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六章 乳化类护肤用化妆品 第一节 皮肤与化妆品 第二节 乳化理论 第三节 乳化类化妆品常用原料 第四节 乳化类化妆品配方和制备方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六章 乳化类护肤用化妆品 第一节 皮肤与化妆品 第二节 乳化理论 第三节 乳化类化妆品常用原料 第四节 乳化类化妆品配方和制备方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乳化类护肤用化妆品 第一节 皮肤与化妆品 第二节 乳化理论 第三节 乳化类化妆品常用原料 第四节 乳化类化妆品配方和制备方法
第六章 乳化类护肤用化妆品 第一节 皮肤与化妆品 第二节 乳化理论 第三节 乳化类化妆品常用原料 第四节 乳化类化妆品配方和制备方法 第五节 乳化类化妆品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 实训五 乳化类化妆品的制备 思考题

2 第一节 皮肤与化妆品 一、皮肤的结构 皮肤的分层 皮肤的最外层叫表皮; 中间一层叫真皮; 最里面的一层叫皮下组织。

3 二、皮肤的生理作用 1、皮肤的作用 保护作用、感觉作用、体温调节作用、吸收作用、呼吸作用、汗液和皮脂的分泌排泄作用等。 2、皮脂的定义
由皮脂腺分泌出来的,主要含有脂肪酸、甘油三脂肪酸酯、蜡、甾醇、角鲨烯和烷烃等物质。 3、皮肤吸收的主要途径 渗透通过角质层细胞膜,进入角质层细胞,然后通过表皮其他各层而进入真皮 少量脂溶性及水溶性物质或不易渗透的大分子物质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导管而被吸收。

4 三、皮脂膜和天然调湿因子 1、皮脂膜 皮脂膜的定义: 皮肤分泌的汗液和皮脂混合,在皮肤表 面形成乳状的脂膜。 皮脂膜的作用
皮肤分泌的汗液和皮脂混合,在皮肤表 面形成乳状的脂膜。 皮脂膜的作用 具有阻止皮肤水分过快蒸发、软化角质层、防止皮肤干裂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抑制细菌在皮肤表面生长、繁殖的作用。 2、天然调湿因子 天然调湿因子的组成 主要有氨基酸、吡咯烷酮羧酸、乳酸盐、尿素、尿酸、无机盐、柠檬酸等。

5 四、皮肤老化与保健 1、 皮肤的老化 如“消耗学说”、“细胞变异学说”、“自身免疫学说”、“交联结合学说”、“自由基学说”等。
2、皮肤的保健 清洁卫生;湿润适度,柔软而富有弹性;具有适度的光泽和张紧状态;肤色纯正,有生机勃勃之感。

6 第二节 乳化理论 一、乳化机理 乳化体的定义:由两种完全不相溶的液体所组成的两相体系,一种液体以非常小的离子形式分散在另一相中,组成为“均匀”体系。 (一)界面张力和亲水亲油值(HLB值) 界面张力的定义:突破两个不相溶混的液体界面的力,当油水二相的界面张力降低时,乳化体迅速的形成。

7 (二)乳化体的稳定性 1、乳化体的类型 通常的乳化体有 :O/W、W/O型,另外还有W/O/W、O/W/O型多重乳化体系。
2、乳化体的稳定性 影响乳化体稳定性的因素: 降低界面张力 、界面上保护膜的形成 、界面电荷 、分散相的浓度和粘度 、液滴粒子的大小和均匀度 。

8 (三)乳化体的不稳定性 1、分层 分层与什么因数有关? 2、变型 变型的起因:相体积的变化 、温度的影响 、乳化剂的影响 、电解质的影响 。
3、破乳 破乳的过程是怎样的?

9 二、乳化体的制备

10 第三节 乳化类化妆品常用原料 一、油脂和蜡 1、硬脂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 2、棕榈酸、肉豆蔻酸及其异丙酯 硬脂酸又称为十八酸
第三节 乳化类化妆品常用原料 一、油脂和蜡 1、硬脂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 硬脂酸又称为十八酸 单硬脂酸甘油酯(简称单甘酯)是一辅助乳化剂,也具有润肤作用 2、棕榈酸、肉豆蔻酸及其异丙酯 棕榈酸又称为十六酸 肉豆蔻酸又称为十四酸 肉豆蔻酸异丙酯(IPM)、棕榈酸异丙酯(IPP)是人工合成的轻质易流动的油状物质,对皮肤的渗透性较其他滋润物为好 。

