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25.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P25."—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P25

2 P25

3 P25

4 P26

5 P26

6 大一統帝國體制的建立 課文整理 一、建立:221B.C.秦王嬴政併滅六國,統一天下
二、採用「皇帝」尊號:秦始皇認為「王」已無法顯示尊貴地位,故採用「皇帝」名號 三、採行「五德終始說」:認為秦為水德,取代周的火德 四、建立禮儀典制:以強調皇帝至尊的權威 五、建立中央集權的「三公九卿」官僚體制 六、建立地方制度—郡縣制 七、結果:皇帝成為帝國的中央集權核心

7 P26

8 P26

9 P27

10 P27

11 秦朝的中央官制與地方制度 課文整理 一、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 皇帝之下,分設丞相(行政)、太尉(軍事)、御史大夫(監察)
 皇帝之下,分設丞相(行政)、太尉(軍事)、御史大夫(監察) 二、地方制度—郡縣制:  1.辦法:   中央派遣並監督郡守、縣令等地方首長   地方賦稅權歸朝廷  2.作用:皇帝透過郡縣制可控制廣土眾民,形成「一人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

12 P27

13 P27

14 君權與相權的關係 課文整理 一、相輔相成:皇帝雖有至高權力,但仍須仰賴官僚治國,故丞相成為「百官之首」
二、緊張關係:丞相由皇帝任命,但位高權重,對皇帝權力造成威脅 三、君尊臣卑-削弱相權之實例:  1.三公制:用以分削相權  2.漢武帝的「內朝」:丞相成為「外朝」之首  3.東漢光武帝以尚書掌管大權:尚書令成為行政首長

15 P28

16 P28 曹魏時:中書省,成為實際的丞相 劉宋時:門下省,成為實際的丞相

17 光武帝 曹魏以後 劉宋以後 內朝:中書省 外朝:中書省 外朝:尚書省 內朝:門下省

18 政治與學術思想的演變 課文整理 一、秦朝:  1.採用法家思想,甚至「焚書坑儒」  2.結果:政權崩潰
二、漢初高祖、文帝:因承接長期動亂而採用道家黃老治術,無為而治,與民休息 三、漢武帝:  1.中央集權完成,採董仲舒之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 2.以儒家為表,法家為本 四、結論:實際上均為控制思想的手段

19 P28

20 P28

21 P29

22 P28

23 教育文化 課文整理 一、秦朝: 嚴法為治,「以吏為師」,禁止學術活動 二、西漢武帝:  1.中央設太學
 2.地方設郡國學(景帝時蜀郡太守文翁已在地 方設郡國學)  3.講授儒家經典  4.經學遂成為兩漢主流

24 P29

25 P29 外儒內法 循吏:重視經學的地方官,強調禮樂學校,以化民成俗為目標,思想觀念來自儒家 酷吏:重視律令的地方官,以奉行朝廷法令,貫徹君主旨意為首務,思想觀念來自法家

26 編戶齊民的社會 課文整理 一、背景:  1.戶籍制度:春秋戰國時代已逐漸出現  2.戶口管理:商鞅變法規定「五家為保,十家相連」
二、秦朝的郡縣制—戶籍詳備:  1.「編戶」:將郡縣內的人民均編入戶籍編制  2.「編戶之民」、「編戶齊民」:指納入編戶的人民

27 P29

28 P29

29 漢朝的戶籍管理 課文整理 一、記錄更完善:  1.西漢繼承秦朝的戶籍政策而更完密  2.舉凡姓名、籍貫、身份、年齡、財產均詳細登錄
二、優點:戶籍資料可使政府對於徵兵、賦稅、徭役、求才……等,有所憑藉 三、實例-徵兵:西漢兵役23歲至56歲,可依照戶籍資料徵兵

30 P30 每年歲末依例呈報,稱為『上計』

31 漢朝選舉人才的制度 課文整理 一、徵辟:  1.屬特殊榮譽  2.政府聘請有才德的高士,授以官職 二、察舉:
 1.「詔舉」:不定期的特科,如「賢良方正」、「直言極諫」  2.「歲舉」:武帝後,每年定期舉行,有「孝子」、「廉吏」、「茂才」等科 ※選才根據:必須憑藉「編戶」的戶政基礎

32 P30 由上而下選任官吏 由下而上推選人才 又稱薦舉、常舉

33 生活禮俗 課文整理 P30 一、婚姻嫁娶:邑里以酒食相賀 二、喪事:鄰里自動助辦 三、重要節令:里人殺牛宰羊做「社祭」,並歡聚宴飲
四、意義: 1.顯示編戶齊民社會,里鄰關係密切 2.農閒的歡娛與農耕的辛苦,呈現「一張一弛」的生活節奏

34 P30

35 編戶齊民社會的作用 課文整理 P30 一、政府可有效管理人民: 是周朝封建制度瓦解後,中央集權政府對人民有效管理的制度
二、為秦漢帝國維持統治的基礎 三、對於政治、社會、經濟及軍事等方面起了重要的穩定作用

