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电视摄像技术 主讲 吴国昌 2017/3/7.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电视摄像技术 主讲 吴国昌 2017/3/7."—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电视摄像技术 主讲 吴国昌 2017/3/7

2 影视摄像 一、影视摄像概说 1、概述 电视是一种媒介。 摄像记者是指专门为电视机构采制新闻的记者。他主要通过电视摄录设备、采集、制作、音像兼备的影视节目,经过光电转换系统,通过电视接收机接受,从而向社会广为传播影视。 2017/3/7

3 影视记者是影视的发现者、采集者、制作者和传播者。 职能:向社会传递信息、起舆论、监督的作用。 工作特点:时效性。如:电视直播
影视摄像 影视记者是影视的发现者、采集者、制作者和传播者。 职能:向社会传递信息、起舆论、监督的作用。 工作特点:时效性。如:电视直播 2017/3/7

4 2017/3/7

5 影视摄像 电视不同于广播、报纸等媒介,视听结合是其主要特点,影像画面是影视的重要因素,它能直观地展示新闻事件现场情形,真实的记录有声语言欲说不能的细节,可使观众产生眼见为实的真切感受。 2017/3/7

6 电视摄像 摄像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在影视的拍摄过程中,摄像记者首要的任务是采录到能把新闻事实交待清楚的画面和声音,同时还应发挥自己的主观创造性,熟练地运用景别、构图、运动、光线、色彩等手段,报道好新闻事件。 2017/3/7

7 (1)具有场性思维特点的完整的时空观 2、电视摄像记者的特殊能力 a.电视画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电视画面语言是由每一个单独的“镜头”组成的,要造好电视画面的“句子”,就必须把每一个镜头拍好,这是对电视摄像记者的最基本的要求。 (1)具有场性思维特点的完整的时空观 2017/3/7

8 电视摄像 (2)观察事物具有敏锐性、预见性、选择性。 b、掌握先进的电视技术的能力 c、良好的体能素质 2017/3/7

9 2017/3/7

10                                                                                                                                                                                                                                                                                                                                                                                                                                                                                                                                                                                                                                                                                                                                                                                                                                                                                                                                                                                                                         2017/3/7

11 1. 摄像机操作的基本要领 1、稳 电视画面不稳、镜头晃动会影响画面内容的表达,破坏了观众的欣赏情绪,使眼睛疲劳。 利用三脚架是减轻画面晃动的有效办法之一。在情况允许时,应尽量利用三脚架,应充分利用各种支撑物,如身边的树、电线杆、墙壁等等。 2017/3/7

12 持机姿式很重要,应面对被摄体,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身体挺直站立,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右肩扛着摄像机,右手握住手柄,左手握住焦环,眼睛贴在寻像器上,四个支撑点把牢摄像机。做运动镜头拍摄时,如横摇镜头,身体扭向侧面从起幅开始,逐渐转动身体回到正面,直至落幅,身体状态是从不舒服的位置到舒服的位置,不会导致镜头越来越不稳的现象。 2017/3/7

13 如果可能的话,尽量用广角镜头拍摄。移动拍摄时,步法最为重要,双膝应略为弯曲,脚与地面平行擦地移动。
拍摄镜头时,应尽量屏住呼吸,如镜头较长时,采用腹式呼吸,胸部不动,呼吸匀而浅,不能作大幅度的深呼吸。 如果可能的话,尽量用广角镜头拍摄。移动拍摄时,步法最为重要,双膝应略为弯曲,脚与地面平行擦地移动。 2017/3/7

14 2017/3/7

15  2、平   指所摄画面中的地平线一定要平。寻像器中看到的景物图形应横平竖直。以寻像器的边框为准来衡量。画面中的水平线与寻像器的横边平行,垂直线与寻像器的竖边平行。如果线条歪斜了,将会使观众产生某些错觉。 2017/3/7

16 摄像时确保画面中地平线平的关键是放好三脚架,利用三脚架上水平仪的汽泡将三脚架调平,调整云台位置或者三条腿的长度,使汽泡水平仪的小汽泡正好处于中心位置点上。如果肩扛摄像机,以寻像器的边框做调整。
2017/3/7

17 2017/3/7

18 3、准   一般指落幅要准。当某个技巧性镜头(推)结束时,落幅画面中镜头的焦点、构图及时间应该是正好的。任何落幅之后的构图修正,都会明显地在画面中表现出来,而且落幅后还在修正构图会给观众造成一种模棱两可的印象。 2017/3/7

19 拍摄中准还有其它的一些意思:正确地重现彩色,白平衡调整要正确;聚焦要准确;光圈调整要准确等等。
准在摄像中是较难掌握的,如推镜头和摇镜头,画面中的构图在不断变化,为了保持构图均衡,常常结合两种技巧,在最适当的时机,推和摇同时结束,落幅应当是最佳构图。 拍摄中准还有其它的一些意思:正确地重现彩色,白平衡调整要正确;聚焦要准确;光圈调整要准确等等。   2017/3/7

20 是指运动镜头的速率要匀,不能忽快忽慢,无论是推、拉、摇、移还是其它技巧,都应当匀速进行。镜头的起、落幅应缓慢,不能太快,中间必须是匀速的。
 4、匀  是指运动镜头的速率要匀,不能忽快忽慢,无论是推、拉、摇、移还是其它技巧,都应当匀速进行。镜头的起、落幅应缓慢,不能太快,中间必须是匀速的。 2017/3/7

21 2017/3/7

22 2.影视摄像的类型   (1) 技术型摄像; (2) 编导型摄像; 2017/3/7

23 (1)技术型摄像 技术型摄像是指新闻采访中单纯的摄像工作。这种类型的摄像记者主要任务是拍到符合要求的素材,但绝不是简单的摄像机操作者,他应该充分理解编导意图,积极参与节目的制作,协助编导完成对新闻事件的报道。 2017/3/7

24 所谓编导型摄像,是指记者一人集采访、拍摄、编辑于一身,既是编导,又是摄像,还要完成编辑工作,西方许多国家的影视工作者就是编导型摄像。
(2)编导型摄像 所谓编导型摄像,是指记者一人集采访、拍摄、编辑于一身,既是编导,又是摄像,还要完成编辑工作,西方许多国家的影视工作者就是编导型摄像。 2017/3/7

25 从节目创作的角度来说,编导自己拍摄,更清楚什么是有用的镜头,如何选择拍摄报道角度,怎样进行画面表达。这种方式有利于创作者意图直接体现,减少创作环节,是今后影视工作的发展方向。当然也对创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要成为全才,在实际工作中才会得心应手,有的放矢。 2017/3/7

26 2.记者的眼睛 真实性是影视节目重要的要求,但对新闻事件真实的反映不等于简单的复制。身处事件现场,记者看到的内容很多,当然不可能都拍摄下来的,要有选择的记录。与一般的家庭录像不同,记者要用敏锐的目光,发现新闻的潜质,迅速做出判断与选择,选择那些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拍摄。 2017/3/7

