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河北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 李志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河北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 李志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河北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 李志红
病理学实验指导 河北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 李志红

2 1. 前 言 2.大体标本—般观察方法和注意事项 3.病理组织切片标本的一般观察方法和注意事项 4.各器官的观察方法 5.正常器官的重量和大小 6.动物实验常用的手术操作 7.实验课作业要求 8.各章节实验指导

3 前 言 病理学实验课是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教学有紧密联系。病理实验教学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
1.对人体各种病态的组织、器官的大体(肉眼)标本和组织切片或细胞学涂片进行观察、描述,并进—步做出病理诊断: 2.观看教学幻灯片、电影、录像以及多媒体教学; 3.对尸体解剖病例或临床病例进行学习和讨论; 4.参观尸体解剖的全过程; 5.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和巩固讲授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复制疾病模型的实验方法及基本操作技术等。 通过这些基本实践活动,使同学们达到: 1.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课讲过的病理学基本理论内容; 2.做一名医师必备的某些技能和科学作风得到必要的训练; 3.培养出较好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成为动脑、动手能力均较强的开拓型人才。   总之,我们力图在病理实习课中,创造一个把教材教学、参考书和近代电化教学等手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全方位立体教学环境,使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受到更好地训练。 返回

4 大体标本—般观察方法和注意事项 1.判定所观察的标本是什么组织或器官 2.判定该标本中有无病理变化(病变) 3.判定病变的性质及其发展的阶段
 1.判定所观察的标本是什么组织或器官 2.判定该标本中有无病理变化(病变) 3.判定病变的性质及其发展的阶段  4.在学习、观察一种病变时尽量做到几个 联系,主动训练逻辑思维和推理等能力  5.观察大体标本的注意事项 返回

5 1.判定所观察的标本是什么组织或器官: 运用已经学过的解剖学知识首先认出标本是何组织或器官?是哪—侧的(指成对的有明显解剖学标志能分出左右器官如肺等)或是该组织器官的哪—部分(如心、脑、肠等的哪—部分)? 返回

6     2. 判定该标本中有无病理变化(病变): 在判明是何器官组织之后,就要运用所学的该种器官组织的解剖学知识观察它有无异常,即有否病变?为避免遗露病变和培养我们的科学作风,在观察标本时应当按—定程序进行观察、描述。

7 一般的观察程序 (2)切开的实质性器官的检查顺序往往是自外向内逐—进行,即被膜→实质→腔道及血管→其它附属装置等,
    (1)首先检查器官的大小、重量、形状、颜色、硬度等,看有无异常。  (2)切开的实质性器官的检查顺序往往是自外向内逐—进行,即被膜→实质→腔道及血管→其它附属装置等,  (3)对空腔器官的检查顺序往往是自内向外逐—进行(当然自外向内亦可)。 返回

8 3.判定病变的性质及其发展的阶段:在这—过程中—般可按下列三个步骤进行:
    (1)实事求是地观察和描述标本中病变的形态特点; (2)根据己观察到的病变形态特点和所学的病理知识,初步判定一下该病变可能属于哪一种或由哪几种病理过程? (3)在上述判定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是哪种病变,也可能含两种以上的病变。 返回

9 4.在学习、观察一种病变时做到几个联系, 训练逻辑思维和推理等能力:
  (1)动与静的联系;  (2)宏观与微观的联系;     (3)与临床密切的联系;  (4)各病变间的联系。 返回

10 5.观察大体标本的注意事项: (1)固定液: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后的标本,组织呈灰白色,血液呈暗黑褐色。
5.观察大体标本的注意事项:     (1)固定液: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后的标本,组织呈灰白色,血液呈暗黑褐色。      (2)在观察标本时要注意轻拿轻放标本瓶,在拿起来观察时应用双手,托住标本瓶,以免损坏;不准倾斜、放倒或倒置,也不要振荡,以免固定液流出、混浊影响对标本的保持和观察。 (3)在复习标本架或标本柜中的标本时,在观察之后一定要放回原处,不要乱放。 返回

