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課 北投硫穴記 作者:郁永河.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課 北投硫穴記 作者:郁永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課 北投硫穴記 作者:郁永河

2 本課重點 硫穴 連橫與台灣通史 郁永河與裨海紀游 古台灣行腳圖 台北大湖 採琉

3 郁永河─臺灣旅遊先行者 字滄浪,浙江杭州仁和人,縣學生員,也就是俗稱的秀才,在福建省擔任幕僚。
性喜遊歷。康熙35年,福州火藥庫失火,燒毀庫存的五十多萬斤火藥,需至北投採硫製造,他遂自願前往。 10個月後完成任務覆命。 文章清麗雅潔,情韻生動。常隨文賦詩。 著有裨海紀遊、海上紀略、番境補遺等書。

4 臺灣寫真集─裨海紀遊 《索隱》:「裨海,小海也。」 郁永河可能認為在清朝一統之下,臺灣海峽只能算是領土內的小海,因而用為書名。
圖片來源:

5 又名《採硫日記》、《渡海輿記》。 兩萬四千多字,採日記體,用夾敘夾議的方式行文。分上、中、下三卷。 卷上自述來臺緣由,福州至鹿耳門的行程,以十二首臺灣竹枝詞作結。 卷中分府城備辦採硫物資、西部大縱走、北投採硫三部份。 卷下縱論山川形勢風俗民情,而以土番竹枝詞作結。 爲臺灣山川形勢、史地沿革、風俗民情,留下寶貴的紀錄。

6 採硫艱辛過程 1遠渡臺灣,歷經艱辛 康熙三十六年一月二十四日和王雲森一起出發。
從福州搭船往廈門,一上船就刮起強風,浪高得像山一樣,船隻傾斜得幾乎要翻覆。 到了廈門後,郁永河腰疼宿疾復發,直到二月十六日才上船。卻連著三天三夜遭遇大雨大風大浪,十九日終於風停浪靜,才到達大旦門。 二十二日渡黑水溝最危險,水流湍急,且有腥臭味,船家緊張得不敢呼吸,幸安抵澎湖。由澎湖再到鹿耳門時,已是二月二十五日了。

7 2計畫周詳,親履險境 郁永河在臺南住了一個多月,一面會見府城的各級官員,一面招募採硫的工作人員 採買裝備:包括用來和原住民交換硫磺礦的布,煉硫用的油和大鍋子,加在水裡讓工匠飲用和洗澡以消除硫磺毒氣的糖等,租了兩艘船裝運。 雞籠、淡水地方水土惡劣,去的人常不能生還。郁永河以重任在身,不顧眾人勸阻,仍決定親履蠻荒險境。

8 郁永河本來打算走水路,但他的同鄉顧敷公在臺灣久住,很了解山邊海涯地勢的狀況,勸他走陸路。
3接納諫言,乘車就道 郁永河本來打算走水路,但他的同鄉顧敷公在臺灣久住,很了解山邊海涯地勢的狀況,勸他走陸路。 因為船舶航行海上,不怕大海反而是怕靠近海岸,不擔心深水而擔心淺水。從府城到雞籠,走水路船沿著沙洲和淺水之間走,如遇大風沒有港灣可以泊靠,比在大洋中更加倍危險。 郁永河接受了他的建議,但同行的王雲森貪圖省事,堅持上船,他們只好分兩路出發。

9 4誤走歧途,連夜趕路 四月七日,郁永河和顧敷公率領五十多位工作人員出發,乘坐牛車沿著西部海岸平原北上。 由原住民負責趕車,每到一個原住民部落就換車。 經新港社(臺南新市)、 嘉溜灣社(臺南善化) 到麻豆社(臺南麻豆)。 換車到倒咯國社(臺南東山), 誤往佳里興(臺南佳里), 再回到倒咯國社時,已經落後了。 連夜渡過急水和八掌等溪。 天亮之後,又渡過牛跳溪, 直到柴里社(雲林斗六)過夜。 這樣整整走了兩天兩夜,一路上都是陡峭的山崖和深邃的山溝,十分驚險。

10 5溪澗湍危,石路顛簸 坐牛車涉溪是一大考驗。 例如四月十日,渡過西螺溪、東螺溪時,溪水寬達兩三里,水勢湍急,拉車的牛隻怕被淹死,躺著浮水不肯用勁,靠十幾個原住民推著車輪渡過,倖免了溺水之難。像這樣辛苦又危險的涉溪,可以說多得數不清。 而走一般的陸路也不輕鬆,例如十二日從啞束社(彰化市)到大肚社(臺中大肚)時,一路都是大大小小的石頭,牛車一整天在這樣的路面上顛簸,非常疲倦;再加上途中都是荒榛莽草,雜草比肩膀還高,和半線社(彰化市)以南地區相比好像是兩個世界。

