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論語 孔子的為人 (100上,康熙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論語 孔子的為人 (100上,康熙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論語 孔子的為人 (100上,康熙版)

2 (一) 顏淵、季路侍。 顏淵、子路兩人站在孔子座旁侍候著。 子曰:「 孔子說: 盍各言爾志?」 子路曰: 子路說: 「願車、馬、 衣、輕裘,
與朋友共, 敝之而無憾。」 顏淵、子路兩人站在孔子座旁侍候著。 孔子說: 「何不各自談談你們的志願?」 子路說: 「我願意把所有的車、馬、衣服、輕暖的皮裘等, 和朋友共同享用, 就是用壞了,也不埋怨。」

3 顏淵曰: 「願無伐善, 無施勞。」 子路曰: 「願聞子之志!」 顏淵說: 「我願意不誇耀自己的才能, 不張揚自己的功勞。」 子路接著說: 「我們希望聽聽老師的志願。」

4 子曰: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懷之。」 ─公冶長第五.25 孔子說: 「我的志向是,使老年人都能得到安適的奉養, 使朋友們都能誠信的交往, 使年幼者都能得到關懷愛護。」

5 (三) 子曰: 「德之不脩1, 學之不講2, 聞義不能徙3, 不善不能改, 是吾憂也。」 ──述而第七.3 孔子說: 「品德不加修養,
學問不加講習, 聽到善行義舉不能跟著做, 有了過失不能悔改: 這些是我憂慮的事。」

6 (四) 孔子說: 子曰:「 「如果說我是聖人、仁人, 若聖與仁, 那我怎麼敢當! 則吾豈敢! 但是我努力去學做聖人、仁人,卻從不滿足;
教人去學做聖人、仁人,也絲毫不敢倦怠。 是可以說得上罷了。」 公西華說: 「這正是我們做學生的所學不到的啊!」 子曰:「 若聖與仁, 則吾豈敢! 抑1為之不厭2, 誨人不倦3, 則可謂云爾已矣4!」 公西華曰: 「正唯5弟子不能學也!」 ──述而第七.33

7 (五) 子曰: 孔子說: 「君子道1者三, 「君子所由成就德行的境界有三種。 我無能焉: 我自問都沒能達到: 仁者不憂, 仁愛的人不憂愁,
知者不惑, 勇者不懼2。」 子貢曰: 「夫子自道3也!」 ──憲問第十四.30 孔子說: 「君子所由成就德行的境界有三種。 我自問都沒能達到: 仁愛的人不憂愁, 智慧的人不迷惑, 勇敢的人不恐懼。」 子貢聽了後便說: 「這是老師對自己的敘述啊!」

8 (六) 子曰: 「飯疏食1, 飲水, 曲肱而枕之2, 樂亦在其中矣! 不義而富且貴, 於我如浮雲3。」 ──述而第七.15 孔子說:
「吃粗糙的飯, 喝白開水, 彎著手臂當枕頭睡, 只要俯仰無愧,這種生活也自有樂趣。 不合道義的富貴,在我看來, 就好像天上的浮雲一般。」

9 (七) 葉公向子路問孔子的為人, 葉公1問孔子於子路, 子路一時之間不曉得怎樣說才好,而沒回答。 子路不對2。 子曰: 孔子說:
「你為什麼不說: 『他這個人嘛, 在做學問時,發憤起來,連飯都忘了吃; 有心得時,快樂起來,一切憂愁都忘了, 甚至歲月催老都不知道;就是這樣的人罷了。』」 葉公1問孔子於子路, 子路不對2。 子曰: 「女奚3不曰: 『其為人也, 發憤4忘食, 樂以忘憂, 不知老之將至云!』」 ──述而第七.18

10 (八) 孔子說: 子曰: 「沒有人能知道我吧!」 「莫我知1也夫!」 子貢聽了問道: 子貢曰: 「為什麼說沒有人知道老師呢?」
「我不埋怨上天, 也不責怪他人; 我只是從人事上去學習,日求上進以通達天理。 要說能知道我的,恐怕只有上天了吧!」 子曰: 「莫我知1也夫!」 子貢曰: 「何為其莫知子也?」 「不怨天, 不尤人2; 下學而上達3。 知我者, 其4天乎!」 ──憲問第十四.37

11 (九) 子曰: 「甚矣, 吾衰也! 久矣, 吾不復夢見周公1。」 ──述而第七.5 孔子說: 「我已衰老極了!
我已經很久沒有再夢見周公了。」

12 (十) 子貢曰: 「有美玉於斯, 韞匵1而藏諸2? 求善賈3而沽4諸?」 子曰: 「沽之哉! 沽之哉! 我待賈者也!」 ──子罕第九.12
子貢說: 「有一塊美玉在這兒, 把它收藏在櫃子裡呢? 還是找個好價錢賣了呢?」 孔子說: 「賣掉它吧! 賣掉它吧! 我就是在等待好價錢啊!」 子貢曰: 「有美玉於斯, 韞匵1而藏諸2? 求善賈3而沽4諸?」 子曰: 「沽之哉! 沽之哉! 我待賈者也!」 ──子罕第九.12

13 (十一) 子路宿於石門。 晨門1曰: 「奚自2?」 子路曰: 「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 而為之者3與?」 ──憲問第十四.41
子路在石門城外住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進城,守城門的人問: 「你從哪兒來的?」 子路回答說:「從孔家來的。」 守城門的聽說是孔家,便對子路說:「就是那位明知不可為,卻偏要去做的孔夫子嗎?」