11 病理组织切片标本的一般观察方法和注意事项
1.肉眼观察 2.低倍镜观察 3.高倍镜观察 4.油浸镜观察 返回

12 1.肉眼观察: 持所要观察的切片,先用肉眼观察以下内容: (1)是什么组织或器官(大部分切片以肉眼即可判定出是什么组织或器官);
持所要观察的切片,先用肉眼观察以下内容:  (1)是什么组织或器官(大部分切片以肉眼即可判定出是什么组织或器官);  (2)切片的密度、颜色等是否—致:这种—致与否,不是指正常结构中不同部位上的差异,而是异常改变造成的。 返回

13 2.低倍镜观察: 用肉眼观察后,辨别出切片的上下面,再放入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
2.低倍镜观察: 用肉眼观察后,辨别出切片的上下面,再放入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     (1)观察方法:实质器官一般由外(被膜侧),向内,空腔器官由内向外逐层观察。观察每层时亦应从一端开始,一个视野挨一个视野地连续观察。以免遗漏小的病变。   (2)观察内容:①是何组织、器官以印证肉眼判定是否对,以便总结提高;②根据组织学和病理学知识判定该组织是否正常?哪部分正常哪部分异常?还是全部异常?③如有病变再进一步观察、描述它是什么改变,属于哪种病变? 返回

14  3.高倍镜观察      必须在利用低倍镜全面观察之后,为了进一步清楚地观察某些病变的更微细的结构才换用高倍镜观察。因为直接用高倍镜观察既容易因调不好焦距而损坏镜头或切片,又容易漏掉病变而误诊,所以一般是在低倍镜下找到你需要用高倍镜观察的地方之后,把该处移到低倍镜的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镜观察你所要观察的内容。  返回

15 4.油浸镜观察 在病理组织切片观察中很少用,必须将要观察部分移到高倍镜视野中央后再换用油浸镜头观察。
     .油浸镜观察 在病理组织切片观察中很少用,必须将要观察部分移到高倍镜视野中央后再换用油浸镜头观察。 返回

16 各器官的观察方法 (一)心脏的观察方法 (二)血管的观察方法 (三)肺脏的观察方法 (四)肝脏的观察方法 (五)消化管的观察方法
(六)脾脏的观察方法 (七)肾脏的观察方法 (八)脑的观察方法 返回

17 d.外膜的性状:如有无出血点及渗出物附着。 (2)内部检查 a.心脏内容物如何:有无血栓形成。心腔之大小。
(一)心脏的观察方法 1. 肉眼观察     (1)外部观察      a.大小:常与死者手拳相似。 b.重量:正常成人约250g左右,女的稍轻些。 c.形状:正常为圆锥形,心脏各部有肥大。 d.外膜的性状:如有无出血点及渗出物附着。   (2)内部检查     a.心脏内容物如何:有无血栓形成。心腔之大小。 b.壁的厚度:左心室壁最厚处0.8~1.0cm,右心室壁厚为其三分之一。   c.心肌的性状:色、光泽度、硬度等;如有无瘢痕形成及梗死等。 d. 心内膜和各心瓣及腱索、乳头肌等的形态:如瓣膜有无血栓形成、增厚、腱索有无增粗变短等情况。     下一张

18 (一)心脏的观察方法 2. 切片观察方法:        (1)心外膜:外膜表面有无渗出物附着,有无因机化而增厚的情形,有无出血,冠状动脉有无硬化等。    (2)心肌:心肌纤维横纹是否清楚,有无变性、坏死等改变,然后再看心肌间质的改变,如血管有无充血、出血、间质内有无水肿和与正常不一致的地方。   (3)心内膜:内膜(包括心瓣膜)有无异常之处。 返回

