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普 通 高 中 地理课程标准 解 读 葛文城 2006年 夏(修改稿).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普 通 高 中 地理课程标准 解 读 葛文城 2006年 夏(修改稿)."—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普 通 高 中 地理课程标准 解 读 葛文城 2006年 夏(修改稿)

2 第一部分 高中地理新课程简介

3 地理科学 ——兼跨 “社会科学” 和 “自然科学”两个学科领域的学科 中学地理课程 ——兼跨 “人文与社会” 和 “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一、地理课程的性质 地理科学 ——兼跨 “社会科学” 和 “自然科学”两个学科领域的学科 中学地理课程 ——兼跨 “人文与社会” 和 “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4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以及自身条件开设的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
2 6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15 研究性学习 综合 实践活动 11 体育与健康 艺术或 音乐、美术 艺术 4 通用技术 信息技术 技术 生物 化学 物理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以及自身条件开设的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 选修II学分 国家为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和未来发展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学科课程设置了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选修I学分 科学 地理 历史 8 政治 人文与社会 10 数学 外语 语文 语言与文学 必修学分 科目 学习领域

5 课程性质要求—— 充分发挥地理学科文理兼备的综合优势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互渗透 学习领域 人文与社会 地理 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论题 科学

6 二、课程理念 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7 三、课程设计思路 时代性 基础性 选择性 社会需求 学科体系 学生发展 素质

8 人地关系理论发展的历程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缘起 可持续发展教育与高中地理课程
21世纪地理课程的核心论题 ——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理论发展的历程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缘起 可持续发展教育与高中地理课程

9

10 中国21世纪议程

11 1. 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2. 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12 3. 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高中地理共同必修课程共6学分,由“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各2学分,36课时)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必修课程的设计注意其结构的相对完整和教学内容的新颖、充实,使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13 4.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 “宇宙与地球”等七个模块(各2学分,36课时)组成。选修模块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各个层面,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现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以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本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程学习顺序不作具体规定,选修课可以在必修课之前、之后或者同时开设。 5. 建议报考普通高校相关专业(如地学、环境、农林、水利、经济、管理、新闻、旅游、军事等)的学生修满地理选修课程4学分。

14 四、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 3.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4.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15 四、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16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 技能:利用由文字、图片、定量和符号资料构成的教科书、图画、图表、文献、示意图和地图,以及通过野外观察和制图、会见采访、解释第二手资料、应用统计数据等形式进行地理主题和有关问题的研究学习,学生们将能够发展形成以下方面的能力: ——明确问题和争端; ——发现一般性结论; ——收集和组织信息; ——应用一般性结论; ——处理资料; ——作出判断; ——解释资料; ——作出决策; ——评价资料; ——根据调查结果和价值观念采取行动。

17 四、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4. 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8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 下列教育目的应该成为教育政策的主要指导原则: a. 各级各种形式的教育中体现出国际范畴与全球视野。
b. 理解并尊重全体人民,包括他们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国内民族文化和其他国家文化。 c. 意识到人民之间与国家之间日益增强的全球相互依存关系。 d. 具备与其他人民交往的能力。 e. 意识到个人、社会团体和国家之间相互拥有的权利和应该承担的责任。 f. 理解国际团结与合作的必要性。

19 五、高中地理课程结构 地理1 地理2 地理3 必修 海 洋 地 理 环 境 保 护 旅 游 地 理 城 乡 规 划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共6学分 地理1 地理2 地理3 海 洋 地 理 环 境 保 护 旅 游 地 理 城 乡 规 划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自然灾害与防治 宇 宙 与 地 球 选修 各2学分

20 必修课程——地理 1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
必修课程——地理 1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地表形态的内外力因素、大气受热过程、气压带风带、锋面等天气系统、水循环、世界洋流)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影响、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21 必修课程——地理 2 人口与城市(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化、地域文化对人口城市的影响)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农业区位和工业区位因素、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生产活动的地域联系与交通运输)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

22 必修课程——地理 3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的含义、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产业转移和资源调配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一些区域为例,分析区域的环境发展、流域开发与治理、工农业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等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功用,数字地球的含义)