14 (十二) 長沮、桀溺 長沮和桀溺 耦而耕。 兩人一起在田裡耕種。 孔子過之, 孔子一行人經過那兒, 使子路問津焉。
長沮曰: 「夫執輿者為誰?」 子路曰:「為孔丘。」 曰:「是魯孔丘與?」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長沮和桀溺 兩人一起在田裡耕種。 孔子一行人經過那兒, 找不到渡口,派子路去問渡口在何處。 長沮卻反問:「那車上拉著韁繩的是誰?」 子路答道:「是孔丘。」 長沮說:「是魯國的孔丘嗎?」 子路說:「是的。」 長沮便說:「那他應該知道渡口在哪裡了。」

15 問於桀溺, 桀溺曰: 「子為誰?」 曰:「為仲由。」 曰:「是魯孔丘之徒與?」 對曰:「然。」 曰:「滔滔者, 天下皆是也, 而誰以易之? 子路又去問桀溺, 桀溺說: 「你是誰?」 答道:「我是仲由。」 桀溺再問:「是魯國孔丘的弟子嗎?」 子路答道:「是的。」 桀溺便說:「動亂不安, 天下到處都一樣, 那麼和誰來改變這局勢呢?

16 且而與其 從辟人之士也, 豈若 從辟世之士哉?」 耰而不輟 況且你與其 追隨孔丘那種避人的人士, 倒不如 跟從像我這種避世的隱士還好呢!」
桀溺說了這番話後,仍舊繼續將撒下的種子覆上土,不停止幹活,也不告以渡口所在。

17 子路行以告, 夫子憮然曰: 「鳥獸不可與同群! 吾非斯人之徒與 而誰與? 天下有道, 丘不與易也。」 ──微子第十八.6
子路問不出個所以然,走回來向孔子報告。 孔子聽了後悵然良久說: 「人是不可以和山林的鳥獸同群啊! 我不跟這些世人共同生活,那麼要跟誰共同生活呢? 天下如果太平的話, 我孔丘就不必和誰來從事改革了。」

18 (十三) 子之燕居1, 申申如2也, 夭夭如3也。 ──述而第七.4 孔子閒居的時候, 容態舒適自得, 神色溫和愉快。

19 (十四) 子溫而厲1, 威而不猛, 恭而安2。 ──述而第七.37 孔子的容態溫和而嚴肅; 有威儀,但不兇猛; 恭謹,但自然安詳

20 (十五) 子絕1四: 毋意2, 毋必3, 毋固4, 毋我5。 ──子罕第九.4

21 (十六) 子不語: 怪、 力、 亂、 神。 ──述而第七.20

22 (十七) 子路問奉祀鬼神的事。 孔子說: 「不能盡到侍奉人的道理, 又怎麼能懂得奉祀鬼神呢?」 子路又問: 「請問人死後的情形怎樣?」
季路問事鬼神。 子曰: 「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敢問1死?」 曰: 「未知生, 焉知死?」 ──先進第十一.11 子路問奉祀鬼神的事。 孔子說: 「不能盡到侍奉人的道理, 又怎麼能懂得奉祀鬼神呢?」 子路又問: 「請問人死後的情形怎樣?」 孔子答道: 「生時的道理, 還沒弄清楚,怎麼能曉得死後的情形呢?」

23 十八 子與人歌 而善, 孔子跟人一起唱歌,聽到人家唱得好, 必使反之1, 一定請他再唱一遍, 而後和之。 然後也跟著唱和起來。
──述而第七.31 孔子跟人一起唱歌,聽到人家唱得好, 一定請他再唱一遍, 然後也跟著唱和起來。

24 十九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 孔子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 未嘗飽也。 不曾吃飽過。 子於是日哭, 孔子在這天弔喪哭了, 則不歌。
──述而第七.9 孔子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 不曾吃飽過。 孔子在這天弔喪哭了, 就整天不再唱歌。

25 二十 廄1焚。 孔子家的馬房失火了。 子退朝, 孔子退朝回來, 曰:「傷人乎?」 連忙問道:「有沒有燒傷人?」 不問馬。
──鄉黨第十.12 孔子家的馬房失火了。 孔子退朝回來, 連忙問道:「有沒有燒傷人?」 當時沒問馬燒傷了沒有。

26 二十一 子釣而不綱1, 弋2不射宿3。 ──述而第七.26 孔子用釣竿釣魚,不用魚網捕魚; 射鳥,但不射夜宿的鳥。

27 二十二 顏淵喟然嘆曰: 顏淵讚嘆地說: 「仰之彌高1, 「夫子的聖道,愈仰望就愈覺得崇高, 鑽之彌堅2, 愈鑽研就愈覺得博厚堅固,
瞻之在前, 忽焉在後3; 顏淵讚嘆地說: 「夫子的聖道,愈仰望就愈覺得崇高, 愈鑽研就愈覺得博厚堅固, 看它好像在前面, 忽然間又像在後面, 是那樣的廣大微妙。

28 夫子循循然4 善誘5人: 博我以文, 約我以禮, 欲罷不能6。 既竭吾才, 如有所立, 卓爾7, 雖欲從之, 末由也已8!」 ─子罕第九.10 雖然如此高深和不可捉摸,可是他循序漸進的誘導我,一步步的引人進入。 先以文章典籍廣博我的知識, 再以禮儀法度規範我的言行, 我想停止都不可能。 已經竭盡了我的才力, 而夫子仍舊卓然而站立在我的面前 我雖然想要趕上, 卻總是無法跟上。」

29


Download ppt "論語 孔子的為人 (100上,康熙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