19 (二)血管的观察方法  1. 肉眼观察方法:     (1)内容物:血液性状,有无其他异常物质如固形物。 (2)内腔:有无扩张及狭窄? (3)内面:即内膜,其光滑度、色调及病变。 (4)壁:厚度、硬度。 (5)外部:走行及分枝、粗细、颜色及硬度等。     2. 切片观察方法:观察因系空腔脏器,可按内膜、中膜、外膜的顺序观察。 (1)内容物:血管腔内有无异常物质存在?如血栓形成。 (2)内膜:有无增厚,增厚的物质是什么? (3)中膜:有无被破坏的情形或异常之外?有无萎缩或肥厚? (4)外膜:营养血管有无改变,外膜内有无炎细胞浸润及其他改变。 返回

20 (三)肺脏的观察方法 1.肉眼观察方法:   (1)肺之表面检查: a. 胸膜:光滑、光泽、颜色、肥厚、有无其他异常物质被覆等?  b.大小:左右两肺各肺叶的大小(含气量等);  c.形状:有无增大或变小情形;  d.重量:成人左肺325~450g,右肺375 ~ 550g;  f.颜色:主要决定于含气量、含气量及碳末沉着的多少而不同,一般小儿为粉红色,随年龄增加,由于碳末的沉着而逐渐变化,成人为灰褐色至灰黑色。  g. 硬度:正常柔软(投水中可浮起)。 (2)肺切面检查:  a.肺实质的性状:正常肉眼可见疏松的肺泡,有无病变区、变实否、颜色如何?  b.支气管:参照空腔脏器的检查方法(内腔、腔的大小、壁的厚薄等)。  c.血管:包括肺动脉、静脉,方法同血管的观察方法。 下一张

21 (三)肺脏的观察方法 2. 切片的观察方法 (1)胸膜:厚薄、附着物等(如有是什么样的?)
 2. 切片的观察方法    (1)胸膜:厚薄、附着物等(如有是什么样的?) (2)肺泡及肺泡道: a.腔的大小:有无扩张或变小?异常内容的有无(液体、细胞成分等)?   b.肺泡壁的改变:如血管有无充血、炎性细胞浸润。 (3)支气管:  a.  壁的改变:如有无炎细胞浸润、血管充血?  b.腔的大小:有无扩张?有无异常内容物?  c. 血管:内容的异常,血管壁有无硬化?  d.间质:气管周围结缔组织和小叶间结缔组织、注意量之多少,有无其他细胞成分?      在检查切片的过程中,如发现有与正常不—致的地方(即病变),则须注意检查病变在什么地方,范围大小,病变本身的性 状(即由什么物质构成的,怎样排列,与周围组织关系)。 返回

22 (四)肝脏的观察方法 1.肉眼观察方法: (1)表面的检查: a.大小、重量、外形、硬度。 b.被膜(肥厚、有无异常物质附着、平滑否)
1.肉眼观察方法:   (1)表面的检查: a.大小、重量、外形、硬度。 b.被膜(肥厚、有无异常物质附着、平滑否) c.色:正常肝呈红褐色。 d.胆囊及胆管的状态:有无增厚,有无结石,胆管有无扩张? e.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的状态:内膜有无增厚及血栓形成? (2)切面的检查: a.色调; b.光泽; c.小叶:正常约1~2mm大。     2.切片观察方法:    (1)肝小叶的结构:是否完整、正常。中央静脉及血窦有无扩张及充血,肝细胞排列是否整齐,肝细胞有无变性及硬化?Kupffer细胞有无肿大与增生。 (2)汇管区:胆管、动脉、静脉及间质有无异常所见。 (3)被膜:有无增厚或渗出物附着? 返回

23 2.切片观察方法:按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的顺序依次观察,发现有无与正常时不一样的地方,然后注意观察该处的改变。
(五)消化管的观察方法 1.肉眼观察法:   (1)内容物:有无异常? (2)内腔:有无狭窄、闭塞或扩张? (3)粘膜:颜色、厚度、有无其他异常处? (4)壁:厚度正常否? (5)浆膜:有无异常物质附着?   2.切片观察方法:按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的顺序依次观察,发现有无与正常时不一样的地方,然后注意观察该处的改变。 返回

