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珍惜生命 从你我做起------ ——学习心肺复苏术
2
现场急救常用技术 心肺复苏术 五大初步急救技术 基本急救操作 口咽管放置术、吸氧、吸痰、导尿 人工呼吸、心脏按压、体外除颤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基本急救操作 口咽管放置术、吸氧、吸痰、导尿
3
一、心肺复苏的概述 心肺复苏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最为推崇、也是普及最为广泛的急救技术,上自政府官员,下至黎民百姓都在倡导,并且身体力行。
在日常生活或紧急救护中,没有比抢救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更为紧迫了——CPR就是针对骤仃的心跳、呼吸所采取的“救命技术”
4
一、定 义 ◆ 心肺脑复苏 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者所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以恢复其呼吸和意识。 ◆ 复 苏
( Resuscitation ) 复活、苏醒 = 死而复生 ◆ 心肺脑复苏 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者所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以恢复其呼吸和意识。 包括:三大基本要素 : 胸外按压 + 人工呼吸 + 电击除颤
5
电击除颤 转复心室颤动,促使其恢复自主心搏; 人工呼吸 纠正严重缺氧,并努力恢复自主呼吸。
即: 胸外按压 形成人工循环,暂时性维持血流灌注; 电击除颤 转复心室颤动,促使其恢复自主心搏; 人工呼吸 纠正严重缺氧,并努力恢复自主呼吸。 ——中国心肺复苏指南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复苏专业组 )
6
由于疾病谱的变化,使医学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30年代时期,以传染病为主,病人在医院救治,发生紧急情况,都是医务人员参与抢救, ◆80年代时期,以慢性病为主,病人发生意外常常在院外,由于没有医务人员参与抢救,往往丧失了抢救的黄金时间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意外伤害逐年增多。
7
心肺复苏: ◆是专业的急救医学内容:医学救护——医院——医务人员——医疗器械
◆是现代救护的核心内容:卫生救护——事故现场——“第一反应人”——就地取材 “CPR”所需的一切只是一双手,是20世纪在医学领域里学术提高、发展及社会普及的最为成功的学科。
8
你可知道? 人类猝死87.7%发生在医院以外,没有医护人员参与抢救 猝死的人有35—40%,如经现场及时抢救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
9
心肺复苏在临床和发病现场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技术。复苏质量是提高复苏实际效率的关键。
国外资料显示,院外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36/10万人至128/10万人,34%-86%的患者接受了CPR,其中恢复自主循环并送达医院者占17%-49%,复苏后住院患者中能够存活出院且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者占11%-48%。
10
美国西雅图King县, 年在医院外12591例心跳骤停的急救中4681人(37%)心脏骤停时无他人在现场,该类病人存活率为零;6590人(52%)发生心脏骤停时有他人在场,经抢救2218例(53%)心肺复苏后送到医院,最后1343例(60%)存活出院.
11
我国心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很低,尤其是生存率更低。有资料报道,我国院外心搏骤停的复苏成功率<2%。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所属市区11个分站在1998年急救的全部4564例患者中进行CPR者4375例,初期复苏成功46例(1%),未成功4329例,最后仅有1例康复出院。1999年抢救猝死和心搏骤停4374例,现场复苏成功59例,最后康复出院者也仅为1例。即使是院内发生的心搏和呼吸骤停,其复苏成功率也只有12-24%。
12
针对上述问题,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常委李春盛建议:①对各级医院现有的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化的心肺复苏术培训。卫生行政部门将心肺复苏作为医护人员上岗培训前必须具备的基本操作规范,实施准入制度,CPR不过关者不得执业行医或从事护理工作。②举办各级人员心肺复苏培训班,培训社区医护人员,再由他们做老师培训工人、警察、学生、公务员等,在全社会形成 “我会救人,人也会救我”的氛围。
13
我国自1987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学会成立后,虽 已努力推进心肺复苏的普及培训工作,但远落后 于国际先进国家的水平。即使在大型三甲医院还 有很多医生不知道CPR时心脏按压多少次,吹 几口气。
14
二、原因 急 病 创 伤 中 毒 溺 水 触 电 可以导致 呼吸心跳停止 !!!
