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八章 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制备技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八章 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制备技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八章 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制备技术

2 第一节 概述 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称为散体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或分散质),而连续介质称为分散介质。
分散体系又分为均相分散系和多相分散系。低分子溶液与高分子溶液为均相分散系。溶胶与粗分散系为多相分散系。

3 1.各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质直径 主要特征 实 例 溶 液 分子,离子 <1nm(能透过半透膜)
1.各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质直径 主要特征 实 例 溶 液 分子,离子 <1nm(能透过半透膜) 澄清,透明,均一稳定,无丁达尔现象 NaCl溶液,溴水 胶 体 胶粒(分子集体或单个高分子) 1nm~100nm(不能透过半透膜) 均一,较稳定,有丁达尔现象,常透明 肥皂水,淀粉溶液,Fe(OH)3胶体 悬浊液 固体颗粒 >100nm(不透过滤纸) 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能透光的浊液有丁达尔现象 水泥,乳剂水溶液 乳浊液 小液滴

4 微粒分散体系在药剂学中的意义 ①粒径小,可提高药物的溶解速率及溶解度,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②有利于药物微利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③微粒在体内分散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④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减少剂量和降低副作用 ⑤改善药物在体内外的稳定性

5 第二节 聚合物胶束 一、概述 聚合物胶束(polymeric micelles)是由合成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一种热力学稳定的胶体溶液。 除用于药物增溶以外,聚合物胶束用作载体成为给药系统研究的热点,可以用于提高药物稳定性,延缓释放,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和具有靶向性。

6 聚合物胶束在医药中的应用: 增溶疏水性药物 实现靶向给药 实现大分子药物的口服给药 运送药物通过血脑屏障 在医学影像中作为造影剂

7 难溶于水的两性霉素B,用PEG-聚(-苯甲酰-天冬氨 酸酯)制成聚合物胶束,溶解度可提高到5 g/L,是原来溶 解度的1万倍。
将P388白血病大鼠用阿霉素及 其聚合物胶束进行药理对照实验,阿霉素中毒剂量是30 mg/kg,而其聚合物胶束是600 mg/kg,即胶束使其毒性 大为降低。

8 二、聚合物胶束的载体材料 一般用两种聚合物组成的嵌段聚合物,通常用线形嵌断共聚物,其亲水区的材料主要是聚乙二醇(PEG)、聚氧乙烯(PEO)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构成疏水区的材料主要是聚氧丙烯、聚苯乙烯、聚氨基酸、聚乳酸、精胺、短链磷脂等。这两类材料可以构成各种二嵌断(AB)或三嵌断(BAB)两亲性共聚物。

9 由于合成时可以控制亲水段和疏水段的长度及其摩尔比,可以制得不同分子量和不同亲水疏水平衡的共聚物。要能形成比较稳定的胶束,PEG段的分子量通常在 范围,而疏水段的分子量与此相当或稍小。

10 三、聚合物胶束的分类 1.嵌段聚合物胶束: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在水性环境里自组装形成的聚合物胶束。
2.接枝聚合物胶束:通常由疏水骨架链和亲水支链沟壑的两亲性接枝聚合物胶束。

11 三、聚合物胶束的分类 3.聚电解质胶束:将嵌段聚电解质与带相反电荷的另一聚电解质混合时,形成以聚电解质复合物为核,以溶解的不带电荷的嵌段为壳的水溶性胶束。 4.非共价键胶束:一种基于大分子间氢键作用,促使多组分高分子在某种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形成胶束的方法。

12 四、聚合物胶束的形成原理 1.与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机理相似。
2.由于聚合物在水中形成胶束的临界浓度 小,且其疏水核心更稳定,故聚合物胶束可以 经稀释而不易解聚合,因而可以用作药物载体。

13 五、聚合物胶束的形态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浓度稍大于CAC时,聚合物胶束形成并呈球形,亲水基排列在球壳外部形成栅状结构,而碳氢链形成疏松核芯,器重夹有少量水。 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聚合物胶束变为棒状、六角束状;浓度更大时,成为平型排列的板层状,与表面活性剂胶束相似。

14 六、聚合物胶束的载药方法和释药机制 聚合物胶束的制备一般分直接溶解法和透析法两种。水溶性较好的材料(如pluronics类)可直接溶解于水(可加热溶解),浓度超过溶解度后即可形成透明的聚合物胶束溶液。水溶性差的材料必须同时使用有机溶剂,先在有机溶剂(或含水的混合溶剂)中溶解,再透析除去有机溶剂,可制得聚合物胶束。 载药聚合物胶束制备方法与聚合物胶束类似,有的很简单,将材料(如表面活性剂)先在水中溶解、分散,再加入疏水性药物的适当溶液搅拌即成。此外有以下方法。 聚合物胶束与泡囊

15 (一)物理包裹法 1.直接溶解法 溶解性好的材料可以直接溶解于水(可以加热),浓度达到CAC后即可形成透明的胶束溶液。 聚合物胶束与泡囊

16 2. 透析法 将两亲性聚合物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或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溶解后加入难溶于水的被载药物,搅拌过夜,再将混合溶液置透析袋中,用水透析59 h,透析后冷冻干燥即得。如用两亲性嵌断共聚物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作材料,同药物萘普生一起溶于DMF(或THF 四氢呋喃)中,60℃保温,转至透析袋中用水透析,定时换水后,将被透析液离心,上清液0.45 m微孔过滤,即得萘普生胶束,粒径35~245 nm,其中较大者外壳厚度约20 nm。共聚物中疏水段愈长者粒径愈大(同时对萘普生增溶的效果亦愈大),用THF作溶剂者粒径远小于用DMF者,共聚物/溶剂比愈大者粒径也愈大。 聚合物胶束与泡囊

17 4. 自组装溶剂蒸发法 将材料与药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再逐渐加到搅拌的水中,形成聚合物胶束后,加热将有机溶剂蒸发除去,即得。
3. 乳化-溶剂挥发法 将难溶药物溶于有机溶剂,同时将聚合物以合适方法制成澄清的聚合物胶束水溶液,再在剧烈搅拌下将有机溶液倒入聚合物胶束溶液中,形成O/W型乳状液,继续搅拌使有机溶剂挥发,滤去游离的药物及其它小分子后,冷冻干燥即得。此法所得的聚合物胶束载药量比透析法略高。 4. 自组装溶剂蒸发法 将材料与药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再逐渐加到搅拌的水中,形成聚合物胶束后,加热将有机溶剂蒸发除去,即得。 聚合物胶束与泡囊

18 (二)化学结合法 利用药物与聚合物疏水链上的活性基团发生化学反应,将药物共价结合在聚合物上,所制得载药聚合物胶束,可有效避免肾排泄及网状内皮系统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但本法需要有能够反应的活性基团,应用上受到限制。 (三)静电作用 药物与带相反电荷的聚合物胶束疏水区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将药物包封在胶束内。制备简单,制的胶束稳定。 聚合物胶束与泡囊

19 3.通过化学键连接在胶束聚合物上的药物因为化学键断链而释放。
聚合物胶束释药机制 1.药物通过扩散从聚合物胶束中渗透出来; 2.聚合物胶束解离,药物随之渗出来; 3.通过化学键连接在胶束聚合物上的药物因为化学键断链而释放。 聚合物胶束与泡囊

20 七、聚合物胶束的影响因素 1. 聚合物材料的种类及组成:两亲聚合物的结构不同,CAC值不同。两亲聚合物的烃基碳链增长, CAC值降低。

21 八、聚合物胶束的质量评定 1. 形态和粒径及分布 形态表征通常采用电镜观察形态和原子力显微镜。 粒径分布可采用激光散射粒度分析仪测定。
2. CAC的测定 CAC的测定多用荧光探针法。

22 3. 载药量与包封率测定 4. 有机溶剂的限度 在制备过程中采用了有机溶剂的,须检查其残留量,残留量应符合限度要求。
载药量与包封率的测定和具体评价标准参考《中国药典》对微球的测定与评价。 4. 有机溶剂的限度 在制备过程中采用了有机溶剂的,须检查其残留量,残留量应符合限度要求。

23 第三节 纳米乳与亚纳米乳的制备技术 纳米乳(nanoemulsion)是粒径为10~100nm的乳滴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胶体分散系统,其乳滴多为球形,大小比较均匀,透明或半透明,经热压灭菌或离心也不能使之分层,通常属热力学稳定系统。 亚纳米乳(subnanoemulsion) 粒径在100~500nm之间,外观不透明,呈浑浊或乳状,稳定性也不如纳米乳,虽可加热灭菌,但加热时间太长或数次加热,也会分层。

24 亚纳米乳粒较纳米乳大,但较普通乳剂的粒径(1~100nm)小,故亚纳米乳的稳定性也介于纳米乳与普通乳之间。纳米乳可自动形成,或轻度振荡即可形成;亚纳米乳的制备须提供较强的机械分散力。
纳米乳和亚纳米乳都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近年来比较成功的药用纳米乳的实例是可以自动乳化的环孢菌素的浓乳和两性霉素B 纳米乳。提供高能量的静脉注射脂肪乳、副作用小而药效长的环孢菌素静注脂肪乳均属亚纳米乳。

25 二、常用乳化剂与助乳化剂 (一)乳化剂 选用乳化剂的原则: (1)要考虑乳化剂使纳米乳稳定的乳 化性能, (2)要考虑毒性、对微生物的稳定性
和价格等。

26 1.天然乳化剂 如多糖类的阿拉伯胶、西黄蓍胶及明胶、白蛋白和酪蛋白、大豆磷脂、卵磷脂及胆固醇等。
优点是无毒、廉价,缺点是一般都存在批间差异,对大量生产很不利。其产品的差异可能在生产的当时不显著,但几个月之后就明显了,有许多都可能受微生物的污染(包括致病菌和非致病菌)。

27 2.合成乳化剂 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纳米乳常用离子型乳化剂,如脂肪酸山梨坦(亲油性)、聚山梨酯(亲水性)、聚氧乙烯脂肪酸酯(亲水性)、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类、蔗糖脂肪酸酯类和单硬脂酸甘油酯等。非离子型的乳化剂口服一般没有毒性,静脉给药有一定毒性。

28 合成乳化剂一般都有轻微的溶血作用,其溶血作用的顺序为: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聚山梨酯类;聚山梨酯类中,溶血作用的顺序为:聚山梨酯20 >聚山梨酯60>聚山梨酯40>聚山梨酯80.