11 3、十六醇和十八醇 市场上有十六醇、十八醇和十六十八混合醇三种产品,都可用作助乳化剂,也具有润肤作用和增稠作用,能形成吸附膜,促进皮肤水合作用,赋予皮肤柔软和平滑的感觉,可避免膏霜在长时间放置和贮存过程中出现变稀、变粗的现象。 4、矿油和凡士林 物理性质:非极性、沸点在300C以上的高碳烃,以直链饱和烃为主要成分 ,对氧和热的稳定性高,不易腐败和酸败。 5、硅油 物理性质:非极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润滑性,高的抗紫外线辐射性能,良好的抗静电性和透气性,能改善皮肤的光滑性和弹性,改进膏霜和乳液的分散性和铺展性。

12 6、羊毛脂及其衍生物 羊毛脂的组成;96%为蜡酯,即甾醇、三萜醇、脂肪醇、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酯的混合物及少量烷烃 羊毛脂的缺点:有气味;二是粘腻;三是对个别人有过敏。 7、卵磷脂 卵磷脂是一种具有亲水和亲油特性的化学品,在乳化体系中能降低表面能力,它的滋润性能由于30%~45%油的存在而加强,油和它的表面活性相结合,增强了渗透和润肤的效果。 8、蜂蜡和鲸蜡 两者都属于动物蜡,具有润肤和赋形作用,对皮肤具有强封闭作用。润滑和阻水效能和用量相关。鲸蜡的用量应少,以避免留下蜡的感觉,减少乳液类乳化体的触变性。蜂蜡能促进乳液的胶凝作用,但在膏霜中甚易乳化,使膏霜中的油性物质塑化从而减少使用时的阻曳。

13 9、石蜡、微晶蜡和地蜡 石蜡的物理性质:C24~C32的正构烷烃,还含有异构烷烃,无色或白色,无味、无臭的半透明蜡状固体 。
地蜡的组成:相对分子量高的固态饱和和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 10、角鲨烷 角鲨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臭、惰性的油状液体,在空气中稳定 。 11、动植物 动植物的缺点;碘值很高,易酸败,需加入抗氧剂 。

14 二、保湿成分 多元醇(如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山梨醇和聚乙二醇等)、吡咯烷酮羧酸钠、神经酰胺、乳酸和乳酸钠、胶原蛋白、氨基酸、透明质酸、多糖类保湿剂等膏霜和乳液常用的保湿剂 。 保湿剂用量过多,使用后有粘湿的感觉,在高浓度时和皮肤相接触可使皮肤脱水。因此也有人认为过量的保湿剂会从皮肤角质层吸收水分而散发于相对湿度较低的大气中,特别是在冬季。所以采用保湿剂作为滋润物要有适宜用量,高浓度的甘油对皲裂的皮肤有刺激性 。

15 三、乳化剂 乳化剂(Emulsifying agent)是制备乳化体最重要的化合物,其作用就是使本来不相溶的油和水能稳定和均匀的混合在一起。
怎样选择乳化剂?

16 四、膏霜增稠剂 粘稠度是膏霜和乳液类化妆品的一个参数。 增稠剂的分类: (1)有机增稠剂
主要有淀粉、阿拉伯树胶、黄耆胶、明胶、汉生胶、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HEC)、羧甲基纤维素(CMC)、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丙烯酸钠、卡波树脂等。 (2)无机增稠剂 主要有膨润土、胶性硅酸铝镁、胶性氧化硅等。

17 第四节 乳化类化妆品配方和制备方法 一、雪花膏 (一)组成 (二)配方实例
第四节 乳化类化妆品配方和制备方法 一、雪花膏 (一)组成 雪花膏主要原料是硬脂酸、碱类、多元醇、水、白油和羊毛脂、防腐剂和香精等。 碱加入量的计算。 (二)配方实例 常用雪花膏产品的配方如表6-2所示

18 二、冷霜 (一)瓶装冷霜 (二)铁盒装冷霜 冷霜的定义:
传统冷霜(Cold cream)也叫香脂或护肤脂,涂在皮肤上有水分离出来,水分蒸发而带走热量,使皮肤有清凉的感觉,所以叫冷霜 。 (一)瓶装冷霜 可制成O/W、W/O型。 配方举例:如表6-3所示。 (二)铁盒装冷霜 只可可制成W/O型。 配方举例:如表6-4所示。

19 三、润肤霜和乳液 (一)润肤霜和乳液的作用 恢复和维持皮肤的滋润、柔软和弹性,保持皮肤的健康和美观 1、阴离子型乳化剂体系: 如表6-6所示
2、非离子型乳化剂体系: 如表6-7所示

20 四、护手霜和乳液 五、粉底霜和蜜 (一)护手霜的组成 1、尿囊素 尿囊素对皮肤的愈合作用表现在什么地方? 2、尿素 (二)护手霜配方举例
如表6-8所示 (三)护手乳液配方举例 如表6-9所示 五、粉底霜和蜜 粉底霜和蜜有什么作用? 粉底霜和蜜的配方举例如表6-10所示。

