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传入神经(眼) 外周神经系统 运动神经 传出神经 植物神经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第三章、外周神经系统用药 外周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可以分为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运动)和植物神经,后者进一步分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传入神经(眼) 外周神经系统 运动神经 传出神经 植物神经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第三章、外周神经系统用药 外周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可以分为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运动)和植物神经,后者进一步分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外周神经系统用药 外周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可以分为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运动)和植物神经,后者进一步分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2 传入神经(眼) 外周神经系统 运动神经 传出神经 植物神经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3 植物神经主要支配心脏、血管、腺体与各种平滑肌的活动,故又称为“内脏神经”。根据所释放的递质不同,可以分为胆碱能神经和肾上腺素能神经。

4 肾上腺素能神经在调节血压,心率,心力,胃肠运动和支气管平滑肌张力等起很重要作用。肾上腺素能效应都以a-,b-受体为中介。

5 a) 引起血管、子宫收缩; b) 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心肌兴奋,收缩力增加,心率加快,排血量增加,血压增加
受体 分布 兴奋结果 用途 a-受体 皮肤,粘膜,内脏和腺体 a) 引起血管、子宫收缩; b) 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a) 止血 b) 升压、抗休克 b1-受体 心脏 心肌兴奋,收缩力增加,心率加快,排血量增加,血压增加 心脏骤停(一般不用) b2-受体 支气管 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扩张血管 平喘、改善微循环

6 第三节、拟肾上腺素药 指一类与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时作用相似的药物,即激动剂(agonists)。通过兴奋交感神经而发挥作用,故又称拟交感神经药。多数分子都有邻苯二酚(儿茶酚)和有机胺两部分结构,又称为儿茶酚胺药(catacholamines)。

7

8 根据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a-和b-受体的不同选择性,兴奋a-受体, 用于升高血压和抗休克。兴奋b1-受体,用于强心和抗休克利尿。兴奋b2-受体,用于平喘,改善微循环,防止早产。

9 1899年发现肾上腺素(adrenaline),又名副肾。系肾上腺髓质分泌的重要激素。进而发现去甲肾上腺素,当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末梢和髓质释放的递质主要是NA 。后者在体内经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作用甲基化生成Adr 。以后又发现了多巴胺(Dopamine)。三者对传出神经系统的功能起着主要的影响作用。

10 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的化学递质主要为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有下列酶的参与:
酪氨酸羟化酶 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 多巴胺beta羟化酶。 在N-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形成肾上腺素。

11

12 肾上腺素 性质:分子中存在邻苯二酚结构。遇空气氧化生成肾上腺红,进而成棕色聚合物。加入抗氧剂如焦亚硫酸钠可防止氧化,应避光和与空气接触。 本品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和支气管哮喘的急救。

13

14 肾上腺素可以兴奋a-和b-受体,用于休克和心脏骤停支气管哮喘的急救,制止鼻黏膜和牙龈出血;易被消化液分解,不宜口服。成盐酸盐注射。

15 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兴奋a-受体, 用于休克抗低血压;Dopamine兴奋多巴胺能受体和b1-受体,用于强心、利尿,常用于休克的治疗。其代谢途径反映了它们间的关系(P79)。

16 拟肾上腺素药的一般代谢过程 拟肾上腺素药物的代谢有相似性,以去甲肾上腺素为例,主要经单胺氧化酶 (Monoamineoxidase,MAO)催化氧化,脱氨生成中间体醛化合物,还可以经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催化得到中间体甲氧基化合物。代谢的顺序可能不同,但最终产物是相同的。

17 合成: 生成肾上腺素酮

18 结构改造 除adrenaline和norepinephrine外还有去氧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间羟胺(metaraminol),和甲氧明(methoxamine)。结构很相近。药理作用均以激动alfa受体为主。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治疗休克。

19

20 多巴胺(dopamine)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前体,兴奋alfa和beta受体,对心脏beta1受体的激动作用很强,因此,用于心功能不全和各种类型的休克。它的N取代物---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亦是beta1受体的激动剂。