24 (六)脾脏的观察方法 1.肉眼观察方法:   (1)  表面检查:     大小:正常体积约12cm×8cm×3cm,有无肿大或缩小等?     重量:正常约150g。     形状:注意脾切迹。     被膜的性状:正常略有皱纹,表面有无渗出物附着?     颜色:正常呈暗红褐色。     硬度 (2)切面检查     红髓的性状:一含血量多少、颜色、正常暗红色。     白髓:正常肉眼可见,白色粟粒大的小点。     脾小梁     有无局限性病变:如有其性状如何?     脾动脉及静脉的状态:有无硬化及血栓形成? 下一张

25 (六)脾脏的观察方法     2.切片的观察方法:      (1)被膜:增厚否、有无渗出物附着。      (2)小粱:血管。      (3)白髓:包括中央动脉有无硬化。      (4)红髓:脾窦扩张充血否,窦内网织内皮细胞及多核白细胞增多否。      (5)有无局部性病灶:如有、其结构如何? 返回

26 (七)肾脏的观察方法 1.肉眼观察方法: (1)表面检查:     a.大小:有无萎缩或肥大。     b.重量:平均成人重约120g。     c.外形:有无形状上的异常。     d.表面:平滑否,有无凹陷或呈颗粒状.静脉的扩张程度。     e.颜色:正常一般为红褐色。     f.硬度     g.被膜剥离难易:正常时易剥离。     h.有无限局性病址:如有是什么样的。 (2)切面检查:     a.颜色     b.光泽度:正常时新鲜标本有一定光泽。     c.皮、髓质的厚度及形态有否异常:皮质厚度正常6~7mm。     d.限局性病灶之有无     e.肾盂:有无内容物、内腔大小、粘膜状态。     f.血管:动脉有无增厚(硬化)及其他改变。 下一张

27 (七)肾脏的观察方法  2.切片的观察方法: (1)肾小球:大小、数有否多少,血管丛细胞核之多少,其他异常。  (2)肾球囊:囊的内容、囊壁有无肥厚及上皮细胞有无增多等。  (3)肾曲管:腔之大小、内容物有无及其性状,上皮细胞的状态,有无变性及坏死。  (4)血管:弓形动脉、小叶间动脉、细动脉(入球动脉)等有无硬化或血栓形成等。  (5)间质:有无增殖、细胞浸润、血管的状态。 返回

28 (八)脑的观察方法 1.肉眼观察 (1)表面检查:重量、形状有无异常。 a. 脑膜血管扩张充血否、尤其注意脑回表面的小血管的状态
b.脑膜内有无异常物质存在,如水肿、出血及渗出物等。 c.脑回的宽窄、脑沟的深浅等。 (2)切面检查:实质血管有无充血、出血或其他与正常不—致的地方,如有,其性状如何。  2.切片观察 (1)脑膜:血管有无充血、出血,脑膜内有无异常渗出物存 (2)脑实质:实质内血管有无充血。血管周围腔(威一罗氏腔)内有无渗出物存在、神经细胞有无变性及坏死(但须作尼氏体特 殊染色观察)?胶质细胞有无增生或结节?脑组织有无坏死或其他局限性病变之处?如有其性状如何。 返回

29 附:正常器官的重量和大小 下面是成人正常器官的重量和大小的平均值: 1.脑:男1300~1500g 女1100~1300g
2.脊髓:长40~50cm          重25~27g 3.心脏:男250~270g         女240—260g         左右心房壁厚度0.1~0.2cm         左心室厚度0.9~1.0cm         右心室厚度0.3~0.4cm         三尖瓣周径11cm         肺A瓣周径8.5cm         二尖瓣周径10cm         主A瓣周径7.5cm 4.肺脏:左肺重325~450g,右肺重375~550。      下一张