36 秦鞏固統一的措施—加強中央集權

37 秦朝中央及地方官制示意圖

38 東周開始出現郡縣 電子教學講義P24 原因:封建體制崩解,農民成為直接負擔徭役租稅的編戶齊民;工商業發達,國君應用穀祿僱聘官僚取代世襲的貴族;新併土地不再分封,往往設郡縣直接統治。 發展:春秋──晉最早設置,楚、秦等為加強中央集權,鞏固邊疆防務,亦跟進實施。戰國──實施更盛;商鞅變法後,以縣為地方行政單位。秦於新占地區設郡,長官為「守」,範圍較縣大,兼有軍事守備性質。其後郡的權責轉以民政為主,下轄若干縣,郡縣制度乃形成

39 封建制度與郡縣制度比較 補充講義 項目 封建制 郡縣制 特色 封建諸侯、屏障中央 中央集權、君主獨尊 優點 地方分權、鞏固皇室
編戶齊民、皇帝直轄 缺點 地方權大、擁兵自重 缺乏屏障、不易控制 結構圖    君主 諸侯 人民 君主 郡縣

40 封建與郡縣的拔河 1.秦初-採「郡縣制」 A.博士與大臣曾有激烈辯論
(兩次 王綰、淳于越V.S.李斯) B.貫徹:下「焚書令」、禁止「以古非今」 2.漢初-行「郡國並行制」國指封建 3.呂后-大封呂氏兄弟為王(漢惠帝在位) 呂后死後,劉姓諸侯與功臣集團合作 ,消滅諸呂,拱衛皇室 4.漢文帝-同姓諸侯跋扈 A.賈誼建議:陳《治安策》 「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B.文帝不敢大力推行 封建與郡縣的爭議: (1)王綰倡分封諸子為王,以收威鎮之效。李斯認為封建將重蹈周朝諸侯自相攻伐的覆轍,主張郡縣。 (2)始皇以封建為天下亂源,採行郡縣制;博士淳于越主張恢復封建,李斯奏請「焚書」以禁絕其說,郡縣制因此確立。 電子教學講義P25

41 5. 漢景帝-採「削藩」→導致「七國之亂」 A. 鼂錯判斷諸侯「削亦反,不削亦反」 -主張強力削藩 B
5.漢景帝-採「削藩」→導致「七國之亂」 A.鼂錯判斷諸侯「削亦反,不削亦反」 -主張強力削藩 B.影響:七國之亂平後,諸侯力量減弱 被太尉周亞夫平定 6.漢武帝-行「推恩眾建」 A.採主父偃的建議 B.假借禮儀問題撤銷許多諸侯的爵位 C.影響:封建名存實亡,有助中央集權

42 對封建諸侯的解決方式

43 漢朝中央集權的過程 皇 帝 文 帝 景 帝 武 帝 建議者 賈 誼 鼂 錯 主父偃 方 法 眾建諸侯少其力,溫和削弱諸侯力量
補充講義 皇 帝 文 帝 景 帝 武 帝 建議者 賈 誼 鼂 錯 主父偃 方 法 眾建諸侯少其力,溫和削弱諸侯力量 削奪楚、趙、膠西諸王的封地 推恩眾建 結 果 分齊為七國,分淮南為三國,諸侯仍勢大 引起七國之亂,亂平後,諸侯國勢力大減 王國名存實亡,完成中央集權

44 西漢的七國之亂 漢景帝採鼂錯建議,削楚、趙、膠西諸王封地。
吳王劉濞以殺鼂錯為名,首先反叛,楚、趙、膠西、膠東、菑州、濟南等六國相繼反叛,即為「七國之亂」,結果被太尉周亞夫平定,只三個月。

45 三監之亂 景帝七國之亂

46 焚 書 秦始皇三十四年,始皇置酒咸陽宮,博士七十人前來進酒。僕射周青臣進頌,說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爭之患。博士齊人淳于越則反對周青臣的說法,他主張實行封建。始皇將這個意見交給臣下來討論。

47 焚 書 丞相李斯說:「……今皇帝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私學而相與非法教之制,人聞令下,則各以其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夸主以為名,異取以為高,率腢下以造謗。如此弗禁,則主勢降乎上,黨羽成乎下,禁之便。臣請史官非秦紀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有欲學,以吏為師。」秦始皇批准之。

48 焚 書 西元前213年秦丞相李斯進言,說諸子百家「入則心非,出則巷議,誇主以為名,異取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於是,秦始皇為了統一原六國人民的思想,於當年開始銷毀除法家以外的所有諸子百家的著作,一直到西元前206年秦朝滅亡,史稱「焚書」。

49 坑 儒 秦始皇迷信神仙方士,派遣了許多方士入海,費了許多金錢,許多人卻一去不返,到了始皇三十五年,方士盧生和侯生又逃跑了。始皇大怒,坑埋了四百六十多個儒生與方士。