23 宇宙 太阳系和地月系 地球的演化 地表形态的变化
选修课程——宇宙与地球 宇宙 太阳系和地月系 地球的演化 地表形态的变化

24 海洋和海岸带 海洋开发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海洋权益
选修课程——海洋地理 海洋和海岸带 海洋开发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海洋权益

25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与环境保护
选修课程——旅游地理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与环境保护

26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城乡分布 城乡规划 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
选修课程——城乡规划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城乡分布 城乡规划 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

27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与环境 防灾与减灾
选修课程——自然灾害与防治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与环境 防灾与减灾

28 环境与环境问题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与防治
选修课程——环境保护 环境与环境问题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与防治

29 地理信息技术的进展 地图与遥感 (R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3S(RS 、GPS、GIS)技术应用
选修课程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的进展 地图与遥感 (R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3S(RS 、GPS、GIS)技术应用

30 六、实施建议——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 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
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

31 六、实施建议——评价建议 对地理知识理解与应用的评价——理解能力的评价主要看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理论的表述状况;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价主要看学生能否激活所储存的已学知识,能否将相关知识迁移到具体情境之中 对地理技能形成与运用的评价 ——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各种地理技能的功能、方法和要领的了解程度,选择应用地理技能的合理程度,运用地理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应用地理技能所取得的学习和研究成果的正确程度和实际价值

32 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一是评价学生是否了解地理方法运用的步骤、要领;二是评价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正确的地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建议从学生能否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提出问题的假设,独立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合理表达、交流探究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4. 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评价 ——建议评价时关注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科学精神与态度、对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的态度和责任感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观察是评价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5. 要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33 六、实施建议 ——教科书编写建议 建立合理的内容结构 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 教学内容的组织要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空间
六、实施建议 ——教科书编写建议 建立合理的内容结构 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 教学内容的组织要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空间 内容的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 引导学生的地理理性思维 重视教科书的系列化建设

34 六、实施建议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六、实施建议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积极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 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 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

35 第二部分 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 课程标准解读

36 一、“地理1”课程标准的解读 “地理1” 自然地理环境对 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对人的影响) “地理2” 人类活动对自然 地理环境的影响
1. “地理1”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地理1” 自然地理环境对 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对人的影响) “地理2” 人类活动对自然 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对地的影响) “地理3” 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和 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37 2. “地理1”的结构分析

38 3. “地理1”学习内容选择的基本思路 新课标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课程理念出发,注重选择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的内容,而大大删减那些对培养现代公民没有实际意义的传统知识。 为解决课程理念、学习目标与学科系统知识间的矛盾,实现从知识教学向素质培养的转变,新课标在设计中采用范例学习的方法。 “地理1”作为整个高中地理学习的起点,因而需要为其他模块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需逐步积累。

39 4. “地理1”的实施 “地理1”实施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地理1”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突出一个“理”字,关注“案例”的拓展,重视课程内容相互间的联系。 突出 “地理性” 和注重“说理” ——在使学生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 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材所提供的案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相关的案例 重视“地理1”中间的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重视“地理1”与“地理2”、“地理3”,乃至地理选修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

40 5. “地理1”课程标准简析 1)宇宙中的地球 ——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
——认识地球运动的特点及其意义; ——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基础的观念

41 A.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宏观的 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微观的 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目标指向: 学会运用有关资料(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示意图、地球本身条件等),说明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42 B.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注意点: 关注的重点是“影响”,而不是太阳辐射、太阳活动的形成(产生)机制 “影响”,应从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加以说明 要辩证地看待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43 C.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是一个多种运动(除了最基本的自转、公转运动外,还有摄动、岁差和章动等)的合运动——不要孤立地讲述地球的自转或公转 目标指向: “分析”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初中课标是“用事实说明”)——因此,不仅要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还要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所具有的意义 难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44 D. 地球的圈层结构 ——显性的 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内部圈层、外部圈层) ——隐性的 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根本要求) 目标指向: “说出”,要求较低,注意从人地关系出发,抓住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及其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 说明:自然环境可以从宏观层面(地球表层系统)和微观层面(自然环境要素)两个层面理解

