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登革熱面面觀 60202,15.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登革熱面面觀 60202,15."—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登革熱面面觀 60202,15

2

3 登革熱分為兩種 第一種:白線斑蚊 第二種:埃及斑蚊

4 登革熱的預防方法 1. 收拾處所,並檢查處所內是否有容器積水; 2. 清除所有多餘積水,並消除一切滲漏源頭;
3. 至少每星期更換花瓶和盆栽墊盤裏的水一次,以防蚊蟲滋生。應盡可能避免使用墊盤; 4. 蓋好所有盛水容器,以防成蚊接觸水面; 5. 妥善處置能載水的物品,例如空飯盒、空罐和輪胎; 6. 停止在晨運徑或政府土地旁貯水作灌溉用途; 7. 在車房防撞輪胎上刺穿幾個大孔,以防蓄水,或改在停車位標上記號,以防碰撞。 8. 與食物環境生署轄下分區防治蟲鼠辦事處或防治蟲鼠事務諮詢組聯絡,或與滅蟲公司聯絡,要求協助防治蚊蟲。 9.設置紗窗、紗門。 2.噴灑殺蟲劑或點燃蚊香驅蚊避免每天早上9時至10時及下午4至5時(登革熱病媒蚊--白線斑蚊、埃及斑蚊出沒頻繁時段)到戶外公共場所之樹蔭、草叢、涼亭等陰暗處逗留。 2.著淡色長袖衣褲、裸露處塗忌避劑。 3.午睡時掛蚊帳。

5 登革熱的症狀與診斷 登革熱是一種發病率高,傳播快且病程短的疾病,潛伏期二至十五天。臨床表徵可以從無症狀(或稱為無症狀感染)、或像感冒一樣,至嚴重如出血性登革熱、甚至休克。有明顯症狀的登革熱主要分為典型性登革熱、登革出血熱及登革休克症候群,其症狀分別如下: (一)典型性登革熱:突發性高燒(體溫常驟昇至三十九至四十℃,而後可能持續五至六天)、伴隨著畏寒、頭痛、四肢酸痛、骨關節酸痛、肌肉痛、背痛、後眼窩痛、畏光、虛弱及全身倦怠。有些則有臉部潮紅、眼皮水腫、結膜充血、味覺改變、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及肝腫大,但脾腫大則不常見。發燒及全身症狀約三至四天後消失,一部份人會在體溫下降後再度上升,形成像馬鞍狀的體溫曲線,在發燒後期可能會出現出血斑,尤其常見於下肢。有些人在第三、四日短暫出現疹子,有時會引起全身發癢。一些較少見的症狀則包括喉嚨痛、相對性心搏過緩、腦膜炎等症狀及大腦病變等。患者的檢驗數據大多呈現白血球、血小板低下、肝臟發炎指數上升之情形。 (二)登革出血熱及登革休克症候群:為較嚴重的登革熱臨床表徵。潛伏期與初期症狀典型性登革熱相同,通常在發病二至五天後病情嚴重,有自發性出血現象,如牙齦出血、流鼻血、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或女性月經大量流血、經期延長。也可能出現血管通透性明顯增加的證據,如低蛋白血症,肋膜或腹膜積水。更嚴重時會血壓下降至休克狀況,甚至量不到血壓。 診斷登革熱要與一些疾病做鑑別診斷,在發燒早期應與流行性感冒、瘧疾、斑疹傷寒、日本腦炎等鑑別;皮疹出現後,易與麻疹、德國麻疹、猩紅熱或藥物疹混淆。休克發生時則應與敗血症及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做鑑別,此外亦須與其他病毒引起的出血熱與腸病毒、腺病毒、急性腎盂腎炎等做鑑別診斷。確立診斷必須靠實驗室的檢驗。目前疾病管制局有血清學檢驗來測登革熱抗體、聚合 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偵測病毒基因、病毒培養分離三種方法,其中聚合 反應和病毒的分離必須在發病七天內取得病人檢體。血清學檢驗是偵測抗體(身體為了對抗外來的病菌會產生抗體來對抗病菌)的存在,因此在疾病恢復期時患者體內的抗體通常是最高的,急性發病時可能身體尚未產生抗體,雖然患者正在發燒、關節痛,但是血清學檢驗卻是呈陰性反應。因此,登革熱的檢驗必須在患者急性及恢復期各採取次血液檢驗。 登革熱的傳播靠病媒蚊,隨著蚊子的飛行,帶有登革熱病毒的蚊子所到之處就可能形成一處新的疫區。所以防治登革熱首重病媒蚊的防治。民眾應提高警覺,了解登革熱的症狀,一來發病時早日就醫、儘量避免併發症及重症發生,而發病後使用蚊帳也可避免被病媒蚊叮咬,減少登革熱的再傳播,至以往零本土病例的目標。希望經由大家的努力能早日防治登革熱成功。

