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章    生化检验标本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 第二节 标本的处理 第三节 影响体液成分的因素.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章    生化检验标本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 第二节 标本的处理 第三节 影响体液成分的因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生化检验标本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 第二节 标本的处理 第三节 影响体液成分的因素

2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 标本的正确采集与保存是生化检验结果是否可靠的前提,而这种差异往往不易被检测者发现,因此,必须给予重视。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 标本的正确采集与保存是生化检验结果是否可靠的前提,而这种差异往往不易被检测者发现,因此,必须给予重视。 生化检验标本主要是血液,其次是尿液,此外还有脑脊液、胃液、腹水、唾液等。

3 一、血液标本的采集 血液标本最常用的是静脉血。 (一)静脉采血法
1. 采血部位:最常用的是肘静脉,此外,也可采用手背静脉、外踝静脉、颈外静脉。 2. 取血容器:最好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试管。

4 3. 注意事项: (1)如遇到病人采血发生眩晕,平卧休息,必要时嗅吸芳香氨酊,掐人中。 (2)防止溶血:造成溶血原因,穿刺不顺利,局部组织损伤过多,取血容器有水,血液注入试管时不取下针头,抗凝血的剧烈震荡。

5 (3)避免充血和血液浓缩:止血带压迫时间不能过长,最好不超过半分钟。
(4)抽血时,只能向外抽,不能向内推。以免注人空气。 (5)肢体进行静脉输液时不宜在同侧静脉采血。

6 (一) 动脉采血法 一般多采用股动脉,其他部位如桡动脉,肱动脉也可采用,在博动明显处,常规消毒,刺入动脉后,血液自行涌入注射器,达所需血量,用干棉球压迫止血。

7 二、 尿液标本的采集           生化检验多用24小时尿,收集方法是,第一天将尿排尽弃去,记录这次排尿的时间,从计时开始,以后尿液均收集于干净有盖的容器内,直至第二天同一时间为止。 留取24小时尿标本应按实验要求加入防腐剂,一般在收集第一次尿时同时加入。检验人员接到标本后应充分将尿混匀,精确量其总量并记录,然后留取实验所需量,其余弃去。

8 第二节 标本的处理 一、抗凝剂 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称为抗凝剂,常用的有:
第二节 标本的处理 一、抗凝剂 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称为抗凝剂,常用的有: (一)草酸钾 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生成草酸钙沉淀。通常配成100g/L水溶液,每支试管中加0.1ml,80℃以下烘干备用。 优点:溶解度大,抗凝作用强(抗凝用量2mg/ml血),价格低 缺点:改变血液pH,不能用于酸碱平衡观察,不能用于K+、Ca2+测定,抑制一些酶活性,LDH、ACP、ALT。

9 (二)氟化钠 抗凝作用弱,常与草酸钾混合使用,NaF4g,草酸钾6g,溶解至100ml,每管加0
(二)氟化钠 抗凝作用弱,常与草酸钾混合使用,NaF4g,草酸钾6g,溶解至100ml,每管加0.1ml, 80℃以下烘干备用,可抗凝2~3ml血。 优点:防止糖酵解,用于血糖测定。 (三)肝素 是一种含硫酸基团的粘多糖,具有多方面抗凝作用。 优点:抗凝作用强(抗凝用量0.1mg/ml血)不影响血细胞体积,不易溶血,配成1g/L水溶液,每管0.5ml, 60℃烘干备用,久置而失效,价格贵。

10 二、防腐剂 收集24小时尿液时,为防止细菌生长而影响检验结果,应使用防腐剂,常用的有: (一)甲苯(或二甲苯) 在尿液表面形成一薄膜,防止细菌繁殖,防腐能力较弱。用量10ml左右,适合作尿糖,尿蛋白、尿素、肌酸、肌酐、尿酸,钾、钠、氯测定。

11 (二)浓盐酸 使尿液保持强酸性,阻止细菌繁殖,防止尿液中某些成分因尿酸碱化而分解,用量10ml左右,适合作尿17-羟、17-酮、儿茶酚胺、钙测定。
(三)麝香草酚 可抑制尿中细菌生长,用量1g左右,也可用麝香草酚异丙醇溶液(10%),5 ml左右,适合作尿钾,钠、钙、AA、糖、尿胆原、胆红素测定,不适合作尿蛋白测定。

12 三、标本的分离和储存 血浆的分离:取血后与抗凝剂充分混匀后,可立即离心分离,2500~3000转/min,5min。
血液标本采集后,如需要血浆或血清者,应及时分离,以免红细胞与血清或血浆之间物质的转移和红细胞对血清中某些物质的利用。 血浆的分离:取血后与抗凝剂充分混匀后,可立即离心分离,2500~3000转/min,5min。 血清的分离:取血后将试管放37℃水浴放置30min左右,离心分离。 分离的血浆或血清不能及时检测时,可放4~6℃冰箱保存,保存期限依待测成分稳定性而定,一般3~5天。

13 四、无蛋白血滤液的制备 血液经去蛋白处理后称为蛋白血滤液。去蛋白的方法很多,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使蛋白质脱水而沉淀 有机溶剂,中性盐。
一类是使蛋白质脱水而沉淀 有机溶剂,中性盐。 另一类是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质盐,某些酸类,重金属盐。 1.钨酸法 血液﹕水﹕ 1/3mol/L硫酸﹕10%钨酸钠 1﹕7﹕1﹕1 2.三氯醋酸法 血清:三氯醋酸 1:9

14 第三节 影响体液成分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一)采血时体位 站位,血量比卧位少600~700ml,浓缩,一些成分含量增高。
第三节 影响体液成分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一)采血时体位 站位,血量比卧位少600~700ml,浓缩,一些成分含量增高。 (二)时间 体液中许多成分一天内发生周期性变化,如血清皮质醇峰值6~8点,谷值16点,女性月经周期影响性激素的血浆浓度。

15 (三)运动 与运动时间、强度有关。适度运动,血糖、尿酸、乳酸增加,ATP减少,血清AST、LDH、CK、ALP增加,运动员,血清Ch、TG减少,HDL-C增加。
(四)年龄 (五)性别 (六)体形

16 二、饮食和药物的影响 (一)饮食 因饮食量和食物性质而定,一般血糖,铁、钾、总脂、TG、ALP升高,高蛋白饮食,BUN、磷、尿酸、血氨升高,咖啡因饮料,儿茶酚胺、血浆皮质醇、FFA升高,饮酒,乳酸、尿酸、ALT、GGT升高。餐后12小时取血。 (二)药物

17


Download ppt "第二章    生化检验标本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 第二节 标本的处理 第三节 影响体液成分的因素."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