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D-D检测的临床意义 俞丹凤.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D-D检测的临床意义 俞丹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D-D检测的临床意义 俞丹凤

2 反映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 在各种血栓形成性疾病以及生理性高凝状态时均有升高 特别是对VTE高度敏感,在VTE的排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在心血管疾病,DIC,恶性肿瘤等疾病中也有明显变 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发展变化,以及疗效和预后的有用指标

3 伴随有D—D升高的疾病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肺栓塞(PE)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心血管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等 恶性肿瘤 乳腺癌、卵巢癌、急性白血病等 手术、创伤后 溶栓治疗后 脑血管疾病 严重感染、脓毒血症、坏疽等 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先兆子痫、妊娠 其他 甲减、慢性肝病等

4 1.用于排除DVT 静脉造影是最早应用诊断DVT的方法金标准 应其价格贵,具有侵袭性,存在一定风险,临床医生和患者都不太愿意所采用
静脉加压超声和(CUS)或二维扫描(DS)无侵袭性,方便,但还是比较昂贵 D-D检测安全、简单、快、经济、敏感性高 对DVT的敏感性和NPV分别为97.7%和98% 特异性和PPV分别为48.9%和48.8% 只有当D-D高于临界值时,才有必要采用更特异的超声波检查。

5 2.用于排除PE 仅凭临床表现是不可靠的,诊断的金标准是肺血管造影, 但该技术操作复杂,具有侵袭性,
肺灌注/通气(P/V)闪烁造影时诊断PE的标准方法,但敏感性较差 D-D检测对PE非常敏感,总体敏感性为90%~95%,

6 3.在可疑VTE患者中的其他应用 (1)在无症状的高危患者中筛选DVT:
D-D浓度临界值为300ug/L时,区分术后患者是否患DV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和48% 检测D-D浓度可进行早期筛选,有利于血栓的预防。 D-D浓度低于300ug/L时,可排除DVT。 (2)诊断复发的VTE:区分复发VTE和既往VTE非常 困难,大部分患者急性DVT后3个月恢复正常 如患者D-D浓度较低,可排除复发VTE的可能性。

7 4.在DIC诊断中的意义 D-D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的特异产物,是纤溶激活时诊断DIC患者的重要指标之一
FDP和D-D联合的诊断效率最高,为95%,而D-D本身的诊断效率为80% 远远高于PT或APTT、血小板计数、FIB测定、TT等。 联合D-D、FDP、和抗凝血酶(AT)j检测是诊断DIC的最好策略

8 5.D-D在心血管疾病的意义 D-D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关 也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复发的预测指标
也高于有颈动脉损伤,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比较低的患者 此外,85%的高位血栓形成患者的D-D水平超过临界值 在低危患者和无血管损伤的患者中只有45.5%和11.5% 由此可见,D-D检测是研究血管性疾病的可靠方法。

9 6.在恶性肿瘤中的意义 恶性肿瘤患者大多伴有凝血和纤溶的异常 血浆D-D值往往升高,且于浸润密切相关。
D-D水平与乳腺癌是否累及腋窝淋巴结相关,D-D水平高往往预示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升高的D-D水平与淋巴管浸润相关 D-D水平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高度相关 在可以手术的乳腺癌患者中,血浆D-D水平是淋巴管浸润、临床分期、淋巴及累及和癌肿早期转移的重要指标。

10 7.对术后抗凝治疗的指导意义 D-D水平可用于调整肝素的用量
术后第2天和第四天的D-D检测对确实存在血栓危险的患者(即手术第四天以后D-D水平仍高于2mg/L的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72.8% 因此,D-D是监测术后凝血激活以及肝素抗凝治疗的良好指标。

11 8在绝经后妇女激素替代治疗(HRT)中的变化
大多数资料显示,HRT有增强纤溶活性的作用,D-D水平有所增高

12 9.其他引起D-D升高的因素 在脑血管意外、溶栓治疗后、严重感染、脓毒血症、坏疽、先兆子痫、甲减、慢性肝病、结节病等情况下,常有机体纤溶系统的激活,也可D-D的升高 因此D-D对住院患者的特异性比门诊患者差 另外,一些生理因素也可影响D-D水平,老年人D-D水平有所升高,与年轻人相比有显著差别 妊娠妇女D-D水平也升高,双胎妊娠升高的更明显。

13 谢谢!


Download ppt "D-D检测的临床意义 俞丹凤."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