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三、癌症的社区管理 与病人的居家护理 主讲教师 杨水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三、癌症的社区管理 与病人的居家护理 主讲教师 杨水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三、癌症的社区管理 与病人的居家护理 主讲教师 杨水月

2 2000年全球癌症流行病数据 2000年中国癌症流行病数据 新发病:1000万人 死亡:620万人 现患:2200万人
发病:150-200万人 死亡:140-150万人 癌症已成为我国居民死因的首位

3 经年龄标化的发病率 2000 癌症的发病率 (1/100,000) 男性 女性 胃癌 胃癌 肺癌 肝癌 肝癌 肺癌 肠癌 食管癌 肠癌
28.2 40.8 肝癌 16.0 肺癌 30.8 肝癌 肺癌 14.8 30.8 肠癌 食管癌 14.2 19.2 肠癌 14.1 乳房癌 12.3 13.4 食管癌 白血病 6.7 口咽部肿瘤 宫颈癌 6.6 3.9 膀胱癌 3.5 3.6 卵巢癌 2.5 胰腺癌 2.2 淋巴瘤 淋巴瘤 1.5 膀胱癌 2.1 Shibuya K, et al. BMC Cancer 2002,2:37

4 癌症预防三层次概念 维护健康减少致癌性暴露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干预癌前状态,阻其进程 ——化学预防
维护健康减少致癌性暴露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干预癌前状态,阻其进程 ——化学预防 及时发现未浸润或转移的早期癌 ——肿瘤普查

5 癌症的危险因素 吸烟 乙肝病毒感染 膳食不合理 职业危害

6 控烟与肺癌(美国) 年份 成人吸烟率(%) 肺癌(%) 发病率 死亡率 9.1 6.7 1971 37 1983 缓慢下降 1991
开始下降 1994 25 1995 9.1 6.7

7 曾吸烟者的肺癌死亡率 研究者 戒烟与年限 死亡率(OR) 英国 1- 4 16.00 5- 9 5.90 10-14 5.30
英国 仍吸烟者 14.00 美国 20+ 仍吸烟者 11.28

8 癌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临床表现 大多数早期无特殊症状,晚期根据癌症原发病及转移部位不同会出现各种局部症状
临床表现 大多数早期无特殊症状,晚期根据癌症原发病及转移部位不同会出现各种局部症状 诊断 早期通过防癌普查发现,或在全面体检而被发现 治疗 外科手术、化疗、放疗

9 癌症的社区管理 与病人的居家护理 1/3 1/3 1/3 癌症的社区管理 控制癌症的战略1/3癌症可以预防 1/3可藉早诊而治愈
1/3可改善症状,延长生命 1/3 1/3 1/3

10 WHO专家委员会指出: 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癌症的病因80%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 三分之一的癌症通过早期诊断是可以治愈的。
三分之一的癌症经过积极治疗是可以减轻病人痛苦。

11 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目的是认识危险因素,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防止癌症发生 二级预防 目的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一级预防 目的是认识危险因素,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防止癌症发生 二级预防 目的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三级预防 目的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12 过量的脂肪饮食 生活方式和行为与癌症的关系 黄曲霉毒素 结肠癌、乳腺癌 食道癌、胃 癌 肝癌 肺癌 胃癌 宫颈癌 长期食用不新鲜蔬菜
霉变花生、玉米中的 黄曲霉毒素 吸烟 食盐过量 早婚、多产 生活方式和行为与癌症的关系 结肠癌、乳腺癌 食道癌、胃 癌 肝癌 肺癌 胃癌 宫颈癌

13 癌症病人的居家护理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放化疗病人的护理 带有管道病人的护理 癌症病人的康复护理 癌症病人的日常生活 临终病人的护理

14 四、冠心病的社区管理 与病人的居家护理

15 广义的心血管疾病(CVD)是一组以心脏和血管异常为主的循环系统疾病,它包括心脏和血管疾病、肺循环疾病以及脑血管疾病
该组疾病中以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最为严重

16 冠心病(CH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而引起的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不平衡所导致的心肌缺血性心脏病
以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最常见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非传染性疾病 在发达国家有1/3的死亡归因于冠心病,是第一位死亡原因

