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11讲:柳永、范仲淹、欧阳修.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11讲:柳永、范仲淹、欧阳修."—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1讲:柳永、范仲淹、欧阳修

2 一、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崇安人。北宋词人,婉约派创始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柳永因仕途坎坷、生活潦倒,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他是北宋专力写词的第一人,是慢词的开创者,他在扩大词境、发展慢词、丰富词作表现手法上都有杰出贡献。 柳永(林志颖饰)

3 1、少年识词 柳 永 柳永父乃原南唐工部尚书柳宜,治水专家。后降宋,不得重用。对旧主李煜念念不忘,夜深人静时常遥祭旧主,每每回忆起往事不免老泪纵横。 忆王孙 柳永 登山临水望春晖, 屈指算来数月离, 闽江水涨鲤鱼肥。 盼爷归, 菽水承欢娱庭闱。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 2、青年坎坷 命运的际遇和酬惠,往往以苦难的名义、残酷的面孔和绝望的姿态而出现。
柳永的词作,有的只是至美至柔,沾的是青楼习气,浸的是胭脂粉水,眼界是三尺楼阁,命题是寸步生活。 边塞成了柳永人生第一课的课堂,导师是范仲淹。正如冷水淬刀,恰似点石成金,柳永成长很快。他真切感受到了战火纷纷、民不聊生、水深火热,也使他深切地感悟到了国家的意义、百姓的疾苦和生命的真谛。

5 踏莎行(柳永) 谋臣样樽俎,飞云骤雨,三军共戮力番儿未去!天时地利与人和,西酋谁敢轻相觑。 鼐鼐楼台,草迷烟渚。飞鸿惊对擎天柱!雄风高唱大风歌,升平歌舞添情趣。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狄 青

6 外部的生命体验让柳永的词负载着沉重的话题,变得大气而又视野开阔,自身的苦难则让他的词渗透了感情的关注而汁液饱满。
柳永在清点妻子遗物时,发现妆台的抽屉中有一本《乐章集》。 外子耆卿,工于词,常有佳句,振荡人心,余女红之余则悉觅之,而志鸿爪,亦敝帚自珍耳!……余夫所作虽多绮语,却含义深沉,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句,不知者谓其冶艳,知之者则知为渠于词坛之心力…… ——《乐章集》序

7 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3、艺术出于磨难 宋仁宗 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朝》词赠之云……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

8 如鱼水(柳永) 其二 帝里疏散,数载酒萦花系,九陌狂游。良景对珍筵恼,佳人自有风流。劝琼瓯。绛唇启、歌发清幽。被举措、艺足才高,在处别得艳姬留。 浮名利,拟拚休。是非莫挂心头。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莫闲愁。共绿蚁、红粉相尤。向绣幄,醉倚芳姿睡。算除此外何求。 鹤冲天(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志,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9 初,进土柳三变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及皇帝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吴曾《能改斋漫录》
仕途失意没有妨碍他的艺术创造,正是这种失意造就了独特的词人柳永,造就了独特的“俚俗词派”。 柳永(林志颖饰) 柳永咽泪装欢,扛着“奉旨填词”的御批招牌,深入歌楼舞场,夜以继日“浅斟低唱”。17年后,柳永47岁那年,将名字改成柳永方才考中进士,做了睦州掾官、定海晓峰场盐官和屯田员外郎等小官,故世号“柳屯田”。

10 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 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 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 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宫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 ——罗烨《醉翁谈录》

11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2 永流落不偶,卒于襄阳。死之日,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葬之于南门外。 ——祝穆《方舆胜览》
原来柳七官人,虽做两任官职,毫无家计。……当时陈师师为首,敛取众妓家财帛,制买衣衾棺椁,就在赵家殡殓。 ——《喻世明言·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在乐游原上,买一块隙地起坟,择日安葬。坟上竖个小碑,照依他手板上写的增添两字,刻云:“奉圣旨填词柳三变之墓。” ——《喻世明言·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13 自葬后,每年清明左右,春风骀荡,诸名姬不约而同,各备祭礼,往柳七官人坟上,挂纸钱拜扫,唤做“吊柳七”,又唤做“上风流冢”。未曾“吊柳七”、“上风流冢”者,不敢到乐游原上踏青。后来成了个风俗,直到高宗南渡之后,此风方止。 ——《喻世明言·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 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他创造出了以白描见长、铺叙点染、状抒情致的柳体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他的地位。

