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镇祝桂 zhenzhugui@126.com 2016高考英语全国卷 题型分析与备考策略探究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镇祝桂 zhenzhugui@126.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镇祝桂 zhenzhugui@126.com 2016高考英语全国卷 题型分析与备考策略探究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镇祝桂 zhenzhugui@126.co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镇祝桂 zhenzhugui@126.com
2016高考英语全国卷 题型分析与备考策略探究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镇祝桂

2 第一部分 高考英语全国卷(I)的总体介绍

3 一、高考英语全国卷(I)的结构 部分 节 题目数量 单题分值 分数 折算前/后分数 时间(分钟) 第一部分 阅读理解 第一节 无名(四选一)
第一节 无名(四选一) 15 2 30 40/45 40 第二节 无名(阅读填空/七选五) 5 10 第二部分 语言知识运用 第一节 完形填空 20 1.5 45/50.6 第二节 无名(语法填空) 第三部分 写作 第一节 短文改错 1 35/39.4 第二节 书面表达 25 总计 61 120 135 (其卷面总分为120分,最终成绩按总分135分进行折算,即: 卷面总分120分× 1.125=135分,四舍五入取整数计分。)

4 二、2015“考试说明”对试卷结构的要求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本部分共两节,测试考生阅读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短文的内容(不少于900词),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在一段约300词的短文中留出5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所给的7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5分钟。

5 二、2015“考试说明”对试卷结构的要求 第三部分 语言知识运用 本部分共两节,考查考生对语法、词汇和语用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一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在一篇约250词的短文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第二节:共 10小题,每小题1.5分。在一篇200词左右的语言材料中留出10个空白,部分空白的后面给出单词的基本形式,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填写空白处所需的内容(1个单词)或所提供单词的正确形式。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0分钟。

6 二、2015“考试说明”对试卷结构的要求 第四部分 写作 本部分共两节,测试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第一节 短文改错:满分10分。本题给出一篇约100个单词的短文,文中有10处错误,错误类型包括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要求考生对每个句子进行判断,如有错误即将其改正。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5分钟。

7 三、要关注的变化 内容 变化 关注点 题目的呈现顺序
先“阅读理解”,后“语言知识运用”(原广东卷则相反)。这种呈现顺序的变化将全卷分成了“第I卷”(客观题)和“第II卷”(主观题) 答题思维的过渡、思路的转变 答题时间 全国:35:30:35=100;广东:40:40:40?=120 时间宽裕,但如何分配、利用? 阅读理解 第一节 (无名) 4篇15题,阅读量比原广东卷略少 难度不低,如何不失分 第二节(无名)阅读填空 新题型 难度大,重点关注 第一节 完形填空 篇章长度也是约250词,但设20空,增加了设空的密度。 难度有可能会增加 第二节 无名(语法填空) 与原广东卷的“语法填空”相似,10空中有7空是用括号里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难度比原来降低 第一节 短文改错 得分率最低,重点关注 第二节 书面表达 根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 写作的难度比过去低,但得高分的难度更大。

8 总之: 时间比过去多了20分钟,意味着答题速度和策略的调整 答题顺序和思维习惯的调整。 七选五对学生的语篇能力的要求增加了。 完形难度大了。
短文改错需要答题规范的训练。 半开放的书面表达,学生对于内容构思的能力要求高了。

9 四、几点建议 试卷的整体难度?认清各自的优势与劣势! 选用规范的资料 听说考试的训练不要受影响
第一轮复习中保持常规复习的同时渗透新题型、新思路。不宜过早进行专题训练。 (冯光武) 词汇和阅读是获胜之本 细心与书写是获胜之宝

10 附:全国卷完形填空的变化 1.考点微变:2015年考查了从属连词whatever,(虚词?)
When I handed him the gift card,saying he could use it for his family might need,he burst into tears.(2015全国卷) 54. A. whoever B. whatever C. whichever D. whenever 2. 对副词的考查更加灵活: My 10-year-old noticed him and made a on how bad it must be to have to stand in the cold wind.... well, sometimes from our need instead of our abundance is what we need to do! (2015全国卷) 44. A. outside B. proudly C. by D. angrily 50. A. yet B. even C. still D. just 考查了by,yet,even,still,just等在广东卷完形填空中较少出现的一些较独立的简单副词。

