通用标志 A.比例图;B、C常用标志

63 我国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示意图 图2-7 我国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示意图 行走障碍:表示行走障碍者或供行走障碍者使用的设施
导听犬:表示导听犬或供导听犬使用的设施 无障碍通道:表示供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等行动不便者使用的坡道 行走障碍:表示行走障碍者或供行走障碍者使用的设施 导盲犬:表示导盲犬或供导盲犬使用的设施

64


Download ppt "第二章:残疾学 第一节:基本概念 第二节 致残原因 第三节 残疾分类 第四节 残疾预防 第五节 残疾人概况及分布特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