29 (二)助乳化剂 助乳化剂的作用: 1.使乳化剂具有超低表面张力,有利于纳米乳的形成和热力学稳定。 2.改变油水界面的曲率
3.增加界面膜的流动性,降低膜的刚性,有利于纳米乳的形成。

30 助乳化剂应为药用短链醇或适宜HLB值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常用的有正丁醇、乙二醇、乙醇、病儿醇、甘油、聚甘油酯等。

31 三、纳米乳的形成 (一)纳米乳的相图和结构 1.伪三元相图
纳米乳的制备,通常需要制作相图来确定处方。常常是将乳化剂/助乳化剂作为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水和油作为三角形的另外两个顶点。用滴定法制备伪三元相图。

32 (一)纳米乳的处方设计 1.纳米乳的基本条件 纳米乳的形成条件:(1)需要大量乳化剂:纳米乳中乳化剂的用量一般为油量的 20%~30%,而普通乳中乳化剂多低于油量的 10%。 (2)需要加入助乳化剂:助乳化剂可插入到乳化剂界面膜中,形成复合凝聚膜,提高膜的牢固性和柔韧性,又可增大乳化剂的溶解度,进一步降低界面张力,有利于纳米乳的稳定。

33 2.分类 (1)油包水型:微小的水滴分散在油中,表面覆盖一层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分子构成的单分子膜。 (2)水包油型:微小的油滴分散于水相中。
(3)双连续相型:是纳米乳特有的结构。

34 (二)纳米乳的形成机制 1.混合膜理论 纳米乳能自发形成的原因,是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混合膜可在油-水界面上形成暂时的负界面张力。油相和水相分别在表面活性剂两侧,形成水膜和油膜两个界面,称双成膜。

35 2.增溶理论 增溶作用是纳米乳自发形成的原因之一。纳米乳是油相和水相分别增溶与胶束或反胶束中,溶胀到一定粒径范围形成的。 3.热力学理论 当分散过程中的熵变大于分散体表面积增加所需的能量时,就会发生自乳化。

36 四、纳米乳的处方设计和制备 1. 纳米乳的处方设计 1.纳米乳的形成条件 (1)需要大量乳化剂
一般为油量的20%~30%。而普通乳剂低于油量的10%。微乳乳滴小,界面大,需要更多的乳化剂才能乳化。

37 (2)需加助乳化剂:助乳化剂插入到乳化剂的介面膜中形成复合凝聚膜提高膜的牢固性和柔顺性,又增加乳化剂的溶解度,进一步降低界面张力,有利于微乳的稳定。
W/O型微乳所需乳剂HLB值3~6O/W微乳所需乳化剂HLB值8~18

38 (二)纳米乳的制备 1.制备纳米乳的步骤 (1)确定处方:处方种的必需成分通常石油、水、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当油、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确定了之后,可通过三相图找出纳米乳区域,从而确定它们的用量。 (2)配制纳米乳:由相图确定处方后,将各成分按比例混合即可制得纳米乳,且与各成分加入的次序无关。通常制备W/O型纳米乳比O/W型纳米乳容易。

39 (二)纳米乳的制备

40 2.制备方法 乳化大致可分为机械法和物理化学法两大类。纳米乳剂是非平衡体系,它的形成需要外加能量,一般来自机械设备或来自化学制剂的结构潜能。利用机械设备的能量(高速搅拌器、高压均质机和超声波发生器)这类方法通常被认为是高能乳化法。而利用结构中的化学潜能的方法通常被认为是浓缩法或低能乳化法。

41 机械法制备纳米乳剂   机械法制备纳米乳剂的常规过程有两步:首先是粗乳液的制备,通常按照工艺配比将油一水,表面活性剂及其他稳定剂成分混合,利用搅拌器得到一定粒度分布的常规乳液;然后是纳米乳剂的制备,利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机或超声波与高压均质机联用对粗乳液进行特定条件下的均质处理得到纳米乳剂。

42   利用高压均质机或超声波发生器能量的方法通常被叫做高能乳化法。研究表明,这些设备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所需要的能量并获得液滴粒径最小的均匀流体 。动态超高压微射均质机在国内外纳米乳剂领域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超声波乳化在降低液滴粒径方面相当有效,仅仅适用于小批量生产。

43 低能乳化法 低能乳化法是利用在乳化作用过程中曲率和相转变发生的原理。 乳剂转换点EIP 法是在恒定温度下,乳化过程中不断改变组分就可以观察到相转变。 转相乳化PIT法是在恒定组分条件下,调节温度得到目标乳化体系。此法在实际应用中多用来制备0/W型乳液。研究表明,在不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自发的乳化也会产生,并获得纳米乳剂。

44 3.制备实例 环孢素前纳米乳软胶囊 【处方】环孢素100mg;无水乙醇100mg;1,2-丙二醇320mg;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380mg;精制植物油320mg。 【制备】环孢素粉末溶于无水乙醇中,加乳化剂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和助乳化剂1,2-丙二醇,混匀得澄清液体,测定乙醇含量合格后,加精制植物油混合均匀得澄清油状液体。由胶皮轧丸机制的环孢素前纳米乳软胶囊。

45 五、亚纳米乳的制备 亚纳米乳常作为胃肠道给药的载体,其特点包括:提高药物稳定性、降低毒副作用、提高体内及经皮吸收、使药物缓释、控释或具有靶向性。

46 (一)亚纳米乳的制备 一般亚纳米乳要使用两步高压乳匀机将粗乳捣碎,并滤去粗乳滴与碎片,使纳米乳的粒径控制在比微血管(内径4μm左右)小的程度。 如果药物或其他成分易于氧化,则制备的各步都在氮气下进行,如有成分对热不稳定,则采用无菌操作。

47 (二)常用的附加剂 附加剂用于调节生理所需的 pH值和张力。 pH调节剂:盐酸、氢氧化钠 等张调节剂:甘油
稳定剂:油酸及其钠盐、胆酸、脱氧胆酸及其钠盐 抗氧剂及还原剂:维生素E或抗坏血酸

48 (三)制备静脉注射用脂肪亚纳米乳 静注的亚纳米乳应符合:无菌、等张、无热原、无毒、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理化性质稳定等。
原辅料中应主要考虑油相及乳化剂。油相主要用植物来源的长链甘油三酯,如大豆油、藏红花油、玉米油等,需精制并于4℃长期放置以除去蜡状物,并尽可能少含氢化油及饱和脂肪酸等。

49 (四)制备静脉注射用含药亚纳米乳 挥发性麻醉药以往是呼吸道给药:需要特殊的挥发罐、复杂的仪器、有的在高浓度时有刺激作用。
研制成静注亚纳米乳,不仅可克服以上缺点,还可提高麻醉的诱导速率,减少用药量,降低费用和减少环境污染。

50 六、影响纳米乳和亚微乳形成的因素 1.稳定剂的影响:
稳定剂可增大膜的强度、增大药物的溶解度增大、使亚纳米乳的 ξ电位绝对值升高,有利于亚纳米乳的稳定。 2.混合乳化剂的影响 单独使用一种乳化剂时,不能得到稳定的乳剂,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乳化剂可在油-水界面形成复合凝聚膜,进而提高乳剂的稳定性。

51 七、纳米乳与亚微乳的质量评价 (一)理化性质 1.黏度:黏度的要求因给药途径而异; 2.折光度:纳米乳的折光度一般使用阿贝折光仪,恒温20℃条件下测定。 3.电导率:电导率是鉴别纳米乳结构类型的重要方法。

52 (二)乳滴粒径及其分布 乳滴粒径是衡量静脉注射用的亚纳米乳的质量指标之一。
已报道的静脉注射用纳米粒亚纳米粒产品的平均粒径小于1μm,无聚集合并现象;在1滴乳液中(0.05ml),10~15 μm的乳滴不多于2粒,无大于15 μm的 乳滴。 乳滴粒径的常用测定方法: 1.电镜法:①透射电镜(TEM)法 ②扫描电镜(SEM)法 ③ TEM冷冻碎裂法 2.其他方法:光子相关光谱法和计算机调控的 激光测定法等。

53 (三)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1.乳化剂:加入乳化剂可提高稳定性。 2.分散相比例:纳米乳分散相的质量分数一般小于50%.
3.贮存温度与时间:提高温度和贮存时间会使纳米乳的分散逐渐不稳定。 4.黏度:高粘度的分散相减缓乳滴的聚集。 5.其它:乳化时的温度、机械力、时间、内外相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顺序等,均对纳米乳的稳定性有影响。