30 附:正常器官的重量和大小 5.主A:升部周径7.5cm 胸主A周径4.5~6cm 腹主A周径3.5~4.5cm
6.肝脏:重量1300~1500g         大小25~30cm×19~21cm×6~9cm 7.脾脏:重量140 ~ 180g         大小3~4cm×8~9cm×12~14cm 8.肾脏:重量(—侧)120~140g         大小3~4cm×5~6cm×11~12cm         皮质厚0.6~0.7cm 9.胰腺:重量90~120g         大小3.8cm×5cm×18cm 10.甲状腺:重量30~70g            l.5~2.5cm×3~4cm×5~7cm 11.肾上腺每个重5~6g 返回

31 实验动物的常用手术操作 一 1.皮肤切开:动物麻醉固定后,在切口沿线的中间两侧,分别用血管钳向两侧夹起皮肤,用手术剪在两血管钳之间的皮肤上剪一小口,将剪刀伸进切口,贴紧并挑起皮肤撑开剪刀以钝性分离皮下组织,然后小心分离下面的组织避免使用剪刀,以免发生出血,尽可能作钝性分离。 2.家兔颈部手术:颈部手术主要包括气管插管、颈总动脉插管、颈外静脉插管和分离颈部神经等。 (1)气管插管:先用水湿润局部毛发,再用粗剪刀剪去颈部手术部位兔毛,在麻醉情况下沿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5~7cm,分离皮下组织,于正中线分开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暴露气管,分离出气管,剔尽周围组织,于气管下穿线备用,在甲状软骨下约0.5~l cm处剪一倒“T”型切口,插入气管插管,并用线扎紧,再将余线绕气管插管的分叉处再行结扎,以防滑脱。

32 实验动物的常用手术操作 二 (2)颈总动脉插管:在急性实验中,颈总动脉插管作测量动脉血压或放血用。颈总动脉位于气管外侧,其腹面被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所覆盖,分离两条肌肉之间的结缔组织,在肌腱下可找到粉红色较粗大的血管,用手指触之有搏动感,即为颈总动脉。颈总动脉与颈部神经被结缔组织膜束在一起,将颈总动脉分离出来,剔尽周围结缔组织,游离出长3~4cm的颈总动脉,尽可能向远心端游离,在动脉下穿2根线,用其中一根结扎远心端,用动脉夹夹住其近心端,结扎处与动脉夹夹闭间的颈总动脉长度约需3cm。用眼科镊柄垫在颈总动脉下方,用眼科剪在远心端结扎线的近心侧0.3cm处以45°的角度在动脉壁上作一斜切口,切口约为管径的1/3~1/2,然后将准备好的充满肝素溶液的动脉导管由切口向心脏方向插入动脉内。用已穿好的线扎紧插入导管的血管,防止其滑脱。动脉插管与动脉保持在同一直线上,然后将动脉导管作适当固定。

33 实验动物的常用手术操作 三 (3)家兔颈外静脉分离插管术:颈外静脉插管常用于注射各种药物、取血、输液和测量中心静脉压。颈外静脉分布很浅,在颈部皮下胸锁乳突肌外缘。将已切开的皮肤,用手在皮肤外面向上提起,即可见到该静脉,壁薄而粗大呈暗紫色。暴露静脉以后,沿血管走行方向用血管钳轻轻分离周围的结缔组织,颈外静脉分离出来以后,插管方法与颈总动脉相似,也是向心插入,注意的是,插管前先用动脉夹夹住颈外静脉近心端。待血管充盈后,再结扎远心端。这样便于剪口和插管。用眼科剪在静脉上靠远心端结扎线处,呈45°剪一马蹄形小口,约为管径的1/3~1/2,插入导管。将备用线打一个结,取下动脉夹,把导管慢慢向右心房方向送至所需长度。测量中心静脉压时,兔需插入约5cm,如果颈外静脉用作注射、输液等,导管一般送入2~3cm即可。

34 实验动物的常用手术操作 四 (4)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减压神经分离: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和减压神经与颈总动脉伴行。仔细辨认三条神经,颈迷走神经最粗,颈交感神经次之,减压神经最细,且常与颈交感神经紧贴在一起,可用玻璃分针先分离减压神经,然后分离颈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和颈总动脉。每根神经、血管分离出3~4cm长,并在各神经、血管下穿一条不同颜色的线备用。

