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質性研究資料分析電腦軟體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質性研究資料分析電腦軟體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質性研究資料分析電腦軟體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
林本炫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2 質性研究資料分析的原理 和一般程序 描述(describing) 分類(classifing) 連結(connecting)

3 質性研究電腦軟體如何幫助 質性資料分析 把這些WORD裡的檔案列印出來,而且在列印的時候,刻意將右邊的邊界留得特別大,以便我們在這些空白處進行「編碼」的動作。舉例。 把這些WORD裡的檔案列印出來成為紙本,然後把前面舉例提到的那個段落,剪下來貼到做摘記用的卡片裡。 另一個方法,是運用電腦裡的文書處理軟體(例如WORD)或者資料庫軟體(例如EXCEL)。

4 電腦輔助質性資料分析的功能 Richards and Richards(1994)
編碼與搜尋軟體(Code-and-Retrieve Software) 產生規則、建立理論的軟體(Rule-Based Theory-Building Systems) 建立邏輯關係的軟體(Logic-Based Systems) 建立索引的軟體(An Index-Based Approach) 建立概念網絡的軟體 (Conceptual Network Systems)

5 「編碼與搜尋軟體」(code-and-retrieve programs)
Weitzman and Miles(1995) 「編碼與搜尋軟體」(code-and-retrieve programs) 「編碼並建立理論的軟體」(code-based theory-builders) 「概念網絡建構軟體」(conceptual network-builders)

6 應用電腦軟體從事質性研究 的優點 對於質性研究資料的分析,可以不再停留在田野文本的層面,也就是只從田野文本的字面作簡單的歸納。
省去用人工從事資料化約與連結時惱人而瑣碎的動作。 有助於團隊研究,合作進行一項研究的研究者可以很容易地共享一組質性資料。 研究者也可以很方便地把自己的資料和研究分析過程讓別人分享,甚至包括和被研究者分享,使別人判斷其分析與結論或理論驗證的合理與否,打破質性研究一向的「神秘」特質。 透過這種電腦軟體所帶來的透明性,讓其他學者可以檢視這項研究在分析與結論上的信度與效度。 讓初學者使用質性研究資料分析電腦軟體進行質性研究以及資料的分析,發現初學者可以進步得更快。

7 應用電腦軟體從事質性研究 的限制 被電腦工具所驅使。 研究者可能陷入「實證式」的思維方式。 擔心質性資料會被當成量化來計算、分析。
擔心光花在學習這類軟體上就耗去不少時間。 把質性研究弄成如此「技術性」是否可能扼殺學者的想像力?

8 應用電腦軟體從事質性研究 的限制(續) 電腦軟體可能會反過來引導我們的研究和分析工作。 研究者可能因為電腦的方便,以資料的量取代資料的深度。
從桌面上的紙張轉移到電腦螢幕,改變了我們的思考習慣。 螢幕上的內容也可能使我們不容易觀察到所有資料的全貌,甚至過度專注於細節而造成見樹不見林的狀態。

9 結語 電腦軟體倒底是限制了我們,還是解放了我們的想像力?如果我們被淹沒在一堆紙本的訪問稿、觀察筆記、卡式錄音帶或者錄音筆錄下來的聲音檔以及大量的錄影帶裡,我們真能夠提出有想像力的分析或者理論嗎?


Download ppt "質性研究資料分析電腦軟體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