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篇 文明的興起與交會 第二章 歐洲古典文明的開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篇 文明的興起與交會 第二章 歐洲古典文明的開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篇 文明的興起與交會 第二章 歐洲古典文明的開展

2 波希戰爭陣營(希臘地圖)

3 第二章 歐洲古典文明的開展 學習重點 探討希臘古文明的開展 認識亞歷山大帝國的發展及希臘化時 代的特點 了解羅馬王政、共和與帝國三階段的
第二章 歐洲古典文明的開展 學習重點 探討希臘古文明的開展 認識亞歷山大帝國的發展及希臘化時 代的特點 了解羅馬王政、共和與帝國三階段的 演變及其文化貢獻

4 第一節 希臘文明的開展 136 ♦十九世紀考古再現希臘古文明: 1.德國商人施理曼於1873年 在小亞細亞挖到荷馬史詩 中「特洛伊」城 年施理曼在希臘本土挖到 「邁錫尼」城 年,英國學者伊文斯在 克里特島發掘「諾薩斯」城 希臘古文明地圖

5 (一)邁諾亞與邁錫尼文明 137 1.希臘最早的文明:邁諾亞文明 A.時間:西元前2700年左右
(一)邁諾亞與邁錫尼文明 1.希臘最早的文明:邁諾亞文明 A.時間:西元前2700年左右 B.地點:愛琴海上的克里特島 137圖3-30 C.特色:愛好和平,與希臘本土、埃及和兩河流域有 貿易往來 D.滅亡:西元前十七世紀被邁錫尼人從北方進入所滅 2.邁錫尼文明(好戰) A.攻擊克里特島,後又遠征小亞細亞,圍攻特洛伊 註1(西元前12世紀) B.滅亡:連年戰爭元氣大傷,被多利安人所滅

6 (二)希臘城邦政治 黑暗時代(荷馬時代) 註2 138 A.時間:邁錫尼文明毀滅後(1100-750B.C.E)
黑暗時代(荷馬時代) 註 A.時間:邁錫尼文明毀滅後( B.C.E) B.政治:希臘形成一些部落或部落聯盟,由國王、氏 族(貴族會議)與公民大會主政 註3 C.後期:由衛城(防禦功能)和周圍農村組成「城 邦」(Polis)(小亞細亞的希臘社會) →西元前八世紀初,因人口激增,土地不足,各城 邦以向外擴張方式,尋求解決,但發展出不同的政 治、社會模式 →以斯巴達(Sparta)與雅典(Athens)為代表

7 一、古希臘文明的發韌 英雄時代-荷馬史詩 《荷馬史詩》相傳是由古希臘詩人荷馬(Homer)創作的兩篇長篇史詩〈伊里亞德〉和〈奧德賽〉
的統稱。其中〈伊 里亞德〉的故事背 景為特洛伊戰爭, 講述一場因情愛糾 葛而起的戰事。

8 1.斯巴達與雅典(西元前8世紀) 138 (1)斯巴達 A.擴張:西元前720年由伯羅奔尼撒 半島東南部入侵美西尼亞(強奪土地)
1.斯巴達與雅典(西元前8世紀) (1)斯巴達 A.擴張:西元前720年由伯羅奔尼撒 半島東南部入侵美西尼亞(強奪土地) B.特色:軍國主義 註4 a.孩童由政府集中教養,訓練成戰士 b.奴隸占人口多數,防叛變,將公民編入 軍隊,成為職業軍人,以便鎮壓奴隸 c.農業城邦 (2)雅典 A.鼓勵人民到海外建立殖民地,以紓解人 口壓力 B.發展商業,改植橄欖、葡萄等經濟作物 →城邦富庶,形成貧富差距 斯巴達士兵塑像

9 2.雅典的民主 140 政治變革: A.王政體制 B.王政廢除後,少數人掌控元老會議 (註5),壟斷政權
2.雅典的民主 政治變革: A.王政體制 B.王政廢除後,少數人掌控元老會議 (註5),壟斷政權 C.後期土地兼併、社會不安=>西元前594年梭倫改革 (1)梭倫的改革 A.取消農民債務,恢復農奴自由 B.依財產多寡重定階級及各階級參政權。 C.可依財產多寡,出任不同官職 →打破貴族壟斷 D.創設「四百人會議」 →制衡元老會議權力 梭倫雕像