21

22 这些内源性生物胺均口服无效。以后又相继发现了一些外源性类似物。如麻黄素(Ephedrine):也称苯异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 ,是此类药物研究的另一个先导化合物。口服有效,时效长,易通过血脑屏障。

23 麻黄碱(Ephedrine) 是存在于麻黄等植物中的一种生物碱,为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能兴奋α和β受体,与肾上腺素比较,激动作用弱而持久。因没有酚羟基,性质稳定,口服有效,有松弛平滑肌、收缩血管、升血压、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用于支气管哮喘的平喘、且效力持久,也用于低血压等的治疗。现已合成多种麻黄碱衍生物。

24 麻黄碱分子中有两个手性碳原子, β碳带有醇羟基,此醇羟基在激动剂与受体相互结合时是通过形成氢键而发挥作用的,其立体特异性很高。四个光学异构体中只有(-) -麻黄碱(1R,2S)有显著活性。属R构型,左旋体。

25 (-)-麻黄碱 (1R,2S) (-)-伪麻黄碱 (1R,2R) (+)-麻黄碱 (1S,2R) (+)-伪麻黄碱 (1S,2S)

26

27 盐酸麻黄碱 Ephedrine Hydrochloride 化学名为(1R,2S)-2-甲胺基-1-苯丙烷-1-醇盐酸盐,具挥发性。本品遇碱后,析出游离的麻黄碱。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作用比麻黄碱稍弱,但副作用也低。临床常用的苯异丙胺类的药物除麻黄碱外,还有间羟胺(Metaraminol)、甲 氧明(Methoxamine)等。

28 沙丁胺醇 又叫舒喘宁,由于疗效肯定,安全可靠,作用时间长,剂型齐全,属于重镑炸弹药物。N-取代基增加,使α受体效应变弱,β受体效应变强。 可能是β受体与N相结合的旁边有一个亲脂性的口袋。可容纳较大的烷基。

29 沙丁胺醇

30 沙丁胺醇是一个N位被较大取代基取代的例子。
β受体效应变强的取代基是叔丁基( β2,),异丙基(一般的β,如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 β2起平喘作用, β1有心脏毒性。这是不同的取代基对亚型选择性造成的。

31 沙丁胺醇是典型的β2受体激动剂。类似的还有:
奥西那林orciprenaline, 特布他林terbutaline, 克仑特罗clenbuterol等。

32

33 还有两个增大N取代侧链的药物: 沙甲胺醇(salmefamol) 沙美特罗(salmeterol)。 长而无极性的侧链也使作用强而持久,为目前治疗哮喘夜间发作和哮喘维持治疗的理想药物。

34

35 以后相继问世大量苯乙胺类、异苯丙胺类衍生物,这些药物许多性质稳定,口服有效,选择性强。研究者们对它们的构效关系作了详细研究。

36 SAR(P85): a. 苯环与氨基间隔两个碳 (苯乙胺结构),作用最强;氨基的存在,使该药在生理pH下高度电离。

37 b. 氨基上取代基的大小对α/β-的选择性有显著影响,取代基越大,b2-效应越强。如b2-激动剂往往都有叔丁基。 N取代基由甲基到叔丁基,α受体作用减弱,β受体作用增强,β2受体的选择性提高。

38 c. β-羟基(与苯环相邻的碳)的存在,对激动剂的活性有重要影响;左(R)大于右(S), 所以这类药物此处均为R-型(包括麻黄素(1R, 2S) 。无羟基时,外周拟肾上腺素作用显著减弱,中枢神经作用显著增强。

39 d. 苯环-OH的存在一般使活性增强,而且3-OH比4-OH更重要;多数3,4-diol口服可以被COMT甲基化而失活,所以口服无效;3,5-diol,4-OH, 3-CH2OH,4-OH,或其它原子取代,可以口服而长效,如沙丁胺醇,克仑特罗等。

40 e. a-C上引入甲基,即苯异丙胺类,外周拟肾上腺素作用减弱,中枢神经作用增强。由于甲基的位阻,不易被MAO氧化,稳定性增加,作用时间增加,但活性下降,毒性增加。除麻黄素外,还有甲氧明等。