45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学会分析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说明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关于这部分内容选择的思考:
——所选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应在自然环境中具有广泛性(全球性); ——所选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对环境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影响,对人类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对学生的学习不会形成障碍

46 A.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的岩石;重点是落在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目的是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视角认识岩石的形成和演变 目标指向: “运用示意图说明”,认识三大类岩石之间的转化过程 说明:应联系人类对岩石(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根据需要,可适当介绍矿物、矿产等知识,以及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等]

47 ——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的地貌;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
B.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的地貌;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 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表,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 地表形态变化,可从全球大地构造、区域大地构造及其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三个层面去分析 目标指向: “结合实例,分析”,要使学生通过某些实例的分析,以运动和变化的观点、综合的观点认识地表形态的形成、变化过程(趋势) 注意:根据需要和可能,可适当补充作为外力作用的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48 ——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的大气;目的在于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
C. 大气的受热过程 ——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的大气;目的在于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 目标指向: “运用图表说明”,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诸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成因示意图等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所产生的大气运动 注意:本“标准”中所指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要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必须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既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大气受热过程实质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其中大气的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须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学习大气受热过程,是理解大气运动的基础,所以应同时阐述大气的热力环流,并适当提及气压梯度力

49 D.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其影响 ——关注全球性的大气环流及其影响
目标指向: “绘制示意图”、“说出”,要引导学生通过绘制示意图,认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并可指导学生通过读图,认识气压带、风带随季节变化移动的规律;最后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的规律,可通过适当的例子(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以及南亚西南季风等),引导学生认识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注意:为了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需要引入三圈环流,对高空的气压、风向等,仅为说明诸如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略作说明即可,不必过分细说

50 E.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关注影响天气变化的最基本的天气系统
目标指向: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换句话说,这一部分的目标要求是,使学生能根据简易天气图的阅读,作出分析,解释常见的天气变化现象 要点: 本“标准”所要求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常见的锋面(包括冷锋、暖锋)、低压(包括低压槽)、高压(包括高压脊); 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可从气温、气压、湿度(包括降水)、风等方面分析,进而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包括其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 要注意联系实际(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影响学校所在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如江淮准静止锋等)

51 F. 水循环 ——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的水(主要是陆地水);目的在于认识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目标指向: “运用示意图”,“说出”、“说明”,引导学生通过读“水循环示意图”,说出自然界的水循环发生于三领域(海陆间、海上内、陆上内),通过十环节而实现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海陆间循环(六环节);进而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要点:本“课标”的关键点在于通过了解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和过程,重点是落实在认识水循环的意义——维持各种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而是淡水资源得以不断的更新,促进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进而对生态、气候、地貌产生深刻的影响,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

52 G.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关注的对象也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的水(主要是海洋水)
目标指向: “运用地图”,“归纳”、“说明”,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说出世界洋流的分布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读“世界渔场分布图”、“世界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注意:由于本“课标”主要关注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对于洋流的成因不必多讲述,只要能解释洋流分布规律即可;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最好能结合一些实例,通过分析予以阐明,如对洋流流经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则更有效;此外,也可结合实例,阐述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航海、海洋污染等)

53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认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说明:
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自然环境的两大基本特点——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和地域分异;对人类活动的指导意义 从自然环境各要素的角度分析——自然环境是由气候、水文、岩石、地貌、生物等各要素组成的,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各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形成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54 A.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关注地理环境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目标指向: “举例说明”,通过某一个或几个地理环境要素的分析,认识地理环境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说明:要结合实例予以说明,如河流(水文)对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的作用[黄淮海对华北平原形成和演变的作用] ,又如植被(生物)对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的作用[黄土高原植被的变化对黄土高原演变的作用]

55 B.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关注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环境的整体性 目标指向: “举例说明”、“理解”,通过实例的分析,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作用而形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56

57 C.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关注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目标指向: “运用地图分析”,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说明: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全球范围内存在着自低纬到高纬的纬度地带性,中纬度地区存在着自沿海到内陆的精度地带性,高山地区存在着自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带性,因海陆分布、地形、河流等影响还有非地带性的地域差异