27 记者的眼睛不只是准确地发现形与色,更要在视觉上将看到的形与色与新闻事件联系在一起把它转化为空间形象,一个连续运动与变化的空间形象。
记者眼中的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视觉形象的一种创造性把握。 2017/3/7

28 记者的眼睛,表现出充分利用视知觉的经验去理解事物的天赋。它不像—般人的眼睛,仅仅是纯粹度量和判别的工具,记者应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在视觉形象的世界中显示出独特之处,于平凡中见新奇。记者的慧眼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 2017/3/7

29 3.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记者是新闻信息的采集者和发布者,他必须客观公正的采集信息和发布信息才能获得受众的信赖,因而记者观点的表达必须通过客观公正的手段来完成。一般的,记者观点的表达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用“事实说话”完成的。 2017/3/7

30 例如在拍摄一个政府城管部门清理占道经营的新闻时,记者可以有两种拍摄方法,一种是跟着城管部门行动,拍摄清理现场,观众可以看到城管部门下大力气抓城市管理的场面,可以看到违法经营的商户作鸟兽散的狼狈状,这样拍摄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给观众的感觉是电视媒介是政府的御用工具; 2017/3/7

31 另一种拍摄方法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既拍摄城管人员的行为,也拍摄商户的行为,以及清理过程中出现的争执,使人们从中看到城市管理的水平、个人的生存状况,对社会现实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要树立电视媒介的形象,保持电视观众的信任度,影视记者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拍摄记录影视素材。 2017/3/7

32 4.心理距离的把握 如何把握心理距离呢?这需要记者站在观众的立场上做出选择,要从观众的角度想一想,如何把新闻拍摄好,拍摄出深度,拍摄出价值。距离的把握有一个度的问题,距离太远,可能会拍摄不到有价值的新闻内容;距离太近,可能会影响到新闻的客观公正。 2017/3/7

33 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栏目曾经拍摄了一个医院太平间管理者的家庭生活和工作情况,我们看到记者和他—起包饺子、吃饺子,隔壁就是医院的太平间,如果记者不是在心理上和这个家庭充分接近,他们能够做到这个样子吗?能够拍摄好这部片子吗?再比如,采访一个贪污腐败分子,记者如果和贪污腐败分子一起包饺子、一起吃饺子拍摄出来的影视观众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新闻的客观公正性。 2017/3/7

34 5.长镜头的使用 所谓长镜头拍摄,就是开机后较长时间不间断地进行拍摄。因为整个镜头是一个连续完整的内容,中间没有剪辑,所以它是绝对真实的。在实际拍摄工作中,有时由于情况特殊,需要进行长镜头拍摄。消息类新闻节目一般一条只有几分钟,如果镜头过长,显然不合适,一般情况下,长镜头多用在纪录片和专题片中。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有时一个镜头可能长达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由于它容量大,内容十富,观众并不反感。 2017/3/7

35 (1)非常重要的细节必须展示其变化过程,以免观众产生怀疑,应使用长镜头拍摄。
影视画面负载的信息短,内容简单,—般由一个个负载不同信息内容的画面组接而成。但有些时候,也有可能需要传达很多的信息、内容而使用长镜头。在使用长镜头拍摄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 (1)非常重要的细节必须展示其变化过程,以免观众产生怀疑,应使用长镜头拍摄。 2017/3/7

36 (2)在进行长镜头拍摄时,要把握好起幅、落幅,并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处理好场景调度,一般来说,不要一个角度一个景别从头拍到尾。
(3)—些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抢拍,为增强现场气氛以及真实感,可进行长镜头拍摄。如表现警察抓捕罪犯,运用长镜头拍摄,可以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2017/3/7

37 天安门国庆花坛 2017/3/7

38 二、影视摄像的基本方法 1.镜头的运用 现在的摄像机都采用了变焦距镜头,在一个镜头中既包括长焦镜头、标准镜头、广角镜头,还可以在长焦和广角之间连续变化,给摄像师的拍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017/3/7

39 焦距约25毫米、视场角约45·左右的镜头为标准镜头;焦距大于25毫米、视场角小于40·的镜头称为长焦镜头;焦距小于25毫米、视场角大于60·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新闻摄像中使用更多的当然是标准镜头,但也常常使用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 2017/3/7

40 (1)长焦镜头:长焦镜头又可称为望远镜头、远摄镜头或窄角镜头。
①对于不易接近或无法接近的新闻现场或新闻人物,可采用长焦拍摄。如拍摄火灾现场、火车事故现场、国家领导人外出活动时多用长焦镜头。 ②对在镜头前不自然、或害怕被曝光的被撮对象,可以采用长焦镜头进行偷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被被摄对象察觉,从而得到真实自然的效果。 2017/3/7

41 中央电视台反映阜成门立交桥附近倒卖发票的新闻就是躲在远处楼上用长焦镜头进行偷拍的。
③利用长焦镜头简化背景,突出主体。当新闻人物处在繁杂的背景前时,可用长焦镜头景深小的特点,使背景虚化.从而突出新闻人物。 2017/3/7

42 (2)广角镜头:广角镜头又可称为短焦距镜头,视场角大于130·的镜头还可称为超广角镜头,或鱼眼镜头。
①利用广角镜头视野开阔的特点,近距离拍摄大范围景物,如拍摄大的厂房、新建成的大桥。 2017/3/7

43 ②既可突出主体,又可介绍主体所处的环境。环境对主体可起到解释、说明、烘托等作用。采访车间里的工人、事故现场的目击者都可通过广角镜头景深大的优势作全面的介绍。
2017/3/7

44 ③有利于肩扛拍摄及运动拍摄。这是由于广角镜头拍摄的画面较为稳定,不像长焦镜头那样,稍稍的抖动便可在画面中较为明显地反映出来,这也是新闻摄影中多采用广角拍摄的原因所在。
2017/3/7

45 2017/3/7

46 [法治在线] 禁毒最前沿 2017/3/7

47 ④利用广角镜头也可进行愉拍。如室内采访时被拍摄对象不配合,可将摄像机置于桌上或地上,好像没拍,其实已开机;或手拎摄像机跟拍新闻事件。当然,千万别忘了关掉寻像器前的“TALLY”警示灯,还要不被当事人察觉。 2017/3/7

48 三 电视画面的拍摄角度 在电视画面的创作过程中,拍摄角度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简而言之,拍摄角度的选择就是在拍摄现场确定的位置。角度的变化可以影响到画面的造型效果的差异,不同的角度往往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表现力。 2017/3/7

49 1、电视画面的拍摄方向 拍摄方向是摄像机镜头与被主体在水平平面上的相对位置,是拍摄角度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拍摄方向的变化,可以影响到电视画面中的形象特征和意境等的相应的改变。我门一般根据拍摄方向的变化,把它分为正面角度、侧面角度、斜侧角度、背面角度、反拍角度等几种基本角度。 2017/3/7