54 (四)药物的含量 纳米乳和亚纳米乳中药物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溶剂提取法。
溶剂的选择原则是:应最大限度地溶解药物,而最小限度地溶解其他材料,溶剂本身不应干扰测定。

55 八、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一)口服给药系统 纳米乳和亚纳米乳可以提高口服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 (二)注射给药系统 纳米乳和亚纳米乳粒径小,不易堵塞静脉血管,稳定性好,粘度小,注射时不引起疼痛。

56 (三)透皮给药系统 纳米乳透皮机制有:1)纳米乳对亲油性药物有较高的溶解度,给药后产生较高的浓度梯度;2)形成纳米乳的一些祖坟具有透皮促渗作用;3)油相的种类及用量可改变药物的分配系数,有助于药物进入角质层。 (四)眼用制剂 纳米乳的中性PH、低折射系数、低粘度等适合眼内环境,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57 (五)自乳化系统 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self-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SEDDs)自身包含一种乳化液,在胃肠道内与体液相遇,可自动乳化形成纳米乳。

58 第四节 微囊和微球

59 一、概述 微型包囊技术(microencapsulation)简称微囊化,系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称为囊材)作为囊膜壁壳(membrane wall),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称为囊心物)包裹而成药库型微型胶囊,简称微囊 (microcapsule)。 若使药物溶解和/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基质中,形成骨架型(matrix type)的微小球状实体则称微球(microsphere)。 微囊和微球的粒径属微米级,而粒径在纳米级的分别称纳米囊(nanocapsule)和纳米球(nanosphere)。它们都可以是药物的载体,作为给药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应用于临床。

60 药物微囊化的目的: (1) 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及口味 (2)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3) 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
(4) 使液态药物固态化便于应用与贮存 (5) 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 (6) 可制备缓释或控释制剂 (7) 使药物浓集于靶区,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8) 将活细胞或生物活性物质包囊

61 药物微囊化进程: 近年采用微囊化技术的药物已有30多种,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多肽、避孕药、维生素、抗癌药以及诊断用药等。上市的微囊化商品有红霉素片、β胡萝卜素片等。 抗癌药微囊经人工化学栓塞提高了治疗效果。 应用影细胞(ghost cell)或重组细胞(如红细胞)作载体,可使药物的生物相容性得以改善;将抗原微囊化可使抗体滴度提高。 近10年报道得较多的是多肽蛋白类、酶类(包括疫苗)、酶和激素类药物的微囊化。这对微囊化研究及应用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62 二、微囊与微球的载体材料 (一) 囊心物 微囊的囊心物(core material)除主药外可以包括提高微囊化质量而加入的附加剂,如稳定剂、稀释剂以及控制释放速率的阻滞剂、促进剂和改善囊膜可塑性的增塑剂等。它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如是液体,则可以是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通常将主药与附加剂混匀后微囊化,亦可先将主药单独微囊化,再加入附加剂。若有多种主药,可将其混匀再微囊化,或分别微囊化后再混合,这取决于设计要求、药物、囊材和附加剂的性质及工艺条件等。另外要注意囊心物与囊材的比例适当,如囊心物过少,将生成无囊心物的空囊。囊心物也可形成单核或多核的微囊。

63 (二)囊材 用于包裹所需的材料称为囊材(coating material)。对其一般要求是:①性质稳定;②有适宜的释药速率;③无毒、无刺激性;④能与药物配伍,不影响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含量测定;⑤有一定的强度、弹性及可塑性,能完全包封囊心物;⑥具有符合要求的粘度、穿透性、亲水性、溶解性、降解性等特性。 常用的囊材: 为天然的, 半合成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

64 1. 天然高分子材料 (1) 明胶 明胶是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由18种氨基酸交联而形成的直链聚合物。
1. 天然高分子材料 (1) 明胶 明胶是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由18种氨基酸交联而形成的直链聚合物。 因制备时的水解方法不同,可分为A型和B型(但两者的成囊性无明显差别,溶液粘度均在0.2~0.75 cPas之间): 酸法明胶(A型):等电点为7~9,10g/L溶液25℃的 pH为3.8~6.0 碱法明胶(B型):等电点为4.7~5,10g/L溶液25℃的pH为5.0~7.4,稳定而不易长菌。

65 作为微材时的用量为20~100g/L。 加入10~20%甘油或丙二醇可改善明胶囊壁的弹性。 加入低粘度乙基纤维素可减少膜壁的细孔。

66 (2) 阿拉伯胶 系由糖苷酸及阿拉伯胶的钾、钙、镁盐所组成,一般常与明胶等量配合使用,也可与白蛋白配合作复合囊材。
作为囊材时的用量为20~100g/L。

67 (3) 海藻酸盐 系多糖类化合物,海藻酸钠可溶于不同温度的水中,不溶于乙醇、乙醚及其它有机溶剂;可与甲壳素或聚赖氨酸合用作复合材料。
因海藻酸钙不溶于水,故海藻酸钠可用加入CaCl2而固化成囊。 Sodium alginate (海藻酸钠)

68 (4) 壳聚糖(chitosan) 壳聚糖是甲壳素(chitin)脱乙酰化后制得的一种天然聚阳离子型多糖,可溶于酸性水溶液,无毒、无抗原性,在体内能被溶菌酶等酶解,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和成膜性,在体内可溶胀成水凝胶。

69 2. 半合成高分子材料 (1) 羧甲基纤维素盐 作囊材的半合成高分子材料多系纤维素衍生物,其特点是成盐后溶解度增大、毒性小、粘度大、。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常与明胶配合作复合囊材,在酸性下不溶。CMC-Na遇水溶胀,体积可增大10倍,水溶液粘度大,有抗盐能力和一定的热稳定性。

70 (2)醋酸纤维酞酸酯 醋酸纤维酞酸酯(cellulose acetate phrhalate, CAP),肠溶材料,略有醋酸味;
用作囊材时可单独使用,用量一般在30g/L左右,也可与明胶配合使用。

71 (3) 乙基纤维素 乙基纤维素(EC)的化学稳定性高,适用于多种药物的微囊化,不溶于水、甘油、丙二醇,可溶于乙醇、易溶于乙醚;

72 (4) 甲基纤维素 甲基纤维素(MC)在水中溶胀成澄清或微浑浊的胶体溶液,在无水乙醇、氯仿或乙醚中不溶。
用作囊材的用量为10~30g/L,亦可与明胶、CMC-Na、聚维酮(PVP)等配合作复合囊材。

73 羟丙甲纤维素(HPMC)于冷水中能溶胀成澄清或微浑浊的胶体溶液,pH值4.0~8.0,在无水乙醇、乙醚或丙酮中几乎不溶。
(5) 羟丙甲纤维素 羟丙甲纤维素(HPMC)于冷水中能溶胀成澄清或微浑浊的胶体溶液,pH值4.0~8.0,在无水乙醇、乙醚或丙酮中几乎不溶。

74 3.合成高分子材料 作囊材用的合成高分子材料,有生物不降解和生物可降解的两大类。 生物不降解且不受pH影响的囊材有聚酰胺等。
生物可降解的材料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如聚碳酸酯、聚氨基酸、聚乳酸、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ε-己内酯与丙交酯共聚物、聚氰基丙烯酸烷酯类等。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氨基酸、聚乳酸(polylactic acid)、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ε-己内酯与丙交酯共聚物、聚氰基丙烯酸烷酯

75 聚酯类生物可降解材料 聚酯类是迄今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的合成高分子,它们基本上都是羟基酸或其内酯的聚合物。常用的羟基酸是乳酸(1actic acid)和羟基乙酸(glycolic acid)。 由乳酸缩合得到的聚酯称聚乳酸,用PLA表示; 由羟基乙酸缩合得的聚酯称聚羟基乙酸,用PGA表示; 由乳酸与羟基乙酸缩合而成的聚酯,用PLGA表示,亦可用PLG表示。 有的聚酯类(如PLGA)已被FDA批准作为注射用微球、微囊以及组织埋植剂的载体材料。

76 三、微囊的制备 微囊的制备方法可归纳为物理化学法、物理机械法和化学法。根据药物、囊材的性质和微囊的粒径、释放要求以及靶向性要求,选择不同的要求。

77 (一) 物理化学法 本法是在液相中进行的,在一定条件下,囊材(包裹着囊心物)形成一个新相从液相中析出,故又称为:相分离法。
本法的微囊化步骤大体可分为四步 : 囊心物的分散、囊材的加入、囊材的凝聚沉积、囊材的固化。

78 相分离法中的微囊化步骤示意图 a囊心物分散在液体介质中 b加入囊材 c囊材的凝聚沉积 d囊材的固化

79 1.单凝聚法 物理化学法(即相分离法)又可再分为: 单凝聚法、复凝聚法、溶剂-非溶剂法、改 变温度法和液中干燥法。
它是在高分子囊材(如明胶)的溶液中,加入强亲水性的凝聚剂,以降低囊材的溶解度而凝聚成囊的方法,也是最早使用的一种微囊化方法。

80 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 明胶分子水合膜中的水被凝聚剂夺走,因而明胶在该体系中的溶解度急剧降低、分子间形成氢键而凝聚成微囊,最后从溶液中析出。
凝聚剂:强亲水性电解质硫酸钠