21 六、抗衰老营养霜和乳液 激素 氨基酸类 人参浸出液 珍珠粉水解液 维生素类 透明质酸 尿囊素 酶 胎盘提取液 胶原蛋白和金属硫蛋白 生长因子
其他动植物提取液

22 七、按摩霜 八、清洁霜和乳液 (一)清洁霜 (二)洗面奶 (三)清洁磨面膏 1、配方要求 2、配方举例:如表6-12所示
2、配方举例:如表6-13所示 (二)洗面奶 2、配方举例:如表6-14所示 (三)清洁磨面膏 2、配方举例 :表6-15所示

23 第五节 膏霜和乳液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 生产设备 制备工艺过程 工艺条件控制 产品质量控制 案例分析

24 一、制备设备 150升乳化锅

25 50升乳化锅

26 最新展示的乳化锅

27 最新展示的乳化锅

28 立式胶体磨

29 分体式胶体磨

30 二、生产工艺 (一)间歇式乳化 (二)半连续式乳化 :如图6-3所示 1、油相的调制 2、水相的调制 3、乳化和冷却(观看教学短片)
4、陈化和灌装 (二)半连续式乳化 :如图6-3所示 (三)连续式乳化 :如图6-4所示

31 三、工艺条件控制 1. 搅拌速度 2. 物料混合速度 3. 温度控制 4. 香精和防腐剂的加入 先快后慢 如果有高速混合设备,混合速度可稍快
1. 搅拌速度 先快后慢 2. 物料混合速度 如果有高速混合设备,混合速度可稍快 如果无高速混合设备,混合速度宜慢 3. 温度控制 物料要求在85℃保温20min左右,灭菌 混合乳化温度宜在80℃左右 冷却时,应在60℃以上保持30min以上 4. 香精和防腐剂的加入 应在50℃以下加入 应使防腐剂留在水相

32 四、质量控制 (一)膏霜的质量控制 失水干缩 起面条 膏体粗糙 分层 霉变及发胀 变色、变味 刺激皮肤 膏霜中混有细小气泡

33 (二)乳液的质量控制 除了存在膏霜的质量问题外,乳液类化妆品的主要质量问题有: 乳液稳定性差 在贮存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加

34 案例一 14号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部称9月14号质检总局公布了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从9种SK-II化妆品中检出铬和钕。
讨论:重金属对人体有害,为什么禁了之后又解禁。

35 案例二 P&G 公司的SK-II营养霜包装标识中标名该产品配方中含有强碱(氢氧化钠), 2004年江西一女士状告P&G 公司该产品中添加了有害物质(强碱),但缺输了官司。 讨论:这女士为什么输官司 ?

36 案例三 广州某企业在生产某产品乳化时,将NaOH投入热水中,产生大量温高且带一定腐蚀汽的水蒸汽烧伤某员工的脸及身体,严重违反了配方生产工艺要求。 措施: 1.立刻安排人员送该员工去医院治疗。 2.成立工艺部,由工艺部执行配方生产工艺要求,并监督执行过程,将工艺要求履行记录员工个人绩效考核。

37 案例四 广州某企业的生产事故:04年9月14日 ,下午下班时,500L夹层搅拌乳化锅正在生产乳液(处于降温阶段),原操作员因安排晚上九点钟上班,委托另一乳化工帮忙出料,而另一乳化工未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了解,随后离开车间吃晚饭去了,期间车间空无一人,等吃完饭回来,也不检查设备状态,直到8点钟出料时发现锅底严重变形报废。 措施: 1.通知供应商来厂检查,确定原因。 2.对当事人进行处理,安排设备操作常识培训。 3.明确工艺操作纪律。

38 实训五 乳化类化妆品的制备 (一)雪花膏的制备 配方 制备步骤 (二)乳化型洁面乳的制备 (三)护手霜的制备 (四)润肤霜的制备

39 思考题 1.简述皮脂膜和天然调湿因子的组成及其作用。 2.简述皮肤老化“自由基学说”的机理。
3.乳化体是个相对稳定的体系,请说明使 其稳定的因素和不稳定的因素。 4.简述乳化体的制备过程。 5.膏霜和乳液常用的滋润物质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和特点?与白油和凡士林相比,硅油有哪些特点? 6.常用的保湿剂有哪些?保湿剂的用量是否愈多保湿效果愈好?为什么? 7.常用的乳化剂有哪些?用硬脂酸皂作乳化 剂制备的膏霜和乳液在放置的过程中有不断变稠的趋势,可采取什么措施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Download ppt "第六章 乳化类护肤用化妆品 第一节 皮肤与化妆品 第二节 乳化理论 第三节 乳化类化妆品常用原料 第四节 乳化类化妆品配方和制备方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