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动脉血压的调节 与急性失血性休克 孟冬丽 mdl1534@163.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动脉血压的调节 与急性失血性休克 孟冬丽 mdl1534@163.co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动脉血压的调节 与急性失血性休克 孟冬丽

2 目的 原理 对象 药品 器材 方法 注意 1.学习哺乳类动物动脉血压的直接描记方法,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2.掌握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复制,观察休克时微循环及血压的变化。 3.设计抢救方案,了解休克抢救时扩容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意义,加深对休克防治原则的理解。

3 目的 原理 对象 药品 器材 方法 注意 动脉血压:是指动脉血管内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心脏泵血:心率、每搏量 动脉血压 血管外周阻力:血管壁弹性 循环血量

4 目的 原理 对象 药品 器材 方法 注意 心脏:交感神经、迷走神经 血管:交感缩血管神经 动 脉 血 压 的 调 节 神经调节
减压反射:窦-弓反射 肾上腺素 体液调节 去甲肾上腺素 乙酰胆碱

5 目的 原理 对象 药品 器材 方法 注意

6 目的 目的 原理 原理 对象 对象 药品 药品 器材 器材 方法 方法 注意 注意
窦N 舌咽N 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动脉血压↑ 心血管中枢 迷走N 心交感神经抑制 心收缩力↓、心率↓ 心迷走神经兴奋 外周血管舒张 交感缩血管神经抑制 心输出量↓ 血压↓ 外周阻力↓

7 机体在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下,发生的以微循环障碍、重要脏器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为特点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
目的 原理 对象 药品 器材 方法 注意 休克概念 过敏 强烈N刺激 失血失液、烧伤 创伤 感染 心衰 机体在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下,发生的以微循环障碍、重要脏器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为特点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 血容量减少 血管床容量增加 心泵功能障碍 重要脏器灌流不足 微循环障碍 细胞功能代谢障碍 休克 7

8 休克的分期 Ⅰ期:缺血性缺氧期(代偿期) Ⅱ期:淤血性缺氧期(失代偿期) Ⅲ期:微循环衰竭期(不可逆期) 目的 原理 对象 药品 器材 方法
注意 休克的分期 Ⅰ期:缺血性缺氧期(代偿期) Ⅱ期:淤血性缺氧期(失代偿期) Ⅲ期:微循环衰竭期(不可逆期)

9 目的 原理 对象 药品 器材 方法 注意 休克的防治原则 (1)输血补液,快速扩充血容量。 (2)纠正酸中毒,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

10 目的 原理 对象 药品 器材 方法 注意 家兔(体重2.5Kg左右)

11 目的 原理 对象 药品 器材 方法 注意 20%乌拉坦溶液 台氏液 50U/ml肝素溶液 1/万去甲肾上腺素溶液 右旋糖酐 654-2(山莨菪碱)

12 目的 原理 对象 药品 器材 方法 注意 婴儿秤、兔台(休克用)、哺乳动物手术器械、静脉输液装置、静脉插管、动脉夹、动脉插管、压力换能器、灌流盒、显微镜、三通开关、刺激电极等

13 目的 原理 对象 药品 器材 方法 注意 (一)术前准备 20%乌拉坦,5ml/kg 正确抓取方法图片 抓取→称重→麻醉→固定

14 目的 原理 对象 药品 器材 方法 注意 (二)颈部手术 气管:气管插管 减压神经、迷走神经(各穿两线)
备皮→切口→分离 右侧 颈外静脉:静脉插管 颈总动脉 左侧颈总动脉:动脉插管 分离血管神经时先神经后血管,先细后粗

15 动脉插管 插管前先用肝素将与压力换能器相连的动脉插管里面的空气排空,然后以1ml/kg肝素进行全身肝素化 (经静脉插管),最后进行动脉插管并固定。 切口 远心端 近心端 颈动脉 结扎 动脉夹夹闭 15

