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 《阿Q正传》 的一种解读方式 讲授:陶维国.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 《阿Q正传》 的一种解读方式 讲授:陶维国."—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 《阿Q正传》 的一种解读方式 讲授:陶维国

2 鲁 迅 《阿Q正传》 结束 首页

3  鲁迅研究是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体系中最为完备,最具深度,最富有成就的部分。“鲁迅学”的形成本身就是这种研究高度成熟的标志。它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有着重大影响,而且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想史、社会、政治、哲学史的研究都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鲁迅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化文学研究的重要参照系。对鲁迅及其思想作品的研究变化往往显示着中国现代文化文学的研究的水准与趋势。

4 鲁 迅 关于鲁迅的一些评价 鲁迅的小说及其地位 鲁迅的文学著述

5 关于鲁迅的一些评价 ◆毛泽东的评价模式及长期的权威性 ◆文学、文化评价模式的一些代表性意见 《新民主主义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
《鲁迅论》 ◆文学、文化评价模式的一些代表性意见 ★陈涌的意见 ★唐弢的意见 ★汪晖的见解 ★李欧梵的见解

6 关于鲁迅的一些评价 毛泽东的评价模式及长期的权威性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新民主主义论》 (一九四O年一月)

7 关于鲁迅的一些评价 毛泽东的评价模式及长期的权威性
  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绝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 一九四二年五月

8 关于鲁迅的一些评价 毛泽东的评价模式及长期的权威性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 ——《鲁迅论》      1938年出(原是毛泽东1937年10月19日在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辞)

9 关于鲁迅的一些评价 文学、文化评价模式的一些代表性意见
 鲁迅是一个有世界意义的伟大作家,但首先是我们的一个伟大的民族作家。鲁迅是把个人才能和民族生活以及过去中国深远的文化文学传统结合起来而产生的一个伟大的民族作家。   鲁迅对人民苦难以及他们要求解放的愿望是了解得最深刻的,这正是作为一个伟大的人民和民族的作家主要标志之一。” 《鲁迅小说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陈涌 ——陈涌 《甘肃文艺》1961年1月写   

10 关于鲁迅的一些评价 文学、文化评价模式的一些代表性意见
  ……我想,鲁迅是由稽康的愤世,尼采的超人,配合看进化论,进而至于阶级革命论的。他读了许多中国的史书和子书,读了更多的辩证法和其他的社会科学书,他并不搬弄这些名词,却加以活的应用。所以,即使是在最简短的文章、最平凡的问题里,也可以见到他的正确的进步的见解……在我们面前,终于形象清晰地显现或者反射出一个令人崇敬的,应该大写的主体——人!这个人就是鲁迅。   ———唐弢《<回望鲁迅 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序》

11 关于鲁迅的一些评价 文学、文化评价模式的一些代表性意见
  鲁迅是一个战士、一个思想者、一个文学家,同时,又是一个活生生的寻路人。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与惶惑,他的内心爱恨交织。当我们从启蒙主义的立场观察他时,我们看到了洋溢在他著作中的深刻的人道主义、科学理性和“立人”思想;当我们从政治解放的立场中观察他时,我们又发现了他对辛亥革命、十月革命、北伐战争和各种社会解放运动的关心,发现了他对中国社会的等级制度、阶级压迫及社会不公的愤怒和深刻剖析;

12 关于鲁迅的一些评价 文学、文化评价模式的一些代表性意见
  当我们从20世纪现代文化思潮的演变来剖析他的文化哲学、人生哲学和艺术观念时,我们惊讶地看到他对生命哲学,存在哲学先驱的那种准确的预见和自觉的认同;当我们从20世纪中国文化变革的角度来认识他的先驱位置时,我们痛苦地发现在这场变革中他个人又经历了怎样的挣扎与反抗……

13 关于鲁迅的一些评价 文学、文化评价模式的一些代表性意见
  他的精神结构中充满了惊讶;他否定了希望,但也否定了绝望;他相信历史的进步,又相信历史的“循球”;他献身于民族的解放,又诅咒这样的民族的灭亡;他无情地否定了旧生活,又无情地否定了旧生活的批判者——自我;……鲁迅以他全部的人格承担了20世纪中国面临的无比复杂的问题,他以自身的复杂性证明了中国和世界的当代困境和抉择的艰难。   ——汪晖《反抗绝望》原版导论《探索复杂 性》、《历史的帕物》