81 成囊的因素条件 明胶溶液浓度与温度的影响: 交联剂的影响: 浓度过低不能胶凝,增加明胶浓度可加速胶凝;
温度高过不能胶凝,降低温度可加速胶凝。 交联剂的影响: 必须加入交联剂,才能得到不可逆的微囊。 交联固化是通过胺醛缩合反应使明胶分子互相交联起来; 使用甲醛作交联剂的最佳pH范围是8~9。 交联剂不足则微囊易粘连,交联过度,所得明胶微囊脆性太大。

82 交联固化反应式(胺醛缩合反应) 若药物不宜在碱性环境,可改用戊二醛代替甲醛,在中性介质中使明胶交联:

83 影响成囊的因素 ① 凝聚剂种类的影响 用电解质作凝聚剂时,阴离子对胶凝起主要作用,强弱次序为:枸橼酸>酒石酸>硫酸>醋酸>氯化物>硝酸>溴化物>碘化物

84 ② 药物吸附明胶的量 药物一般多带正电荷而具有一定ζ电位,加入明胶后,因为药物又吸附了带正电的明胶,使药物的ζ电位值增大。
有关研究发现:凡ζ电位的增加值较大者(9~90mV),均能制得明胶微囊;而ζ电位的增加值较小者(0~8mV),往往就无法包裹成囊。

85 ③ 增塑剂的影响 在单凝聚法制备明胶微囊时加入山梨醇、聚乙二醇、丙二醇或甘油等增塑剂,可减少微囊聚集与粘连、降低囊壁厚度,制得的微囊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不粘连、分散性好,且加入的增塑剂量同释药tl/2之间呈负相关。

86 2. 复凝聚法(complex coacervation)
系指使用两种带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复合囊材,在一定条件下交联且与囊心物凝聚成囊的方法。 复凝聚法是经典的微囊化方法,它操作简便,容易掌握,适合于难溶性药物的微囊化。 可作为复合材料的有明胶与阿拉伯胶(或CMC或CAP等多糖)、海藻酸盐与聚赖氨酸、海藻酸盐与壳聚糖、海藻酸与白蛋白、白蛋白与阿拉伯胶等。

87 复凝聚法的工艺流程 将溶液pH值调至明胶的等电点以下(如pH 4.0~4.5)使之带正电,而阿拉伯胶仍带负电,由于电荷互相吸引交联形成正、负离子的络合物,溶解度降低而凝聚成囊。

88 复凝聚法及单凝聚法对固态或液态的难溶性药物均能得到满意的微囊。但药物表面都必须为囊材凝聚相所润湿,从而使药物混悬或乳化于该凝聚相中,才能随凝聚相分散而成囊。因此可根据药物性质适当加入润湿剂。此外还应使凝聚相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如控制温度或加水稀释等,这是保证囊性良好的必要条件。

89 3. 溶剂-非溶剂法(solvent-nonsolvent)
是在囊材溶液中加入一种对囊材不溶的溶剂(非溶剂),引起相分离,而将药物包裹成囊的方法。 药物可以是固体或液体,但必须对溶剂和非溶剂均不溶解,也不起反应。使用疏水囊材,要用有机溶剂溶解,疏水的药物可与囊材混合溶解;如药物是亲水的,不溶于有机溶剂,可混悬或乳化在囊材溶液中。再加入争夺有机溶剂的非溶剂,使材料降低溶解度从溶液中分离,过滤,除去有机溶剂即得微囊。

90

91 4. 改变温度法 无需加凝聚剂,而通过控制温度成囊。乙基纤维素(EC)作囊材时,可先在高温溶解,后降温成囊。如需改善粘连可使用聚异丁烯(PIB)作分散剂。用PIB (平均分子量Mav=3.8×l05 )与EC、环己烷组成的三元系统,在80℃溶解成均匀溶液,缓慢冷至45℃,再迅速冷至25℃,EC可凝聚成囊。

92 5.液中干燥法 从乳状液中除去分散相挥发性溶剂以制备微囊的方法称为液中干燥法,亦称乳化溶剂挥发法(in-liquid drying) 。

93 (二) 物理机械法 1. 喷雾干燥法(spray drying)
又称液滴喷雾干燥法,可用于 固态或液态药物的微囊化。该法是先将 囊心物分散在囊材的溶液中,再将此混 合物喷入惰性热气流使液滴收缩成球形, 进而干燥,可得微囊。

94 影响因素: 包括混合液的粘度、均匀性、药物及囊材的浓度、喷雾的速率、喷雾方法及干燥速率等。干燥速率由混合液浓度与进出口温度决定。囊心物比例应适宜,以能被囊膜包裹,通常囊膜多孔,故所得微囊产品堆密度较小。如囊心物为液态,通常载药量不超过30%。

95 2. 喷雾冻凝法(spray congealing)
将囊心物分散于熔融的囊材中,再喷于冷气流中凝聚而成囊的方法,称为喷雾冻凝法。常用的囊材有蜡类、脂肪酸和脂肪醇等,它们均是在室温为固体,而在较高温度能熔融的囊材。

96 3.流化床包衣法 (fluidized bed coating)
亦称空气悬浮法(air suspension) ,系利用垂直强气流使囊心物悬浮在包衣室中,囊材溶液通过喷嘴射撒于囊心物表面,使囊心物悬浮的热气流将溶剂挥干,囊心物表面便形成囊材薄膜而得微囊。

97 4. 多孔离心法(multiorificecentrifugal process)
利用离心力使囊心物高速穿过囊材的液态膜,再进入固化浴固化制备微囊的方法称为多孔离心法。

98 5.锅包衣法(pan coating) 利用包衣锅将囊材溶液喷在固态囊心物上挥干溶剂形成微囊,导入包衣锅的热气流可加速溶剂挥发。

99 物理机械法均可用于水溶性和脂溶性的、固态或液态药物的微囊化,其中以喷雾干燥法最常用。
采用物理机械法时囊心物有一定损失且微囊有粘连,但囊心物损失在5%左右、粘连损失在10%左右,生产中都认为是安全的。

100 (三)化学法 利用在溶液中单体或高分子通过聚合反应或缩合反应,产生囊膜而制成微囊,这种微囊化的方法称为化学法。本法的特点是不加凝聚剂,常先制成W/O型乳状液,再利用化学反应交联固化。 主要分为界面缩聚法和辐射交联法两种。

101 界面缩聚法 (interface polycondensation)
亦称界面聚合法。本法是在分散相(水相)与连续相(有机相)的界面上发生单体的缩聚反应。

102 2. 辐射交联法(chemical radiation)
利用60Co产生γ射线的能量,使聚合物(明胶或PVA)交联固化,形成微囊。该法工艺简单,但一般仅适用于水溶性药物,并需有辐射条件。

103 工艺流程:

104 四、微球的制备 微球(microspheres)系药物与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骨架实体,药物溶解或分散于实体中,其大小因使用目的而异,通常微球的粒径范围为1~250m。 目前产品有肌肉注射的丙氨瑞林微球、植入的黄体酮微球、口服的阿昔洛韦微球、布洛芬微球等。 微球的制备方法与微囊的制备有相似之处。根据材料和药物的性质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微囊制备方法。

105 明胶微球:用明胶等天然高分子材料,以乳化交联法制备微球。
清蛋白微球:清蛋白微球可用上述的液中干燥法或喷雾干燥法制备。 淀粉微球:淀粉微球系由淀粉水解再经乳化聚合制得。 聚酯类微球:聚酯类微球可用液中干燥法制备。 磁性微球:首先用共沉淀反应制备磁流体。再制备含药磁性微球。最后在无菌操作条件下静态吸附药物,制得含药磁性微球。

106 五、影响微囊粒径的因素 1. 药物的粒径 2. 载体材料的用量
通常如果要求微囊的粒径约为l0μm时,囊心物粒径应达到l~2m;要求微囊的粒径约为50m时,囊心物粒径应在6m以下。 2. 载体材料的用量 囊心药物粒子愈小,其表面积愈大,要制成囊壁厚度相同的微囊,则所需囊材愈多。故而,在囊心粒径相同的条件下,囊材用量愈多,所制得的微囊粒径愈大。

107 3. 制备方法 4. 制备温度 制备方法影响微囊的粒径,相分离法制成微囊粒径可小到2m,而用空气悬浮法制成微囊粒径一般大于35m。

108 5. 制备时搅拌速率 一般来说,在一定的范围内高速搅拌,微囊粒径小,低速搅拌粒径大。
但搅拌速率不宜太高,因为过高的搅拌速率,会使微囊碰撞、合并而粒径变大,并产生大量气泡、降低微囊的产量和质量(如造成微囊的变形等)。

109 6. 附加剂浓度 例如,采用界面缩聚法(搅拌速率一致),分别加入浓度为低浓度(0.5%)或高浓度(5%)的Span 85时,前者制得的微囊小于100m,而后者制得的微囊小于20m。

110 7. 材料相的粘度 微囊的平均粒径随最初材料相黏度的增大而增大,降低粘度可以降低平均粒径。

111 六、微囊与微球中药物的释放及体内转运 药物微囊化后,一般要求药物能定时定量地从微囊中释放出来,达到临床预定的要求。 (一)药物的释放速率与机制 Luu Si-Nang等对微囊中难溶性药物的释放速率作了理论处理,求得总释放速率反映的规律属零级释放,即在有关条件不变时药物在介质中的浓度与时间成正比;亦即释放速率为常数,不随时间改变。如水杨酰胺微囊、苄基氰甲基头孢菌素微囊、丙脒腙微囊等就符合零级释放规律。