41 f. 碳链无甲基和羟基的药物有强心和利尿作用(多巴胺)。

42 如何增强肾上腺素能药物的β受体激动作用?
A 延长苯环与氨基间的碳链 B 把酚羟基甲基化 C 去掉苯环上的酚羟基 D 在α-氮上引如甲基 E 在氨基上以较大的烷基取代

43 第四节:组胺H1受体拮抗剂 (Histamine H1-receptor antagonists)
组胺(Histamine)是由组胺酸脱羧酶(histidine edecarboxylase)催化使组胺酸(histidine)脱羧形成的。。组胺是体内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很多复杂的生理过程,通常与肝素蛋白质形成复状复合物存在于肥大细胞中,受到外界刺激时,向细胞间液中释放组胺。

44

45 L-Histidine 分布于肺、胃肠道和皮肤;当变态反应或理化刺激(如食物,动物毛发,花粉,灰尘或多糖蛋白质等)时,释放组胺,肝素,蛋白水解酶,5-HT等,引起变态反应性或过敏性反应;这是由于游离组胺与肌体中相应的受体作用而产生的生理反应。

46 组胺与组胺各种受体亚型作用可产生下列效应:
H1:肠道、子宫、支气管等平滑 肌收缩,毛细管壁舒张,血管壁参透压增加,产生水肿和痒感。 H2:胃酸增加,溃疡形成。 H3:作用机制不明。 我们只讨论H1受体的作用。

47 组胺与受体作用后具体的反应是: H1 兴奋平滑肌后支气管痉挛性收缩, 产生哮喘,(给与动物组胺可做花粉病和哮喘动物模型);胃肠道平滑肌收缩致腹泻;子宫平滑肌收缩致腹痛。

48 H1-受体和H2-受体: 扩张血管(兴奋各处的血管平滑肌的),致血压下降而休克;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水分外渗,如荨麻疹引起组织水肿。

49 1910年发现组胺引起的肌体变化与变态反应的症状相似,启发人们寻找组胺拮抗剂以防治变态反应,瘙痒,接触性皮炎,过敏性哮喘和休克等。

50 H1-受体拮抗剂 用于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鼻炎和荨麻疹以及晕动症如晕车、船等。
与组胺受体相对应,抗组胺药分为: H1-受体拮抗剂 用于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鼻炎和荨麻疹以及晕动症如晕车、船等。 H2-受体拮抗剂 用于胃溃疡的治疗,与质子泵抑制剂一起构成抗溃疡药,在消化系统药物中介绍。

51 抗组胺药可阻断组胺释放,也可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第一代抗组胺药由于脂溶性很高,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产生中枢抑制的副作用。另外对H1受体的针对性也不强,出现了抗其他神经递质的副作用。

52 按化学结构分6类: 1、乙二胺类 2、氨基醚类 3、丙胺类 4、三环类 5、哌嗪类 6、哌啶类。

53 组胺H1-受体拮抗剂抗过敏药(Antiallergic Drugs)的结构通式

54 乙二胺类 芬苯扎胺,phenbezamine

55 结构改造又有很多类似药物,如芳环改杂环成美吡拉敏

56 乙二胺中的两个氮可分别构成杂环,仍为有效的抗组胺药,克立咪唑等。
四氢吡咯 乙二胺中的两个氮可分别构成杂环,仍为有效的抗组胺药,克立咪唑等。

57 氨基醚类 将前一类的氮以氧替换,即为本类药物。主要有苯海拉明(Diphenyldramine)以及它的类似物。

58

59 二甲氨基乙基被甲基哌啶置换,成二苯拉林。是杂环取代中特别有效的例子。

60 氯马斯汀是氨基醚类中第一个非镇静性抗组胺药,作用大,起效快,临床用富马酸盐治疗过敏性鼻炎,湿疹,支气管哮喘。
次甲基上引入甲基 二甲氨基为2-(N-甲基吡咯烷基取代) 氯马斯汀是氨基醚类中第一个非镇静性抗组胺药,作用大,起效快,临床用富马酸盐治疗过敏性鼻炎,湿疹,支气管哮喘。