50 (1)正面角度 正面角度,是指摄像机处于被摄体的正面方向的角度。正面角度最能够体现被摄对的对象的主要外部特征,把被摄像对象的正面的全貌呈现在观众面前。我们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如果要清楚地观察一个物体,最好的办法就是与之进行面对面的“视觉接触”。电视画面拍摄的正面角度正是要起到这种一览无遗的画面效果。 2017/3/7

51 正面角度拍摄的画面可以充分展示被摄对象的横向线条,产生对称、均衡、平稳、庄重的效果。比如采访大型的政治性会议时,从会场正中央拍摄主席台就可在电视画面上形成庄严的气氛。
运用正面角度拍摄人物,有利于展示人物的面部表情、神态,有利于展示人物身体正面的动作和体态;如果加上平角度和近景景别的配合,则可以表现画面内人物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使人物和观众之间产生一种参与感和亲切感,一般在各类节目中的播音员、主持人出现在屏幕上时都是这样处理的。 2017/3/7

52 2017/3/7

53 正面角度拍摄的不足之处是,由于它突变横向线条,这些线条与画幅边缘平行,使得画面缺少纵向的透视变化,没有构图的动势方向,因而显不出更多的空间和体积,显得呆板。而且,正面拍摄的物体透视感比较差,立体效果不甚明显,如果画面布局不合理的话,就有可能使被摄对象显得主次不分,平淡而无生气。 2017/3/7

54 (2)侧面角度 侧面角度,是指摄像机处于被摄体的正侧方向,与被摄体正侧面成90度角的拍摄角度。这个角度主要用来被摄对象侧面特征,勾画被摄对象侧面轮廓形状。侧面角度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从我国的民间艺术皮影戏的艺术造型中就可见一斑。皮影戏主要是通过侧面角度的造型来表现丰富的戏剧情节的。 2017/3/7

55 侧面角度可以比较清楚地交代被摄对象的方向、方位。这是因为,运用侧面角度拍摄,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位于画面的一侧或在画面之外,从而使其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在拍摄体育比赛时,我们可以用它来表现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双方的位置关系。 侧面角度可以用来表现人物或事物的动势。对于那些运动着的拍摄对象,用侧面角度气势,不仅可以表现其丰富有特征的侧面线条,而且可以表现其运动员的美感和气势。比如。摄像人员就经常用侧面角度来拍摄呼啸而过的火车、汽车等具有非常明显动势的对象,以造成强烈的震撼力。 2017/3/7

56 侧面角度可以用来表现被摄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交代清楚相互交流的人物之间的关系。在访谈节目中,除了用正面角度来表现访谈人物外,也经常用侧面角度来拍摄面对面交流的主持人和嘉宾,以形成一种交流的气氛,增强节目的交互性。 2017/3/7

57 胡锦涛举行仪式欢迎加拉国王访华 2017/3/7

58 (3)背面角度 背面角度,是指摄像机处于被摄体的背面方向的角度。背面角度使电视画面所表现的视向一致,使观众产生与被摄对象同一视线的主观效果。背面角度是一种较少采用的角度,其实,处理得好的话,这个角度常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017/3/7

59 背面角度往往具有一定的悬念,这是因为观众看不到画面中被摄对象的面部表情,具有一定的悬念,这是因为观众看不到画面中被摄对象的面部表情,具有一种不确定性,观众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就被调动起来了,电视画面创作者可以利用这种期盼的心理来设计矛盾冲突和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2017/3/7

60 背面角度还是人物活动“转场”的重要手法,上一镜头背面角度的人物向画内走进去,下一镜头正面角度的人物则由画内走出来。
背面角度将被摄对象和他们所关注的事物放在同一画面上加以表现,往往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参与感,其视像效应是引导观众透过主体的背影探究画面深处的内涵。近年来,许多纪实性电视节目往往采用这个角度进行跟踪采访,即跟在被摄对象的背后进行拍摄,这样,被摄对象面对什么,观众也同样面对什么,从而使观众产生一种心理认同感,具有很强的现场纪实效果。 用背面角度表现人物时,人物正面的面部表情不为观众所见,几乎没有什么画面的表现力。而观众能看到的是被摄对象的姿态和动作,这成为画面的主要形象语言。因此在拍摄背面角度的画面时,要注意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轮廓,提炼出具有表现力的线条。 背面角度还是人物活动“转场”的重要手法,上一镜头背面角度的人物向画内走进去,下一镜头正面角度的人物则由画内走出来。 2017/3/7

61 2017/3/7

62 (4)斜侧角度 斜侧角度,是指摄像机处于被摄对象的除正面、正侧面、背面以外的任意一个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它是介于正面角度和侧面角度之间的角度,所以兼有这两种角度之长,使所表现的物体形象具有丰富多样的变化。 2017/3/7

63 斜侧角度拍摄可以使画面显得生动、活泼。并具有变化。事实上,拍摄人物像时,斜侧角度是一种很常用且有很好表现力的角度,因为它可以避免正面角度拍摄时的某些人物面部缺陷,调整人物脸部的轮廓形象,表现面部的表情起伏,达到美化的目的。 2017/3/7

64 2017/3/7

65 (5)反拍角度 反拍角度,是指处于前一个镜头拍摄方向的反面或反侧面角度的拍摄角度,也称“反打”。以拍摄人物为例:前一镜头从正面拍摄,后一镜头从反面或反侧面拍摄。往往将后者称为反拍或反打镜头。侧反拍摄人物,几乎是背影,面部看见的较少,这两个角度的交替使用,可以有效地调节画面的视觉效果。正如一个人坐在窗口背向着观众,似在沉思,如回头一盼,则造成新颖动人的神态。 2017/3/7

66 必须注意的是,反拍角度是超过主要人物活动的中心和“轴线”来拍摄的,使用不当会导致人物关系错乱和方向不清。
反拍角度还可以使人看到环境的完整性,有利于全面介绍现场情景。由于反拍镜头可以拍摄对象的另一面,有助于表现主体对象的多方面和立体心态。在一组镜头中还可以起到对比、暗示、强调和渲染的作用。 必须注意的是,反拍角度是超过主要人物活动的中心和“轴线”来拍摄的,使用不当会导致人物关系错乱和方向不清。 2017/3/7

67 斜侧角度有利于表现画面的空间透视感和物体的立体感。它能使被摄体本身的横线,在画面上表现为与画面边框相交的斜线,形成物体形象的近大远小和线条汇聚等效果。
斜侧角度可以分清画面中人物的主次关系,用以突出需要着重表现的人物或事物。影视节目中,记者出镜头采访新闻人物时,常常运用斜侧角度拍摄画面,采访者位于前景,新闻人物位于中景稍后,把观众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吸引到新闻人物的身上。 2017/3/7