112 1. 药物透过囊壁扩散而释放 微囊中药物释放的机制主要有以下3种: 当囊壁较厚时,药物的释放可分为4个阶段:
①初期的突释(burst effect) :来自微囊外表面药物; ②慢速释放:来自囊内的药物透过囊壁扩散; ③较快速的稳态扩散释放:来自囊内的药物饱和溶液,维持时间最长: ④较缓慢的后期释放,来自的残留不饱和的药物溶液。

113 2. 药物随囊壁的溶解而释放 囊壁的溶解属于物理化学过程,其速率主要取决于囊材的性质、体液的体积、组成、pH值以及温度等。除囊壁溶解外,应注意囊壁因外力、摩擦等而引起的裂缝和破裂,也会加速药物释放。

114 3. 药物随囊壁的消化降解而释放 这是在酶作用下的生化过程。当微囊进入体内后,囊壁可受胃蛋白酶或其它酶的消化降解成为体内的代谢产物,其第一阶段可以仅表现为囊壁材料分子量变小,而微囊的外形无变化,囊材仍保持不溶性,进一步的降解使囊材开始溶解,微囊的外形也开始变化。这两个阶段都可以提高药物释放的速率。

115 2.影响微囊中药物释放速率的因素 (1)微囊的粒径。微囊粒径愈小,则表面积愈大,释药速率也愈快。
(2)囊壁的厚度。囊壁与囊心物的重量比愈大,释药愈慢。 (3)囊壁的物理化学性质。孔隙率较大的囊材,形成的微囊释药快。 常用囊材形成囊壁后的释药速率顺序一般如下:明胶>乙基纤维素>苯乙烯-马来酐共聚物>聚酰胺。

116 (4)药物的特性。在囊材等条件相同的条件,溶解度大的药物释放较快。药物在囊壁与水之间的分配系数大小亦影响药物的释放速率。
(5)附加剂的影响。加入疏水性物质如硬脂酸、蜂蜡、十六醇和巴西棕榈蜡等作附加剂,能够延缓微囊中药物的释放速率。 (6)工艺条件与剂型。采用不同的工艺条件,对释药速率也有一定影响。

117 (7)pH值的影响。如以壳聚糖-海藻酸盐为囊材的尼莫地平微囊,在pH 为7. 2时的释药速率明显快于pH为1
(7)pH值的影响。如以壳聚糖-海藻酸盐为囊材的尼莫地平微囊,在pH 为7.2时的释药速率明显快于pH为1.4时的释药速率,这是由于囊材中的海藻酸盐在pH为7.2时可以缓慢溶解以致微囊破裂。 (8)离子强度的影响。在不同离子强度的溶出介质中,微囊中药物的释放速率不同。

118 七、微囊质量的评定 (一)形态、粒径及其分布 光学显微镜、扫描或透射电子显微镜
(二)微囊的载药量与包封率 微囊中药物的百分含量成为载药量,其测定一般采用溶剂提取法。

119 微囊的包封率(entrapment rate)

120 (三)药物的释放速率 在体外释放试验时,表面吸附的药物会快速释放,称为突释效应。 (四)体内分布实验 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测定药物在体内组织的浓度: 1.给药部位微球残余药量的测定。方法较易推广,但必须具有熟练的解剖技术及操作技巧。 2.血药浓度的测定。要求有高精密度的分析仪器及熟练的操作技术。

121 (五)稳定性考察 依据《中国药典》指导原则,通过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对微囊的外观、形态、粒径分布等进行考察。 (六)有机溶剂残留 凡工艺中采用有机溶剂者,须按《中国药典》测定残留量,应符合规定的限度。

122 (七)表面特性 影响微囊的表面特性的因素主要有制备工艺、囊材或骨架材料、附加剂的种类和浓度,PH值和温度等。 (八)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载体材料在体内滞留时间较长,因此要求其完全生物相容,在体内无害,最终降解成无毒的饿,甚至是可经生理途径排出的产物,无需手术取出。

123 八、微囊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一)口服用药 吲哚美辛微粉——复凝聚法制成明胶微囊——缓释作用 (二)肺部吸入给药
胸腺五肽——喷雾干燥技术制成固体脂质微球——具有良好的吸入特性。 (三)注射给药 蛋白和多肽类的长效注射微球制剂

124 第五节 纳米粒与亚微粒 一、概述 纳米粒(Nanoparticles)是由高分子物质组成的球形骨架实体,药物可以溶解、包裹于或吸附在实体上。
纳米粒可分为骨架实体型的纳米球(Nanospheres)和膜壳药库型的纳米囊(Nanocapsules)。 在药剂学中,纳米粒一般指粒径在1~1000nm的微小粒子 。

125 纳米粒的特点 药物与纳米粒载体结合后,可隐藏药物本身的理化特性,其体内分布过程转而依赖于载体的特殊理化特性,因此,纳米粒对肝、脾或骨髓等网状内皮系统丰富的部位具有被动性的靶向性; 经过一些特殊的包衣技术处理(或结合直径为10~20nm顺磁性四氧化三铁颗粒后)也会产生主动靶向作用。

126 纳米粒的应用 ②提高抗生素、抗真菌、抗病毒药治疗细胞内细菌感染的效果;
①提高治疗癌症的药效,纳米粒直径小于100nm,能够达到肝薄壁细胞组织,能从肿瘤有隙漏的内皮组织血管中逸出而滞留在肿瘤内,肿瘤的血管壁对纳米粒有生物粘附性; ②提高抗生素、抗真菌、抗病毒药治疗细胞内细菌感染的效果;

127 ③作为口服制剂,纳米粒载体可以防止多肽、疫苗类和一些药物在消化道的失活,提高生物利用度。
④作为粘膜给药的载体,如一般滴眼剂消除半衰期仅1~3min,纳米粒滴眼剂会粘附在结膜和角膜上,可大大延长作用时间;纳米粒还可制成鼻粘膜、经皮吸收(作为微贮库在角质层贮藏)等各种给药途径的制剂,达到延长或提高药效的目的。

128 二、纳米粒与亚微粒的制备方法 天然高分子凝聚法 乳化聚合法 液中干燥法 自动乳化法 聚合物囊束法

129 天然高分子材料可由于化学交联、加热变性或盐析脱水而凝聚成纳米粒或亚微粒。
1.天然高分子凝聚法 天然高分子材料可由于化学交联、加热变性或盐析脱水而凝聚成纳米粒或亚微粒。 基本流程如下: 含药物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溶液(可含磁性粒子制成磁性纳米球)+油相→搅拌或超声乳化 ——W/O型乳状液 ——热变性或加化学交联剂等——纳米粒

130 (1) 白蛋白纳米球: 基本工艺由Scheffel等(1972)提出,步骤是:200~50g/L的白蛋白与药物(或同时还有磁性粒子做成磁性纳米球)溶于或分散入水中作水相,加入到40~80倍体积的油相中搅拌或超声乳化得W/O型乳状液,将此乳状液快速滴加到热油(100一1 80℃)中并保持1 0min;白蛋白变性形成含有水溶性药物(或还有磁性粒子)的纳米球,再搅拌并冷至室温,加醚分离纳米球,于3000 r离心,再用醚洗涤,既得。

131 (2) 明胶纳米球: 明胶作材料时,可胶凝后化学交联。如将W/O型乳状液中的明胶乳滴冷却至胶凝点以下用甲醛交联固化,可用于对热敏感的药物。

132 (3) 壳聚糖(CS)纳米球: 壳聚糖分子中含有-NH2,在酸性条件下带正电荷,用负电荷丰富的离子交联剂(三聚磷酸钠)使凝聚成带负电荷的纳米粒。

133 2. 乳化聚合法 以水作连续相的乳化聚合法是目前制备纳米粒最主要方法之一。制备纳米粒的基本流程如下: 聚氰基丙烯酸烷酯单体(PACA)—搅拌下滴入 →水相(含药物与稳定剂的酸性水溶液) —搅拌乳化→乳状液—调pH交联,继续搅拌→纳米粒

134 (1) 聚氰基丙烯酸烷酯纳米粒: 聚氰基丙烯酸烷酯(polyalkvlcvano acrylate,简称PACA)纳米粒极易生物降解,在体内几天即可消除。

135 (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粒: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vmethvl methacrvlate,简称PMMA),由r-辐射乳化聚合法或化学引发聚合法制备。制备PM MA纳米粒时—般不加乳化剂,但如加入高分子保护胶(如蛋白质)可使纳米粒的粒径分布变窄。

136 3. 液中干燥法 基本工艺流程如下: 含药物的挥发性溶剂作油相+含乳化剂的水相—搅拌或超声或高压乳匀机乳化 →O/W型乳状液搅拌—除去挥发性溶剂→纳米粒

137 4. 自动乳化法 自动乳化的基本原理是:在特定条件下,乳状液中的乳滴由于界面能降低和界面骚动,而自动形成更小的、纳米级乳滴。再固化、分离,即得纳米粒。

138 5.聚合物胶束法 如IDM(难溶性的吲哚美辛)以PVP-b-PLA 或PEG-b-PLA为两亲嵌段共聚物,将IDM与共聚物共溶于DMSF(二甲基亚砜)或乙醇中,用水透析、滤膜过滤制备40-100nm的纳米粒。