61 3 丙胺类 将上述的O或N更换成碳原子后即为本类。代表药物有氯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其马来酸盐称为扑尔敏(Chlor-Trimeton)。 这一结构变异显示, H1受体拮抗剂的结构专一性很低.S构型活性高,扑尔敏为外消旋体。

62

63 代谢以N-去甲基,N-去二甲基,N-氧化物等为主,马来酸被羟化为酒石酸。
与枸橼酸醋酐在水浴中加热,显红紫,为各类叔胺的反应。马来酸与高锰酸钾在稀硫酸中反应,成二羟基丁二酸(酒石酸),红色消失。

64 丙胺类结构变化的成功之一,是不饱和键引入后形成的类似物。
吡咯他敏(pyrrobutamine) 曲普利啶(triprolidine) 阿伐斯汀(acrivastine)(ting)

65 引入不对称双键,以反式活性为高。

66 特别是阿伐斯汀,引入了丙烯酸后使亲水性增加,难以进入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阻断H1受体的作用更强。

67 4 三环类 将两个芳环通过桥如-O-, -C-, -CH=CH-, -CH2-X-相连,即三环类。吩噻嗪类的异丙嗪(Promethazine)也是抗组胺药,但由于同时作用于多巴胺受体,更多表现为抗精神病作用。

68 再以-CH=CH-(与S相似)扩环,氮侧链改为派啶,得赛庚定(Cycloheptadine)。

69 其它还有-CH2CH2-,以及芳杂环的更换。我们把这种原理称为电子等排原理(isosterism)。

70 用噻吩环代替苯环得酮替芬(Ketotifen),治疗哮喘和支气管痉挛。

71 用吡啶环代替苯环得阿扎他定(Azatadine)

72 再引入Cl,N侧链改为氨基甲酸乙酯,成氯雷他定(Loratadine)

73 哌嗪类 两个氮原子自成环系,即哌嗪类。代表药物如西替利嗪(Cetirizine) 。是哌嗪类抗组胺类药物的典型代表。该药1987年比利时上市,作用强而持久,并无镇静作用。

74

75 它是安定药羟嗪的主要代谢物,

76 哌啶类和其它结构新的拮抗剂 哌啶类是目前非镇静性抗组胺药的主要类型。第一个上市的是特非那定(Terfenadine),由于与抗菌药联用时可产生严重的心脏病,1998年撤消。此药在非镇静性抗组胺药的发展史上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

77 敏迪,江苏扬州制药厂

78 阿斯咪唑(Astemizole ,息斯敏)也因心脏毒性于1999年撤消。

79 咪唑斯汀(Mizolastine)1998年上市,国内名皿治林(Mizollen)。目前尚未表现出心脏毒性。

80

81 第五节 局部麻醉药 以普鲁卡因为代表的酯类和以利多卡因为代表的酰胺类为主。构效关系不明显。 局麻药发展提供了从天然活性产物入手进行药化研究的经典例证。

82 1860年Niemann从树叶中提取到一种生物碱,命名为可卡因(C ocaine ),1884年作为局麻药应用。有兴奋中枢的作用,已成为国际上五种主要的毒品之一。

83

84 天然产物可卡因到水解产物爱康宁,说明侧链苯甲酸酯是活性基团。
1890年首先合成了对氨基苯甲酸乙酯,苯佐卡因(Benzocaine),后又合成了一系列氨代烷基酯局麻药。

85

86 普鲁卡因(Procaine)氨代烷基酯

87 利多卡因(Lidocaine),苯甲酸酰胺酯类,苯环与羰基间插入氮而去掉酯键。

88 “卡因,Caine”是局麻药的中文名后缀。

89 第三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掌握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沙丁胺醇,多巴胺和麻黄素,掌握麻黄素的构型;了解构效关系以及如何提高选择性的常规办法。

90 组胺H1-受体拮抗剂:掌握苯海拉明,西替立嗪,扑尔敏和噻庚定;熟悉克立咪唑;简单了解其他类如:特非那定,阿斯咪唑和氯雷他定。


Download ppt "传入神经(眼) 外周神经系统 运动神经 传出神经 植物神经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第三章、外周神经系统用药 外周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可以分为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运动)和植物神经,后者进一步分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