14 二、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宋真宗朝进士。庆历三年(1043)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历知州、邓州、杭州、青州。卒谥文正。 范仲淹 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宋史·范仲淹传》 魏泰《东轩笔录》载:范仲淹在淄州读书时,食粥三年,每天煮一小锅粥,等其凝结,分为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撒盐或拌咸菜而食。

15 应天府书院 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宋史·范仲淹传》 留守有子,居学,见公食粥……归告其父,以公厨食馈公,既而悉已败矣。留守子曰:“大人闻公清苦,故遗以食物,而不下箸。得非以相勉为罪乎?”公谢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随享盛馔,后日岂能吃此粥乎?” ——《家录》

16 公处南都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或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餤粥不充,日昃始食。
——《范文正公年谱》 睢阳学舍抒怀 范仲淹 白云无颡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萧? 多难未应歌风鸟,薄才犹可赋鹪鹩。 瓢思颜于心还乐,琴遇懂君恨即销。 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范仲淹)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 ——欧阳修《神道碑铭》

17 真宗谒太清宫,幸亳驾次南京,皆往观之,独公不出。或以问公,公曰:“异日见之未晚。”——《家录》
范仲淹 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宋史·范仲淹传》 先是堰久废不治,岁患海涛冒民田,监西谿盐税范仲淹言于发运副使张纶,请修复之。纶奏以仲淹知兴化县,总其役。……逾年,堰成,流逋归者二千六百馀户。 ——《续资治通鉴》

18 刘太后独揽大权,范仲淹上书曰“太后主政,日月持久。今皇帝春秋已盛,睿哲明圣……不如退居后宫,安享晚年,将大权归还真主,必受天下景仰!”不久他又上书指责宫廷滥兴土木,并再次请求太后还政于帝。终于触怒太后而被贬。友人送他到都门外,赞道:“此行极光。” 宋仁宗 赵祯 宋仁宗想废掉郭皇后。丞相吕夷简等道:“皇后九年无子,应该废除。” 范仲淹极力反对,称:“宜早息此议,不可闻于外。”他的固执己见触怒了仁宗。仁宗不但废掉皇后,也把范仲淹等贬出朝廷。友人再次送他出城,安慰道:“此行愈光。”

19 吕夷简为相,仕进者多出其门下。仲淹上言:“任命官员,人主应该知道迟速升降的顺序,不应完全委托宰相。”又上《百官图》,指图道:“如此为序迁,如此为擢升,如此则公,如此则私,不可不察。”
范仲淹 吕夷简大怒,称范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仁宗再次将范仲淹贬出。李纮、王质二人,载酒相送,李纮安慰道:“此行尤光。” 宋朝多用文官戍边,范仲淹成为一代儒帅。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 吕夷简—石惠兰饰

20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无归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1 庆历三年(1043),仁宗将西线的三名统帅——夏辣、韩琦和范仲淹同调回京,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八月,范仲淹上书《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主张,获得皇帝批准。“庆历新政”开始。
1044年春,滕宗谅被贬岳州巴陵郡知府。 庆历五年(1045)初,宋仁宗下诏废弃一切改革措施,范仲淹被撤去军政要职,贬到河南邓州作知州。 “庆历新政”结束。

22 当年范公在边塞所吟咏的《渔家傲·秋思》、《苏幕遮·碧云天》,僚属至今记忆犹存。谨以《洞庭秋晚图》一本,随书贽献,涉毫之际,或有所助,干昌清严,伏惟惶灼。
——滕宗谅《与范经略求记书》 这年9月14日晚,范仲淹把《洞庭秋晚图》张挂起来,开始凝神构思。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23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范仲淹为官数十载,在朝廷犯颜直谏,不怕因此获罪。他发动了庆历新政,传播了改革思想,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他在地方上每到一地,兴修水利,培养人才,保土安民,政绩斐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24 在生活上,范仲淹治家严谨,十分俭朴,妻儿衣食只求温饱,直到晚年都没建造一座像样的宅第,他将钱财送给别人,待人亲热敦厚,乐于义助他人。乡野街巷百姓都能叫出他的名字。他离任时,百姓常常拦住传旨使臣,要求朝廷让范仲淹继续留任。 范仲淹 皇佑三年(1051年),范仲淹又移任青州。第二年(1052年)调往颍州,他坚持扶疾上任。但只赶到徐州,便在溘然长逝,享年64岁。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5 范仲淹死讯传开,朝野上下一致哀痛。皇帝给他谥号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西夏甘、凉等地少数民族人民聚众举哀,连日斋戒。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数百族人来到祠堂痛哭哀悼。
河南伊川县范仲淹墓 根据范仲淹遗愿,他的遗体葬在母亲葬地旁——洛阳南郊万安山下。 窃以为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 ——滕宗谅《与范经略求记书》 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朱熹

