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章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章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2 學習目標(一) 什麼是企業?企業的定義為何? 企業的利潤目標內涵為何? 企業的生產資源包括哪五種? 何謂商業模式? 何謂企業職能?
企業與社會的關係為何?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3 學習目標(二) 企業的本質為何? 世界主要的經濟制度為何? 商業活動的發展經過哪些階段? 企業與資本主義制度的關係為何?
企業和其關係人與創造價值有何關係? 何謂效率?何謂效能?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4 企業的內涵 企業(Business)是一種以追求最大利潤為主要目的之組織。 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的最大區別,在於所追求目標的不同。
背後的經營理論與原理卻是一樣的。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5 企業的定義 企業是一種利潤導向的組織,它們取得並利用資源,來生產、購買、交易與銷售產品與服務,並獲取利潤。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6 和企業密切相關的觀念 生產資源 營運成本 顧客價值 商業模式 財富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7 利潤目標 利潤不是企業存在所追求的唯一目標。 企業若少了利潤目標,則其他目標可能也就失去意義。 利潤是企業存在的底線。
利潤是股東報酬的主要來源。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8 生產資源和營運成本 生產資源(Productive Resource):是指企業用來製造與提供產品與服務所運用到的資源。
營運成本(Operating Cost):是指企業為了取得和運用生產資源所付出的代價。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9 生產資源的種類 人力資源:是指實質提供體力與貢獻智慧的一群人。 資金:是指為了使企業順利營運所需要的財務資源。
實體資源:實體資源包括機器設備、原物料、廠房、電腦設備、運輸設備,以及其他相關的硬體設施等。 資訊資源:企業的經營活動,必須藉助很多資訊,才能順暢運作。 創業精神:是指對於創業而來的風險與機會的一種承擔意願。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10 顧客價值 顧客價值(Value)是指一項產品或服務所提供給顧 客的效用高低。 企業利潤的創造主要是透過提供顧客價值來達成。
顧客價值的創造是企業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11 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是指企業如何運用資源, 來創造出有價值的產品,以取得競爭優勢。
是指企業創造顧客價值的方式,包括作業方式與經營 上的奧妙。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12 商業模式的元素 生產與作業職能:必須生產產品與服務。 行銷的職能:經由市場機制賣給顧客。 財務職能:如何取得和運用資本與資金。
人力資源的職能:人力資源的招募、訓練,與發展。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13 企業職能 直線職能(Line Functions):直接和企業的利潤與營業收入有關,包括生產與作業職能與行銷的職能。
幕僚職能(Staff Functions):位於輔助的位置,包括財務職能及人力資源的職能。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14 企業職能之關係 科技 生產資源 顧客 資訊 財務職能 生產與 行銷職能 作業職能 人力資源職能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15 企業與社會的關係 經濟的角度:企業的存在增加了社會的財富。 非經濟的角度:企業的存在則有助提高社會的生活水準與品質。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16 社會財富 社會財富(Wealth)是指一個社會的人們和群體所擁有的資源、資產,與物品等的總值。
稅賦與股利都代表著社會財富的增加,這都是成功企業對於社會財富貢獻的例證。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17 生活水準 生活水準(Standard of Living)是指社會中的人們,其所擁的有金錢所可以購買的物品或服務的總數。
量的方面:企業的營運可能造成物價更便宜,或是所得更高,便可提高整個社會的生活水準。 質的方面:企業在營利活動之外,也能積極參與社會福祉的活動,便可透過其作為來提昇整個社會的生活品質 。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18 企業的本質 令人興奮的(Exciting):企業是充滿著樂趣,並且 令人興奮的。
豐厚回報的(Rewarding):企業可以是高報酬的, 最常見的報酬是金錢。 動態的(Dynamic):成功的企業絕對非靜態的,競 爭永不休止。 挑戰的(Challenging):企業是充滿挑戰的。 專業的(Occupation):企業的經營是一種專業,此 意味著背後具有其專門的知識與技能。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19 三種主要經濟制度 資本主義制度(Capitalist System ) 社會主義制度(Socialist System)
混合型制度(mixed system)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20 資本主義制度 主要是屬於市場分配型。 資源的分配主要是由市場來決定,也就是市場中的消 費者需要什麼,生產體系也就會生產什麼。
國家機構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促進競爭和確保消費者 獲得應有的保護。 企業扮演著主要的經濟角色。 美國、台灣、日本和德國等都是偏向資本主義的國家。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21 社會主義制度 主要是採用命令分配型。 政府機構對於資源的分配具有很大的權力。大眾利益 的滿足主要是由國家機構來決定。
市場上會有何種產品和產品何時出現,則完全由國家 的規劃單位來決定。 市場的需求多半會大於供給,因此行銷的手段與策略 可能都無用武之地。 企業並沒有扮演主要的經濟角色。 古巴、越南和北韓等都是比較偏向社會主義的國家。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22 混合型制度 沒有絕對單純的市場分配型和命令分配型。所有的市 場系統中,都可能同時存在著宰制的一面和市場自由 支配的一面。
世界上大多數的經濟制度都是屬於混合型,差別只是 程度上的不同。 當愈偏向市場分配型,企業所扮演的經濟角色便愈重 要。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23 商業活動的發展歷程 封建主義(Feudalism):在封建社會中,某一種獨特階級的人員,通常是貴族,他們擁有了所有有價值資源的所有權。生產因素呆滯,無法產生最大效用。 重商主義(Mercantilism):產品往能夠產生最大效用的方向流動。價值決定了不同國家和市場間的貿易方式,商人的角色隨即產生。 資本主義(Capitalism):允許人們可以私人擁有資源,並利用這些資源來進行產品與服務的生產、交易與分配。資本家出現。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24 資本主義的基本條件 私有財產:私人可以擁有創造財富的資源。 自由抉擇:私人可以自由處分和支配其資源。
利潤分配:創業精神的基礎在於利潤的誘因。 自由競爭:競爭激發了企業追求效能與效率的企 圖心。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25 關係人 「關係人」(Stakeholder)是指對於企業本身或企業的行為存在著利害、權利,以及所有權等關係的個人或群體。
企業必須能夠提供給關係人價值。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26 主要關係人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顧客 供應商 政府 工會 社區 企業 董事會 成員 股東 團隊 員工 人員
顧客 供應商 政府 工會 社區 企業 董事會 成員 股東 團隊 員工 人員 管理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27 價值 根據顧客所得到的利益和所付出的犧牲,便決定了產品或服務的價值(Value)。 價值等於顧客所知覺到的利益減去所知覺到的犧牲。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28 效率與效能 效能(Effectiveness) :「所追求的目標本身是否恰 當?」,做對的事(Do the Right Thing)。
效率(Efficiency):「目標追求的成本效益考量」, 把事情做對(Do the Thing Right)。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29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企業概論 Chapter 01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Download ppt "第一章 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