6 登革熱傳染途徑 登 革 病 毒 , 只 能 存 於 人 、 猴 及 病 媒 蚊 體 內 。 登 革 熱 之 病 媒 蚊 為 埃 及 班 蚊 和 白 線 斑 蚊 。 病 毒 必 須 藉 由 病 媒 蚊 叮 呅 才 能 從 人 傳 給 人 。 病 媒 蚊 叮 咬 登 革 熱 病 患 ( 從 開 始 發 燒 的 前 一 天 直 到 退 燒 都 具 有 傳 染 力 ) 8 至 1 5 天 後 , 則 具 有 終 生 傳 染 病 毒 的 能 力 。

7 典型登革熱 典 型 登 革 熱 小孩子與老人罹患率較成年人低;致死率低於1%。

8 出 血 型 登 革 熱 罹患率以未滿一歲的嬰兒及二至八歲的小孩最高;若無適當治療,死亡率可達 15 ~ 50 %以上。

9 登革熱注意事項 1.罹 患 登 革 熱 的 患 者 要 多 休 息 , 補 充 水 份 , 與 醫 師 充 份 合 作 遵 照 醫 師 的 指 示 服 藥 , 大 約 一 個 星 期 後 就 能 逐 漸 康 復 , 不 會 有 後 遺 症 。 2.患 者 在 生 病 期 間 , 若 被 病 媒 蚊 叮 到 , 會 將 病 毒 傳 給 病 媒 蚊 , 病 媒 蚊 再 去 叮 咬 別 人 時 , 就 會 把 病 傳 給 別 人 。 為 了 不 使 病 再 傳 染 別 人 , 患 者 在 生 病 期 間 臥 床 要 掛 蚊 帳 , 而 且 要 清 理 住 家 環 境 , 不 使 病 媒 蚊 孳 生 。 3.前 往 東 南 亞 旅 遊 , 返 國 後 身 體 不 適 , 應 儘 速 就 醫 , 交 代 旅 遊 行 程 , 提 供 醫 師 診 治 參 考 , 避 免 登 革 熱 境 外 移 入 。 4.醫 師 診 治 病 人 發 現 有 疑 似 登 革 熱 症 狀 之 病 例 , 應 儘 速 報 告 衛 生 單 位 , 以 便 採 行 緊 急 防 治 措 施 , 避 免 危 及 家 人 、 鄰 居 之 健 康 。

10 典型登革熱為何 登革熱(Dengue fever)是一種經由蚊子媒介傳播登革熱病毒所起的。本省在二次大戰前曾有多次的大規模流行,俗稱斷骨熱或天狗熱,但後因各方的防治有道,使台灣地區不再是登革熱的盛行區,但近年來又再度流行。登革熱好發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以其感染症狀及預後的不同,可分為典型登革熱及出血性登革熱,前者為良性可自癒,後者常伴有出血及休克現象。

11 病情 登革熱病毒傳染媒介主要是埃及斑蚊,少數為白線斑蚊
 登革熱病毒傳染媒介主要是埃及斑蚊,少數為白線斑蚊 。二者生活環境相似,多分佈在每拔1,000公尺以上的平地或山區。埃及斑蚊在台灣主要分佈在嘉義以南地區,白線斑蚊則全島均有。二種斑蚊都喜歡白天叮咬人,此蚊多半產卵在廢輪胎、空瓶、水槽等積水處。當健康者被病媒蚊叮咬後,病毒從蚊子唾液進入人體血液,經1-7天的潛伏期後發病。

12 症狀 典型登革熱的症狀為發燒、頭痛、喉嚨痛、倦怠、骨骼及肌肉酸痛,出疹子、淋巴腫大、血小板低下(有皮下出血點),一般很少有併發症。而登革出血熱則是同一個人在先前若已感染過四型中的任一型病毒,其體內產生的抗體若是遇上另一型病毒,不但沒有保護的效果,反而會引發過敏反應,除了有上述的典型症狀外,常出現出血、呼吸心肺衰竭及休克等,死亡率可高達50%。另外,須注意的是小孩若感染登革熱,其臨床症狀往往不像上述的典型症狀而不易診斷。

13 診斷 診斷方法多是直接抽血驗血清中抗體,當急性期與恢復 期的血清抗體效價有四倍以上增加時,即為陽性。

14 治療 對典型登革熱的治療,以支持療法為主。包括退、水分補充、臥床休息。而對登革出血熱應早期診斷提供適當的體液補充。合併全身性出血時,應及時輸血,並密切監測病人的呼吸、心跳、體溫、血壓、防止休克而致命。