11 6大雨阻路,浮水而渡 涉溪雖危,石路雖累,至少還能行走;最怕碰上大雨,那就無法上路了。 四月十三日,一行人到達牛罵社(臺中清水),但直到十八日,幾乎是連日下大雨,空氣中的溼氣很重,衣服潮溼得好像洗過一般,路上十分泥濘。 大甲溪水漲湍急,不能前進。雨停後,他們又等了幾天,但水仍未完全退去。二十三日,因為擔心王雲森和兩艘船的安危,郁永河決定勉強涉渡,原住民扶著郁所乘坐的牛車浮水而渡,幾乎是泡在水裡走過的。郁永河在這裡耽擱了十天,大甲溪也成為他西部縱走路上最大的障礙。

12 7沉船之厄,損失慘重 郁永河在四月二十四日到達後壟社(苗栗後龍)時,終於看到王雲森。他穿著破衣、光著腳,樣子十分狼狽。原來他們的船開航後,就一再偏進黑水溝裡;船頭自行朝下,又遇巨浪,找不到港灣停泊。第二天的情況也一樣,風又颳得非常強勁。晚上終於看到小港,但沙灘水淺沒辦法進入,只好在港外拋錨。沒想到早上醒來,船隻又漂出外海,而且船舵斷裂,船首也破了。船隻漂向岸邊,但立刻被大浪打碎;船上的人都落了海,幸虧都游上岸來才逃過一劫。 另一艘船則於二十日安抵淡水,在海上遇大風時也扔了一些東西,然而它本來就只是裝載前艘船的剩餘物資,總計已損失了十分之八。郁永河叫王雲森到沉船的沙岸附近,找尋陷沒的大鍋子和一些煉治硫磺用的工具,採硫工作才得以勉強進行

13 8酷熱蟲害,苦不堪言 四月二十五日以後,繼續前行, 經竹塹社(新竹市) 到南崁社(桃園蘆竹)。 從竹塹到南崁的八九十里路,沒看到一個人、一間屋子,甚至一棵樹,十分荒涼。到了南崁,走在荊棘樹叢中,鞋帽一再被刮破。 四月二十七日,到達八里分社(臺北縣八里),準備渡淡水河時,忽然有算不清的飛蟲,像大雨般襲來,全身都被咬傷,苦不堪言。在郁永河看來,這裡根本不是人應該來的地方。 他總算完成西部大縱走,全程費時二十日,經過二十七社,涉渡九十六條大小溪流。

14 9北投治屋,鳩工採硫 郁永河到淡水後,先暫住淡水社(臺北縣淡水)社長張大家,並託他蓋屋子。五月二日,一行人搭船經甘答門(關渡),來到新蓋的二十間茅屋。 安排妥當後,郁永河便招集各社頭目,請他們喝酒、吃糖,又送布匹,並約定以七尺布,交換一筐硫土(大約二百七八十斤)。第二天,眾原住民相繼用獨木舟載來硫土,工人們也開始煉硫。往後五個月,郁永河一直待在這裡辛苦地工作。

15 10工人病倒,風雨肆虐 工作沒多久,工人漸染瘴癘,王雲森更染了痢疾。最後連廚師也病倒,無人炊煮。郁永河只好僱船將他們送回福建。顧敷公因事去福州,只剩郁永河獨自督工,片刻不得休息。 七月十六日起,連續幾天的颱風。郁永河住的茅屋斷了兩根柱子,他冒著大雨,砍樹來支撐樑柱。不久,山上大水沖下,水勢高漲,郁永河要舢舨快來載生病的人,自己則在岸上來來往往,想保住屋子裡的東西。沒想到水一直淹到胸部,他只好到山邊原住民的屋子避難,且用身上穿的衣服向原住民換了一隻雞充飢。直到二十三日風雨才停,工寮已被夷為平地。。 二十八日,病人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郁永河只得派船將他們送回福州。沒想到第二天洪水又來了,他趕忙跑到二靈山躲避,在沒人的山中躲了四天四夜,比上回還驚險恐怖。

16 11大功告成,整裝賦歸 八月初四日,雨停風平,郁永河再回到張大家,準備重新開始。十五日,茅屋完成了,兩艘海船也載來近六十名工匠,於是又重造鍋爐煉硫。所幸一切順利,在十月初一,完成煉硫作業,可以回福州覆命。 初七日下午,郁永河和顧敷公分乘兩艘船出海。風強浪高,兩艘船的桅杆都折斷,船也在大浪中隨風飄蕩。初八日,風勢稍停,才到官塘山。初九抵定海,與顧敷公的船會合。再航行五、六十里,到達福建門戶五虎門。十二日,終於到南臺大橋下登陸,回到省城,結束了驚險的海上之旅,也結束了郁永河的採硫之旅。 (改寫自楊龢之譯注遇見三百年前的臺灣:裨海紀遊,圓神出版社)