10 (2)克里斯提尼的施政(510B.C.)(雅典民主之父) 140 A.背景:梭倫改革後的激烈黨爭和地域派系互鬥
d.「陶片流放制」(Ostracism):票選可能破 壞民主之人進行流放 陶片流放制 雅典公民將可能破壞民主之人的姓名刻在陶片上 。公民大會在雅典娜的監視下舉辦投票,如果有6000公民(當時雅典公民約五萬人)對被投票者投反對票,此人就會被放逐十年。

11 (3)伯里克里斯時期:雅典民主成熟期(500-429B.C) 141
A.公民大會是城邦最高權力機構(年滿十八歲公民即 可參加) B.公民大會推舉十位將軍來處理軍國大事 C.除了少數例外,所有官吏由抽籤產生直接民主 D.雅典民主限制(非完全民主) a.公民權尚未完全普及(有財產限制) ,只有父母雙方都是雅典人者, 才享有公民權 b.婦女、外來居民與奴隸都不能參政 伯里克里斯雕像

12 3.希臘的文明成就 142 (1)哲學與政治觀 蘇格拉底: A.思索人生的意義與目的 B.藉辯論探討真偽、善惡、美醜等課題
3.希臘的文明成就 (1)哲學與政治觀 蘇格拉底: A.思索人生的意義與目的 B.藉辯論探討真偽、善惡、美醜等課題 C.鄙視民主由無知的外行人做重要決定 柏拉圖: A.重抽象概念,主張現實只是理念世界 的投射(理念是絕對真理) B.《理想國》主張菁英治國,以成為 「哲學家之王」,來治理城邦 柏拉圖雕像

13 亞里斯多德: 142 A.重經驗與實證,主張以觀察和歸納 方法,系統地研究學問 B.政治分性別差異與階級高下 a.男性比女性適合從政
亞里斯多德: A.重經驗與實證,主張以觀察和歸納 方法,系統地研究學問 B.政治分性別差異與階級高下 a.男性比女性適合從政 b.奴隸被摒除在外 c.成年男子有參政權 C.主張介於寡頭和民主之間 的「共治」 註6 亞里斯多德 柏拉圖 拉斐爾雅典學園局部 左為柏拉圖,右為亞里斯多德。柏拉圖手指向天,代表堅持真理和追求至善理想的主張。而亞里斯多德一手平指向前而手掌朝下,象徵他重視知識是透過經驗觀察所獲得的概念。

14 希臘三哲人 蘇格拉底(Socrates)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柏拉圖(Plato)

15 (2)醫學 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及其追隨者認為疾病發生有其自 然的原因,擺脫古代以鬼神作祟說法解釋疾病發生。 (3)史學 希羅多德(歷史) A.探究波希戰爭成因,被後世尊稱為史學之父 B.周遊地中海世界,把許多傳說、故事寫入作品中 修希的底斯(伯羅奔尼撒戰爭) A.關注伯羅奔尼撒戰爭 B.反對使用傳說,盡量採用可信證據撰寫歷史

16 希羅多德的《歷史》與修希的底斯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這兩本書可以說是西方史學萌芽期的代表性著作,兩人的寫史方法差異也引起後世「誰是史學之父」的爭議。
希羅多德和修希的底斯

17 (4)文學 143 除了荷馬史詩,文學成就另表現於抒情詩和戲劇的創作上,戲劇分為悲劇與喜劇,並有兩大特色: A
(4)文學 143 除了荷馬史詩,文學成就另表現於抒情詩和戲劇的創作上,戲劇分為悲劇與喜劇,並有兩大特色: A.於容納萬人以上的戶外劇場上演 B.帶有淨化人心和探索人生的意義 古希臘劇場俯瞰圖

18 (5)藝術 143 陶罐上人物描繪可見豐沛情感 大理石雕刻和浮雕展現均衡、對稱美感 建築以雅典衛城的帕德嫩神廟為代表作 希臘陶壺
(5)藝術 陶罐上人物描繪可見豐沛情感 大理石雕刻和浮雕展現均衡、對稱美感 建築以雅典衛城的帕德嫩神廟為代表作 希臘陶壺 帕德嫩神廟今貌

