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吴媛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吴媛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吴媛媛

2 本义 引申义 别义 假借义 词的本来意义,是通过分析字形和考核文献资料所得出的最早的意义。 词 义 系 统
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 引申义 别义 通过假借的方式产生的与词的本义、引申义毫无联系的意义。 假借义

3 一、词的本义 (一)何谓词的本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也就是从记录词的汉字的字形结构上所反映出来的、并且在古代的书面语言材料中得到证明的意义。 清·江沅在《说文解字注·后叙》中指出:“本义明而后余义明,引申之义亦明,假借之义亦明。”

4 题 “题” ① 头额; ② 标识篇首的文字,如“标题”、“篇题”;③ 题目、问题; ④ 书写、署,如“题字”、“题诗”; ⑤ 品评;
⑥ 章奏; ⑦ 通“提”。 《说文》:“题,额也,从页,是声。”

5 《说文解字》:“头也。”从页都表示与头有关的意义。
“页”是个象形字 含义为“头”; 《说文解字》:“头也。”从页都表示与头有关的意义。 题为“头额”是“头”的一部分,所以从“页”。 “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 —《山海经·北山经》 返回本章目录

6 颜:额 颁:大头 颠:头顶 颇:头偏 顾:回头看 题:额 领:脖子 顿:叩头 项:脖子的后部

7 (二)怎样掌握词的本义 分析汉字的结构 考核文献用例,并将两者结合起来。 许慎《说文解字》 许书之要,在明文字之本义而已。
清·江沅《说文解字注·后叙》 许君之立说也,推古人造字之由,先有字义,继有字声,乃造字形。故其说义也,必与形相比附。 清·王筠在《说文释例》

8 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来说,分析字形以求本义,不能以楷书为据,而应以小篆为据,有时还应参考甲骨文和金文。
可以用来考核本义的古代文献,包括:经史子集等著作及其注释,古代的字典辞书,材料越古越可靠。

9 象形、指事、会意字可以通过直接分析字形、证以古书用例来确定其本义。

10 豆——《说文》:“豆,古食肉器也。” 返回本章目录

11 “在孤之侧者,觞酒、豆肉、箪食,未尝敢不分也。” ——《国语·吴语》
韦昭注:“豆,肉器。” “昂盛于豆,于豆于登。” ——《诗经·大雅·生民》 毛亨传:“木曰豆,瓦曰登。豆,荐葅醢也。”郑玄笺:“祀天用瓦豆,陶器质也。” 可以断定:“豆”的本义是古代用来盛放肉食的器皿。

12 《说文》:“末,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徐灏注笺:“木杪曰末,故于木上作画,指事。”“木”是个指事字,是在象形字“木”上加上一个抽象的指事符号来表示的,义为树梢。如: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左传·昭公十一年》 “末”的本义是树梢。

13 秉 秉 秉 《说文》:“秉,禾束也。从又持禾。”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从又持禾,会意。手持一禾为秉,手持两禾为兼。”
《诗经·小雅·大田》:“彼有遗秉,此有滞穗。”毛亨传:“秉,把也。” 《仪礼·聘礼》:“四秉曰筥。”郑玄注:“此秉谓刈禾盈手之秉也。” “秉”的本义是禾束。

14 形声字的形旁,只表示字的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而不表示字的具体意义,因此,不能从形旁直接断定其本义。但是,如果我们知道了某一个形声字的若干个意义,就可以根据其形旁来确定哪一个意义可能是本义,然后再通过古代的语言材料来论证。

15 脱 脱 脱 《辞源》 ① 肉去皮骨; ② 脱落,失去; ③ 解去,去掉; ④ 逃脱,免祸; ⑤ 散落,缺漏; ⑥ 疏略,轻慢;
⑦ 中医病名“虚脱”; ⑧ 副词:倘或,或许。 《礼记·内则》:“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孔颖达疏:“肉曰脱之者,皇氏云:‘治肉除其筋膜取好处。’故李巡注《尔雅·释器》云:‘肉去其骨曰脱。’郭云:‘剥其皮也。’”《玉篇》:“脱,肉去骨。” 脱”的本义是“肉去皮骨”,

