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2 概说 由于这三种病症状上都有口渴或小便异常的表现;病变部位主要在肾与膀胱;有的方治可以互相通用,故合为一篇论述。
本篇论述消渴、小便不利和淋病三种病。 由于这三种病症状上都有口渴或小便异常的表现;病变部位主要在肾与膀胱;有的方治可以互相通用,故合为一篇论述。 论述的重点是消渴和小便不利。

3 消渴病以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小便频多,久则形体消瘦为主要特征。临床根据其症状及病理变化,可分为上、中、下“三消”。本篇对消渴病的发生,突出了胃热、肺胃津伤、肾虚三个方面,所创制的方药,亦为后世三消证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小便不利,指小便短少或尿出不畅,是许多疾病过程中的一个症状。从本篇内容来看,既可见于伤寒太阳、阳明病,也可见于杂病。病变均与肾及膀胱有关。 淋病是以小便淋沥涩痛为主的病证。本篇所论仅涉及淋病的主症和治疗禁忌。

4 一、消 渴 (一)病机与脉证 【原文】 寸口脉浮而遲,浮即為虛,遲即為勞;虛則衛氣不足,勞則榮氣竭。趺陽脉浮而數,浮即為氣,數即消穀而大堅;氣盛而溲數,溲數即堅,堅數相搏,即為消渴。(2)

5 【原文】 趺陽脉數,胃中有熱,即消穀引食,大便必堅,小便即數。(8)

6 (二)证 治 1. 肺胃热盛、津气两伤 【原文】 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12) 白虎加人參湯方
(二)证 治 肺胃热盛、津气两伤 【原文】 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12) 白虎加人參湯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人參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7 【分 析】 病机:肺胃热盛,津气两伤。 主症:渴欲饮水 口干舌燥 兼症:消谷善饥,小便频数而甜, 热盛伤津 大便干燥,身体消瘦。
治法:清热益气,生津止渴。 热盛伤津

8 方剂:白虎加人参汤。 方义: 白虎汤——清热肺胃之热而生津 人参——生津止渴、益气

9 临床应用 本方可治渴饮不解、消谷善饥、小便频数而甜的消渴病及小便频多无甜味的尿崩症:如渴饮不解者,可加天花粉、黄连、葛根;舌红绛无苔者加麦冬、生地、元参、玉竹、鲜石斛;如口干舌燥者,加藕汁、生地汁,或用荸荠汁、梨汁等生津增液。现常用本方治疗多种急性发热性疾病、中暑、夏季热、风湿热、糖尿病等属于热盛而津气两伤者。

10 2.肾气亏虚 【原文】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3)
乾地黃八兩 山茱萸 薯蕷各四兩 澤 瀉 茯苓 牡丹皮各三兩 桂枝 附子(炮) 各一兩  上八味,末之,煉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11 【分析】 病机:肾阳气虚,气化失职。 主症: 消渴,小便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 腰膝酸软或微肿,消瘦乏力,渴喜热饮。
治法:温补肾阳,滋养阴液。 方剂:肾气丸。 方义:用肾气丸补肾之虚,温养其阳,以恢复蒸津化气之功,则消渴自除。

12 二、小便不利 (一)膀胱气化不行 【原文】 脉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宜利小便,發汗,五苓散主之。方见上。(4)
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方见上。(5) 【提要】 以上2条指出气不化津的小便不利证治。

13 【分 析】 4条:表邪未解,膀胱气化不行。 5条:膀胱气化不行,胃中亦有停水。 治法:化气行水,表里分消。 方剂:五苓散。 方义:
现代药理—利尿,降压,扩血管三大作用。

14 病案 江应宿医案:一仆人,19岁。患伤寒发热,饮食下咽,少顷尽吐,喜饮凉水,入咽亦吐,号叫不定,脉洪大浮滑,此水逆证,投五苓散而愈。
按语:本案乃苓水之重证。水蓄于下,膀胱气化功能失职,水饮内停,气不布津,津液不能敷布于口,故渴欲饮水。然而内停之水饮较重,上干胃腑,胃失和降,故所饮之水,必拒而不受.以致水人则吐,而吐后仍然渴饮。于是饮水而渴不解,呕吐而水饮不除,大论谓之“水逆”,乃蓄水之严重者,可用五苓散化气行水以治其本。 2017/2/28

15 (二)上燥下寒水停 【原文】 小便不利者,有水氣,其人若渴,栝樓瞿麥丸主之。(10) 栝樓瞿麥丸方:
栝樓根二兩 茯苓 薯蕷各三兩 附子一枚(炮) 瞿麥一兩  上五味,末之,煉蜜丸梧子大,飲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溫為知。

16 【分 析】 病机:肾阳不足,水饮内停。 主症: 其人苦渴 小便不利,水肿 (上燥) 兼见腰膝冷痛,少腹拘急等。 肾阳虚
治法:温阳利水,润燥生津。 (上燥) 肾阳虚 (下寒,水停)

17 方剂:栝楼瞿麦丸。 方义: 栝楼根——润燥生津而止渴; 山药——甘淡益脾而制水; 附子——温肾阳而化气; 茯苓、瞿麦——淡渗以利水;
使肾阳复而气化有权,气化行则水道利,津液上达,诸症即平。

18 病案(张琪) 患者,女,15岁,体质素弱,近3个月来出现口渴,饮后口渴加重,乃至狂渴引饮,每日饮水量达到10保温瓶,小便量与饮水量相等,饮一溲一,尿色清白,经哈市某医院检查,诊断为尿崩症。来张琪门诊治疗,如上述症状,形体消瘦,舌质淡红,苔黄略干,脉沉弱。辨为肾阳衰弱,不能蒸化,津不上承故口渴引饮,肾阳衰微,关门不固,故小便频多。当补肾助阳,固摄滋液治疗。 处方:菟丝子15g,五味子15g,益智仁15g,煅龙骨20g,麦冬15g,熟地黄20g,茯苓15g,石莲子15g,附子10g,甘草5g,肉桂10g。