68 二、电视画面的拍摄高度 电视画面的拍摄高度是指摄像机与被摄主体在垂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或相对高度。拍摄高度的选择在电视画面的创作中也至关重要,它可以影响到画面中的地平线的高低、景物的展示程度、远近观感等因素。我们一般可以根据拍摄高度的变化,把它大致分成平角度、仰角度、俯角度、顶角度等。这四种拍摄高度各有不同的造型特点和感情色彩。 2017/3/7

69 平角度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对象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角度。平角度拍摄的视觉效果与
1、平角度 平角度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对象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角度。平角度拍摄的视觉效果与 我们日常生活中一般观察事物的情况很相似,合乎人们平常的观察视点和视觉习惯。它所拍摄的画面在结构、透视、景物大小对比度等方面与人眼观察所得大致相同,使人感到平等、客观、公正、冷静,给人以亲切感,可以用来表现人物的交流和内心活动。平角度是电视画面创作中最为常用的拍摄高度。 2017/3/7

70 拍摄平角度画面时,要重视对地平线这个构图因素的处理。通常情况下,我们要避免画面中的地平线在画面中间平均分割电视画面,造成整个画面构图呆板、单调、四平八稳等效果。一般来说,为了避免地平线分割画面,我们可以处理好前景,增强画面的透视效果;也可以利用山峦、树木、弯曲的小道等高低不平的构图要素来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不过,在某些情况下,地平线的这种分割现象运用得当的话,如拍摄各种倒影,则可以收到画面上下对称的视觉效果。 2017/3/7

71 为乡亲们搭起生命的桥梁 2017/3/7

72 俯角度是指摄像机镜头高于被摄对象水平线的角度。俯角度的特点是:
2、俯角度 俯角度是指摄像机镜头高于被摄对象水平线的角度。俯角度的特点是: 1)画内地平线明显升高,甚至落在幅外,有利于交代画内景物的层次、数量及分布情况,可以展现出完整的画面布局,显的宽广,气势宏伟。 2)画面中竖向线条有向下透视集中的趋势,用广角镜头拍高大建筑物时,建筑物顶部与地面景色能够形成远近景强烈的透视对比, 2017/3/7

73 有“配景缩小”的效果。用稍俯的角度拍摄人物时,因线条向下透视的缘故,可以使之略显清秀一些。
春秋时期大墓发掘新发现 3)拍摄环境与人的关系时,可以造成孤单、渺小、茫然、压抑的心理效应。 2017/3/7

74 仰角度是指摄像机镜头低于被摄对象水平线的拍摄角度。由于镜头低于被摄对象,产 生从下往上、从低到高的视觉效果。
3、仰角度 仰角度是指摄像机镜头低于被摄对象水平线的拍摄角度。由于镜头低于被摄对象,产 生从下往上、从低到高的视觉效果。 仰角度拍摄时,摄像机在拍摄在被摄对象的水平线以下,低于被摄对象向上拍摄,画内地平线明显下降,甚至落在画幅之外,从而可以突出画面中的主体要素,将次要的物体、背景降于画面的下部,使画面显得洁净,富于写情意味。 2017/3/7

75 拍摄人物时,产生崇高伟岸之感,还可以使近景人物显的略为丰满振奋;拍摄建筑物则可产生巍峨、雄伟的气势。
仰角画面中的跳跃、腾空等动作,比我们一般的感觉要更具夸张效果,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比如电视体育节目中,用仰角度拍摄撑杆跳高运动,运动员一跃的动作给观众的视觉感受要比实际观察的感受强烈得多。 2017/3/7

76 仰角度拍摄还可以形成上下景物的对比、联系。可以深化主题,丰富画面内涵。
用仰角度拍摄,画面中竖线条有向上方透视集中的趋势,产生上升感觉,用中、近景拍摄,若角度过仰,易产生变形。所以在运用仰角度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掌握好分寸,而不能一味的追求仰角画面所带来的赞颂、敬仰、伟大的感情色彩,无节制地加以滥用,那样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仰角度拍摄还可以形成上下景物的对比、联系。可以深化主题,丰富画面内涵。 2017/3/7

77 4、顶角度 顶角度是指摄像机镜头近似于与地面垂直,从被摄体上方自上而下进行拍摄的角度。这种角度由于改变了我们正常观察事物时的视角,画面各部分的构图有较大变化,所以在电视画面的创作中运用的不多。不过,顶角度运用得好,也可以取得很好的画面效果。 运用顶角度进行拍摄,可以使观众感受到被摄对象在大小、高低上下等方面的对比,形成一种居高临下的心理优越感。这种被摄对象的大小对比,还可以造成物体影像的夸张和变形获得某种奇特的影像。 2017/3/7

78 2017/3/7

79 2.景别与构图 (1)景别的运用:景别的划分许多摄像书上都已讲得比较详细了,无外乎远、全、中、近、特,这种划分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新闻摄像中景别的运用很讲究,一般说来,既要有新闻事件的全景画面,也要有新闻细节的近景或特写画面,还应考虑到后期编辑的方便而拍摄不同景别的画。 2017/3/7

80 ①远景:远景面面视野开阔,景物范围大,包含的信息量大,新闻主体虽小明显,却能清楚地交待新闻事件的整体环境,如果以成年人为尺度,由于人在画面中所占面积很小,基本上呈现为一个点状体。远景视野深远、宽阔,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这种画面多用俯角度以登高望“远”。如拍摄城市新貌,厂区环境;1999年底埃及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海上失事,便动用了飞机航扣失事地点。 2017/3/7

81 2017/3/7

82 ②全景:一般新闻事件都需拍摄有全景画面,这是因为全景画画不但可以介绍新闻事件的现场环境及发展全貌,还具有某种“定位”作用,即确定被摄人物或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并且常用作一条新闻的开头或结尾画面。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常见的有带有横幅的会场全景、大型活动的现场全貌,火箭发射腾空的一刹那,都采用全景画面。另外有众多人物的新闻,也应有全景画面作一交待,如领导视察、篮排球比赛等。 2017/3/7

83 ③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中景画面主要表现人物的面部神情和上半身的形体动作,有利于交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环境在中景画面中已退居次要地位,显示的只是一个局部,但观众也可通过局部环境的特点对全貌作出一定的判断。新闻摄像中记者对新闻人物的采访多采用中景景别进行反打构图,另外拍摄工人在机器前操作、微机操作人员的工作、农民摘棉花、领导剪彩等多使用中景景别。 2017/3/7

84 ④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近景画面中的环境进一步缩小,主体形象得到较确力的突出,常用来细致表现人物的面部神情,或者事物的局部特征。采访某个新闻人物,或者拍摄领导人物的讲话,多采用近景景别。还可用近景拍摄商品包装箱上的品名与商标、时装的局部特色等等。近景景别因类似于人物之间交谈时的感受,所以能使观众产生一种交流感和亲切感,这也正是新闻播音员出图像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近景景别的原因所在。 2017/3/7