11 3. 考点形式不对等。 47. A. broad B. passing C. different D. main (2014全国卷) 57. A. time B. money C. skills D. knowledge 44. A. outside B. proudly C. by D. angrily (2015全国卷) 47. A. dollar B. job C. hot meal D. gift card (2015全国卷) 56. A. rely on B. respect C. learn from D. help(2015全国卷)

12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第二节(阅读填空) 分析及教学建议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第二节(阅读填空) 分析及教学建议

13 一、为何考? 《课程标准》对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阅读能力评价三个方面的部分要求:学生“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掌握“理解文章结构”,“理解指代关系”,“理解逻辑关系”等14项阅读技能,“能理解语言结构有一定难度或有一定新语言现象的文段”,“能区分主要观点、事实与一般支撑性事实,能辨识文段主旨的发展脉络”,“能分辨和理解文段、语篇中主要信息及观点的逻辑组织结构,了解各部分相互关系”,并“能写出语意连贯,结构完整,文体规范的短文”。 “考试大纲”对于阅读的要求 :“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 语言学习的需要:要求考生不但具备词汇、句子、语段、语篇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要有辩证、综合、分析、归纳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题型能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更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14 二、怎样考? 给一段300词左右的阅读材料,文中留出5个空白,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的词汇、内容以及篇章结构,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弄清楚文章的主旨和段落主题、作者的写作意图,从所给的7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填入选项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所选的答案是段落中的一句话(或者是段落的小标题)或者是段落中的主题句。7个选项中有两个在结构、词数、词汇、内容上干扰作用比较大的选项,但基本上能从逻辑关系方面排除这些干扰项。

15 三、考什么?(1) 年份 文章类型 话题 长度 设空类型 2010 说理类记叙文 倾听的重要性 292 段中句3题 段末句2题 2011
建议类说明文 如何教会孩子用钱 333 小标题1题 段中句4题 2012 如何减压 326 2013 介绍类说明文 介绍商业机构与管理 246 2014 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未来生活 310 段首句1题 2015 如何重建信任 299 段首句2题

16 三、考什么?(2) 2011至2015年这5年高考所涉及的文章都是结构比较清晰的说明文,其中有四年都是以“建议”为内容的说明文。所选材料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除2013年的考题外,四年的考题都是主题段(1-2段)加上分述段(3-4段)的结构模式,分述段分述各种建议或者步骤。考题的第一句都没有设空,除2013年外,其他四年的考题第一题都设在第二句。考点设置在主题段支撑句,分述段的小标题、主旨句或者是分述段的支撑句,有体现句子之间的承接关系、并列关系、转折关系、总述关系以及上下义关系,同时也有体现词汇重复的两种方式:简单重复方式及复杂重复方式。 近年难度在逐年增加。

17 四、阅读填空的知识与能力要求(1) 语篇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文本特征 (如文章的标题与小标题,斜体字、黑体字、不同字体、下划线的使用,点列,图表,图片等的使用。 (2)语篇中的词汇模式(承上、搭配、与词汇衔接)词汇衔接方式(重复、泛指、相似性、分类关系、组合搭配)。 (3)作者提纲思想发展的逻辑性(文章各段落间的先后关系,段落扩展的方式,段落的结构例如主题句、过渡句、总结句,段落的特点(单义段,多义段)等。 (4)结构衔接(结构衔接和指称衔接,替代,省略,同构关系等) (5)逻辑连接(添加、转折、因果、时空;详述、延伸、增强) (6)语篇的宏观结构(叙述语体结构“情景---问题---解决---评估”模式;辩论语体结构(五种);科技语体结构“目的---提出建议/介绍研究步骤/叙述结果/显示图表/说明意义”等)

18 四、阅读填空的知识与能力要求(2) 写作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句子写作的知识(句子的类型、句子的统一与连贯)。
(2)段落写作的知识(段落的统一、连贯与过渡;段落的发展方式,如时间、空间、过程、举例、对比与比较、因果、分类、定义等)。 (3)篇章写作的知识(篇章组织的一些原则;篇章开头结尾的方式;文章体裁等)。 总之,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语篇能力:除了运用一般阅读技能外,还需要对文章的结构、衔接方式、指代关系、上下文逻辑关系等进行分析。需要科学备考。