19 (三)湿热夹瘀,脾肾亏虚 【原方】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魚散、茯苓戎鹽湯並主之。(11) 蒲灰散方: 蒲灰七分 滑石三分
蒲灰七分 滑石三分  上二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滑石白魚散方: 滑石二分 亂髮二分(燒) 白魚二分  上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茯苓戎鹽湯方: 茯苓半斤 白朮二兩 戎鹽彈丸大一枚  上三味,先將茯苓、白朮煎成,入戎鹽再煎,分溫三服。

20 分析 蒲灰散证 病机:湿热郁于膀胱。 主症:湿热淋,尿频尿急尿痛或有血尿。 治法:化瘀利窍,泄热利尿。 方义:
蒲灰(蒲黄)——凉血消瘀,通利小便; 滑石——清利湿热。 全方具有凉血化瘀、利窍泄热之功。 蒲灰散证

21 蒲黄 2017/2/28

22 滑石白鱼散证 病机:湿热郁于血分。 主症:血淋,小便不利,尿血,少腹坠胀。 治法:消瘀止血,利窍泄热。 方义: 白鱼(衣鱼、蠹鱼)
——消瘀行血利小便之功,现少用; 乱发(烧)——有止血消瘀利小便之功; 滑石——清利湿热。 全方共奏止血化瘀,清热利湿之功。 滑石白鱼散证 2017/2/28

23 白鱼(衣鱼、蠹鱼) 2017/2/28

24 血余(乱发) 血余炭 烧炭 2017/2/28

25 病机:湿热脾肾两虚。 主症:劳淋或膏淋。 治法:益肾清热,健脾利湿。 方义: 戎盐——即青盐,咸寒润下渗利, 能助水,益精气; 茯苓、白术——健脾利湿。 合方具有健脾利湿益肾之功。 茯苓戎盐汤证

26 戎盐(青盐) 胡盐(《别录》),秃登盐、阴土盐(《唐本草》),石盐、寒盐、冰石(《石药尔雅》),羌盐(《日华子本草》),青盐(《本草图经》),岩盐(《地质矿物学大辞典》),大青盐(《中药志》)。 凉血,明目。治尿血,吐血,齿舌出血,目赤痛,风眼烂弦,牙痛。 ①《本经》:"主明目、目痛,益气,坚筋骨。" ②《本草经集注》:"解斑猫、芫青毒。" ③《别录》:"主心腹痛,溺血,吐血,齿舌血出。" ④《日华子木草》:"助水脏,益梢气,除五脏癥结,心腹积聚痛,疮疥癣等。" ⑤《本草衍义》:"功在却血。治目中瘀赤涩昏。" ⑥《纲目》:"功同食盐。" ⑦《本草备要》:"坚骨固齿,明日乌须。" 2017/2/28

27 临床应用 蒲灰散后世用治热淋,或加栀子、车前子;治血淋,宜加生地、白茅根。滑石白鱼散治淋偏于阴虚热盛者,若热甚者加大黄、栀子;腹痛者加当归、芍药;茎中疼痛者加琥珀末、三七、甘草梢。茯苓戎盐汤治疗脾肾虚弱,湿重热轻的劳淋或膏淋,若偏气虚宜加党参、黄芪;肾虚加熟地、山药;有热加地骨皮、车前子。 临床应用:泌尿系统疾病:李氏报道用蒲灰散合茯苓戎盐汤加减治疗76例淋症,其中42例为急性肾盂肾炎。76例全部治愈,即全身症状消除,尿检正常。其中经治10日者35例,15日者30例,20日者11例,1周内复发者8例,仍服原方痊愈。郑氏用蒲黄配滑石(1:1)为主,治疗淋症,疗效甚佳,石淋加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膏淋加苍术、黄柏、牛膝;血淋加大小蓟炭、血余、藕节炭。

28 (四)水热互结伤阴 【原文】 脉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湯主之。(13) 猪苓湯方: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膠 滑石 澤瀉各一兩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膠 滑石 澤瀉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29 【分 析】 病机: 热盛伤阳,水热互结,膀胱气化不利。 主症: 脉浮发热——客热内入,里热外蒸。 渴欲饮水 小便不利
治法:滋阴润燥,利水除热。 水热互结伤阴

30 方剂:猪苓汤。 方义: 二苓、泽泻、滑石—清热,利尿。 阿胶—滋阴润燥,使利水不伤阴, 滋阴不敛邪。

31 临床应用 凡属水热互结伤阴的肾炎、肾结核、肾盂肾炎、泌尿系感染、肾积水、肾结石、尿路结石、乳糜尿有尿急尿频者均可用猪苓汤化裁治疗。

32 三、淋 病 (一)主症 【原文】 淋之為病,小便如粟狀,小腹弦急,痛引臍中。(7)

33 【分析】 病机:砂石停积,阻碍气机。 主症:“小便如粟状”,多指石淋,即小 便淋沥涩痛,排出小砂石如粟状 之物。
膀胱热盛—砂石停积—阻碍气机 胀痛或小腹拘紧牵引脐部

34 禁治 【原文】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必便血。(9)

35 复习题 1. 栝楼瞿麦丸证的证治? 2. 肾气丸治疗下消的机理是什么? 3. 《金匮》消渴病的辨证施治?


Download ppt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