19 米隆的「擲鐵餅者」補充 米隆擅長於雕刻作品中掌握人體在運動時的變化,並表現出精神與肉體的均衡。

20 古希臘城邦的興衰 希臘城邦的內部紛爭是造成衰弱的主因 波希戰爭爆發 伯里克里斯擔任雅典執政官 雅典極盛時期 雅典組成提洛同盟
斯巴達組成伯羅奔尼撒同盟 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 馬其頓人征服希臘城邦 B.C.499 西元前 五世紀中 B.C.431~404 B.C.338

21 (三)亞歷山大的帝國 144 1.西元前五世紀的希臘動亂 2.馬其頓擴張 A.波希戰爭:希臘聯軍擊敗波斯,保住文明與自由→
(三)亞歷山大的帝國 1.西元前五世紀的希臘動亂 A.波希戰爭:希臘聯軍擊敗波斯,保住文明與自由→ 希臘為爭奪領導權內鬨 B.伯羅奔尼撒戰爭:為爭奪領導權,雅典與斯巴達各 自組成聯盟對抗,斯巴達勝(提洛、伯羅奔尼撒) 2.馬其頓擴張 A.希臘北方的馬其頓王國興起,蠶食希臘北部後南侵 B.西元前338年,馬其頓征服希臘全境

22 3.亞歷山大帝國 145 4.文化政策: A.亞歷山大於西元前336年即位為馬其頓國王 A.尊重各地風俗,鼓勵通婚→文化融合
3.亞歷山大帝國 A.亞歷山大於西元前336年即位為馬其頓國王 B.揮軍東征:波斯→印度,建立橫跨歐、亞、非的大 帝國 C.西元前323年亞歷山大病逝,帝國分裂為安提哥那 (Antigonus)、塞流卡斯(Seleucus)與托勒密 (Ptolemy)三個王國,分別統治歐、亞與埃及 D.西元前一世紀被羅馬征服 4.文化政策: A.尊重各地風俗,鼓勵通婚→文化融合 B.興建城市吸引希臘人定居或經商→文化傳播中心 C.「希臘化文化」(Hellenistic Culture):希臘 文化與西亞、埃及、波斯等互相融合 →史稱「希 臘化」時代

23 波希戰爭陣營

24 亞歷山大帝國疆域與分裂示意圖

25 (四)希臘化時代的特點 146 1.經濟:商業繁榮,貿易發達 2.政治:盛行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政體 3.哲學:以追求個人幸福為特色
(四)希臘化時代的特點 1.經濟:商業繁榮,貿易發達 2.政治:盛行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政體 3.哲學:以追求個人幸福為特色 A.伊比鳩魯(Epicurean):追求快樂,依循理性的 生活乃是最大的快樂 B.斯多葛(Stoic):以理性克制情欲,個人只要依 循自然律(Natural Law),就可過著美德的生活

26 4.科學:亞歷山大圖書館為世界最早的官方研究院 146 A.數學:歐基里德(幾何原本)、對阿基米德力學與物 理學的貢獻 B.天文學: a.阿里斯塔克(Aristarchus, B.C.E) →「日心說」 b.托勒密(Ptolemy, C.E.) →「地心說」,至16世紀才受挑戰(哥白 尼) c.埃拉托塞尼(Eratosthenes, B.C.E) →計算出地球圓周的長度

27 托勒密與地心說 地心說及地球是宇宙中心,其他星球都繞他旋轉 歐幾里德與幾何原本 幾何原本內容包含平面幾何、立體幾何、數論與無理數等

28 古典希臘與希臘化比較 補充 古典希臘(西元前八~西元前四世紀) 1.公共建築 2.內斂和諧、均衡、對稱 3.完美的理想形象 4.科學:務實故應用科學發達 希臘化(西元前四世紀~西元前一世紀) 1.個人欣賞 2.外向寫實、華麗、誇張 3.重個人真實情感 4.科學:重抽象理念

29 米隆的「擲鐵餅者」補充 米隆擅長於雕刻作品中掌握人體在運動時的變化,並表現出精神與肉體的均衡。(古典希臘)

30 希臘化藝術 補充 勞孔父子群像(西元前二世紀晚期)。希臘化時代藝術風格,情感奔放。

31 狼孩 羅馬城由來的傳說是一對遭遺棄的小孩,在荒野中被狼養大,長大成人後他們分別建立國家,其中一個就是後來的羅馬帝國。

32 羅馬城的創建者 羅穆洛斯(Romulus)、瑞莫斯(Remus)這對孿生兄弟被母狼哺乳及獵人所養活,成年後的兩人想建立新的城市,卻因新城市該蓋在那裡、城市的命名權而發生爭執,最終羅穆洛斯殺死了弟弟瑞莫斯,成為羅馬王政時期的首位國王 被獵人發現的 羅穆洛斯、瑞莫斯兄弟