139 三、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系指以生物相容的高熔点脂质为骨架材料制成的纳米粒。 SLN是近几年刚刚发展起来的较有前途的新型给药载体系统。 由于骨架材料在室温是固体,所以SLN既具有聚合物纳米粒的物理稳定性高、药物泄漏少、缓释性好的特点,又兼有脂质体毒性低、易于大规模生产的优点。

140 1.熔融-匀化法(melt-homogenization)
它是制备SLN的经典方法,即将熔融的高熔点脂质、磷脂和表面活性剂在70℃以上进行高压匀化,冷却后即可得到粒径小(约300nm)、分布窄的纳米粒(亦可用高速搅拌器得650nm左右的纳米粒)。

141 2.冷却-匀化法(cold-homogenization)
是将药物与高熔点脂质混合熔融并冷却后,与液氮或干冰一起研磨,然后与表面活性剂溶液在低于脂质熔点5~10℃的温度下进行多次高压匀化,即可得到粒径稍大的纳米粒,但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药物。

142 3. 纳米乳法(microemulsion) 在熔融的高熔点脂质中加入磷脂、助乳化剂与水制成微乳,再将其倒入冰水中冷却即得。本法的关键是选用恰当的助乳化剂:助乳化剂应为药用短链醇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分子长度约为乳化剂分子长度的一半)。

143 四、磁性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第一步先用共沉淀反应制备磁流体:
取FeCl3和FeCl2分别溶于适量水中,过滤,滤液加水稀释并加入适量分散剂后,超声振荡(同时以1500 r/min搅拌),在40℃下以5ml/min的速度滴加适量NaOH(6mol/L),并在反应结束后40℃保温30min。 将所得混悬液置于磁铁上,使磁性氧化铁粒子沉降,弃去上清液后,再加适量分散剂后超声处理20min,最后过1m筛,所得黑色胶体即为磁流体。

144 第二步制备含药磁性纳米粒(以放线菌素D为例):
在1%葡萄糖和枸橼酸水溶液(100ml)中加入0.7g磁流体微粒,超声15min,用垂熔漏斗(孔径9~15m)滤去聚结的磁流体,加入3H-放线菌素D( 2ml)和14C-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单体(1.5ml),超声3h后,以1ml/min流速通过置于磁场中的泵循环管道系统;移去外面磁铁后,用含0.7% NaCl、0.2% CaCl2 2H2O的水溶液 100ml洗净管道内的混合物,再经超声并用垂熔漏斗滤去聚结物后,即得到粒径约220nm的放线菌素D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磁性纳米球。

145 五、纳米粒与亚微粒的修饰 1.长循环纳米球:用PEG修饰PLA/PGA共聚物纳米球,表面被PEG覆盖,所得的纳米球表面亲水性增强,明显延长在血液循环中的滞留时间,称长循环纳米球。 2.表面电荷修饰亚微粒 : 紫杉醇PLGA(乙交酯共聚物)亚微粒表面带负电荷,为了对带负电荷的血管壁增加吸附,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MAB(溴化双十二烷基二甲基胺) 修饰亚微粒,使亚微粒表面带负电荷,提高紫杉醇的药效。

146 3.免疫纳米球:单克隆抗体与药物纳米球、亚微粒结合,静脉注射可产生自动靶向作用。
4.温度敏感纳米粒与亚微粒: 应用温敏高分子材料,温度改变理化性质改变,加速药物释放。 5.pH敏感纳米粒与亚微粒 : 某些高分子材料可在介质pH改变时提高释药速率,而达到在pH不同的病灶组织实现靶向给药。

147 六、纳米粒与亚微粒的工艺研究 1. 灭菌 灭菌可引起纳米粒与亚微粒不稳定。纳米粒常用于制备注射剂,一般须进行灭菌,并测定灭菌后纳米粒的质量是否变化。过滤灭菌不会引起其理化性质任何变化,对不粘稠、粒径较小的纳米粒系统特别适合。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煮沸灭菌、辐射灭菌、过滤灭菌、无菌操作等方法。

148 2. 贮藏 纳米粒与亚微粒贮藏稳定性较差,纳米粒的贮藏稳定性与所用的材料有关,一般稳定性较差。如聚ε-己内酯纳米粒混悬液和聚乳酸纳米粒混悬液可在室温贮藏1年,而聚丙交酯-乙交酯(75:25或50:50)纳米粒混悬液以在4℃贮藏为宜。

149 3. 冷冻干燥 纳米粒于水溶液中不稳定,因其聚合物材料易发生降解,从而引起纳米粒形态变化和聚集,也可能引起药物泄漏和变质。将纳米粒冷冻干燥,可明显提高其稳定性。

150 七、纳米粒与亚微粒的体内研究 载药粒子在体内的分布与载体的性质、粒径的大小、疏水性和表面电荷等密切相关,当然也与给药途径有关。
(一)注射给药 (二)口服给药

151 通常采用电镜观察形态,并提供照片。应为球形或类球形,无粘连。粒径分布可采用激光散射粒度分析仪测定或电镜照片经软件分析 .
八、纳米粒的质量评定 纳米粒的质量要求基本上与微囊、微球一致 1. 形态和粒径分布 通常采用电镜观察形态,并提供照片。应为球形或类球形,无粘连。粒径分布可采用激光散射粒度分析仪测定或电镜照片经软件分析 .

152 2.£电位 £电位对纳米粒或亚微粒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电位高,粒子不易沉降、凝结或聚集、体系稳定; £电位小,离子容易凝集,体系不稳定。

153 3. 再分散性 冻干品的外观应为细腻疏松块状物,色泽均匀;加一定量水振摇,应立即均匀分散成几乎澄清均匀胶体溶液。再分散性可以用分散有不同量纳米粒的介质的浊度变化表示,如浊度与一定量介质中分散的纳米粒的量基本上呈线性关系,表示能再分散,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愈接近1,表示再分散性愈好。

154 4. 包封率与泄漏率测定 液体介质中纳米粒的药物包封率;冻干品应分散在液体介质后再测定。液体介质中纳米粒的分离方法包括透析、凝胶柱、低温超速离心等,分别测定系统中的总药量和游离的药量,从而计算出包封率。纳米粒贮藏一定时间后再测定药物的包封率,计算贮藏后的泄漏率。

155 5. 突释效应 纳米粒在开始0.5h内的释放量应低于40%。 6.稳定性考察 参考《中国药典》规定的要求进行。 7. 有机溶剂的限度 在制备纳米粒过程中采用了有机溶剂的,须检查其残留量,残留量应符合限度要求。

156 九、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抗癌药物载体 受体介导的肝靶向纳米粒

157 第六节 脂质体与类脂囊泡 一、脂质体的概念 (一) 脂质体的定义及其结构原理
脂质体(liposomes,或称类脂小球,液晶微囊)是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间所制成的超微型球状体,是一种类似微型胶囊的新剂型。 1971年英国莱门(Rymen)等人开始将脂质体用药物载体。

158

159 二、脂质体的发展简况 脂质体药物产品 商品名 进展情况 两性霉素 B AmBisome 已上市 Amphotec 已上市
脂质体药物产品 商品名 进展情况 两性霉素 B AmBisome 已上市 Amphotec 已上市 Abelect 已上市 阿霉素 Myscet 已上市 表阿霉素 DaunoXome 已上市 长效-脂质体阿霉素 Doxil 已上市 长春新碱 临床II/III 紫杉醇 临床II/III 胰岛素 DepoInsul 已上市 Cytarabine DepoCyt 已上市 Interleukin-2 临床II IFN-α 临床II

160 脂质体是以磷脂、胆固醇等类脂质为膜材,具有类细胞膜结构,故作为药物的载体,能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增加药物对淋巴组织的指向性和靶组织的滞留性。

161 脂质体透射电镜图

162 三、脂质体的膜材 脂质体的膜材主要由磷脂与胆固醇构成,这两种成分不但是形成脂质体双分子层的基础物质,而且本身也具有极为重要的生理功能,由它们所形成的“人工生物膜”易被机体消化分解,不像合成微囊(如尼龙微型胶囊)那样往往在机体中难以排除。

163 1、磷脂类 磷脂类包括卵磷脂、脑磷脂、大豆磷脂以及其它合成磷脂等都可以作为脂质体的双分子层基础物质。 我国研究脂质体,以采用大豆磷脂最为适宜,因其成本比卵磷脂低廉,乳化能力强,原料易得,是今后工业生产脂质体的重要原料,而卵磷脂的成本要比豆磷脂高得多,不宜大量生产。

164 磷脂为天然生理化合物,其生理功能: (1)可使巨噬细胞应激性增强,即巨噬细胞数增加,吞噬功能增强; (2)使血红蛋白明显增高; (3)增加红细胞对抵抗力,使红细胞在低渗液中避免溶血作用;

165 (4)磷脂与胆固醇在血液中应维持一定比例,磷脂在血浆中起着乳化剂的作用,影响胆固醇化脂肪的运输沉着,静脉给予磷脂,可促进粥样硬化斑的消散,防止胆固醇引起的血管内膜损伤;
(5)能增强纤毛运动,肌肉收缩,加速表皮愈合,增强胰岛素功能、骨细胞功能及神经细胞功能。

166 1.中性磷脂磷 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是最常见的中性磷脂。有天然和合成两种来源。与其它磷脂比较,它具有价格低、电中性、化学惰性等性质。 合成的磷脂酰胆碱: 二棕榈酰胆碱dipalmitoyl phosphatidyl choline, DPPC 二硬脂酰胆碱distearoyl phosphatidyl choline, DSPC 鞘磷脂sphingomyelin, SM 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