16 目的 原理 对象 药品 器材 方法 注意 (三)动脉血压观察
打开计算机-启动BL420-选择通道-压力项目,调节参数观察到合适的波形,进行血压的观察。

17 目的 原理 对象 药品 器材 方法 注意 观察项目 (1)快速牵拉颈总动脉插管侧远心端的结扎线 (2)持续牵拉颈总动脉插管侧远心端的结扎线
(3)夹闭另一侧颈总动脉10-15秒 (4)将迷走神经双重结扎并从中间剪断,用刺激电极刺激外周端 (5)将减压神经双重结扎并从中间剪断,用刺激电极刺激中枢端 (6)颈外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0.3ml

18 目的 原理 对象 药品 器材 方法 注意 (四)腹部手术
家兔左侧下腹部做一5~7cm切口,打开腹腔,找到回肠袢,拉出体外,把肠系膜平铺到恒温微循环灌流盒里(盒内盛有38℃台氏液,液面高度恰好淹没小平台),用显微镜观察肠系膜微循环。

19 目的 原理 对象 药品 器材 方法 注意 (五)复制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
(1)少量放血:旋转三通,将血液放于抗凝处理的注射器中,放血量约为总血量(总血量70—80/ml)的10%,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2)大量放血:放血量约为总血量的10%,使总放血量达到20%,边放血边观察微循和血压的变化,直至出现休克。

20 目的 原理 对象 药品 器材 方法 注意 (六)抢救 (1)回输血液,5分钟内输完。
(2)颈外静脉输液:输入生理盐水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滴速40~50滴/分。 (3)选择性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去甲肾上腺素:2mg溶于25ml生理盐水中,在30min内静脉滴完。 654-2:1ml静脉推注。 异丙肾上腺素:1ml万分之一的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注射。

21 目的 原理 对象 药品 器材 方法 注意 (七)注意事项 1.麻醉时注射要缓慢,避免麻醉意外。
2.分离神经时,应先分离减压神经,再分离迷走神经。 3.生理盐水保持神经湿润。 4.做动脉插管时避免造成大出血。 5.动脉插管一定要肝素化,避免凝血。

22 (八)实验结果及分析 观察项目 血压 1. 快速牵拉左侧颈总动脉远心端 2. 持续牵拉左侧颈总动脉远心端 3. 夹闭右侧颈总动脉
先下降后稳定 3. 夹闭右侧颈总动脉 4. 刺激缓冲神经中枢端 5. 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 6. 注射1:10000 NE 0.3ml 乳酸

23 夹闭一侧颈总动脉

24 牵拉颈总动脉残端

25 刺激减压神经中枢端

26 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

27 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

28 目的 原理 对象 药品 器材 方法 注意 窦N 舌咽N 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动脉血压↑ 心血管中枢 迷走N 心交感神经抑制
心收缩力↓、心率↓ 心迷走神经兴奋 外周血管舒张 交感缩血管神经抑制 心输出量↓ 血压↓ 外周阻力↓

29 夹闭一侧颈总动脉

30 刺激减压神经中枢端

31 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

32 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心肌细胞ß1受体 血管平滑肌受体 心率、 心收缩性 心搏量 血管收缩 血压

33 放血血压和微循环变化 少量放血时,血压下降,微循环为线流-线粒流-粒流 大量放血:血压下降,微循环为粒流-粒摆流-停滞

34 抢救 ①回输血液和静滴生理盐水 析:回输血液和静滴生理盐水,有利于扩增血容量,从而使血压上升,进而改善机体微循环。
②去甲肾上腺素:用于休克经补足血容量后血压仍不能回升者或者外周阻力明显降低及心排出量减少者, NE的应用只是暂时措施,长时间或大量应用使动脉血压增加过高,心排出量反而下降,加重微循环障碍

35 ③654-2:即山莨菪碱,阻滞M受体,对抗儿茶酚胺引起的微动脉痉挛,较大剂量的山莨菪碱能促进微动脉和微小静脉的自律运动,有利于推动动脉循环的血流流动,促进低血容量休克的好转。
④异丙肾上腺素:兴奋β1 肾上腺素受体,增快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传导系统的传导速度;还可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左心为著)负荷,以纠正低排血量和血管严重收缩的休克状态。


Download ppt "动脉血压的调节 与急性失血性休克 孟冬丽 mdl1534@163.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