19 五、怎样备考?(1) 1. 教师首先要充实、巩固自己的语篇知识,然后帮助学生分析语篇,如词汇的提示、篇章结构、上下文逻辑关系等;
2. 给学生筛选补充适合高中阶段的语篇知识,有计划、有条理地在把语篇知识纳入阅读教学中,渗透语篇知识; 3.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篇能力及思维能力。有些段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或者没有明显的主题句、支撑句,但是它会通过其他方式来表明段内的逻辑关系,或词汇、或意义、或逻辑关系,总是能在上下文中找到依据。

20 五、怎样备考?(2) 4. 参考《课程标准》所提及相关教学建议
1)阅读教学活动建议:读前预测内容;读时根据所读内容画图、标图、制作图表,为课文选择或添加标题、读后转述、改写、续尾。 2)写作教学活动建议:组织素材、规划文章结构、列出提纲。 3)思维训练活动建议: a. 采用图表的方式帮助学生组织信息,表达观点,发表见解,开展阅读和写作活动。 b. 在阅读或听的基础上,根据获得的信息,设计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发展过程。 c. 运用树图表示分类关系。 d. 进行类比的活动,图解问题,作决定,分析因果关系,反思学习过程与成果。 e. 用图表组织信息,勾画关系图,意义图,关系网,建立事物之间的关系,开展对比与比较,分析问题。

21 (协和中学刘英)思路:大概念 小技巧 分项训练
不急于大量做题型练习,先帮学生理清思路,弄清题型特点、文本特点再开始。 和学生一起研读高考真题,一起发现规律、命题特点、文本特征,一起研究解题步骤,把主动权、发现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充分利用的材料:课本篇章,历年高考题篇章 大概念(文章体裁,篇章结构,主旨大意,写作目的) 小技巧(词汇重现方式,代词的指代,标题...) 分项训练 (进行逻辑关系辨认练习,如因果关系、并列关系、转折关系;进行文章篇章结构辨认练习,总-分-总、总-分、分-总、并列、递进等)

22 五、怎样备考?(3) 例如:2013全国卷的第二个段落可以用以下的mind-map来体现:

23 五、怎样备考?(4) 5. 高三模块复习中渗透新题型练习: e.g. Module 1, Unit 2

24 五、怎样备考?(5) 6. 逐项进行语篇知识的分项练习,通过分项练习和综合练习进行巩固。 (1)代词的指代练习; (2)小标题的选择;
(3)标题段和支撑段的连线练习; (4)通过阅读支撑段,反推标题段的中心词; (5)阅读标题段,推断支撑段有可能谈及的内容要点; (6)学生进行逻辑关系辨认练习,如因果关系,并列关系,转折关系,或者文章篇章结构辨认练习,总分总,总分,并列,递进等的结构。

25 五、怎样备考?(6) 阅读填空的解题思路和步骤: 通读全文,概况主旨 1)关注标题、小标题、段首句、中心词等 2)圈划、画思维导图,简单归纳
浏览选项,找关键词 1)圈划语篇标记词(中心词、信号词) 2)关注主语 理顺语境,做出选择 1)标出设空前后文中的中心词和标记词 2)理清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3)先易后难,结合匹配法和排除法解题 带入答案,重读复核 (十分重要!)

26 第三部分 短文改错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7 一、为何考? 数据:7:19;2015年止,仅12省未使用此题型;
技术层面:客观性、公平性(能产生适中的难度和理想的区分度),答案尽可能唯一。 更合理题型应该具有可行性方面的效益: 1. 比选择题更客观(试题要有明确的最佳答案) 2. 易批阅:答案的(1)唯一(2)简洁 3. 考试的后效: “好的后效源自这样一个事实:应试者能答对的题就答得上,不会答的题就答不上。” “导致外语教育应试潮流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具有导向作用的大学入学考试没有坚持使用正确的测试方法。”

28 一、为何考? 理论层面: 1. “短文改错考查学生在语篇层面的纠错的能力,此能力被视为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组成部分,而纠错是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即改错是写作过程的一环, 改错应融入写作练习之中。 2. 从二语习得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当学习者目标语的用法和母语的用法有差异的时候,学习者往往会出现错误。英语学习者如果能够系统地总结出中英文的用法差异,就能较容易识别出自己英语作文中以往所犯的各种错误,从而写出较为规范的英语作文。