33 第二節 羅馬共和與羅馬帝國 (一)王政、共和與帝國 148 1.版圖擴張與政體變化
第二節 羅馬共和與羅馬帝國 (一)王政、共和與帝國 1.版圖擴張與政體變化 A.王政時期:從村落→城邦,西元前8世紀(-753) 進入王政時期,實施君主政體 B.共和時期:向外擴張(-509逐伊特拉士坎人) a.征服拉丁平原、兼併義大利各地、攻下南部 的希臘殖民地 b.西元前275年統一義大利 c.西元前264年,勢力伸進西西里(Sicily)

34 羅馬帝國疆域擴張圖

35 2.共和體制(公民參政、彼此制衡)(大家共同分享政治權利)
d.於「布匿克戰爭」( B.C.E.) 149 擊敗迦太基註148 →取得北非與西班牙,控有地中海西部 e.向希臘化地區進軍(希臘、小亞細亞、埃及) ,統 治整個環地中海地區(含高盧、不列顛) 2.共和體制(公民參政、彼此制衡)(大家共同分享政治權利) (1)執政與元老院 A.以兩名「執政」(Consul)為最高行政與軍事 首長,取代世襲君主 B.執政由選舉而來,負責行政、督軍與審判重要 案件,可相互制衡

36 西地中海霸主之爭-布匿克戰爭 迦太基是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的國家,在羅馬崛起之前是西地中海地區最強盛的國家。兩大強國在西元前三世紀至前二世紀爆發三次布匿克戰爭(The Punic War, 布匿一詞源自羅馬人稱迦太基為Punicus),羅馬最終在第三次布匿克戰爭(B.C. 149-B.C. 146)滅亡迦太基,整個北非與西地中海都成了羅馬的領地 迦太基城遺址 在今日北非突尼西亞的迦 太基城遺址,是聯合國教 科文組織核定的世界遺產

37 翻越阿爾卑斯山的名將-漢尼拔 漢尼拔 (Hannibal Barca, B.C. 247~B.C. 183)
迦太基名將,以第二次布匿克戰爭期間率領六萬大軍翻越阿爾卑斯山,突襲羅馬腹地而聞名。率領大軍跨越阿爾卑斯山,在羅馬人的眼中根本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漢尼拔率領兩萬五千人 (包含大象軍隊)翻越平均海拔 三千公尺的阿爾卑斯山脈

38 C.「元老院」(Senate)由貴族(Patricians)149
組成 D.「公民大會」(Assemblies): a.為最高權力機關(執政、護民官) b.以「百人伍」為單位組成 c.有權推選執政 (2)平民與護民官:平民的政治參與 A.共和早期,平民自貴族處爭取權力 →選出護民官保護平民 B.制訂「十二表法」(Twelve Tables)使法律 公平客觀(-450) 羅馬共和體制示意圖

39 執政官、元老院與公民大會 相互制衡 執政官 公民大會 元老院 進入共和時代後,執政官、元老院、公民大會等三個機構相互合作、制衡
羅馬元老院 公民大會負責選舉執政官,有權表決法律

40 C.重要官職逐步開放給平民,曾任高官的平民 149 (3)從共和到帝制 A.背景:共和後期,羅馬的對外擴張卻導致共和危機
可入元老院=>共和體制有彼此「制衡」的特色 (3)從共和到帝制 A.背景:共和後期,羅馬的對外擴張卻導致共和危機 a.元老院與貴族藉機壟斷政權,各省總督握有地方 大權 b.西元前二世紀,羅馬土地兼併嚴重,社會陷入危機 (格拉古兄弟改革及凱撒) c.元老派與平民派相互對立並各自勾結軍人,由政爭 演變成內戰 →西元前一世紀中葉,實力軍人崛起(前三雄、後三 雄)註149