16 编 编 编 《辞源》 ① 串联竹简的皮筋或绳子; ② 顺次排列,如编列、编排、编印; ③ 编结,编织,如编蒲、编竹。
“编”是一个形声字,从糸,扁声。“糸”的意义是“细丝也” 《汉书·儒林传》:“(孔子)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注:“编,所以联次简也。”“韦”是熟牛皮,“韦编”即牛皮绳。

17 清·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通过字的读音来确定本义,段玉裁指出:“形声相表里”,“声与义同原,故谐声之偏旁多与字义相近”,“义存乎音”,“于声得义”。这些话,就是段氏“以声求义”的理论。 《说文·艸部》:“芋,大叶实根骇人,故谓之芋也。” 段玉裁注:“口部曰:‘吁,惊也。’毛传曰:‘訏,大也。’凡于声字多训大。芋之为物,叶大根实,二者皆堪骇人,故谓之芋。”段氏以“凡于声字多训大”之理,证明了“芋”的本义。

18 《说文·衣部》:“襛,衣厚皃。”段玉裁注:“凡农声之字,皆训厚。醲,酒厚也;浓,露多也;襛,衣厚皃也。”

19 (三) 常用词的本义举例 斤——本义是“砍斫树木的横刃斧头”,象形字。《说文》:“斤,斫木斧也。”王筠《说文句读》:“斤之刃横,斧之刃纵,其用与钁相似,不与刀锯相似。”《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戒——本义是“戒备”,会意字。《说文》:“戒,警也。从廾持戈,以戒不虞。”“廾”是会意字,由左、右两手组成,意为“涑其两手以有所奉也”,即两手捧物。左、右两手持戈,即“戒”字的构形。《荀子·儒效》:“胜敌而愈戒。”杨倞注:“戒,备也。言胜敌而益戒备。”

20 表 表——本义是“裘衣有毛朝外的一面”, 策——本义是“马鞭”,形声字。《说文》:“策,马棰也。从竹,朿声。”
《礼记·玉藻》:“表裘不入公门。”郑玄注:“表裘,外衣也。” 策——本义是“马鞭”,形声字。《说文》:“策,马棰也。从竹,朿声。” 《战国策·赵策三》:“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

21 零零——本义是“细雨徐徐而下”,形声字。《说文》:“零,徐雨也。从雨,令声。”《诗经·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命彼倌人。”
更更——本义是“更改”,篆字从攴,丙声。《说文》:“更,改也。”《论语·子张》:“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质质——本义是“抵押品”,篆字从贝,斦声。《战国策·赵策四》:“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句中的“质”义为“人质”。

22 佞佞——本义是“巧言善辩”,从女,仁声。《说文》:“佞,巧谄高材也。”徐灏注笺:“佞者巧慧之称,巧慧有邪有正,故佞有美恶。”《论语·公冶长》:“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邢昺疏:“佞是口才捷利之名,本非善恶之称,但为佞有善恶耳。为善捷敏是善佞,……为恶捷敏是恶佞。” 及及——本义是“追上抓住”,篆文从又从人会意。《说文》:“及,逮也。”《左传·成公二年》:“丑父寝于轏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

23 本义是“干肉”,形声字。《说文》:“脩,脯也。从肉,攸声。”《正字通》:“脩,肉条割而干之也。”《论语·述而》:“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修”指用十条干肉扎成的一束。 本义是“到”、“去”、“前往”,形声字。《说文》:“造,就也。从辵,告声。”《左传·哀公八年》:“景伯负载,造于莱门。”《世说新语·任诞》:“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24 趣——此字在古代有二音、二义。① 音“七句切”(今音qū),义与“趋”通,为“疾行”、“疾走”之义。《说文》:“趣,疾也。从走,取声。”承培元《广说文问答疏证》:“趣,疾走也。……凡言走之疾速者,皆以趣为正字。”② 音“趋玉切”(今音cù),义为“督促”、“催促”。《礼记·月令》:“乃命有司,趣民收敛。”《史记·陈涉世家》:“(陈王)趣赵兵亟入关。”

25 二、词的引申义 (一)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就是从词的本义发展、推衍、引申出来的意义。引申义同本义有着内在的联系。