85 2017/3/7

86 ⑤特写: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特写画面更加突出地表现了人物的面部表情、局部形体动作,从而起到刻划人物心理、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对物体采用特写拍摄,可以突出其富有意义的细部特征,从而达到透视事物深层内涵、揭示事物本质的目的。 2017/3/7

87 比如拍摄孔繁森、李素丽事迹报告会上观众感动得热泪盈眶甚至流泪的面部特写;手捻衣角的特写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局促不安;双手交叉并来回搓动的特写表明了劳改人员的懊悔心理;对假冒伪劣产品商标的特写可使观众看清它是如何模仿正品商标的;不符合卫生防疫条例的作坊里,一块月饼上正叮着一只苍蝇;劣质工程的大楼墙面上已经出现了剥落、裂缝现象等等。 2017/3/7

88 在所有景别中,特写画面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是最强的,更能引起观众感情上的共鸣。新闻摄像中如果抓住能说明事件特征的局部细节,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2017/3/7

89 (2)构图:新闻摄像中不但应如实记录下来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也不能忽视画面的构图(这里主要指固定画面的构图)。重现是新闻摄像的首要任务,但重现中也应有所表现,不但要使观众看清事件发展的过程,还要使拍出的画面具有一定的美感,让观众看得舒服,愿意看下去。这就要求摄像记者充分利用光线、色彩、形状、线条、影调等手段,在4:3的画框中合理安排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空白和环境。 2017/3/7

90 2017/3/7

91 2017/3/7

92 2017/3/7

93 2017/3/7

94 2017/3/7

95 2017/3/7

96 2017/3/7

97 2017/3/7

98 这里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谈谈新闻摄像构图应注意的问题:
①突出主体:构图主要的任务就是突出主体。新闻摄像当然要表现好主体,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突出主体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通过面积、形状突出——拍摄孩子丛中的小学教师;通过位置突出——视察基层工作时,站在众多领导中间的江泽民主席;通过线条突出;利用色彩的对比、影调的对比突出;拍摄特写画面突出;利用形象的虚实突出等等。 2017/3/7

99 李毅拍摄的《静夜的窗口》,虽然明亮的窗口面积较小,但由于明暗对比的作用,使其依然很突出。
北京广播学院学生丁宁拍摄的《生命如此美丽》,利用秋天大面积的灰色调与小面积的黄色蝴蝶相对比,使小小的蝴蝶在画面中非常引人注目。 2017/3/7

100 《搅麦场》这幅画面就是利用汇聚线条限制引导人们的视线,最终将其集中到主体身上。
《放鸭图》这幅画面是利用鸭群形成的线条引导人的视线最终到达放鸭人和小船上面。 《丰碑与彩虹》拍摄于1995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利用前景的花环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后景中的纪念碑上。 《竹乡》利用画面前景处的竹子形成了框架,既交代了环境特点,又起到了突出画面深处正在劳动的人群的作用。 2017/3/7

101 ②选好角度:摄像机的拍摄角度包括水平平面角度和垂直平面角度,水平平面角度又分为正面、侧面、背面和斜侧面,垂直平面角度分为仰角和俯角。严格说来,为了达到创作者的表现意图,最佳的拍摄角度只有一个,尽管有时摄像记者会受到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的种种限制,但也能选取一个最能表现新闻事件的拍摄角度。如拍摄泰森出狱,记者众多,此时应尽量往前挤,正面拍摄; 2017/3/7

102 好心人扶老年乘客上车,侧面拍摄其形体动作;一排排的机床、阅兵仪式的方阵,采用斜侧方向拍摄可展示其规模;采访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考虑其今后还要在社会上生活,采用背面拍摄;仰拍新落成的证券交易中心;俯拍工厂全景等等。 2017/3/7

103 摄像记者对拍摄角度的选择,紧密关系到对画面形象的表现和构图形式角度的不同,直接决定了画面形象的轮廓和线形构架,决定了画面的光影效果、位置关系和感情倾向,它反映出摄像记者的艺术鉴赏水平和画面取材能力。
2017/3/7

104 ③选好环境(包括背景):环境在画面中除了能陪衬、突出主体之外,还可以交待事件的发生地点特征,传递时间信息.侧面说明人物的职业特点、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环境的选择,包括背景的选择要有助于新闻事件的报道。 2017/3/7

105 比如,拍摄火灾及对有关人物的采访,要选择火灾现场;又如采访公交战线优秀服务员应在公交车上;在厂门口或车间里采访工人;在办公室里采访中国机构改革后新上任的部长,桌前插着小国旗,背景是整洁的书柜;在田间地头或挂满玉米、辣椒的农家小院采访农民;选择白宫作背景现场,报道中美首脑会晤等等。 2017/3/7

106 ④掌握均衡:均衡是指画面的结构元素、影调关系等能给观众以视觉上的平衡,不至于产生失重、偏颇的心理感受。通俗点说,就是看着舒服,不别扭。它包括线条均衡、体积均衡、影调均衡、色调均衡、数量均衡、动静均衡(或称张弛均衡)等。 2017/3/7

107 例如,画面左边是穿深色连衣裙的小姐,右边是着浅色衬衣的男士,这是影调均衡;左边的线条向右,右边的线条向左,这是线条均衡;左边是面积较大的大人,右边是两三个小孩,这是数量均衡;周围的绿叶衬着中间的两朵红花,这是色调均衡;场地中间是表演冰上舞蹈的运动员,周围是静静欣赏的观众,这是动静均衡。 2017/3/7

108 新闻摄像中常见的运动方式有推、拉、摇、移、跟等各种方式,只要运用得当,就会取得比固定画面更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以下简要谈谈这些方式在新闻摄像中的运用。
(1)推镜头 推镜头有变动焦距和移动机位两种方式,表现为有明确的推向目标,景别连续变小,环境也不断变小,甚至‘‘出画”。 2017/3/7

109 ①从环境或群体中突出主体人物或重点形象。推向目标在画面中不断变大而得以凸现,如中央台《中、俄、哈、吉、塔五国签字仪式》的现场直播中镜头推摄到签字桌前的江泽民主席;宣传济南交警的新闻中,镜头从井然有序的十字路口交通中推向岗台上英姿飒爽的交警;从福利彩票发行现场人山人海的环境推向台上待字闺中的汽车。 2017/3/7

110 ②突出事物的局部或重要的细节。细节虽‘‘细”,但富有意义的细节却很能说明问题,如镜头推向正往选举箱中投票的江泽民主席的手,意义深远;推向英雄事迹报告会上摘下眼镜擦眼泪的听众;《唐山大地震20年祭》中镜头从一片废墟中急推至废墟上一只停摆的闹钟,使观众清楚地看到了闹钟指针的位置,有力地突出了地震发生时刻; 2017/3/7