14 关于鲁迅的一些评价 文学、文化评价模式的一些代表性意见
  鲁迅是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但他决不是一位从早年起就毫不动摇地走向既定目标的天生的革命导师,相反,他终于完成自己在文学方面的使命,是经过了许多的考验和错误而得来的。他的心智成长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系列的以困惑、挫折、失败,以及一次又一次的灵魂探索为标志的心理危机的过程。 ——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

15 鲁迅的文学著述 小说集:《呐喊》(图)《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和《华盖续编》( ) 《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二心集》《三闲集》 《花边文学》《准风月谈》《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未编》《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 ) 书信集:《鲁迅书简》《两地书》 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图)《汉文学史纲要》 《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古小说钩沉》等。

16 鲁迅的文学著述

17 鲁迅的文学著述

18 鲁迅的小说及其地位   事实证明,在此后的鲁迅研究史上,鲁迅研究的其他领域都会发生严重的危机,但惟有鲁迅小说的研究领域是不可摧毁的,而只要鲁迅小说的研究生存下来,它就会重新孕育鲁迅研究的整个生机。只要你能感受到鲁迅小说的价值和意义,你就得去理解鲁迅的思想,你就得去理解他表达自己的思想最明确的要文,只要你理解鲁迅的前期,你就能理解鲁迅的后期,整个鲁迅研究也就重新生长起来。 (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浙江人民出版社 年3月版 第21页

19 《 阿 Q 正 传 》 我比较赞同的一种解读方法和一些思考 后来关于《 阿 Q 正 传 》的研究 当时一些人及其鲁迅自己的看法

20 《阿Q正传的出现》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唐弓岁 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为鲁迅设专章,赕《阿Q正传》设专节,“《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写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之间,最初分章刊登于北京《晨报副刊》,(注:《阿Q正传》第一章发表于1921年12月4日《晨报副刊》的“开心话”栏,开头讽刺考证家的那些近似滑稽的写法,就是为了切合这样一栏的题旨。但鲁迅“实际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所以越写越认真起来,第二章起便移载“新文艺”栏 。至1922年2月12日登毕)。以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21 《阿Q正传的出现》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字陆刚,孙中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修订版)言:《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的《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阿Q正传》发表之后,立即引起了新文学界的诚意,被公认为鲁迅小说的代表作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钱理群、温儒敏、侯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言:“鲁迅的《呐喊》、《彷徨》被视为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一个重要方面是因为它创造了《阿Q正传》为代表的现代小说的经典作品。《阿Q正传》是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材的伟大代表。”

22 《阿Q正传的出现》   “阿Q和一切不朽的文学典型一样,是说不尽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一同层次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接近它,有着自己的发现与发挥,从而构成一部阿Q接受史,这个历史过程没有,也不会终结。”

23 当时一些人及其鲁迅自己的看法 矛盾的评价   在1922年2月10日《小说月报》第13卷第2号上发言的回答读者的《通信》中说:《晨报副刊》所登巴人先生的《阿Q正传》虽只登刊第四章,但以我看来,实是一部杰作。   “阿Q这个人,要在现实社会中去突指出来,是必不到的;但是我们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总觉得阿Q这个人很是面熟,是阿,他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呀。” 感情理性兼备,最早也很权威的经典评价。

24 当时一些人及其鲁迅自己的看法 同作人的评价 (内容见前白纸)
  (内容见前白纸)   是第一篇专题论文,也第一次从哲学意义上,比较的意义上解读鲁迅小说,其重要性不言反明。

25 当时一些人及其鲁迅自己的看法 鲁迅自己的评价 “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暴露国民性的弱点”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暴露国民性的弱点”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阿Q正传>序》 《<呐喊>自序》 《<中国新文学大喜小说集>序》

26 李可坚《<阿Q正传>与时效的现实主义问题》
后来关于《阿Q正传》的研究 积极评价 陈涌 、唐弢的《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 严家炎《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 李可坚《<阿Q正传>与时效的现实主义问题》 王富仁《中国反封建革命的一面镜子》

27 《 阿 Q 正 传 》 「忧愤深广」的启蒙主义杰作 阿Q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 阿Q性格与精神胜利法形成的主要原因 总结辛亥革命的深刻意义
悲喜剧结合的风格特点 《 阿 Q 正 传 》

28 “忧愤深广”的启蒙主义杰作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是:“狂人”! 《狂人日记》 “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灯下漫笔》 “自有中国历史以来,中国人民一向被同族和异族所屠戮、奴役、敲惊,或者想做奴隶而不得,或者暂时做稳奴隶,从来没有争得做人的资格,每一查考,真教人觉得不像活在人间。” 《病后杂变论》 图《论鲁迅的复调小说》