17 康熙36年1月24日,郁永河離開福州,經金門、廈門、澎湖,二月二十五日由安平港進入臺灣府城─臺南 。
↓鹿耳門 臺南府城

18 交通工具─黃牛駕的板車

19 臺中地區:野番常伏林中射鹿,見人則矢鏃立至。

20 原住民風俗 5月2日郁永河從淡水換船隻溯淡水河而上,只見兩岸高山夾峙,水道狹窄,此地在當時叫甘答門(關渡),無人居住。
船入甘答門後,水面忽然廣闊像一片大湖,平埔族的茅屋點綴在湖畔,他們自耕自織,與世無爭,許多習俗與漢人大不相同,如裸體、文身、戀愛婚姻等。

21 地震形成的康熙臺北湖

22 早期原住民聚落

23 郁永河的平埔族印象 1裸體 平埔族的男女在夏天都赤裸上身,只在下體圍上三尺布。冬天則用毯子做單衣。老人頭髮白了,不穿衣服走來走去,鄰婦也不必迴避。郁永河行經大武郡社時,見三少婦一起舂米,便是裸體對客,而意態自然。所以土番竹枝詞云:「生來曾不識衣衫,裸體年年耐歲寒;犢鼻也知難免俗,烏青三尺是圍闌。」(犢鼻,長及膝蓋的褲子。烏青,黑布名。)

24 生來不曾識衣衫 裸體年年耐歲寒

25 2文身 據郁永河的觀察,平埔族人的外貌愈往北愈醜,文身的情形也是愈北愈多。大約在胸背上刺青色花紋,有鳥翅膀、網目、虎豹斑紋等,無法一一形容。郁永河在諸羅山社時,甚至見過遍體文身的,連兩邊手臂都文上了人頭斷頸,非常猙獰可怕。 土番竹枝詞云:「文身舊俗是雕青,背上盤旋鳥翼形;一變又為文豹鞹(ㄎㄨㄛˋ) ,蛇神牛鬼共猙獰。」 「胸背斕斑直到腰,爭誇錯錦勝鮫(ㄐㄧㄠ)綃;冰肌玉腕都文遍,只有雙蛾不解描。」顯示婦女也以文身為美。

26 3大耳 平埔族的男性喜好大耳,常不辭痛楚為之。十來歲時,就在耳垂中打洞,用竹枝穿過,然後愈換愈大,有像盤子一般大的,直到垂到肩膀,甚至有碰到前胸的。土番竹枝詞云:「番兒大耳是奇觀,少小都將兩耳鑽;截竹塞輪輪漸大,如錢如碗復如盤。」

27 項圈手鐲 平埔族人喜用螺貝為項圈,掛在頸肩,而且以多為尚,各色相雜,形成奇觀。又有戴鐵鐲者,從手腕到手肘,甚至多達幾十道。土番竹枝詞云:「鑢貝雕螺各盡功,陸離斑駁碧兼紅;番兒項下重重遶,客至疑過繡領宮。」 「銅箍鐵鐲儼刑人,鬥怪爭奇事事新;多少丹青摹變相,畫圖那得似生成?」

28 5去鬚 平埔族人不論老少,皆不留髭鬚,有則一律拔除,形成男女無別的特殊光景。土番竹枝詞云:「老翁似女女如男,男女無分總一般;口角有髭皆拔盡,鬚眉卻作婦人顏。」 6箍肚 未婚男子為了射鹿逐獸時的行動便捷,以及討女性歡心,大約十三、四歲起,即編竹束腰,直到結婚為止。土番竹枝詞云:「輕身矯捷似猿猱,編竹為箍束細腰;等得吹簫尋鳳侶,從今割斷伴妖嬈。」(吹簫,求偶也。)

29 7亂髮 婦女的頭髮如亂蓬,用青蒿當香草,每天採來綁頭髮,蝨子在頭上爬來爬去,常以五指代梳。偶有少婦抹髮油,並將頭髮分成兩股盤起來,也滿有風致的,漂亮的還露顧盼生姿之態,但用鹿脂當髮油,所以腥味極重,難以靠近。土番竹枝詞云:「亂髮鬖鬖不作緺,常將兩手自搔爬;飛蓬畢世無膏沐,一樣綢繆是室家。」(鬖鬖,亂髮。緺,指髮髻。膏沐,髮油。綢繆,纏綿。室家,指妻子。)