15 預防  目前登革熱尚未有疫苗可以接種,患者本身一定要避免再被病媒蚊叮咬。防治登革熱最有效的方法是撲滅病媒咬,根本之道在於環境衛生的維護,最好定期清除居家附件可能積水的容器(間隔時間不要超過一個星期以上)。目前,全台灣已不分北部、中部、南部,均有本土性的登革熱病例出現。所以,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應全面投入防疫的工作,衛生機關應加強民眾的衛生教育及登革熱疫情的宣導。

16 登 革 熱 的 種 類 : ( 依 病 情 嚴 重 程 度 區 分 )

17 典 型 登 革 熱 ( Dengue Fever ) 典 型 登 革 熱 的 症 狀 有 發 燒 ( 39 ℃ 至 40 ℃ ) 或 惡 寒 、 皮 膚 出 疹 併 有 四 肢 痠 痛 、 肌 肉 痛 、 前 額 頭 痛 及 後 眼 窩 痛 等 。

18 出 血 性 登 革 熱 (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出 血 型 登 革 熱 的 臨 床 症 狀 , 主 要 是 發 燒 、 頭 痛 、 肌 肉 痛 、 噁 心 、 嘔 吐 、 全 身 倦 怠 、 腸 胃 道 出 血 、 子 宮 出 血 、 血 尿 和 恢 復 期 出 疹 等 。 出 血 型 登 革 熱 與 典 型 登 革 熱 的 症 狀 很 相 似 , 兩 者 之 最 大 不 同 點 乃 在 於 前 者 有 血 漿 滲 出 的 現 象 , 臨 床 上 會 出 現 腹 水 和 助 膜 腔 積 水 , 這 是 典 型 登 革 熱 較 為 少 見 之 症 狀 。 當 出 血 性 登 革 熱 之 血 漿 滲 出 量 很 多 時 , 病 人 會 呈 現 休 克 現 象, 所 謂 登 革 休 克 症 候 群 。 此 時 病 人 皮 膚 濕 冷 , 四 肢 冰 涼 , 坐立 不 安 , 脈 博 微 弱 , 脈 博 壓 變 窄 ( < 20 mmHg ) , 這 種 低 血 容 性 的 休 克 若 沒 及 早 診 斷 出 來 , 而 予 以 適 當 的 輸 液 療 法 , 則 有 生 命 危 險 。 出 血 型 登 革 熱 發 生 血 漿 滲 出 的 時 間 , 大 約 是 發 燒 將 要 退 的 時 候 , 或 是 燒 退 了 之 後 24 至 48 小 時 , 所 以 在 這 段 期 間 , 醫 師 宜 吩 咐 家 屬 留 意 病 人 病 情 之 變 化 , 若 病 人 皮 膚 濕 冷 、 四 肢 冰 涼 , 坐 立 不 安 時 , 即 要 帶 病 人 看 醫 生 , 不 要 誤 以 為 熱 退 了 沒 關 係 , 病 人 病 後 比 較 虛 弱 而 已 。

19 登 革 休 克 症 候 群 ( Dengue Shock Syndrome )

20 出 血 性 登 革 熱 之 臨 床 症 狀 : 發 燒 、 頭 痛 、 肌 肉 痛 、 噁 心 、 全 身 倦 怠 、 流 鼻 血 、 胃 腸 道 出 血 、 子 官 出 血 、 血 尿 及 恢 復 期 出 疹 。

21 登革熱病毒 (Dengue viruses 內容 登革熱病毒簡介 全世界登革熱的流行統計資料 台灣登革熱流行史 四種血清型登革熱病毒相異處
登革熱臨床症狀 登革熱病理機轉 登革熱疫苗的發展

22 登革病毒 (Dengue viruses 屬節肢動物媒介病毒(Arthropod-borne viruses)
黃病毒科(Flaviviridae) 黃病毒屬(Flavivirus) 正股RNA 具套膜 直徑 nm (黃熱病 日本腦炎 西尼羅 聖路易斯…….. ) 引起典型登革熱( Dengue fever) 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 媒介: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 嘉義以南 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 全台

23 登革熱的病媒

24 兩種蚊子的比較

25 台灣斑紋的分布

26 埃及斑蚊生活史

27 世界斑蚊分布圖

28 台灣登革熱流行史1

29 台灣登革熱流行史2

30 登革熱病例比例圖

31 基因體大小


Download ppt "登革熱面面觀 60202,15."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