29 “忧愤深广”的启蒙主义杰作 说起民之的事来,那时确是光明的多,当时我也在南京教育部,觉得中国将来很有希望。自然,那时劣根分子固然也有的,然而他总失败。一到二年二次革命失败以后,即渐渐坏下去,坏而又坏,遂成了现在的情形。其实这也不是新添的坏,乃是涂饰的新漆剥落已尽,意识旧相又显了出来。使奴才主持家政,那里会有好样子。最初的革命是排满,容易做到的,其次的改革是要国民改革自己的劣根性,于是就不肯了。所以此后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挨,货色照旧、全不行的。 《两地书•八》 图《论鲁迅的复调小说》

30 “忧愤深广”的启蒙主义杰作 这一切都说明,鲁迅写作《阿Q正传》时的心情、岂止如他自己所说的孤寂,实在是充满了痛苦与郁愤!的他心头正燃烧着一团要烧掉国民病态的火,一团要熔炼出新的国民精神的火!一句话,这是一篇“忧愤深广”的充满民族自我批判与自我期待精神的伟大作品。 图《论鲁迅的复调小说》

31 “忧愤深广”的启蒙主义杰作 图《论鲁迅的复调小说》

32 图《阿Q相种种》 阿Q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   我的意思,以为阿Q该是30岁左右,样子平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在上海,从评车夫和小车夫里面,恐怕可以找出他的影子来的,不过没有流氓样,也不像瘪三样。只要在头上戴上一顶瓜皮小帽,就失去了阿Q,我记得我给他戴一只毡帽,这是一种黑色的、半圆形的东西,将那帽边翻起一寸多,戴在头上,上海的乡下,恐怕也还有人戴。 ——《且介亭杂文·(戏)周刊编者信》

33

34 阿Q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 阿Q的性格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存着严重病态心理的流 浪农民的典型。 基本特征就是自我意识的严重缺乏
图《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小说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 《批评空间的开创》 阿Q的性格 阿Q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存着严重病态心理的流 浪农民的典型。 基本特征就是自我意识的严重缺乏 主要特征是“无往而不胜”的“精神胜利法”

35 图《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小说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 《批评空间的开创》
阿Q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   独立清醒的自我意识是人与动物界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缺乏自我意识表现为被动、盲从、人云亦云,满足于动物性的日常审理要求,无人格自尊思想可言,是长期处在被压迫底层的弱势群体的最基本的生存状态。“精神胜利法”也绝不是阿Q一人所独有,理论上讲也不十分奇特。它广泛存在于一切弱者的奴性意识中,是他们存在的一种“心理调解机制”。广义上讲,凡是不能在本质平等的关系上看待人与人的关系、而想当然承认一切不平等是既村的合理现象的思维方法,在实践上都体现为“精神胜利法”。

36 阿Q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 精神胜利法在阿Q 身上的表现: ①完全自我的无视历史现实、毫无任何根据的目 空一切、骄傲自大。
图《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小说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 《批评空间的开创》 精神胜利法在阿Q 身上的表现: 阿Q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 ①完全自我的无视历史现实、毫无任何根据的目 空一切、骄傲自大。 ②自宽自、自轻自贱、自欺欺人;本能的趋利弊 害、对屈辱的小姐与健忘。 ③缺乏平等意识与同情心,恃强凌弱、颇有些泼 皮诬赖之相。

37 阿Q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 精神胜利法在阿Q 身上的表现:
图《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小说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 《批评空间的开创》 精神胜利法在阿Q 身上的表现: 阿Q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   精神胜利法是阿Q在现实生活中长期处于失败状态后形成的一种本能的内心调节机制。是一种虚伪不可靠的而又无可奈何的“自虐式”的反抗方式,本质上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表现。

38 图《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小说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 《批评空间的开创》
阿Q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

39 图《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小说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 《批评空间的开创》
阿Q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

40 图《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小说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 《批评空间的开创》
阿Q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

41 阿Q性格与精神胜利法形成的主要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数干年封建社会传统礼教的毒害与近代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进程——未庄。
①森严的等级制度,高贵者可以住意欺凌低贱者; ②封建的纲常多教,论理道德,在这里占绝对 的支配权; ③社会半殖民地和农村经济的严重过损的加速 进行; ④市侩主义盛行 ;

42 阿Q性格与精神的胜利法形成的主要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农民本身的弱点,小生产者在封建社会里长期形成的物质条件同样是孕育精神胜利法的温床。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 《阿Q正传》 的一种解读方式 讲授:陶维国."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