30 8溪水治病 族人生病時不看醫生,只靠喝溪水痊癒。婦女一年到頭,天天到溪裡洗浴,浴罷順便汲取上流的溪水回家。有病的人更勤於洗浴。產婦在孩子出生後,就帶去洗。如果小孩長了水痘,把膿漿擠乾淨後,還是帶到溪中洗澡,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痊癒。土番竹枝詞云:「覆額齊眉繞亂莎,不分男女似頭陀;晚來女伴臨溪浴,一隊鸕鶿蕩綠波。」

31 9釀酒待客 平埔族釀酒的方法,是聚集男女老幼一起嚼米,放在竹筒中,幾天後就變成酒,要喝時加入清水調和。客人來時,婦女倒出筒中的酒,先品嚐再給客人喝。客人喝光就高興,否則就生氣,氣的是客人大概不喜歡她。又找來鄰居婦人,穿著毯子織成的衣服,並排唱歌勸酒,被客人調戲也不生氣。丈夫見妻子被調戲還非常高興,認為是妻子很漂亮,別人才會喜歡。土番竹枝詞云:「誰道番姬巧解釀?自將生米嚼成漿;竹筒為甕床頭掛,客至開筒勸客嘗。」

32 10戀愛婚姻 平埔族人的婚姻不用媒人介紹,女兒長大後,父母讓她住在別的房間,想追求的年輕人就過來吹鼻簫、彈口琴,得到女孩唱和了,就進去和她相好,事畢離去。最後,女子選擇她喜歡的一起牽手,表示私定終身。 第二天,稟告父母,找來牽手的少年,鑿下上顎門邊的兩顆牙齒交給女孩,女孩也鑿下兩顆牙齒給男孩,約定日期在女家結婚,一輩子住在妻子家裡。

33 10戀愛婚姻 土番竹枝詞敘其事: 「男兒待字早離娘,有子成童任遠颺;不重生男重生女,家園原不與兒郎。」 「女兒才到破瓜時,阿母忙為構室居;吹得鼻簫能合調,任教自擇可人兒。」 「只須嬌女得歡心,哪見堂開孔雀屏?既得歡心纔挽手,更加鑿齒締姻盟。」(待字,待嫁。破瓜,指女子十六歲。孔雀屏,喻擇婿。)

34 不重生男重生女 家園原不與兒郎

35 硫磺的原鄉─大屯火山群 11世紀中國就有臺灣出產硫磺的記載。 17世紀西班牙曾在臺灣北部開採硫磺。
火山作用使大屯火山群成為天然硫磺產地,郁永河採琉地點大約在硫磺谷(舊稱大磺嘴)一帶。

36 採硫是一件辛苦的差事,硫穴酷熱,只有下半夜可以工作,原住民採回的硫土,每一筐可以換回七尺布。
得到硫土,郁永河就帶領工人現場煮硫(煮硫的工具都是從臺南帶來),在燒乾的大鑊內,倒入油,加入土,來回搗拌,使硫從土中分離出來。

37 地熱如炙、怒雷震蕩、硫氣甚惡

38 「一筐硫磺土,可以換七尺布」

39 五個月煉硫五十萬斤   

40 後因有利可圖,而當時淡水又尚未開港,清廷於此地鞭長莫及,於是時有不法之徒,私自潛入山區,偷採硫磺以製造火藥。清廷防不勝防,只好下令封礦,嚴禁開採,
直到光緒十三年,劉銘傳上疏痛陳利害,始成立專賣局,八年間輸出硫磺二千五百噸,賺了四十萬兩銀。

41 龍鳳谷遊客中心入口,立有一「清郁永河採硫處」碑

42 課文結構 本文採順敘法,共分七段。 第一段:說明動機 第二段:寫茅草 第三段:寫深林 第四段:寫溪流 第五段:寫小嶺 第六段:寫硫穴
第七段:在硫氣與硫聲中結束。

43 運用了許多生動的摹寫,包括視覺、聽覺、嗅覺、觸覺,靈活穿插變化,使客觀的景物,更為鮮明具體。
第六段是全文重心,作者大量使用巧妙的譬喻,近硫穴處「地熱如炙」,兩山巨石「剝蝕如粉」,硫聲如「怒雷」 、「驚濤」 、「沸鼎」 、「倒峽崩崖」,硫穴如「沸鑊」等,使人感受強烈。

44 本文優點 一、題材特別 二、寫景出色 三、照應緊密 四、結構謹嚴


Download ppt "第十課 北投硫穴記 作者:郁永河."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