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舊石器時代 位置: 亞洲大陸東緣,西太平洋弧狀列島一部份 背景 形成: 兩千多萬年前逐漸隆起,形成島嶼 生物: 大角鹿、猛瑪象、亞洲大陸原始人 臺東 長濱文化 苗栗 網形文化 臺南 左鎮人目前臺灣發現最早人類化石 影片:長濱文化臺南左鎮人 代表 文化 1.住在海邊洞穴-短期定居小型隊群 2.以採集、狩獵為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舊石器時代 位置: 亞洲大陸東緣,西太平洋弧狀列島一部份 背景 形成: 兩千多萬年前逐漸隆起,形成島嶼 生物: 大角鹿、猛瑪象、亞洲大陸原始人 臺東 長濱文化 苗栗 網形文化 臺南 左鎮人目前臺灣發現最早人類化石 影片:長濱文化臺南左鎮人 代表 文化 1.住在海邊洞穴-短期定居小型隊群 2.以採集、狩獵為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3 舊石器時代 位置: 亞洲大陸東緣,西太平洋弧狀列島一部份 背景 形成: 兩千多萬年前逐漸隆起,形成島嶼 生物:
大角鹿、猛瑪象、亞洲大陸原始人 臺東 長濱文化 苗栗 網形文化 臺南 左鎮人目前臺灣發現最早人類化石 影片:長濱文化臺南左鎮人 代表 文化 1.住在海邊洞穴-短期定居小型隊群 2.以採集、狩獵為生 3.使用礫石砍伐器、片器、尖器 生活狀況 意義: 極有可能來自中國大陸華南地區

4 影片:臺東長濱文化臺南左鎮人(01:23)

5 新石器時代 時間: 全新世-距今一萬年前 背景 改變: 氣候暖化,海面上升,臺灣大陸分離 環境: 自然環境與今日大致相同 代表:
大坌坑文化--與大陸東南沿海應有關係 早期 生活狀況 1.製作粗繩紋陶-紅褐色(罐、缽) 2. 種植根莖類作物-山田燒墾方式 3.小型定居或半定居村落 ,使用石槍、弓矢 以利追捕 文化 中期 晚期 影片:八里大坌坑文化

6 八里大坌坑文化(0:50)

7 101年學測 一份臺灣的考古報告記載:其居民主要住在水岸的稍高階地,已形成定居的小型聚落。他們使用石製的生產工具,如石鋤、石斧,種植根莖類的作物。這一文化分布地區廣及中國的閩南和廣東沿海。此文化遺址最可能是: (A)長濱文化 (B)網形文化 (C)大坌坑文化 (D)十三行文化 答案 C

8 新石器時代 時間: 全新世-距今一萬年前 背景 改變: 氣候暖化,海面上升,臺灣大陸分離 環境: 自然環境與今日大致相同
北-芝山岩 、圓山文化 中-牛罵頭文化、 南-牛稠子 、墾丁文化 早期 代表 文化 中期 1.製作細繩紋陶-紅陶、藤草編織 2.農業發達-稻米、小米 3.可能已步入部落社會-遺址規模較前期為大 4.已有來生觀念-發現不同葬式的棺具和陪葬品 生活狀況 晚期

9 新石器時代 時間: 全新世-距今一萬年前 背景 改變: 氣候暖化,海面上升,臺灣大陸分離 環境: 自然環境與今日大致相同 早期 中期 代表
中-營埔文化 南-大湖文化 東-卑南文化 、麒麟文化 早期 中期 代表 文化 1.製作精美彩陶、黑陶 2.已有繁複社會組織和統治階層  (1)麒麟文化-巨石崇拜  (2)卑南文化-墓葬群、玉器陪葬品 3.可能有小型獵頭戰爭-卑南遺址無頭葬 4.各文化往來交流擴大-卑南遺址玉玦 生活狀況 晚期

10 93年學測 某個石器時期遺址出土以下遺物:堆積如山的獸骨、許多遭外力砍斷手腳的人體骨骸、眾多的小型房舍、破碎的陶器堆。根據你的歷史知識,學者應如何判斷這個遺址可能的時代? (A)殘缺不全的人體骨骸,反映此期可能是戰爭趨於頻繁的新石器中晚期  (B)為數眾多的小房舍,反映此期可能屬於農業剛萌芽的新石器早期階段  (C)破碎的陶器說明此期屬於舊石器時期,人類剛開始知道如何製作陶器  (D)堆積如山的獸骨,說明此遺址的經濟型態是以狩獵為主的舊石器時期。 答案 A