58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这部分是对“地理1”的总结,即在了解了有关地理环境基本原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而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也是学生学习“地理2”、“地理3”的基础 说明: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条件 自然资源 自然灾害 ——由此设计了4条课标

59 A. 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以地表形态为例,认识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目标指向: “举例说明”,通过实例的研究,认识自然条件(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说明: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要使学生把握:自然条件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人类可改造自然条件,但必须遵循自然界自身演变的客观规律;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然利用的程度不断加深,利用范围不断扩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定胜天”

60 B.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探究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目标指向:“根据有关资料”“说明”,这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有关资料,以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说明:学习重点不是探讨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全球气候变化是就地理环境演变而言的;全球变暖现象,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种正常的体现,人类活动可能对变暖趋势起了加剧的作用

61 C. 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探究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目标指向:“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这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某一种自然资源,认识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对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的影响 关注点: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深度、广度都不相同,这种不同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说明:要适当补充:自然资源的分类;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应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62 目标指向:“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这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某一种自然灾害,说出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以及灾害发生后带来的危害
D.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探究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目标指向:“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这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某一种自然灾害,说出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以及灾害发生后带来的危害 关注点:灾害的成因(产生的机制)及规律;灾害的后果(危害) 说明:适当补充灾害的分类(地震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等),各种灾害的引发机制不同,防灾、减灾的措施也各不相同。 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是自然原因,但某些人类活动会对自然灾害起到诱发、加剧的作用,因此,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有助于人类在生产活动中选择采用能够避免引发灾害的合理手段和途径,其本身就是防灾的重要措施。

63 二、“地理2”课程标准的解读 1. “地理2”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侧重人文地理,又不拘泥于纯粹的人文地理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自然地理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地理1”是“地理2”的基础 以人地关系基本原理为主要内容的“地理2”是“地理3”的基础 与选修模块中的“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有互补意义

64 2. “地理2”的结构分析

65 3. “地理2”学习内容选择的基本思路 ——“地理2”作为“地理3” 学习的基础,以人地协调发展为核心,选择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最基本的一些基本原理: 从地理环境的角度,选择人口与城市的基础知识。 从农业、工业的空间布局类型的形成条件及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及交通运输方式、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选择有关生产力布局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知识。 在人地协调发展这部分内容中,以递进的方式,选择了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等。

66 4. “地理2”的实施 “地理2”实施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地理2”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突出“人地关系”这一核心,关注从“案例”分析探寻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 “人地关系”是整个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的核心,突出“人地关系” ,不仅要关注地对人的影响,也要关注人对地的影响 “地理2”作为“地理3”学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提供学生有关的原理;所以,分析“案例”,关键是要使学生从这一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一定的原理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贯穿于整个高中地理教育过程

67 5. “地理2”课程标准简析 1)人口和城市 ——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力容量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 ——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成因; ——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基本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的不同服务功能; ——理解城市化过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理解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

68 A. 人口增长模式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目标指向:
“分析”。这里主要是通过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比较,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也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而得以理解 说明: 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变动模型): 第一阶段 高水平静止 高出生率 高死亡率 低增长率 第二阶段 早期上升 死亡率下降 增长阶段 第三阶段 后期上升 出生率下降 低死亡率 增长缓慢 第四阶段 低水平静止 低出生率 平缓增长

69 B.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目标指向:
“举例说明”,要求通过实例分析归纳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归纳法);或先列举出可能引起人口迁移的各种原因,然后以实例一一加以验证(演绎法) 说明:人口迁移有不同类型,以时间有临时性、周期性、永久性等;以空间有国内的、国际的;以动机目的有谋生育非谋生的;以就业性质有产业性与非产业性;以组织形式有自发的、组织计划的,有自愿的或强迫的;等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军事因素和宗教因素,等等

70 C. 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两概念的区别 目标指向: “说出……区别”,要区别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这两个概念,也就是要找出这两个概念的差异。 说明: 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这两个概念都涉及到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能承载(容纳)的人口数量;但是,两者又有区别。