29 一、为何考? 理论层面: 3. Error analysis and error correction theories:
“We learn through our errors.” e.g. Ferris(2004): a necessary component of L2 writing instruction; encourage students in cognitive problem-solving (as they attempt to self-edit); Students should be required to revise or re-edit their writing (after receiving feedback).; facilitate progress in accuracy;

30 一、为何考? 理论层面: 4. The necessity of error correction:
Fathman & Walley (1990) Ferris & Roberts (2001) Ferris (1999, 2000, 2001) Chandler (2003, 2004) Lee (2004, 2008) Truscott (1996, 2004, 2007)

31 一、为何考? 理论层面: 5. 纠错反馈是写作过程中必要的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反馈能给学习者提供学习表现和进步程度的重要信息。
(Lee, 2008)研究表明,以教师为中心的写作纠错反馈使学习者变得被动和依赖。 因此: 短文改错是考查语言准确性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题型(阅读、语法、写作的综合能力考查)。

32 二、怎样考? 考纲对写作的要求: (1)准确使用语法和词汇;(2)使用易懂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对第一部分短文改错的要求: 给出一篇约100个单词的短文,文中有10处错误,错误类型包括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要求考生对每个句子进行判断,如有错即将其改正。 试题的要求: 增加(缺词):冠词、介词、连词、助动词、不定式符号to等等 删除(多词):(基本同上) 修改(错词):

33 三、考什么? 2010-2015年全国I卷短文改错分析 项目 类别 试题选材 体裁 记叙文4:议论文2(2012\2015) 题材
个人情感与经历、学校生活、人与自然、人物故事等 试题设计 试题语境 假定…… 试题呈现形式 篇章,不分行,(错误分布有无规律可循?) 答题要求 按照要求的符号直接作答,以句为单位,10处错误(不会多于10处),每句最多两处错误,也可能某句无错误。 篇章长度 考点分布 词法、句法、逻辑 考点效度 考点层次:词组、句子(考查重点)、语篇; 焦点因素:语法(占大多数)、惯用搭配、意义 设疑方式 错词(8)、漏词(1)、多词(1)

34 三、考什么? 设错范围 动词 名词 代词 形容词 副词 冠词 介词 连词 逻辑关系 2015 3(been) 1 1(the) 隐含
2014 2 1(a) 1(but) 2013 2(and) 1(ever) 与语法填空的关联! 多词 漏词 附件:近三年所考的具体内容

35 三、考什么? 词法: 句法: 主谓语在数上的一致;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强调句型、句子结构的连贯性、完整性、对等性和逻辑性。
e.g. The airs we breathe in is getting dirtier and dirtier. 语篇(行文逻辑): (难点) 1.上下文的时态是否一致 e.g. I was only four when she passes away. 2.上下文中的代词是否一致,主要是代词的格与数的错误。 e.g. I was eager to see him, but outside her room I stopped. I got angry and broke it. 3. 上下文中的逻辑是否一致 e.g. :Before waiting for about half an hour, I was beginning to get impatiently. I learned … that I had to be more patient and little aggressive.

36 错在哪里?为什么难? I paid visit to Mr Johnson.
The book I’m reading of talks about afternoon tea in Britain. He had a deep voice, which set himself apart from others in our small town. I learned early in life that I had to be more patient and little aggressive. I was eager to see him, but outside her room I stopped. One day, little Tony went to a shopping center with his parent.