26 三、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四岁丧父,家贫,母亲以荻画地,教他写字。10岁时家更贫,借书抄诵。 欧阳修 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宋史·欧阳修传》

27 木兰花 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钱惟演 欧阳修 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欧阳修《与高司谏书》

28 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
——《宋史·欧阳修传》 戏答元珍(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 ——《宋史·欧阳修传》

29 望江南 江南柳,叶小未成荫,人微丝轻那忍折,莺怜枝嫩不胜吟,留取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已留心,何况到如今。 纪晓岚等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望江南》不是欧公所写。欧阳修主持科考,落第举子刘煇等人心怀不满,写《醉蓬莱》、《望江南》败坏欧阳修名声。 修妹适张龟正,龟正死而无子,有龟正前妻之女,才四岁,无所归,以俱来……及笄,修以嫁族兄之子晟,后在晟所与奴奸,事下开封府。狱吏附致其言及修。——《神宗实录本传》

30 时审案官员孙揆也认为张氏说法过于荒唐,想置之不理。但宰相吕夷简视欧阳修为肉中刺,当即另派太常博士三司户部判官苏安世重审此案。
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宋史·欧阳修传》 欧阳修真正醉心于山水、文字,写出《醉翁亭记》等许多文字生动、情景交融的作品,并从此自号“醉翁”,戏称“文章太守”。

31 滁州四面皆山也,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醉翁亭记》原开头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醉翁亭记》开头 醉翁亭 醉翁亭被誉为全国“四大名亭”之首,与隔山相望的丰乐亭并称“姊妹亭”。丰乐亭下的“紫薇泉”则与醉翁亭的酿泉合称“姊妹泉”。这些都是欧阳修开发、建设而遗留下来的。

32 庆历八年(1049),欧阳修移知扬州。修筑平山堂、美泉亭和无双亭,实施宽简政治,一切以镇静为本,不侵扰民,不追求赫赫声誉,受到郡民普遍欢迎。
朝中措·平山堂 欧阳修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西江月·平山堂 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

33 欧阳修 嘉祐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时兴其事,得坡公《论刑赏》,以示文忠。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疑曾子固所为,子固,文忠门下士也,乃置公第二。 ——苏辙 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以书谢诸公。文忠见之,以书语圣俞曰:“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士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苏辙 六十年后,凡言诗文者必谈此人,不再有我。——欧阳修

34 减字木兰花 欧阳修 留春不住,燕老莺慵无觅处。说似残春,一老应无却少人。 风和月好,办得黄金须买笑。爱惜芳时,莫待无花空折枝。 临江仙 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35 欧阳修纪念馆蜡像 欧公词多有与《花间》、《阳春》相混,亦有鄙亵之语厕其中,当是仇人无名子所为也。 ——宋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欧公一代儒宗,风流自命,词章窈眇,世所矜式。当时小人或作艳曲,谬为公词,今悉删除。 ——曾慥《乐府雅词·序》 (欧阳修的悲欢哀乐)不便表现于诗文,自然只能表现于词了。……写有几首艳词,正好是他一点私人生活的显露。前人完全以卫道的精神来估价他,似乎近于迂腐了。”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不意将他的道学假面具全都卸下来了。他活泼泼地、赤裸裸地将他的诗人生活表现在我们之前。……我们可以想见他的恋情,也必是有一段苦趣的。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36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37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玉楼春 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浪淘沙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玉楼春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恨? 渐行渐远渐无穷,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38 欧阳修再次改到地方任职,他先后出知亳州、青州、蔡州等地。熙宁三年(1070),神宗意欲任命他为宰相,修坚辞。第二年他以一品太子少师致仕,但因眼病,自请改知颍州。
宋神宗(赵超饰) 阜阳 西湖 采桑子 欧阳修 (其一)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其二)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39 (其三)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河南新郑市欧阳修墓 熙宁五年(1072)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欧阳修在颍州家中溘然长逝。 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苏轼


Download ppt "第11讲:柳永、范仲淹、欧阳修."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