17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个人收入增加,生活逐渐富裕,食物中脂肪和热量增加,同时交通发达及体力活动减少,使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提早出现于55-60岁的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死亡占总死亡的35%-65%结果人群平均寿命下降。

18 WHO报告,1990年发达国家的死因有47.47%为心血管疾病,排在第一
发展中国家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的16.88%,排在次席 心血管疾病不仅是今天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更是未来20年导致人类死亡的头号杀手。

19 中国最主要的心脑血管病是什么? 占总死亡率的比例: 心肌梗死 % 脑卒中 % 其它 %

20 我国心血管疾病流行特征出现的变化 发病年龄提前,青壮年人群的发病与患病水平明显升高
心血管疾病已不再是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所特有的“富贵病”,近年来农村和非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

21 因需要终身治疗和医疗费用上涨过快,致使该类疾病在我国的治疗率和控制率相当低,从而导致因病引起的残疾乃至残障的情况在我国比较严重
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在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冠心病

22 危险因素 致病性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血糖升高 条件性危险因素: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促发性危险因素:肥胖、长期静坐、冠心病家族史 易感性危险因素:左室肥厚

23 1.高血压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血压与冠心病的发病相关,呈直接、连续、独立的关系;
舒张压升高5mmHg,发病的危险性至少增加21%,舒张压升高10mmHg,危险性增加37%。

24 2.吸烟 吸烟可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 每天吸烟大于、等于、小于20支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分别是不吸烟者的7.25、2.67和1.43倍
吸烟引起冠心病死亡率增加主要是由于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猝死

25 3.肥胖 一般认为肥胖对冠心病的影响是通过对其他因素起中介或放大作用而体现的

26 4.血脂异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将胆固醇内流和沉积在动脉壁,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将胆固醇外运以排出体外,是保护因素

27 5.糖尿病 糖尿病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男性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女性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率几乎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倍

28 6.其他危险因素 缺乏体力活动 事实证明,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是青年、中年还是老年,经常性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均可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
A型性格和其它社会因素 A型行为类型中的“有害成分”,即愤怒特征导致心血管高反应性,引起高血压或冠心病 遗传 一级亲属中有冠心病早发的个体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10倍,亲属冠心病发挥越早,该个体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越大

29 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临床表现 心绞痛 胸骨中上部压榨痛,放射至户,休息或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心 梗 胸痛持久而严重,休息和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心绞痛 胸骨中上部压榨痛,放射至户,休息或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心 梗 胸痛持久而严重,休息和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诊 断 临床表现、心肌酶学检查、ECG等

30 治 疗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 扩张冠脉的药物----硝酸甘油
治 疗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 扩张冠脉的药物----硝酸甘油 介入治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内斑块旋切术、冠状动脉支架术 外科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

31 冠心病的社区护理 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策略 维多利亚心脏卫生的宣言指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应包括一级与二级预防及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的策略包括:
面向全人群,控制和降低人群整体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因素的人群策略 针对高危险者的筛查和干预的高危策略

32 冠心病的社区护理 一级预防 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就是消除或减少致病的危险因素,以达到降低发病的可能性 通过人群策略和高危策略的双向策略实现
维多利亚宣言指出,保证健康心脏的主要措施有合理膳食、禁烟限酒、适量运动和心理平衡

33 1.合理膳食 (1)限盐增钾 (2)减少脂肪摄入 WHO专家建议每人每日摄食盐不超过5g 增加钾摄入量主要靠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应吃 g新鲜蔬菜,水果30-50g (2)减少脂肪摄入 我国成人摄入脂肪占总热量的比值应控制在25%为宜,每日胆固醇摄入应低于300mg

34 2.禁烟限酒 3.适量运动 控制吸烟主要通过健康教育来实现 过量饮酒对健康有害,应提倡节制饮酒,降低饮酒量
有规律的需氧运动,能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35 4.控制体重 5.心理平衡 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研究表面控制饮食与有规律运动相结合是最有效的控制体重和防治肥胖的方法
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强调心理平衡对保护心脏健康的重要性