11 金石並用時代 代表 北--十三行文化 、中--番仔園文化 南--蔦松文化、東--静浦文化 生活狀況
北--十三行文化 、中--番仔園文化 南--蔦松文化、東--静浦文化 1.自製鐵器→另有金銀銅 from島外 2.聚落規模擴大→可能有部落聯盟出現 3.精神已有宗教,社會已分貴賤 4.與中國大陸、東南亞及島內往來密切--沿海地區 遺址普遍出現中國宋、元、明歷朝的瓷器與硬陶 生活狀況 發展為今原住民的直接祖先-- 1.十三行文化可能是凱達格蘭族的祖先 2.蔦松與西拉雅族、靜浦與阿美族祖先有關 3.最晚為達悟族to蘭嶼 (from菲律賓) 意義

12 早期歷史文獻記錄的臺灣與澎湖 東吳(最早) :《三國志》孫權訪「夷洲」 隋:《隋書》多次詳載出兵「流求國」
影片:臺灣地名的由來(02:05) 東吳(最早) :《三國志》孫權訪「夷洲」 隋:《隋書》多次詳載出兵「流求國」 南宋:《攻媿集》載泉州知府汪大猷派兵戍守澎湖(最早) 臺澎 元:《島夷誌略》為汪大淵對臺澎地理、風俗概括性記述, 另設巡檢司為正式治理澎湖之始 明:《東西洋考》張燮多以臺灣局部地名統稱全島或稱   小琉球1624荷人稱「大員」 影片:平埔族─西拉雅族(02:09) 1602《東番記》陳第記錄西拉雅人的活動 原住民 1620’S荷教士甘第士撰書詳述西拉雅人生活 1630’S西教士艾斯奇維記載北部原住民情況

13 臺灣地名的由來(02:05)

14 平埔族─西拉雅族(02:09)

15 原住民的分類與分佈 分類 分佈 原則: 隨時代(統治者)不同而不同 清領時期:依漢化程度高低與納餉服役有無分 「熟番」、「生番」、「化番」
     「熟番」、「生番」、「化番」 分類 日治時期:最初沿用清代分類,後依居住地分      「高砂族」、「平埔族」 沿革 光復後:高砂族→高山族 1994年:高山族與平埔族通稱為原住民 平埔族: 目前僅噶瑪蘭、邵族等少數族群保留部份 語言與文化,大多已融入漢人社會 分佈 高山族: 清實施隔離政策與漢人接觸較少,日治時期才遭遇外來文化。達悟族例外。

16 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 社會組織 經濟活動 政治組織 宗教信仰 藝術表現

17 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 社會組織 依親族或工作分類 1.母系社會-阿美族、卑南族、西拉雅族
2.父系社會-布農族、賽夏族、鄒族 3.雙系社會-排灣族 、魯凱族(男先) 4.祭團組織-泰雅族、太魯閣族 5.漁團組織-達悟族 經濟活動 政治組織 宗教信仰 藝術表現

18 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 A.採游耕、輪耕;使用手鍬、手鋤 B.種植旱稻&芝麻@平野; 社會組織 小米、薯類@山地 C.女性多為耕作勞動力
1.粗放農業 經濟活動 2.狩獵: 3.漁撈: 4.貿易: 5.其他: 政治組織 宗教信仰 藝術表現

19 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 社會組織 1.粗放農業 經濟活動 2.狩獵: 3.漁撈: 4.貿易: 5.其他: 政治組織 宗教信仰 藝術表現
男性多獵捕鹿、羌、山豬 by陷機、鏢鎗、弓箭 2.狩獵: 3.漁撈: 4.貿易: 5.其他: 政治組織 宗教信仰 藝術表現

20 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 社會組織 1.粗放農業 經濟活動 2.狩獵: A.阿美族&噶瑪蘭族-捕漁撈貝 B.達悟族-點火把誘捕飛魚 3.漁撈:
C.邵族-浮嶼誘漁法 3.漁撈: 4.貿易: 5.其他: 政治組織 宗教信仰 藝術表現

21 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 社會組織 1.粗放農業 經濟活動 2.狩獵: 3.漁撈: 以物易物--以鹿皮/脯、硫磺、黃金交換鹽、布、鐵、瓷、瑪瑙
4.貿易: 5.其他: 政治組織 影片:沈默交易(01:23) 宗教信仰 藝術表現