26 焦 卷曲 衣焦不申,头尘不去。 物体被火烧伤变成黄黑干枯之色 心悲则面焦,脑灭则发素。 黄黑色 烧糊的气味 其味(味道)苦,其臭(气味)焦。
“脆”、“酥” 婆饼欲焦新麦香。 干枯、干燥 日月不时,寒暑杂至,五谷焦死。 烦躁”、“着急 (禹)乃劳身焦思, 锅巴 母好食铛(三足锅)底焦饭。

27 (二)词义引申的主要方式 1. 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 2.本义与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

28 从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角度分析 间接引申 直接引申 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 的,引申义与本义发 生直接关系 由直接引申义再引申 出来的,即前人所讲 的“展转为他训”, 引申义和本义只发生 间接关系。

29 本义: 露水 露天 显露 泄露 败坏 露 《说文》:“露,润泽也。从雨,路声。” 桂馥《说文义证》:“润泽也者。”
《玉篇》:“露,天之津液下,所润万物也。” 《诗经·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 露水只出现在室外 《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露天 露在外面,谁都能见到 。 显露 《论衡·对作》:“文露而旨直,辞奸而情实。” 《后汉书·皇甫嵩传》:“(张)角等知事 已露,晨夜驰勑诸方,一时俱起。” 泄露 《庄子·渔父》:“故田荒室露,永食不足。” 败坏

30 贵 贵 价格高 社会地位高 重要 重视、崇尚 敬辞 《说文》:“贵,物不贱也。” 《玉篇》:“贵,多价也。”
《左传·昭公三年》:“国之诸市,屦贱踊贵。” 社会地位高 “贵,高也,尊也。” “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 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 重要 “礼之用,和为贵。” 不贵难得之货。 重视、崇尚 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 “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 敬重、尊重 下安则贵上。 敬辞 贵土风俗,何以乃尔乎? 贵姓、贵庚、贵地、贵干

31 在实际语言中,以本义或某引申义为中心的辐射关系,和以本义为起点的传递关系,在词义引申的过程中是交织在一起的。

32 关节 节制 层叠 节操 节气 礼节 节奏 法度 返回本章目录

33 朝:早晨 兵:兵器 表:毛朝外 传递关系 朝见 朝拜 朝廷 朝代 士兵 军队 战争 军事 外衣 外表 标志 直接引申义 间接引申义 的皮上衣
(近引申义) 间接引申义 (远引申义) 返回本章目录

34 综合关系 治理其它 天下太平 理发 理:治玉 纹理 抽象的条理 道理 通顺 通达 返回本章目录

35 从本义与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分析 具体到抽象 从个别到一般 由实到虚

36 道:道 路 际:两墙相合处 间:门的缝隙 道理、公理 边 际 中间、时间 具体到抽象 史记:会天大雨,道不通。 荀子:天有常道。
道:道 路 史记:会天大雨,道不通。 道理、公理 荀子:天有常道。 际:两墙相合处 说文解字:壁会也。 边 际 李白:唯见长江天际流。 间:门的缝隙 说文解字:隙也。 中间、时间 孟子:七八月之间旱。 返回本章目录

37 颠:人的头顶 裁:裁 衣 治:治 水 山 顶 从个别到一般 裁剪、删减别的事物 治理国家、百姓 段玉裁注:颠者,人之顶也。
山 顶 韩非子:是犹上高陵之颠。 裁:裁 衣 孔雀东南飞:十四学裁衣。 裁剪、删减别的事物 文心雕龙:剪截浮词谓之裁 。 治:治 水 孟子:举舜而敷治焉。 治理国家、百姓 孟子:治人者食于人。 返回本章目录

38 由实到虚 介词,表被动 “被”本义是被子 覆盖、蒙受 “因”本义是垫子 后写作“茵” 副词,就。 动词,依靠、凭借 因人成事者。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饮。 介词,因为、由于。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连词“因”可表示顺承关系 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39 作业 1.什么叫词的本义,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2.什么叫词的引申义? 3、学习词的本义和词的引申义的意义。

40 参考文献 1.王 力 《汉语史稿》 中华书局 1980年6月新1版
1.王 力 《汉语史稿》 中华书局 1980年6月新1版 2.杨伯峻、何乐士 《古代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语文出版社2001年8月第2版 3.许嘉璐 《古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6月第1版 4.刘景农 《汉语文言语法》 中华书局 1994年6月第1版 5.吕叔湘 《马氏文通》读本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7月第2版


Download ppt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吴媛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