36 二级预防 通过各种途径对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患者早期检出和诊断,并采用药物和非药物的手段,预防病情发展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二级预防的有效实施涉及两个方面: 提高医生的诊治水平以及改善病人的依从性 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有普查、筛查、定期健康体检、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以及设立专科门诊

37 主要是针对发病后期的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合理、适当的康复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严重并发症,防止伤残的发生,尽量延长寿命。
三级预防 主要是针对发病后期的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合理、适当的康复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严重并发症,防止伤残的发生,尽量延长寿命。

38 心血管疾病的分级预防措施

39 冠心病病人的居家护理 居住环境——舒适安静 饮食——低热量、低脂,多吃水果蔬菜,定时定量禁忌烟酒、咖啡等 按时服药
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有不适及时就医 教会识别心绞痛或心梗的非典型症状

40 五、脑卒中的社区管理 与病人的居家护理 脑卒中(Stoke)又称为脑血管意外或中风,是由于脑血管异常所造成的突发性神经功能损害
是一级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在中国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卒中

41 中国的脑卒中现状 第一/二大死因 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150万人 每年死于脑卒中患者100万人 脑卒中存活病600万人 成人致残的主要原因
出院后需长期护理的主要疾病 每年经济损失100亿人民币

42 一、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特征 (一)地区分布 脑卒中在地理分布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是国家间,还存在于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
脑卒中发病率的高发国家有俄罗斯、立陶宛、芬兰和中国北京,最低为意大利; 死亡率最高为俄国和东欧国家,与发病率的分布基本一致,中国男性死亡率居中,女性列第二位。

43 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北方高于南方
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为黑龙江省大庆市;最低为安徽省滁县 城市人群的发病率、死亡率显著高于农村

44 (二)时间分布 除东欧国家外,英、法、美、加、澳、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在过去40年里脑卒中死亡率持续下降,
这些变化主要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高血压特殊人群的管理,以及社会经济状况、膳食变化、体力活动和气候等因素有关。 而某些东欧国家脑血管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我国 年脑卒中标化死亡率,7个省市呈下降趋势,9个省市呈上升趋势。

45 (三)人群分布 1.年龄、性别分布 人群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男女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在50岁后呈大幅上升趋势 世界各国的发病率男女之比多数为 :1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男女之比为 :1

46 2.种族分布 同一地区不同中卒脑卒中发病情况有明显差异 美国同一地区的黑人脑卒中患病率高于白人,有的高出2倍
我国汉族脑卒中患病率高于少数民族,而朝鲜、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高于居住在南方的4个少数民族(白族、布依族、彝族、壮族)

47 3.职业 日本研究资料表明: 重体力劳动者脑卒中发病率较高; 中度和轻度体力劳动者发病率较低; 经常上夜班者发病率明显高于上白班者;
我国农村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人群,体力劳动者明显高于脑力和其他劳动者。

48 危险因素 1.高血压 无论是收缩压升高还是舒张压升高,都是脑卒中的一个最重要独立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与血压的升高程度呈明显正相关
2.心脏病 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损害也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在任何水平上,心脏病者患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2倍以上

49 3.糖尿病 糖尿病也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 有证据表明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大于男性,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危险性大于未接受治疗者。 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据统计约有30%的完全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有TIA病史,约1/3的TIA患者会发生完全性脑卒中。

50 5.吸烟 6.饮酒 吸烟对脑卒中的作用最近才得以确定
吸烟是一个可诱发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它与年龄、高血压和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无关,其危险度随吸烟量增加而增加 6.饮酒 过量或长期饮酒可增加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 有研究表明脑梗死的发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增加,但仅见于男性

51 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脑卒中的先兆症状 面部手臂或腿部麻木;说话困难;视物不清;行走困难,头晕眼花,剧烈头痛
脑卒中的先兆症状 面部手臂或腿部麻木;说话困难;视物不清;行走困难,头晕眼花,剧烈头痛 出血性脑卒中的表现 突然发病,症状在短时间内达到高峰,血压明显升高,常有头痛、呕吐、肢体瘫痪、失语和意识障碍临床表现轻重主要取决于出血量和出血部位 缺血性脑卒中的表现 安静状态下发病,较缓慢, 有先兆表现,意识清楚,偏瘫,失语,症状和体征因受累血管不同而不同