22 影片來源:惠心的歷史筆記本 影片:沉默交易(01:23)

23 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 社會組織 1.粗放農業 經濟活動 2.狩獵: 3.漁撈: 4.貿易: 5.其他: 大雞籠社人為各村修房/弓箭/衣服/手斧
政治組織 宗教信仰 藝術表現

24 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 社會組織 1.粗放農業 經濟活動 2.狩獵: 多集體式營生:漁團,獵團,祭團 3.漁撈: 4.貿易: 5.其他:
政治組織 宗教信仰 藝術表現

25 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 社會組織 經濟活動 1.無國家,以部落為單位 2.十七世紀曾出現跨社聯盟-大肚番王
3.領袖產生:(多為酋長制) A.世襲-排灣族、魯凱族、鄒族 B.推選(大人物制)-布農族、達悟族 4.政治運作樞紐: A.鄒族-會所(庫巴) B.阿美族、西拉雅族-公廨 政治組織 宗教信仰 藝術表現

26 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 社會組織 經濟活動 政治組織 1.泛靈信仰,舉行各種歲時祭儀 2.多拜精靈,祖靈,神祇(泰雅 布農達悟不分)
2.多拜精靈,祖靈,神祇(泰雅 布農達悟不分) 3.平埔族多拜祖靈西拉雅族「祀壺」by 「尪姨」 4.成年禮:卑南族猴祭 5.生產祭期:排灣族-五年祭,阿美族-豐年祭, 賽夏族-矮靈祭,達悟族-飛魚祭 6.獵首習俗示勇,祈福,裁斷日治時期始革除 宗教信仰 藝術表現

27 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 社會組織 經濟活動 政治組織 宗教信仰 1.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2.利用麻、竹、藤等材料編製手工藝
影片:魯凱百合文化(02:42) 政治組織 宗教信仰 1.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2.利用麻、竹、藤等材料編製手工藝 3.雕刻:A.祖靈柱-魯凱族 B.石板屋-排灣族 C.拼板舟-達悟族 4.製陶:阿美族、達悟族 5.紡織:泰雅族 6.音樂:布農族(八部合音) 藝術表現 影片:泰雅編織(01:29)

28 影片來源:惠心的歷史筆記本 魯凱百合文化(02:42)

29 影片來源:惠心的歷史筆記本 泰雅編織 (01:29)

30 下一節: 國際競逐時期

31 圖1-1 冰河時期的東亞古地理示意圖

32 圖1-2 長濱文化人生活示意圖

33 圖1-3 長濱文化出土的石器

34 圖1-4 大坌坑文化遺址出土的陶片

35 圖1-5 大坌坑文化人生活示意圖

36 圖1-6 芝山岩文化草編殘件

37 圖1-7 牛稠子文化繩紋罐片

38 圖1-8 卑南遺址的考古發掘

39 圖1-9 卑南文化人獸形玉玦

40 圖1-10

41 圖1-11 十三行文化遺址煉鐵爐

42 圖1-12 十三行遺址出土的文物

43 圖1-13 台灣主要考古遺址分布圖

44 圖1-14 南島語族分布圖

45 圖1-15 台灣平埔族語高山族分布圖

46 圖1-16 番社采風圖-捕鹿

47 圖1-16 番社采風圖迎富

48 圖1-17 排灣族頭目訓勉族人

49 圖1-18 盛裝的魯凱族少女

50 圖1-19 黥面的泰雅族人

51 圖1-20 布農族的打耳祭

52 圖1-22 唱祈禱小米豐收歌的布農族人

53 圖1-21 宜蘭市獻馘碑

54 圖1-23 吹奏樂器的鄒族人

55 圖1-24 飾有百步蛇圖騰的排灣族陶壺

56 圖1-25 台灣地區一、二級古蹟分布圖


Download ppt "舊石器時代 位置: 亞洲大陸東緣,西太平洋弧狀列島一部份 背景 形成: 兩千多萬年前逐漸隆起,形成島嶼 生物: 大角鹿、猛瑪象、亞洲大陸原始人 臺東 長濱文化 苗栗 網形文化 臺南 左鎮人目前臺灣發現最早人類化石 影片:長濱文化臺南左鎮人 代表 文化 1.住在海邊洞穴-短期定居小型隊群 2.以採集、狩獵為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