111 南京电视台的获奖作品《为历史作证》中镜头续缓推向史东郎的脸,观众看到这位当年侵华的日本士兵正痛苦地闭着双眼,极度忏悔的表情——往事不堪回首……
2017/3/7

112 ③介绍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表达“某面内有某点”的含义,突出的是‘‘某点”。如从车站拥挤不堪的人流中向正在执勤的干警,表明车站广场正有干警在巡逻;从带有会议横幅的全只推向在主席台正中就座的某位领导,表达r诙重要领导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从大伞景推向正在倒卖发票的犯罪分子,表明这伙人正在这个黑暗的角落里干着不可告人的勾当。 2017/3/7

113 ④推进的速度快慢可产生积极的意义。如前述推向史东郎的脸,宜用缓推适应其情绪;反映香港回归推摄中国革命博物馆前的倒计时牌,使用手动变焦急推,不但表达了香港马上就要回到祖国怀抱的含义,而且体现了我们盼望香港回归的急切心情;急推到腐烂变质的食品,令观众触目惊心并极度愤慨。 2017/3/7

114 对落幅画面的构田椎前要有判断,让画面的落脚点准确稳定; 注意推进过程中焦点的变化; 推进过程要完整而连贯,保持稳定,避免犹疑顿挫的现象发生;
⑤推镜头应注意的问题: 推进要有目的性,有推向日标; 掌握好推进速度,始终要匀; 对落幅画面的构田椎前要有判断,让画面的落脚点准确稳定; 注意推进过程中焦点的变化; 推进过程要完整而连贯,保持稳定,避免犹疑顿挫的现象发生; 2017/3/7

115 拉镜头也有变动焦距和移动机位两种方式,表现为主体越来越小.景别越来越大,环境也越来越大。
(2)拉镜头 拉镜头也有变动焦距和移动机位两种方式,表现为主体越来越小.景别越来越大,环境也越来越大。 ①拉出主体所处的环境,表明主体与环境的关系。这种用法具有“某人或某物在某处”的含义,强调的是环境。 2017/3/7

116 如中央台现场直播的《中、俄,哈、吉、塔五国签字仪式》片中,镜头从正在签字的让泽民主席的近景画面,拉成签字仪式的现场;又如从荷枪实弹的某个士兵拉出有众多士兵、多辆坦克、远处还有硝烟的全景画面,表明战局的紧张;从发行福利彩票现场的待奖汽车拉成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大场面,表现人们踊跃购买的热闹气氛等等。 2017/3/7

117 ②从事物的局部特写,拉成事物的全貌,在一个镜头中观照事物的局部和整体。如,从一箱假酒拉成堆积如山的假酒,令观众看后心有余悸;从胸前佩戴的红花,拉成劳模站在表彰大会主席台上的全景;从纸上某单位的公章,拉出白底黑字的红头文件;从毛主席像拉出天安门城楼全貌,等等。 2017/3/7

118 ③利用纵向空间形象间的对比,表达特定的含义。如批评公园内人们肆意践踏草坪的新闻中,可由远处“小草是地球的肺”的标志牌拉出正坐在草坪上打扑克的青年男女,含蓄地表达了记者的观点;从花坛里的鲜花拉出正在校园里玩耍的天真孩童,象征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等等。 2017/3/7

119 ④拉镜头应注意的问题:实践中运用拉镜头除了要注意拉出的速度快慢、以及稳而匀之外,还应考虑到由于在拉出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元素入画,从而带来了构图形式的变化,所以对落幅画面应心中有数,并且防止意外之物在镜头前出现,转移观众的注意力。 2017/3/7

120 机位不动,改变镜头的光轴方向就是摇镜头。摇镜头有水平摇、垂直摇、倾斜摇等方式。
(3)摇镜头 机位不动,改变镜头的光轴方向就是摇镜头。摇镜头有水平摇、垂直摇、倾斜摇等方式。 2017/3/7

121 ①拓宽画面空间,展示画面全貌。远景画面具有展示大场景的作用,但有时会受到空间的限制,无法远而拍之,并且主体在画面中的面积很小,得不到有效的突出。摇镜头就可做到用较小景别摇出全貌,犹如画卷的展开。如摇摄人民大会堂的与会者;摇摄工厂的厂区、厂房;站在山顶上摇摄城市的全貌,等等。 2017/3/7

122 ②跟摇运动着的人或物,展示其运动过程。百米赛跑时摄像机常常架在和终点对齐的位置上,摇摄整个比赛过程,这样既可以展现运动员的风采,又可使观众看见谁最先越过终点;拍摄汽车拉力赛,也常将摄像机置于一拐弯处,对参赛车辆进行跟摇。 2017/3/7

123 ③介绍同一空间中形象间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总是相互的,有做报告的,就有听报告的;有听课的,就有讲课的。镜头可从主席台摇到台下的与会人员,表明会议的基本情况;从聚精会神听讲的农民,摇到黑板前传授科学知识的农艺专家,表明专家讲的知识切合实际,人人爱听;从第一汽车制造厂内边走边谈的众多领导摇到一汽的建筑标志,说明领导正在该厂视察。 2017/3/7

124 ④摇摄同一空间内的两个形象,形成某种比喻、对比、象征或因果等关系。
如前所述反映在公园内践踏草坪的新闻,也可采用横向播摄的方法,由标语摇向草地中打牌的人;从路边的卖瓜车摇到满地乱扔的西瓜皮;从工厂的排污口摇到河面上漂浮的死鱼, 等等。这种方法使记者的观点不言自明,具有一种主观表现性,同时由于空间的连贯性,这样比分别拍摄再进行组接的方法具有更强的真实感和说服力。 2017/3/7

125 ⑤摇摄相同或相似的形象,产生一种积累效果。如,播摄一排排整齐排列、正待出厂的桑塔纳轿车,表明该汽车厂已具有了大批量生产轿车的能力;摇摄奋战在抗洪前线的战士和群众,表明人民保卫家园的决心和干劲;摇摄看台上密密麻麻的球迷,体现了这场足球比赛的重要性和可观赏性。 2017/3/7

126 ⑥摇出环境。这种用法常见于由人物摇出人物所说或所指的环境,如在系列片《边疆行》中,画面中先是做现场报道记者,随着记者“在我左边就是缅甸”,镜头马上摇向左边。
⑦使用摇摄时须注意:为什么要摇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或者说要表达一定的意义,如果摇摄的形象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势必引起观众的迷惑不解,从而破坏其观赏心境; 2017/3/7

127 掌握好摇摄的速度,像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就不宜快摇;
不但应重视摇的过程,还应重视起幅画面和落幅画面.起落幅都要有恰当的停顿和交代。摇的过程是整个摇镜头的有机组成部分,引导着观众的视线,直到固定在落幅画面,才算是一个完整的摇镜头,表达一个完整的含义。 2017/3/7