167 2.负电荷磷脂 负电荷磷脂又称为酸性磷脂。制备脂质体常用的负电荷脂质有: 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 PA); 磷脂酰甘油(phosphatidyl glycerol, PG); 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 PI); 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 serine, PS)等。

168 3.正电荷脂质 正电荷脂质均为人工合成产品,目前常用的正电荷脂质有: 硬脂酰胺(stearylamine, SA); 胆固醇衍生物等。 正电荷脂质制备的脂质体在基因的传递系统中应用非常普遍。

169 胆固醇(Ch)是自然界膜中的另一类重要的组成成分。 它是一种中性脂质,亦属于两亲性分子,但是亲油性大于亲水性。
4.胆固醇 cholesterol 胆固醇(Ch)是自然界膜中的另一类重要的组成成分。 它是一种中性脂质,亦属于两亲性分子,但是亲油性大于亲水性。 胆固醇的结构

170 血液中的胆固醇是维持这种噬异变细胞白血球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如果血液中胆固醇过低,噬异变细胞白血球对癌症的辨别能力和分泌抗异变素的能力显著降低。所以认为胆固醇也具有一定的抗癌能力。还有报道指出卵磷脂能够使胆固醇阻留在血液中,使血液中胆固醇量提高,有利于抗癌作用的发挥。

171 脂质体结构原理 脂质体结构原理与由表面活性剂构成的胶团不同,后者是由单分子层组成,而脂质体是由双分子层所组成。 胶团溶液用肉眼观察,呈透明状;而脂质体是用类脂质(如卵磷脂,胆固醇等)构成双分子为膜材包合而成。

172

173 磷脂的结构式中含有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含氨的碱基(季铵盐),均为亲水性基团,还有两个较长的烃链为亲油团。
分子中磷酸部分极性很强,溶于水;但烃链R与R为非极性部分, 不溶于水。

174

175 把类脂质的醇溶液倒入水面时,醇很快地溶解于水, 而类脂分子则排列在空气-水的界面上, 它们的极性部分在水里, 亲油的非极性部分则伸向空气中,当极性类脂分子被水完全包围时,其极性基团面向两侧的水相,而非极性的烃链彼此面对面缔合成双分子而形成球状。

176

177 胆固醇亦属于两亲物质,其结构上亦有亲油和亲水两种基团,从胆固醇的结构来看,其亲油性较亲水性强。
用磷脂与胆固醇作脂质体的膜材时,必须先将类脂质溶于有机溶剂中配成溶液,然后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在器壁上使成匀的类脂质薄膜,此薄膜是由磷脂与胆固醇混合分子相互间隔定向排列的双分子层所组成。

178 四、脂质体的理化性质 1.脂质体的相变温度 当升高温度时,脂质双分子层中的疏水链会从有序排列变为无序排列,使脂质膜的变为“液晶”态,膜的流动性增加(膜的流动性是脂质体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双分子层变薄,这种发生相转变时的温度称为相变温度(phas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由于在相变温度时膜的流动性增加,被包裹在脂质体内的药物将具有最大释放速率,因而膜的流动性直接影响脂质体的释放及其(渗漏)稳定性。

179 2.膜的通透性 脂质体是半通透性膜。 对于在水和有机溶剂中溶解度都非常好的分子,易于穿透磷脂膜。 钠离子和大部分物质在相变温度时通透性大。

180 3.膜的流动性 胆固醇具有调节膜流动性的作用,被称为脂质体的“流动性缓冲剂”。当在脂质体膜中加入50%(mol/mol)胆固醇时,可使脂质体膜相变消失。 当低于磷脂的相变温度时,加入胆固醇可使膜有序排列减少,流动性增加; 当高于相变温度时,加胆固醇可增加膜的有序排列,减少膜的流动性。

181 4.脂质体荷电性 脂质体的表面电性对其包封率、稳定性、靶器官分布及对靶细胞作用影响较大。 含酸性脂质,如磷脂酸(PA)和磷脂酰丝氨酸(PS)的脂质体荷负电; 含碱基(胺基)脂质,例如十八胺等的脂质体荷正电; 不含离子的脂质体显电中性。

182 五、脂质体的分类 (一)根据结构不同,脂质体可分为三类

183 1、单层脂质体( unilamellar vesicles, ULV)
球径0.02~0.08μm为小单室脂质体(single unilamellar vesicles, SUV),0.1~1μm为大单室脂质体(large unilamellar vesicles, LUV) ,水溶性药物的溶液只被一层类脂质双分子层所包封,脂溶性药物则分散于双分子层中。 凡经超声波分散的脂质体悬液,绝大部分为单室脂质体。

184 2、多层脂质体(multilamellar vesicles, MLV)

185 3、大多孔脂质体(Multivesicular vesicles, MVV)

186 (二)根据脂质体性能分类: 1. 普通脂质体 普通脂质体用一般磷脂制备而成, 按结构可细分为单层脂质体( unilamellar vesicles, ULV)和多层脂质体(multilamellar vesicles, MLV) 。普通 脂质体主要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 从而使所包载的药物在肝、脾、肺和骨髓 等富含吞噬细胞的组织器官内蓄积。 图 普通脂质体示意图

187 2 多囊脂质体 多囊脂质体也由一般磷脂制成, 但有别于单层和多层脂质体, 它由许多非同心腔室构成, 具有更大的粒径( 5~ 50 Lm) 和包封容积, 是药物贮库型脂质体递药系统 , 适合包封水溶性药物于鞘内、皮下、眼内、肌肉等部位注射给药, 起缓释作用。 图 多囊脂质体示意图

188 3 长循环脂质体 长循环脂质体又称隐形脂 质体( stealth liposomes) , 由甲氧基聚乙二醇修饰的 磷脂组成。 图 长循环脂质体Doxil 示意图 长循环脂质体因表面覆盖了聚乙二醇(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 形成空间位阻和亲水保护层, 故能阻止巨噬细胞对脂质体的识别和摄取, 从而延长脂质体的血循环时间。大多数实体瘤的血管生长迅速, 外膜细胞缺乏, 基底膜变形,导致肿瘤血管渗透性增加, 进而产生增强穿透性和延长保留时间的效应( 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 EPR 效应)

189 (三)特殊功能的脂质体 1、热敏脂质体:利用在相变温度时,脂质体的类脂质双分子层膜从胶态过渡到液晶态,脂质膜的通透性增加,药物释放速度增大的原理制成热敏脂质体。例如将二棕榈酸磷脂(DPPC)和二硬脂酸磷脂(DSPC)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3H甲氨喋呤热敏脂质体,再注入荷Lewis肺癌小鼠的尾静脉后,再用微波加热肿瘤部位至42℃,病灶部位的放射性强度明显的高于非热敏脂质体对照组。 2、pH敏感性脂质体:由于肿瘤间质的pH比周围正常组织细胞低,选用对pH敏感性的类脂材料,如二棕榈酸磷脂或十七烷酸磷脂为膜材制备成载药脂质体。当脂质体进入肿瘤部位时,由于pH的降低导致脂肪酸羧基脂质化成六方晶相的非相层结构,从而使膜融合,加速释药。 3、免疫脂质体:脂质体表面联接抗体,对靶细胞进行识别,提高脂质体的靶向性。如在丝裂霉素(MMC)脂质体上结合抗胃癌细胞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3G 制成免疫脂质,在体内该免疫脂质体对胃癌靶细胞的M85杀伤作用比游离MMC提高4倍。   

190 六、脂质体的功能 脂质体广泛用作抗癌药物载体,具有以下作用特点 1、淋巴系统定向性
抗癌药物包封于脂质体中,能使药物选择性地杀伤癌细胞或抑制癌细胞的繁殖,增加药物对淋巴的定向性,使抗癌药物对正常细胞和组织无损害或抑制作用,改变药物在组织中分布。因此,用脂质体为载体的抗癌药物新剂型能使药物的疗效提高,减少剂量,降低毒性,减轻变态和免疫反应。

191 2.被动靶向性——这是脂质体静脉给药时的基本特征:脂质体被巨噬细胞作为异物吞噬自然倾向所产生的靶向性。
3.主动靶向性——这种靶向性是在脂质体上,联接一种识别分子,即所谓的配体。通过配体分子的特异性专一地与靶细胞表面的互补分子相互作用,而使脂质体在指定的靶区释放药物。

192 4.物理和化学靶向性——这种靶向性是应用某种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改变(如用药局部的pH、病变部位的温度等)而明显改变脂质体膜的通透性,引发脂质体选择性地释放药物。
目前利用物理靶向性设计最成功的例子是温度敏感脂质体(temperature sensitive liposomes),这种脂质体是使用具有一定的相变温度的脂质混合物作为膜材,在肿瘤局部热疗机的作用下,当温度敏感脂质体进入肿瘤区的毛细血管床时,脂质体达到相变温度,转变为液晶态,使脂质体中的药物迅速释放。

193 七、脂质体的作用机制 脂质体在体内细胞水平上的作用机制有吸附、脂交换、内吞(endocytosis)、融合(fusion)等。
吸附是脂质体与细胞作用的开始,受粒子大小和表面电荷等因素影响; 脂交换是脂质体的脂类与细胞膜上脂类发生交换; 内吞作用是脂质体被作为外来异物吞噬,通过内吞,脂质体能特异地将药物浓集于起作用的细胞内; 融合指脂质体的膜与细胞膜融合进入细胞内,然后经溶酶体消化释放药物。