41 羅馬共和時代晚期著名的“前三雄” 克拉蘇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凱撒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龐培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42 B.凱撒 150 a.出身沒落貴族,被平民派選為執政 b.征服高盧、擊敗龐培,於西元前48年獨攬大權 c.西元前44年元老院派人將其刺殺
的唯一統治者 b.以恢復共和、重建羅馬為號召,希望回復秩序 c.保留了元老院與公民大會,以「第一公民」(元老院首席議員)自稱,被元老院尊為「奧古斯都」(至尊至聖) d.握有「皇帝」實權,羅馬進入帝國時期

43 凱撒 補充 羅馬長年的內戰最後由凱撒(Caesar)結束,此時的凱撒獲得了所有的榮耀與權力,導致他最終被刺身亡
凱撒 補充 羅馬長年的內戰最後由凱撒(Caesar)結束,此時的凱撒獲得了所有的榮耀與權力,導致他最終被刺身亡 凱撒身兼終身執政官、大祭司、護民官、獨裁官等重要職務。 凱撒

44 凱撒塑像 屋大維塑像

45 輝煌的羅馬帝國 羅馬「共和精神」 「共和制度」使羅馬社會趨於安定,產生重視團體、愛國心、 大公無私、純樸 勇敢的「共和精 神」。布魯特斯
就是為了捍衛體 制而刺殺凱撒 凱撒之死

46 仿奧古斯都銅像的大理石 他被描繪為贏得勝利的將軍及神明。 (由他未著鞋的腳所象徵)
奧古斯都自認是愛神維納斯的後代,因此其腳側雕有維納斯之子邱比特。 現藏於梵蒂岡博物館。

47 埃及豔后-克麗奧佩脫拉 在凱撒執政期間,他與埃及豔后克麗奧佩脫拉譜出戀曲,成為西方歷史著名的一段佳話。凱撒被刺後,克麗奧佩脫為保存托勒密王國而繼續周旋於後起執政者安東尼、屋大維之間。托勒密王國滅亡前,克 麗奧佩脫拉選擇用毒 蛇自殺身亡 克麗奧佩脫拉雕像 克麗奧佩脫拉與凱撒會面的場景

48 輝煌的羅馬帝國 補充 帝國建立 羅馬在凱撒死後陷入混亂,直到屋大維(Octavian) 脫穎而出才恢復秩序
輝煌的羅馬帝國 補充 帝國建立 羅馬在凱撒死後陷入混亂,直到屋大維(Octavian) 脫穎而出才恢復秩序 我們決定奉上「奧古斯都」的稱號給您! 奧古斯都(Augustus)有偉大而神聖之意,可以掌握所有權力,自此時起羅馬進入「帝國時期」 元老院 屋大維

49 3.羅馬帝國 151 (1)羅馬和平 A.時間:奧古斯都以後兩個世紀(Pax Romana, 27B.C.E.-180C.E.)
3.羅馬帝國 (1)羅馬和平 A.時間:奧古斯都以後兩個世紀(Pax Romana, 27B.C.E.-180C.E.) B.範圍:地中海世界 C.特色: a.秩序安定,長期和平與繁榮 b.人民遵守相同法律和語言 c.以「羅馬人」自居 D.建設: a.軍用道路提供便捷交通, 聯結各省,形成複雜的市場網絡,促進貿易 b.城市規劃良好,街道整齊 公共浴池

50 c.住宅有引水、排水設備,各地則建造大規模的引 151
水道 d.政府興建許多公共建築,如神廟、劇場、競技 場、市民廣場和公共浴場等 (2)帝國危機 A.時間:西元三世紀以後 B.政治:帝國過度依賴軍隊支持,但軍人爭權奪利 造成政權不穩 C.經濟:戰亂頻仍,人口流失,導致生產力下降 D.軍事:兵源枯絕,招募日耳曼民族(Germanic People)戍守邊區=>埋下日後動亂伏筆

51 E.帝國分裂(為抵禦外侮) 152 a.戴克里先(Diocletian, 284-305在位)將帝國分 為東西兩部,以利邊防
b.君士坦丁(Constantine, 在位)在東邊建 立新都「君士坦丁堡」,象徵帝國政經文化重心東 c.瓦倫廷尼安(Valentinian, 在位)皇帝立 其弟為東帝,統治帝國東部 d.西元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將羅馬帝國一分為二, 由其二子統御

