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淋 证 主 讲:孙继武 彭思镇卫生院 2015年4月
2
【概 说】 一、概论: 淋证是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证。
3
二、沿革: (一)汉代·张仲景以前对本病分类较模糊,仲景以后,历代医家对淋的认识有较大的发展,尤其在病名及分类上论述其祥。 从病因分有:气淋、劳淋、子淋、寒淋、 热淋、老人淋等。 从症状分有:砂淋、石淋、膏淋(肉淋)、 血淋等。 从病理性质分有:虚淋、实淋等。
4
(二) 《中藏经》分:冷、热、气、劳、膏、砂、虚、实八淋。 《肘后方》则归纳为:石、膏、气、劳、血五淋。
《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集验方 》均以气、石、膏、劳、热为五淋,沿袭至今。 有宋《肘后方》分类者:热、血、膏、石、劳为五淋者。 现今认为:气、血、热、膏、石、劳六淋均属常见者。 今天就与大家一起讨论六淋的辩证施治。
5
三、讨论范围 西医学中的泌尿系统急、慢性感染、结石、结核,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乳糜尿以及尿道综合征等疾病,凡表现有淋证的特点,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6
四、【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外感湿热: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从下入侵,热藴膀胱,由腑及脏。 (二)饮食不节:酒,肥厚、辛辣之品→脾失健运
→湿热下注 (三)情志郁怒:郁怒 伤 肝 致 肝失疏泄→气郁 膀胱、化火→膀胱不利 (四)劳欲、体虚:年老脏气亏虚、多育、房劳太 过→肾虚 →膀胱气化不利
7
二、病机 (一)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二)病位:膀胱,肾与肝脾有关。 (三)病理的实质:初步多实,病久转虚。
8
淋证病因病机示意如下 外感湿热 热结膀胱 热淋 煎熬尿液 石淋 湿热蕴结下焦 清浊相混 膏淋 热伤阴络 饮食不节 虚火灼络 血淋
外感湿热 热结膀胱 热淋 煎熬尿液 石淋 湿热蕴结下焦 清浊相混 膏淋 热伤阴络 饮食不节 虚火灼络 血淋 劳欲体虚 脾肾两虚 气不摄血 血淋 脂液下泄 劳淋 中气下陷 气淋 郁怒伤肝 气滞膀胱 气淋 气虚不固
9
五、【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二、鉴别诊断 三、相关检查:血、尿常规、中段尿培养、
前列腺液常规+培养、B超、IVP(排泄性尿路造影(excretory urography)又称静脉肾盂造影)+kup检查等 见下表
10
六淋诊断一览表 血淋 石淋 膏淋 淋气虚 劳淋 热淋 气 气实 证型 异 同 点 寒热 腰腹痛 病程 舌苔 脉象
共同 症状 异 同 点 寒热 腰腹痛 病程 舌苔 脉象 热淋 小 便频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 小便灼热刺痛 有 短 舌质红苔黄腻 濡数 血淋 尿中夹血或夹血丝血块者 无 舌质红苔薄黄 数或细数 石淋 尿中多有细小砂石排出 舌红 脉弦数或细数、细软 膏淋 尿液浑浊,乳白或夹凝块,或伴血液、血块 久 舌质红 濡数、乏力 气 气实 淋气虚 小腹坠胀,尿出 不畅或尿有余沥 气实(苔薄白) 脉沉弦 气虚(舌质淡) 脉虚细无力 劳淋 小便淋沥不尽,遇劳即发 舌淡红 脉细弱或细数
11
六、【论治】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仁、 甘草(灸)、大黄、木通、灯芯。 (二)血淋
(一)热淋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仁、 甘草(灸)、大黄、木通、灯芯。 (二)血淋 治法: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子《丹溪心法》、知柏地黄丸加减。 小蓟饮子( 小蓟15克、蒲黄炒10克、藕节9克、木通6克、滑石12克、生地24克、当归6克、栀子9克、竹叶6克、炙甘草6克) (三)石淋 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方药:石苇散加减(石苇、瞿麦、滑石、车前子、冬葵子)加金钱草、海金砂、留行子、牛膝、白芍、元胡、香附、内金等。
12
方药:肝郁气滞→沉香散加减(沉香、石苇、滑石、王不留行、当归、青皮、葵子、白芍、甘草、橘皮)+木香。
(四)气淋 治法:理气疏导,通淋利尿。 方药:肝郁气滞→沉香散加减(沉香、石苇、滑石、王不留行、当归、青皮、葵子、白芍、甘草、橘皮)+木香。 气虚下陷→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灸甘草) (五)膏淋 治法: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方药:萆薢分清饮加减《丹溪心法》:川萆薢12克、益智仁9克、石菖蒲9克、乌药9克、一方加茯苓、甘草。 湿热下注之膏淋 →萆薢分清饮 虚证之膏淋 →膏淋汤(生山药 30克、生芡实 18克、 生龙骨18克(捣细)、生牡蛎 18克(捣细)、 生地18克、党参 9克、 生杭芍9克) 膏淋日久偏阴虚者(加六味) 偏阳虚者(加金匮肾气丸)
13
2、加强日常调护(包括饮食、日常起居活动、房劳等)。
(六)劳淋 治法:补脾益肾。 方药:无比山药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山茱萸(15g)、泽泻(20g)、熟地(20g)、 茯苓(15g)、巴戟天(10g)、牛膝(15g)、 赤石脂(10g)、山药(25g)、杜仲(15g)、 肉苁蓉(15g)。 七、【预防与调护】 1、多饮水,不憋尿,注意外阴清洁。 2、加强日常调护(包括饮食、日常起居活动、房劳等)。
14
八、体会 一、抓住主诉。 二、分析病位:在肾与膀胱。 三、正确分辨淋证的兼化、转化、明辨标本虚实。 四、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五、注意忌汗,忌补的正确运用。 六、博采众长,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进展,拓宽治疗思路。
15
结束 谢谢大家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