194 八、脂质体的制法 脂质体的制法常用的有下列几种方法: 1、薄膜分散法
将磷脂、胆固醇等类脂质及脂溶性药物溶于氯仿(或其他有机溶剂中)然后将氯仿溶液在茄形瓶中旋转蒸发,在瓶内壁上形成一层薄膜;将水溶性药物溶于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入烧瓶中不断搅拌,即得脂质体。

195 通过挤压使脂质体通过固定孔径的滤膜,脂质体粒径变小。该方法需要很低的压力,689kPa即可。
2、挤压制备脂质体(membrane extrusion) 通过挤压使脂质体通过固定孔径的滤膜,脂质体粒径变小。该方法需要很低的压力,689kPa即可。 过滤膜分两类,一类是用于除菌用膜,它的通道是弯曲的,这些通道的孔径由膜中纤维密度决定,由于通道的弯曲性质,当大于膜孔径的脂质体通过些膜时,膜孔很容易堵塞,脂质体不能到达另一面;另一类是聚碳酸酯膜(polycarbonate membrane),该膜的通道是直的并且大小相同,脂质体容易通过,即使脂质体直径略大于孔径也能通过。一般将脂质体原液稀释至12μmol/ml后再过膜,脂质体易通过孔径。 脂质体加压通过孔时,其结构发生变化,根据所需脂质体的大小选择膜的孔径。

196 3、French压力制备脂质体(French press liposomes, FPL)
超声制备脂质体的最大问题是生物材料遭受超声辐射,这样不仅脂质变性,而且包裹在脂质体内的大分子和其它敏感化合物也发生变化性。 目前有几种温和方法使膜破碎和重建。其中之一是将形成的大脂质体放入French压力室,在很大的压力下挤压。这各方法产生直径30~80nm单层或寡层的脂质体。 该法适于作为敏感大分子载体,其稳定性比超声制备的脂质体稳定性好。高压挤压对于重组稳定的膜蛋白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 French压力是根据其发明人之一命名的。最初设计用于植物细胞和细菌的的破碎。目前由SLM-Aminco Inc制造, Urbana, Illinois 61801,USA 。 French压力室的中央是压力室,由不诱钢材料制成。能持续耐受137824kPa甚至275684kPa压力,有不同大小的压力室,分别为小于4ml和 40ml。

197 4.逆相蒸发法Reverse-phase evaporation
最初由Szoka提出。一般的制法系将磷脂等膜材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乙醚等,加入待包封药物的水溶液(水溶液:有机溶剂=1:3-1:6)进行短时超声,直至形成稳定的W/O型乳剂,减压蒸发有机溶剂,形成脂质体。 用逆相蒸发法制备的脂质体一般为大单层脂质体,常称为REVs。 本法特点是包封的药物量大,体积包封率可大于超声波分散法30倍,它适合于包封水溶性药物及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如各种抗生素、胰岛素、免疫球蛋白、碱性磷脂酶、核酸等。

198 5.化学梯度法 1) pH梯度法 主动包封法使得制备高包封率脂质体成为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了难以制备高包封率脂质体的局面。
但是主动包封技术的应用与药物的结构密切相关,不能推广到任意结构的药物,因而受到了限制。 主动包封法也称为遥控包封装载(remote loading)技术,对于弱碱性的药物可采用pH梯度法、硫酸铵梯度法等,对于弱酸性的药物可采用醋酸钙梯度法等。

199 例 pH梯度法包封阿霉素 空白脂质体的制备:以pH为4的300mmol/L枸橼酸水溶液为介质,采用逆相蒸发法或薄膜法制备空白脂质体(脂质体囊泡内部pH为4)。 用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调节上述空白脂质体混悬液的pH至7.8,使脂质体膜内外形成质子的梯度,即得到脂质体膜的内部为酸性(pH4.0),外部为碱性(pH7.8)的脂质体。 将阿霉素用pH7.8的Hepes缓冲液溶解,60C孵育。 在60C孵育条件下,将脂质体混悬液与阿霉素溶液混合并轻摇,孵育10-15分钟即可。

200 pH梯度法包封阿霉素隐形脂质体的原理 前提:(1)分子型药物易穿透脂膜; (2)离子型药物不易穿透脂膜。 普通磷脂材料和PEG材料形成类脂薄膜 用pH(如4)较低的枸橼酸盐缓冲液水化脂膜,形成脂质体 挤压过膜处理使脂质体粒径变小,得空白脂质体混悬液 调节脂质体膜外pH使呈弱碱性(如pH8) 另外取盐酸阿霉素溶于枸橼酸盐缓冲液(pH8),得药物溶液 将空白脂质体混悬液和药物溶液分别于一定温度水浴中(Tc以上)加热片刻,混合,于该水浴中放置10分钟,不时振摇,即得。 这是因为盐酸阿霉素在碱性环境中为阿霉素分子存在,在Tc以上分子型更易穿透脂质体膜,进入脂质体内部后,由于内部呈酸性,又形成枸橼酸阿霉素,以离子型存在,不能再缓回到溶液中,从而包封入脂质体内部。该法可达到95%以上的包封率。

201 2)硫酸铵梯度法 硫酸铵梯度法包封脂质体是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而设计的,空白脂质体包封阿霉素的前提是: (1)脂质体膜可透过分子型药物;
(2)离子型化合物较少或几乎不透过脂膜; (3)硫酸阿霉素的溶度积 << 盐酸阿霉素的溶度积。

202 遥控装载—硫酸铵梯度法 制备脂薄膜; 用高浓度硫酸铵溶液使脂膜水化(hydration);
挤压使此混悬液分别通过不同孔径的核子打孔的聚碳酸酯微孔滤膜,较大粒径的脂质体被剪切、“粉碎”成较小粒径的脂质体,这样制备成了空白脂质体。 通过透析法或凝胶色谱柱过滤后,除去脂质体囊泡外部的硫酸铵,从而使脂质体囊泡内、外部的硫酸铵浓度形成了浓度梯度差(如1000倍。 分子型DOX—NH2可透过脂质体膜,则在脂质体膜内、外形成如下平衡,见下图。

203 九、脂质体的分离与灭菌 (一)脂质体与末包封药物的分离 脂溶性药物可渗入到脂质体的双分子层膜中,其包封率决定于脂溶性药物在脂质中的溶解性。
常用的分离方法有:透析法、柱色谱分离法、离心法和鱼精蛋白凝聚法、微型柱离心法。

204 (二)脂质体的灭菌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热压灭菌、滤过灭菌、Co射线灭菌、无菌操作等。

205 十、 脂质体的质量评价 1、包封率和载药量 包封率:包封率=(脂质体中包封的药物/脂质体中药物总量)×100%
1、包封率和载药量    包封率:包封率=(脂质体中包封的药物/脂质体中药物总量)×100%    一般采用葡聚糖凝胶、超速离心法、透析法等分离方法将溶液中游离药物和脂质体分离,分别测定,计算包封率。通常要求脂质体的药物包封率达80%以上。   载药量:载药量=[脂质体中药物量/(脂质体中药物+载体总量)]×100%    载药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药物的临床应用剂量,故载药量愈大,愈易满足临床需要。载药量与药物的性质有关,通常亲脂性药物或亲水性药物较易制成脂质体。    2、形态、粒径及其分布    采用扫描电镜、激光散射法或激光扫描法测定。根据给药途径不同要求其粒径不同。如注射给药脂质体的粒径应小于200nm,且分布均匀,呈正态性,跨距宜小。   

206 3、脂质体的稳定性    1)、物理稳定性:主要用渗漏率表示。    渗漏率=(放置前介质中药物量-放置后介质中的药量)/制剂中药量x100%    胆固醇以加固脂质双分子层膜,降低膜流动,可减小渗漏率。    2)、化学稳定性:    (1)磷脂氧化指数,一般规定磷脂氧化指数应小于0.2。    (2)磷脂量的测定:基于每个磷脂分子中仅含1个磷原素,采用化学法将样品中磷脂转变为无机磷后测定磷摩尔量(或重量),即可推出磷脂量。    4、防止氧化的措施:防止氧化的一般措施有充入氮气,添加抗氧剂-生育酚、金属络合剂等;也可直接采用氢化饱和磷脂。    5、脂质体的灭菌:灭菌的一般方法有过滤除菌、无菌操作、-射线照射(60钴15~20kGy)、121℃热压灭菌等。

207 十一、类脂囊泡 类脂囊泡(niosomes)是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或不与)胆固醇及其他物质构成的单室或多室囊泡,故而亦称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

208 (其中:“” 亲水基团;“―”疏水基团)
类脂囊泡的结构示意图 “―” 代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其中:“” 亲水基团;“―”疏水基团)

209 (一)分类 1.按结构可分为单层类脂囊泡、多层类脂囊泡、多囊类脂囊泡; 2.按结构性能可分为:普通类脂囊泡、特殊类脂囊泡。 3.按

210

211 (四)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1. 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载体(阿霉素) 2. 作为抗寄生虫药物载体(抗疟药)
3. 作为抗菌药物载体(两性霉素B) 4. 作为激素类药物载体(可的松长效) 5. 作为酶的载体 6. 作为解毒剂的载体 7. 作为免疫激活剂、抗肿瘤转移 8. 作为抗结核药物的载体 9. 作为基因治疗药物的载体 10.应用于遗传工程中


Download ppt "第十八章 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制备技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