35 实验动物的常用手术操作 五 3.家兔腹部手术:主要用于分离回盲部肠系膜和做输尿管插管术等。
实验动物的常用手术操作 五 3.家兔腹部手术:主要用于分离回盲部肠系膜和做输尿管插管术等。 (1)肠系膜分离术 于中上腹距耻骨联合上方2cm处向上沿腹白线作一长5~6cm的切口,逐层分离进人腹腔,推开粗大深灰色的大肠,找到灰色的回肠,顺着回肠轻轻地找出近回盲部的一段小肠,此处肠系膜长,脂肪少,血管丰富,便于观察,将此段小肠取出,将其余小肠回纳入腹腔,用血管钳夹闭肠段两侧的皮肤切口。将此段小肠展开置于肠系膜灌流盒中,用于肠系膜微循环观察。 (2)输尿管插管术 在耻骨联合上缘沿正中线向上作5cm 长的纵行皮肤切口,沿腹白线切开腹腔,将膀胱慢慢移出体外,暴露膀胱三角,仔细辨认输尿管,将一侧输尿管与周围组织轻轻分离,穿双线备用,先用一根线结扎输尿管近膀胱端,在结扎处近肾端的输尿管上剪一斜切口,切口约为管径一半,把充满0.5%肝素溶液的细塑料管向肾脏方向插入输尿管内,并结扎固定,随后可见尿液从细塑料管内慢慢逐滴流出。术毕用浸润湿热(38℃左右)生理盐水的纱布覆盖腹部切口,以保持腹腔内温度。 (3)膀胱插管 于耻骨联合上方沿腹正中线作4cm长切口,再沿腹白线切开腹腔。暴露膀胱,将其上翻,结扎尿道。在膀胱顶部血管较少的部位剪一小口,插入膀胱插管,用线将切口处的膀胱结扎固定于插管上。

36 实验动物的常用手术操作 六 4.家兔腹股沟手术:主要用于股动脉或股静脉插管。股动脉和股静脉插管与颈动脉插管类似,所不同的是位置的区别。家兔背部固定,腹股沟部剪毛,在腹股沟部用手指触及动脉搏动明显处进行,然后沿血管行走方向,做4厘米左右切口。用蚊式钳分离皮下筋腹、肌肉组织后,血管和神经即完全暴露,股静脉位于内侧,股神经位于外侧,股动脉位于中间偏后,细心分出股动脉,于其下方穿过两根细线,将远心端结扎、近心端用动脉夹夹住,将远心端结扎线轻轻提起,用眼科小剪刀,靠近结扎处剪股动脉周径1/3左右,向心方向插入充满生理盐水的动脉插管,用线结扎将插管固定在动脉管腔内。

37 实验课作业要求 实验作业要求将所见之主要病变用精练的语言或简单而整洁的图记录下来。通过语言描述或绘图,即可比较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区别、加深对病变的理解,又可作课后回忆与复习参考。 1.绘图前应全面观察病变组织结构,然后选择有代表性或典型结构进行描绘。绘图要真实,看到什么画什么,不能照挂图、图谱或凭想象绘图。 2.绘图方式基本是描绘镜下实物图,HE染色切片常用红蓝铅笔描绘,细胞质及胶原纤维等绘成红色,细胞核绘成蓝色。 3.绘图时要注意组织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大小、比例及色调深浅,从而正确反映镜下的结构特点。 4.组织学特点的描述,要详细、准确。最后注明标本的名称,放大倍数。 返回

38 各章节实验指导 实验一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实验二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实验三 炎症 实验四 肿瘤 实验五 心血管系统疾病
实验一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实验二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实验三 炎症 实验四   肿瘤 实验五 心血管系统疾病 实验六 呼吸系统疾病 实验七 消化系统疾病 实验八 泌尿系统疾病 实验九 女性生殖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实验十 传染病 实验十一 急性肺水肿 实验十二 缺氧

39 谢谢


Download ppt "河北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 李志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