71 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环境承载力:一般地说, 是指环境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计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和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是,它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72 D.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上的分布状态及其成因 目标指向: “运用实例”。运用城市分布图,说出城市结构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F. 城市地域结构 ——不同城市规模服务功能的差异 目标指向: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出”。目标指向并非定位在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 而是能用相关理论所阐述的有关原理来理解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73 说明: 城市空间结构 在这里是指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 ——研究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城市用地一般可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 2. 城市地域结构 一般包括: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功能分区(土地利用) 主要理论:同心圆地带理论 扇形理论 多核心学说 中心地理论

74 同心圆地带理论 第一地带 中心商务区,城市核心。多高层建筑,交通汇集量大。 第二地带 过渡地带。商业和住宅混合。 第三地带 低级住宅区。
第一地带 中心商务区,城市核心。多高层建筑,交通汇集量大。 第二地带 过渡地带。商业和住宅混合。 第三地带 低级住宅区。 第四地带 中级住宅区。 第五地带 通勤带。高级住宅区,城乡交错地区。

75 扇形理论 形成扇形的原因,首先是高租金住宅区从市中心商业区开始,沿方便的交通线响另一远处的高租金住宅区延伸,最后彼此相连成一个扇形。

76 多核心学说 出现的原因是城市的多样化功能不断出现,而各种功能都有自己的特殊需要,所以在空间上呈现为多核心的特殊的空间地域结构。

77 中心地理论 在一定的区域或国家内,大小不同的中心地基本上都呈现出一定的等级体系。等级越高,规模越大,职能越多,服务的市场区域范围越大。中心地的影响区城六边形,中心地位于其中心。

78 不同等级城市化的服务功能 我国城市的等级划分 特大城市 >100万人口 大城市 ~ 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 ~ 50万人口 小城市 < 20 万人口 城市越大,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级别越高,服务的范围也越大。

79 G. 城市化 ——城市化的过程、特点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目标指向: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过程、特点),“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说明: 城市化的过程、特点——由时间进程带来城市空间的变化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数量的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耕地的减少、污染的加剧……) ——城市居住地环境的变化

80 F. 地域文化对人口、城市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目标指向: “举例说明”,用实例来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城市的影响 说明:地域文化包括物质的(民居、服饰、饮食)和非物质的(思想观念、文化艺术) 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人口的增长、人口的结构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城市景观、城市地域结构

81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82 A. 农业区位、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因素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目标指向: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说明: 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气候(光热)、地形、土壤、水源;社会——市场、交通、农业技术、政策 农业地域类型:指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商品交换,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体现。

83 B. 工业区位、工业地域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目标指向: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说明: 工业区位因素 :自然——土地、水、矿产、能源;社会——市场、交通、协作条件、知识与技术、劳动力 工业地域:由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传统工业区 新工业区

84 C.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目标指向: “结合实例说明”。 说明:
生产活动对资源、能源的利用所产生的需求与资源、能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对环境的影响; 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方式产生的后果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生产活动本身对环境的影响。

85 D. 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目标指向: “举例说明”。 说明:
地域联系的地理意义,不仅在于地域间的沟通,而且是传统地理空间概念发生了变化。 区域联系的方式不同,使区域间相对的时间距离比绝对的实际距离更有意义; 区域间的联系布局的变化,对区域建联系的紧密度产生重大的影响; 区域间联系方式的变化,特别是网络通讯方式,使区域间的联系正逐步形成为一种超越传统地理空间的网络空间。

86 D.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目标指向: “结合实例,分析”。 说明:
地域联系的地理意义,不仅在于地域间的沟通,而且是传统地理空间概念发生了变化。 区域联系的方式不同,使区域间相对的时间距离比绝对的实际距离更有意义; 区域间的联系布局的变化,对区域建联系的紧密度产生重大的影响; 区域间联系方式的变化,特别是网络通讯方式,使区域间的联系正逐步形成为一种超越传统地理空间的网络空间。

87 3. “地理3”的结构分析


Download ppt "普 通 高 中 地理课程标准 解 读 葛文城 2006年 夏(修改稿)."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