128 摇的速度要均衡,快慢有致,速度过快或摇的时间过长会使观众产生晕晕乎乎的感觉,摇的角度在六十度范围内,当然,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4)移镜头 ①移镜头和摇镜头在某些效果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在于摇镜头类似于人摇头观看,移镜头则类似于人边走边看;摇镜头机位不动,视点不变,而移镜头机位移动,从而引起视点的夏化、角度的变化。 2017/3/7

129 ①开阔视野,拓展空间。如表现新落成的北京图书馆藏书之丰,可以移拍一排排的书架;表现龙卷风造成的灾害,可以坐在车里移拍路边倒塌的房屋、折断的大树、掀翻的汽车;移拍阅兵仪式上迈着整齐步伐行进的诲陆空三军仪仗队,以表现其威武雄壮;中央电视台报道杨浦大桥的建成,也采用车内移拍的方法,以展现桥面宽度、长度和结构。 2017/3/7

130 航拍也是移动摄像的一种。如今,有条件的电视台(如东方台)已拥有专门用于航拍的直升飞机,现在的影视中可以见到越来越多的航拍镜头.如《香港百年》中对香港全貌的航拍;(话说长江》、《话说运河》、《望长城》中对长江,运河、长城的航拍;国庆50周年的一部专题片中对各省会城市新貌的航拍,等等。 2017/3/7

131 ②移拍长距离形象,其积累效果可给观众造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航拍这种方式因为具有常人所不常有的视点,不但新奇,而且居高临下,所有景物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更具有一种恢宏的气势,在表现大范围、长距离景物时具有其他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和效果。 ②移拍长距离形象,其积累效果可给观众造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如,对于抗议北约暴行的群众的长幅签名,采用移动拍摄,更强烈地表现出北约的暴行已激起了所有正义人民的愤怒; 2017/3/7

132 1999年部分“法轮功”练习者在,中南海周围静坐事件,采用移动拍摄,表明这一邪教组织影响之广、危害之大,必须及早取缔;每年一届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事的现场直播,移动拍摄路边呐喊助威的群众,表明这一重大国际赛事受到的关注程度。 2017/3/7

133 ③由于移动摄像具有“边走边看”的视觉感受,拍出的镜头可表现出更为生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如跟随警车追捕前方驾车逃跑的犯罪嫌疑人,拍摄的镜头现场感极强;中央电视套《焦点访谈》播出的《深圳书市为何火爆》一片中,记者在人群中艰难地移动拍摄,就像一位逛书市的顾客,体现了新时代人们对知识的强烈渴求。 2017/3/7

134 使用移动摄像时须注意:1.尽量保持画面的平稳,不能能大幅度地左右摆动、上下晃动。
2.最好使用变焦距镜头的广角段进行拍摄,这样不但画面动感强,而且易于保持平稳。 3.注意肩扛移拍时脚底别生祸,防止不幸落人坑中或被台阶拌倒的方法是右眼看着寻像器,左眼也睁开,不时用余光观察移动前方的路况。 2017/3/7

135 (5)跟镜头 跟镜头和移镜头都是移动摄像机机位进行拍摄,但移镜头中没有明确的主体,它强调的是主体形象的完整或空间的连贯;而跟镜头中有明确的主题形象,镜头始终跟随运动主题进行拍摄,摄像机与主体的距离基本保持不变,景别也相对固定,其效果类似于跟踪某人或某物。 2017/3/7

136 跟镜头常见的有前跟、侧跟、后跟等几种方式。
①跟拍运动着的人或物,连续而完整地交待其姿态、轨迹、速度及与环境的关系。如众多领导下基层视察工作,可采取在其前方跟拍的方法进行表现;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现场直播中,摄像机跟拍行进中的运动员,使观众既可看清运动员的身姿,又可看到背景中不断掠过的鼓掌助威的群众和显示街道名称的路标。 2017/3/7

137 ②跟随被摄对象一起运动,由被摄对象引出环境。这种用法有点类似导游的作用。如宣传李素丽的新闻片中,一大早跟拍她上班,然后跟拍她走上工作岗位,即引出她的工作场所——公交汽车;揭露制假造假的窝点时,可跟随执法人员引出堆满假酒的仓库;英雄勇斗歹徒负伤被送往医院之后,可跟拍现场目击者引出当时搏斗的地点和环境; 2017/3/7

138 ③在新闻事件正在发生的现场进行跟拍的画面,可表现出强烈的现场感和可信性。
因为这种镜头反映了现场当事人的行动,代表了现场参与者的视点,所以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如跟拍公安人员抓捕潜伏在家的罪犯,好像观众自己也参与了抓捕行动;1998年反映抗洪救灾的新闻有一个很好的跟镜头,表现前线官兵肩扛麻袋快步跑上堤坝筑堤的场面,记者几乎与官兵保持同步,背后跟拍,充分体现了现场的紧张气氛。 2017/3/7

139 力求平稳。当然肩扛跟拍时晃动是难免的,也体现了一定的现场气氛,但过分的晃动就失去了表现的意义;
④跟镜头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力求平稳。当然肩扛跟拍时晃动是难免的,也体现了一定的现场气氛,但过分的晃动就失去了表现的意义; 保持和运动中的主体速度基本一致。如果不一致,会使观众对画面中主体忽前忽后的现象产生视觉疲劳和厌烦心理; 2017/3/7

140 注意环境变化时带来的焦点、角度、光线等的变化。如从室外跟拍进厂昏暗的室内,就得考虑采取增加照明,或者提高增益的措施。
影视的后期编辑多采用固定画面的硬切,一是受时间的限制,二是为了增加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上述各种运动摄像方式也可以使用,但须注意一定要有目的性,并且要有新意、有信息量。如果一味地追求形式的新奇而滥用或与表达意图不相符,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到对新闻的报道。 2017/3/7

141 5.其它需注意的问题 (1)白平衡的调整 如今许多摄像记者外出拍摄都使用机器的自动白平衡(Aw)功能,自动白平衡自然有它迅速快捷的优点但也有自动的缺点。如镜头从明亮处播到阴暗处,由于机器要适应这种光线条件的变化进行自动调整,表现在画画上就是在明暗交界处的景物色彩产生了变化。所以,如果有条件,还是应该手动调整白平衡。 2017/3/7

142 (2)同期声的采录 一般来说,新闻摄像中不管是人物的采访还是环境的声响都应记录下来以备后期编辑之用。同期声能够起到传递和增加画面信息量、烘托气氛、表现环境特点等重要作用,如果没有了同期声,只能是不完整、不真实的画面记录。 2017/3/7