50 秦坑儒谷 焚書開始的第二年,即西元前212年,秦始皇為了進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見解,在當時秦首都咸陽將四百六十餘名儒士和方士坑殺,史稱「坑儒」。

51 秦始皇依據鄒衍的學說,確認秦朝為水德之始,並依照水德改制。例如:改正朔,以建亥之月為正,即以冬十月為歲首,接受百官朝賀;顏色尚黑,衣服旌旗均用黑色;數以六為紀,符法冠均六寸、輿六尺、乘六馬、六尺為步;改河(即黃河)為德水等,這是五德說自創立以來,第一次由秦始皇付諸實行。

52 始皇帝尊五德終始,另有深意,即以水德尚法,推行嚴酷的法律制度。秦為水德之始,「水主陰,陰刑殺」,因而尚法嚴刑,使成為據水德改制的主要內容。這不僅符合秦尚法的傳統,與秦始皇的法治思想,也極為一致的。為建立統一的法律制度,秦始皇「明法度,定律令」在全國頒行統一的法律令。

53 漢初思想:道家黃老思想 漢初經長期動亂之後,民生艱困,道家黃老 無為思想正符合需要。
漢初經長期動亂之後,民生艱困,道家黃老 無為思想正符合需要。 黃老治術亦強調尊卑秩序與君臣名分,講究法家控御臣下的技術,且摻雜了陰陽家的五行理論,已非先秦時期的老莊思想。

54 徵 辟 徵是指皇帝下詔聘召,皇帝下詔指名徵聘,往往是由於被徵聘者在社會上頗負聲望﹔或是出於大臣的推薦。辟是指公卿或州郡徵調某人為掾屬,辟召制在東漢尤為盛行。皇帝下詔徵聘或官府辟召,對被徵辟的人並不具有強制力,而是一種禮請,故被徵辟者可以應聘,也可託辭不就。徵辟不就的人,有的是因為不願出仕,有的是藉此博取聲譽。徵辟制的推行,有利於破格擢用人才,但也產生嚴重的弊病。特別在東漢時,由於政治腐敗,官僚利用辟召以徇私﹔又因被辟召者對辟主的感戴,助長官僚中私人權勢增長。

55 漢代察舉制度 察舉制度自西漢文帝(前178年)開始實行,成為兩漢時期官員的主要來源和途徑。具體辦法是由三公、九卿、列侯、刺史、郡守、國相等中央及地方高級官員,根據鄉閭的評議,向朝廷推薦各種人才,經過考核,授予官職。

56 漢代察舉制度 朝廷則事先將所需人才分出科目,請有關官員推薦。例如:孝廉科,要求其人能盡孝悌之道,正直廉潔;秀才科,要求其人才幹出眾;文學科及明經科,要求其人通曉易、禮、春秋等儒家經典;賢良方正科,要求其人行為端正;孝悌力田科,要求其人孝悌而又努力耕作;明法科,要求通曉法律;童子科,則要求年齡在十二至十六歲之間,並且博通經典。漢代標榜以孝治天下,所以在察舉的諸科中,以孝廉、茂才為常科,基本上年年舉行(即歲舉)。其他則作為特科,要有皇帝的詔令才能舉行(即詔舉)。

57 漢代徵辟與察舉之比較 補充講義

58 編戶齊民 秦統一中國後,實行「廢封建、行郡縣」制度,使天子直接領有天下萬民,理論上所有人的身分都是平等的(是謂「齊民」),國家透過戶籍制度將人民納入記錄,以戶為單位來掌握人民(是謂「編戶」)。

59 文 翁 文翁是西漢景帝時的蜀郡太守。蜀郡地處偏僻,文化較為落後。文翁治蜀,欲教化人民,但成效不彰。文翁乃選拔郡縣小吏張叔等至長安博士官,研習儒經。又在成都設立學校,選官吏子弟就學。文翁常令郡學學生至官署實習政事,出巡時,常帶品學俱優的學生出入官署,傳達教令。學生學成後,或派任郡縣屬吏,或外薦任用。因此引起蜀郡官吏和百姓傾慕,以爭入郡學為榮。文翁興學的成就,不僅培養了一批吏材,而且推動鄰近屬縣的興學。文翁興學,實為中國歷史上地方政府設立學校之始。

60 好站連結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http://www.bmy.com.cn/menu.asp
秦始皇 秦始皇

61 圖源出處 秦滅六國形勢圖:曾麒穎(2005)。《中國歷史懸案》。人類智庫發行出版,頁18。
長城衛星照片: 嶧山石刻: 秦代陽陵虎符: 兵馬俑: 銅車馬: 半兩錢: 阿房宮: 秦始皇陵: 秦朝中央及地方官制示意圖: 秦代郡縣圖: 焚書坑儒:曾麒穎(2005)。《中國歷史懸案》。人類智庫發行出版,頁21。 秦坑儒谷:曾麒穎(2005)。《中國歷史懸案》。人類智庫發行出版,頁20。


Download ppt "P25."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