37 四、怎样备考? What? How? Proofreading Read + Prove
一致性--- 难点与突破点 What? Proofreading Read + Prove Read a composition written by a student. Prove its correctness. Easy Difficult? How? Make the passage / sentences consistent! e.g. The airs we breathe in is getting dirtier and dirtier. Much rare animals are dying out. (2015)

38 How? 固定搭配② ⑤ ④ ①时态一致 ③单复数一致 (以2014年卷I为例)
Nearly five years before, and with the help by our father, my sister and I planted some cherry ① ago ② of tomatoes(圣女果)in our back garden. Since then --- for all these year --- we had been ③ years ④ have allowing tomatoes to self-seed where they please. As∧result, the plants are growing somewhere ⑤ a ⑥ everywhere The fruits are small in size, but juicy and taste. There are so much that we often share them with ⑦ tasty ⑧ many our neighbors. Although we allow tomato plants to grow in the same place year after year, but ⑨ 删除but,或改为yet we have never had any disease or insect attack problem. We are growing wonderfully tomatoes at no cost! ⑩ wonderful ⑦平行结构一致 ⑧指代一致 ⑥ ⑨ ⑩语义及逻辑关系一致

39 Consistency between verb tense and adverbial
(时间状语与谓语动词的时态一致): ④ ① e.g. I was only four when she passes away. 2. Consistency in numbers (单复数一致): ③ e.g. He was tall, with broad shoulder and a beard … 3. Consistency in meaning and logic (语义及逻辑关系一致):⑥ ⑨ ⑩ e.g. However, he was the gentlest man I have never known.

40 4. Consistency in parallel structure (平行结构一致):⑦
e.g. He is rich in wealth but ____ in health. A woman saw him crying and telling him to wait … We can lie on the grass for a rest, or sat by the lake … 5. Consistency in reference (指代一致):⑧ e.g. I was eager to see him, but outside her room I stopped. I got angry and broke it. He had a deep voice, which set himself apart from others in our small town. 6.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verb form (主谓一致:人称、数、时态语态等) e.g. My dream school look like a big garden.

41 四、怎样备考?(思想上) 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很差, 无法做到互评互改? 教师在课堂上分析讲解语误类型和答题技巧?
(亓鲁霞,2007)针对短文改错题进行(集中大量)操练的提分效果并不显著。如果放弃应试操练, 把同样的时间用在按照教学大纲正常教学, 鼓励学生多写多改英语, 只在临考前熟悉题型, 学习效果或许更佳。

42 四、怎样备考?(行动上) 语法基本功过关 扩大语篇输入,增强对英语语言的敏感度 阅读数量与质量---语篇意识---语篇把握能力---语感
强化语篇意识和衔接手段,培养语篇分析能力 1)基础语法知识的重要性与不足 2)利用上下文和语篇语境,兼顾一致性 3)语篇衔接知识 综合训练短文写作与改错,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学生通过对写作词汇、句型与固定搭配的记忆和相关话题的写作训练,实现正确输出与行文的通畅连贯。这样既可以提高写作的得分率,同时也提高短文改错的得分率。另外,熟悉5种基本句型,也将有助于考生分析句子成分和抓句子主干,从而找到句子构成和词性混淆方面的错误。 指导学生收集写作错误,反复训练。让学生写作设立错题本,收集他们在写作中犯下的错误并附上改正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错误的敏感度,同时也让他们知道正确的表达方法。 课堂上的自改互改、讨论、检查、反思---语言基本功 落实在平时教学中:基本语法知识与语言技能;基本功的训练。

43 四、怎样备考? 备考策略摘录: 短文改错解题四原则:
1. 改动一个词; 2. 虚词以添加或删除为原则; 3. 实词以改变词形为原则; 4. 以保持句子原意为原则。 短文改错解题步骤: 1. 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2. 整段分析,逐句推敲; 3. 反复通读,复查验证。 解题注意要点和能力培养: 1. 核对错项时,若的确有一时难以改出的地方,可以参考所改动项是否基本符合“1:1:8”的比例。即多词1个,缺词1个,错词8个。 2. 核对改正的语法项目是否有重复。(短文改错往往覆盖面广,一般不会出现重复考查某个语法点的现象。?) 3. 核对答题符号是否规范,位置是否准确。无单词拼写错误、大小写错误、词序错误和标点符号错误。

44 第四部分 书面表达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参考:广州六中王慧珊老师的发言。

45 如何应对? 句子意识是基本 培养句子意识:从简单句到复杂句 对句子结构的认识决定了学生对意义的表达性 语篇意识是关键 在阅读中培养语篇意识
(冯光武,2015)

46 请批评指正! 谢谢!


Download ppt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镇祝桂 zhenzhugui@126.com 2016高考英语全国卷 题型分析与备考策略探究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镇祝桂 zhenzhugui@126.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