52 诊断CT、核磁共振、腰穿 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溶栓 出血性脑卒中---止血和降颅压

53 脑卒中的社区管理工作与居家护理 一级预防 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加强早期干预,使居民了解脑血管病的基本知识,避免危险因素
一级预防 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加强早期干预,使居民了解脑血管病的基本知识,避免危险因素 二级预防 加强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监测。主要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三级预防目标是减少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54 病人的居家护理 发病时的家庭救护 康复护理 居家环境的评估 并发症的预防 重视病人的心理问题

55 传染病的社区管理 管理重点是预防。贯彻三级预防的原则,针对传染病流行的环节,采取措施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减少传染病的发病率及并发症和致残率

56 一级预防 即病因的预防 宣传 免疫接种 切断传播途径 二级预防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 早发现传染源是防止传染病蔓延的重要措施 传染病报告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早隔离病人是管理传染源的重要环节 三级预防 对传染病病人积极治疗,并开展康复治疗护理,减少并发症和功能障碍 社区护士在传染病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57 结 核 病原体 结核杆菌 传染源 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的结核病人 传播途径 空气
结 核 病原体 结核杆菌 传染源 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的结核病人 传播途径 空气 临床表现 咳嗽、咳痰、咯血、发热、胸痛、疲乏、体重减轻、夜间盗汗等 诊 断 痰结核菌检查,胸部X线检查,肺结核病免疫学诊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治疗 化学疗法 化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

58 社区管理 一级预防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二级预防对高危人群的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级预防监测病人的健康状况,指导病人接受治疗

59 居家护理 病人单独居住,寝具、食具单独使用,定期消毒。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注意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类 坚持复查

60 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 病原体 甲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 传染源 甲型肝炎----急性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
病原体 甲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 传染源 甲型肝炎----急性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 乙型肝炎----急性与慢性乙肝者及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 甲肝经粪-口途径;乙肝输血、血液制品、被病毒污染的针头等 临床表现 黄疸、食欲减退、肌肉疼痛、恶心呕吐,肝、脾肿大 诊断 根据流行病资料、症状、体征、抗原、抗体测定 治疗适当休息、营养和一般支持疗法

61 社区管理 加强饮水卫生,做好粪便管理 对乙肝重点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的传播 加强饮食业、托幼机构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定期体检
接触甲肝者及早注射丙球

62 居家护理 指导做好消毒隔离 急性期卧床休息,病情平稳后可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
定期复查

63 流行性感冒 病原体 流感病毒 传染源 病人 传播途径 空气、呼吸道分泌物 临床表现 全身酸痛、发热、疲乏、咽痛等
病原体 流感病毒 传染源 病人 传播途径 空气、呼吸道分泌物 临床表现 全身酸痛、发热、疲乏、咽痛等 诊 断 流行病史,临床症状、辅助检查 治 疗 卧床休息,多饮水,预防并发感染

64 社区管理 及时隔离 流行期间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以免病毒传播 组织高危人群注射流感疫苗

65 居家护理 卧床休息 多喝水,吃易消化、清淡的食物 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 注意老年人、儿童的病情变化出现异常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住处定时开窗通风

66 细菌性痢疾 病原体 痢疾杆菌 传染源 病人带菌者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传播 临床表现
病原体 痢疾杆菌 传染源 病人带菌者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传播 临床表现 普通痢疾 起病急,恶寒、发热、头痛、乏力呕吐、腹痛、里急后重等 中毒型痢疾 起病突然,高热不退,萎靡、嗜睡、谵语、抽搐甚至昏迷 慢性痢疾 中毒症状轻,食欲低下,大便粘液增多,预后不佳 诊断 结合季节及临床表现,大便涂片、细菌培养 治疗 对症治疗,抗菌治疗

67 社区管理 做好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做好社区内水源、粪便的管理,消灭苍蝇 加强饮食卫生监督管理 对饮食、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体检

68 居家护理 急性期卧床休息,饮食以流食为主 注意保护肛周皮肤 按医嘱用药5—7天 病人的餐具、用具要单独使用

69 再见


Download ppt "三、癌症的社区管理 与病人的居家护理 主讲教师 杨水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