143 我们外出采访时,要仔细地检查声音系统:话筒电池是否有电;外接话筒线路是否接触不良;无线采访话筒是否正常;机身话筒是否打开;等等。当然,还应会观察音量指示表。
音量的调整也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如果声音范围变化不大,可用自动;否则,就应手动调整。不管是录采访对话还是音乐,都必须在过载点以下录音,即音量指示要控制在odB以下(偶尔可以超过);音量调节适当之后,切勿轻易随便地改变。 2017/3/7

144 ①外出采访带上足够的磁带,保证机器里装上有防误抹扣的磁带,并检查磁带剩余量;
(3)其他一些基本注意事项 ①外出采访带上足够的磁带,保证机器里装上有防误抹扣的磁带,并检查磁带剩余量; ②每本磁带前应先录15秒以上的彩条,这是为了使磁带开始的褶皱和边缘破损不致影响第一个镜头并且使后期编辑效果好; ③带上足够的电池,必要时还需带上充电器; ④必要时还应带上防雨、防风沙器具; 2017/3/7

145 ⑥寻像器中迭在画画上的条纹,是帮助在行进中用眼睛目测曝光量的有用手段,仅次于波形监视器。将其定在100时出现条纹,表明此时曝光过度;
⑤如果是在夜间或是极暗的房间内拍摄,应带上照明设备,最便捷的当然是机上电池灯。池灯的最佳功率应为20或5瓦;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要提高摄像机的增益; ⑥寻像器中迭在画画上的条纹,是帮助在行进中用眼睛目测曝光量的有用手段,仅次于波形监视器。将其定在100时出现条纹,表明此时曝光过度; 2017/3/7

146 ⑦拍摄时要有后期编辑的意识。拍摄时,在一个场景要有几个角度、多种景别的镜头;有从空镜头开始或从局部开始引向局部结束的画面;有话筒上的电视台标志特写、记者的反打镜头、与拍摄主体相关的空镜头;采访同期声有停顿而关机,开机再录时要换一个景别。这样有成“组”的画面,剪接同期声时有空画面过度,后期编辑时就不会因画面景别单一而产生画面“跳”的感觉。 2017/3/7

147 后期编辑时,一般情况下,叙述性镜头(固定的镜头)的长度大致为:全景5--10秒;中景4--6秒;近景3秒左右;特写1
后期编辑时,一般情况下,叙述性镜头(固定的镜头)的长度大致为:全景5--10秒;中景4--6秒;近景3秒左右;特写1.5--2秒,所以前期拍摄时每种景别固定镜头的长度要满足后期编辑,井有一定的富余量。另外,推、拉、播镜头的起幅、落幅要完整稳定,镜头的长度要以镜头内容和拍撮节奏而定。 2017/3/7

148 三、有关问题的讨论 1.关于“挑”、·等”、“抢”
所谓“挑”,是指摄像记者挑选、发现和捕捉富有表现力的画面形象的能力。记者面对镜头前的事物,必须精心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新闻事件本质的内容,并且选择最佳的光线效果、合适的拍摄角度、完美的构图形式等等。例如,江泽民主席到香港参加香港回归祖国交接仪式,神采奕奕的走下飞机的画面需要选择最佳机位进行拍摄,否则富有历史意义的画面失之交臂。 2017/3/7

149 所谓“等”,是指摄像记者在拍摄现场耐心等待关键人物或场面的出现。新闻的发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键人物或场面并不一定是一开始就出现,对于那些事先安排好预定程序的事件,记者就要有耐心、有毅力,静候最佳时机的到来。例如国家领导人接见参加全国劳模表彰会的全体代表,摄像记者需要等待国家领导人出现时才能开机拍摄。当然,等,绝不是消极被动地等,也不是无目的的等,而应以“挑”的眼光.积极主动、有备而来地等,以免错过精彩的瞬间。 2017/3/7

150 所谓“抢”,是指摄像记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当机立断地抓拍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这种瞬间,如果错过,就可能成为永久的遗憾。所以枪拍要求记者要有敏锐犀利的眼光和精湛的摄像技艺,还要有果断灵活的判别能力和快速灵敏的反应能力。当然,枪拍的时候可能无法顾及构图、角度、光线等方面问题,使画面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缺憾,但从新闻价值的角度来说,这种镜头在现场感和真实感、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等方面,具有其他镜头所无法比拟的说服力。 2017/3/7

151 例如美国总统里根遇刺,在场的记者凭着职业敏感立刻抢拍现场画面,尽管画面质量不尽人意,但把历史的瞬间记录在案,其价值是很高的。
总之,“挑”、“等”、“抢”能力是对摄像记者综合水平的考验,应该是记者的基本功之一。有了挑、等、抢的能力才能真实记录新闻事件,真实的反映新闻事实,才能拍出好新闻来。 2017/3/7

152 2.补拍 补拍在影视拍摄中时有用到,一般用于静态新闻的拍摄。无论拍摄何种类型的新闻,都应该一次完成,特别是动态新闻的拍摄,事过境迁,一次拍摄不成功,再想补拍是不可能的。 补拍一般出于以下几种考虑:一是技术性失误,如录像机故障或者磁带出问题,拍摄的画面信号不好.需要补拍。二是人为失误,如技术不熟练或者其他意想不到的问题.应该拍摄到的内容没有拍摄好。三是在后期的写作和编辑中发现新的内容要补充,于是只得补拍。 2017/3/7

153 3.摆拍 摆拍就是记者根据自己的意图,对新闻现场进行简单的调整,然后再进行拍摄。摆拍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也经常遇到。这同样是因为我们的新闻中有大量的宣传性内容。由于我们是在为被采访对象做好宣传,所以能够得到被采访者的配合,被采访者也同意记者进行有限度的摆拍,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2017/3/7

154 如今对于很多题材的新闻事件,尤其是批评性报道,为了获得最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常常采取偷拍的方法。
4.关于偷拍 如今对于很多题材的新闻事件,尤其是批评性报道,为了获得最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常常采取偷拍的方法。 前面已经谈过采用长焦镜头、广角镜头都可完成偷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钢笔式和眼镜式微型摄像机,给偷拍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安全和方便。 2017/3/7

155 但是否对任何事物和人物,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偷拍并将偷拍的画面公诸于众呢?下面简要谈谈偷拍面对的一些法律问题:
(1)一般来说,对于私人领域内的事件或人物是不允许随意拍摄的,否则便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2)对于未成年人或尚未达到被处以极刑的罪犯,不宜暴露其面部。可不拍其脸,或背面拍摄,或后期作马赛克处理等; 2017/3/7

156 (3)一些涉及国家机密和商业秘密的事件,不能偷拍,更不能播出; (4)不可将愉拍的素材作为要挟、攻击他人的武器;
(5)偷拍行为不能干预司法审判的正常进行。 最后注意愉拍时要保证财产的安全和记者的人身安全,因为这毕竟是—件具有很大危险性的上作。 2017/3/7

157 谢 谢 ! 2017/3/7


Download ppt "电视摄像技术 主讲 吴国昌 2017/3/7."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