52 羅馬帝國分裂圖

53 A.背景:日耳曼人與羅馬人有貿易關係,又常充任羅
(3)帝國滅亡 A.背景:日耳曼人與羅馬人有貿易關係,又常充任羅 馬軍隊傭兵 B.時間:三世紀起,日耳曼人陸續滲入帝國境內,至 四世紀中期已成帝國威脅 C.原因:爭取資源 D.過程: a.西哥德人(Visigoths)首先發難,於西元410年 洗劫了羅馬城 b.日耳曼民族汪達爾人(Vandals)則控制地中海中 部,亦於西元455年攻入羅馬城 c.西元476年,日耳曼聯軍首領罷黜羅馬帝國皇帝, 並僭取其稱號,羅馬帝國宣告滅亡 =>象徵古典文明在西歐的終結

54 (二)羅馬文化遺產 154 ◎西元前三世紀起,將希臘文化發揚光大→西方的「古典文化」:希臘、羅馬文化 1.文學:共和後期到帝國前期為鼎盛期
(二)羅馬文化遺產 ◎西元前三世紀起,將希臘文化發揚光大→西方的「古典文化」:希臘、羅馬文化 1.文學:共和後期到帝國前期為鼎盛期 A.賀拉西(Horace, 65-8 B.C.E.)擅於抒情 B.味吉爾(Vergil, B.C.E.)長於敘事 C.凱撒 軍人兼文學家,其「高盧戰記」文筆簡潔 流暢 D.西塞羅(Cicero, B.C.E.)以論著、書信與 演說辭著稱,言辭雄辯,文字優雅

55 拉丁文學: 補充 (1)主要表現:演說辭和散文著作 (2)代表:

56 A.李維(Livy, 59B.C.E.-17C.E.)的羅馬史(History a.表彰羅馬民族光榮 b.敘事生動,格局恢弘
2.史學: A.李維(Livy, 59B.C.E.-17C.E.)的羅馬史(History of Rome)( 稱讚共和體制) a.表彰羅馬民族光榮 b.敘事生動,格局恢弘 B.塔西陀(Tacitus,約55-120)日耳曼誌 a.與李維齊名,而批評、客觀精神則有過之 b.強調歷史誡鑑、重視道德教訓 3.法律: A.帝國時期 a.民法:適用於羅馬公民 b.萬民法:適用於各國人民 李維

57 B. 西元前一世紀,羅馬學者提出「自然法」的觀念: a. 主張宇宙間有一自然法則 b. 代表理性、公理與正義 c. 有其普遍性與正當性 C
B.西元前一世紀,羅馬學者提出「自然法」的觀念: a.主張宇宙間有一自然法則 b.代表理性、公理與正義 c.有其普遍性與正當性 C.西元三世紀後: a.多數人民已獲得公民權→帝國全境開始通行單一的 「羅馬法」 b.成為歐洲各國法律的重要起源

58 4.建築與雕刻 A.建築: a.融合伊特拉次坎與希臘元素 b.列柱、半圓拱與圓頂:勻稱、和諧精神, 壯觀、宏偉的氣派
c.誇耀帝國權勢與榮光的代表:萬神廟 (Pantheon)與圓形競技場(Colosseum) B.雕刻: a.自然、寫實風格 b.刻劃公眾人物 萬神廟

59 【92.指考】 課堂上同學討論導致西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原 因,其中哪一位同學的發言內容較為適當?
(A)羅馬人生性保守,排斥希臘文化,未能有效吸收希 臘文明養分  (B)羅馬與迦太基之間發生長期的戰爭,嚴重耗損羅馬 既有的國力  (C)羅馬後期為排斥基督教的影響,鎮壓基督教徒,引 起激烈反抗  (D)羅馬帝國的版圖擴張過於快速,無法有效管理帝國 和應付外患                      【92.指考】  

60 (D) 試題解析: 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有許多,帝國晚期擴張太快,軍 人干政,蠻族入侵,燃料不足;史家吉朋則認為是基
督教壯大的影響。而羅馬帝國的版圖擴張過於快速, 無法有效管理帝國和應付外患,亦是主因。 (A)羅馬雖在政治軍事上征服希臘人,卻也同時吸收了 希臘與希臘化文化;(B)三次布匿克戰爭發生在西元前 3至2世紀,是共和時期,離帝國滅亡時間太遠;(C)在 西元313年君士坦丁頒布〈米蘭詔書〉下,基督教已合 法了;甚且在4世紀末狄奧多西時代,基督教成為羅馬 國教。


Download ppt "第三篇 文明的興起與交會 第二章 歐洲古典文明的開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