15
三、时间就是生命 黄金时间 18秒后——脑缺氧 30秒后——出现昏迷 4分钟 60秒后——脑细胞开始死亡 6分钟后——全部脑细胞死亡
一旦发生呼吸心跳停止,需立即行CPR! ----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等待医护人员!
16
生存链(四早)— CPR成功的关键 尽早识别、呼救:启动急救医疗系统 尽早徒手CPR:可使VF的SCA者生存率增加2-3倍
2005指南 尽早识别、呼救:启动急救医疗系统 尽早徒手CPR:可使VF的SCA者生存率增加2-3倍 尽早电除颤:CPR+3-5min内的电除颤可↑生存率49-75% 尽早ACLS:尽早由医务人员进行复苏后的高级生命支持
17
四、一旦发现 有人倒地
18
1、判断意识 成人及儿童: 1、“轻”—拍打双侧肩膀 2、在伤员的耳部重唤 婴儿: 1、拍打婴儿足底 2、观察有无反应
19
2、高声呼救 意识丧失即为危险状态,故必须立即呼救—— 2、请这位先生快帮忙拨打“120” 3、有会救护的请和我一起来救护!
1、快来人呀!这里有人晕倒了! 2、请这位先生快帮忙拨打“120” 3、有会救护的请和我一起来救护!
20
Who 何人 When 何时 Where 何地 What 何事 Why 何因 How 如何
4.“ 救人哪!” 同时,还应拨打“120” 注意: ⑴告知 — 6W/6何 Who 何人 When 何时 Where 何地 What 何事 Why 何因 How 如何 ⑵ 让对方先挂电话
21
3、翻转伤病员的体位 (救护员)选择合适的姿势
心肺复苏体位:救护员在伤员右侧,将其双手臂上举伸直,远侧的小腿放在近侧腿上,两腿交叉,救护员一只手虎口张开,轻托住病人的后头颈部向前推,另一只手抓住病人对侧的腋下,使之头、颈、躯干整体翻转成仰卧位,再将病人上肢置于身体两侧(见图) ——值得注意的是:在坚硬的平面上!!!
22
心肺复苏体位 救护员在右侧
23
4、打开气道 清除口腔分泌物: 1、查看口腔异物 2、清除异物
24
清除口腔异物
25
打开气道方法(二种) 仰头举颏法:用一手的小鱼际部位置于病人的前额并稍加用力使头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中指、小指将下颏往上推、上提,使伤员下颏经耳垂连线与地面呈:成人90度、儿童60度、婴儿30度
26
托颌法(又称抬拉颌法): 1、将手放在伤病员头部两侧 2、握紧伤病员的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 3、如伤病员紧闭双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
4、如需口对口人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面颊贴紧伤病员的鼻孔 适用于怀疑颈椎外伤的病人 (图2—7)
27
5、人工呼吸 1、如何检查呼吸? (用10秒判断) 一听:是否有呼吸声 二看:是否胸廓起伏 三感觉:有否呼吸气流
28
呼吸判断(小于5cm)
29
2、人工呼吸的方法? 1、口对口人工吹气 2、口对鼻吹气 3、口对口鼻吹气
30
口对口人工呼吸
31
口对鼻人工呼吸
32
口对口人工呼吸术 (2005指南要求事项) ◆ 首次吹气二口、时间应各≥ 2秒 以上, 以后每次
◆ 首次吹气二口、时间应各≥ 2秒 以上, 以后每次 人工呼吸时间 > 1s,避免强力快速吹大潮气量; ( 2000指南:迅速而强力 ) ◆ 每次吹气量500~600 ml (6-7ml/kg),胸部起伏+ 呼气时有气流为原则和有效; ( 2000指南:800~1200 ml ) 婴儿:压额抬颏,包紧口鼻吹气,吹气量只要见胸廓隆起就行。 ◆ 按压30次、吹气2次(30∶2) ( 2000指南 15∶2 ) ◆ 呼吸频率 8~10次/分,不强调与按压同步,尽量 减少对按压的干扰
33
3、成人及儿童、婴儿 ———人工吹气法 方法:捏鼻翼两侧,吸一口气,张大嘴包住伤员的嘴唇——吹气1秒(缓慢,持久的吹气)
3、成人及儿童、婴儿 ———人工吹气法 方法:捏鼻翼两侧,吸一口气,张大嘴包住伤员的嘴唇——吹气1秒(缓慢,持久的吹气) 1、成人及儿童:判断无呼吸,无咳嗽反应,立即捏紧鼻孔,张大口包紧其口唇吸口气后吹气二次,缓慢吹气持续1秒钟,间隔4--5 秒。(注意个人防护) 2、婴儿:压额抬颏,包紧口鼻吹气,吹气量只要见胸廓隆起就行。
34
人工呼吸的频率、吹气量 1、人工呼吸的频率:较慢的呼吸频率 2、人工呼吸的吹气量:较小的朝气容积 成人:10—12次 / 分
儿童:12—20次 /分 婴儿:12—20次 /分 2、人工呼吸的吹气量:较小的朝气容积 成人:400——600毫升 儿童:可见到胸部抬起 婴儿:患儿胸部略有抬起
35
4、个人防护用品
36
6、胸外心脏按压 【检查脉搏】:2005年新指南中新标准,不学医者,可不摸颈动脉 动脉搏动的定位
【成人及儿童颈动脉搏动检查】中、食指横 放颈部中央,向气管一侧轻按滑动(勿用力,用5秒钟判断)(见图) 动脉搏动的定位
37
★胸外心脏按压定位 ◆成人及儿童按压定位: 2、右中、食指沿一侧肋弓向中间滑动至胸骨下端(两肋缘交界处),左手掌根靠紧食指。
★为了快速确定按压位置,可采取两乳头连线中点的办法 1、按压点位于“胸骨中段1/2交界处” 2、右中、食指沿一侧肋弓向中间滑动至胸骨下端(两肋缘交界处),左手掌根靠紧食指。
38
婴儿按压定位: 1、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一横指,二指尖按压 2、食、中、环指并拢按于胸骨上,使食指紧靠其双乳头连线,并抬起食指,用中、环指按压
39
★胸外心脏按压深度及频率 ◆1、成人下压深度:4—5厘米,100次/ 分,用双手按压。
◆2、儿童下压深度:2.5—4厘米,100 次/分, 用一只手按压,力量减小。 ◆ 3、婴儿下压深度:1.5—2.5厘米,100次/分,用中、环指按压。 成人及儿童、婴儿的呼吸与按压比: 30:2
40
成人心肺复苏 婴儿心肺复苏 儿童心肺复苏
42
胸外心脏按压术 (1)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上。 (2)按压姿势:伸直上肢、肩手正对,身体重力,垂直下压。
2005年指南要求事项 (1)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上。 (2)按压姿势:伸直上肢、肩手正对,身体重力,垂直下压。 (3)按压幅度:45 cm,搏动有效 (应可触及颈or股动脉)。 (4)按压频率:100次/min;压/通比例 = 30∶2。 (5)按压周期:在 30次内,保持双手位置固定,不要移动。 (6)按压间隔:压松相等,间隔比例为1∶1时可产生有效的 脑和冠状动脉灌注压。 (7)按压连贯:按压中尽量减少中断;每2min 更换按压者。 (8)按压平面:硬质平面(如平板or地面)
43
7、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 面色、口唇有紫转红 摸到动脉搏动,有自主呼吸(现用) 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存在 眼球活动,手脚抽搐 开始呻呤
心电图出现波形 出现排尿……等
44
8、心肺复苏可以终止的条件 伤员已经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有专业医务人员接替抢救 有医生到场,确定病人死亡
有效心肺复苏30分钟以上,病人仍无自主呼吸及自主循环,则可以停止复苏 如果是CO中毒者,可以延长时间,并在空气新鲜的地方
45
宣城市急救中心 倪金军 2009年5月19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